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无公害黄瓜生产基地的选择(1)气候资源条件生产基地年平均降雨为750mm左右,平均气温为13.3℃,位于东经116°18'—116°40',北纬35°31'—35°56',是发展冬暖式大棚的最佳位置;农田大气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农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2)水资源条件生产基地地下水资源丰富,除雨水灌溉外,都是采用无污染的河水及深井灌溉。(3)土壤资源条件生产基地为平原,土壤为优质棕壤土,土壤通透排水性良好,pH值在6.5—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为1.368%,土壤肥沃,旱涝保收。基地周边远离(…  相似文献   

2.
1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选择生产基地必须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无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农业生产区域。(1)生产区域内及上风向、灌溉水源上游没有对产地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包括工业“三废”、农业废弃物、医院污水及废弃物、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等污染源。(2)生产基地必须避开公路主干线。(3)土壤重金属背景值高的地区,与土壤、水源有关的地方病高发区,不能作为无公害农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4)生产基地灌溉水、大气、土壤必须符合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5010—200…  相似文献   

3.
绿色食品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产地,在生产过程中,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和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字样  相似文献   

4.
提高认识积极进取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在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与可再生能源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张宝文(1)—6政策法规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1)—3农业部颁布《无公害食品黄瓜》等137项标准……(45)—4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6)—6无公害农产品论我国的无公害食品标准体系………高怀友王菲(1)—1城郊型绿色食品发展探讨…………………欧阳喜辉(3)—1沈阳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发概况……………………………许宇飞全奎国唐淑英…  相似文献   

5.
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洪雅县是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也是国内拥有1200多年茶叶生产历史的上好绿茶产地,现有茶园面积近0.67万hm2,产量达2000多t。为发挥县域资源优势,适应市场对安全优质茶叶产品的需求,经过近3年的实践探索,成功开发出了多个绿色食品茶叶产品,形成了一套能确保茶叶品质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的比较成熟的生产技术。1茶园选择根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要求和产地环境检测结果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绿色食品茶叶基地集中建在海拔650~1000m的丘陵和山区。园区土壤、水体、空气背景值好;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水源方便;…  相似文献   

6.
用模糊评判法评价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绿色食品产地进行了水质、大气和土壤的监测,并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该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综合评价,从而确定该产地是否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7.
金华市山区无公害蔬菜基地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基地环境质量优良:水质综合污染指数0.37(I级),大气质量几何均数指数0.68(Ⅱ级);各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在浙江省土壤元素变化范围内;土壤中六六六、DDT,As的含量和基地内主产蔬菜的抽检指标均符合绿色食品卫生标准。当地适宜发展无公害蔬菜。  相似文献   

8.
1生产技术1.1基地环境优化选择技术(1)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要避开农田土壤重金属背景值高的地区、工业和城市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以及与土壤、水源有关的地方病高发区;(2)选择周边10km范围内无污染源,农田大气、土壤和灌溉水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环境质量标准;(3)土壤肥沃,地势平坦,井灌河灌双配套,灌排条件较好,具有一定规模而且是集中连片的地区(基地面积必须连片33.3hm2以上)。1.2良种选育和无公害化栽培技术基地应结合农业结构调整,重视优质抗病良种的引进,实行统一供种,提高了无公害蔬菜瓜果良种覆…  相似文献   

9.
对慈溪市耕地284个土壤样品测定结果表明,慈溪市91.9%的土壤符合农业部绿色食品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按慈溪市农业产业发展要求,选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并提出了相应的土壤培肥措施。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的耐盐性及干旱沙地盐水滴灌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铃薯的耐盐性和盐水滴灌试验于1993年2月至7日在以色列内格夫盐水灌溉试验站进行。该试验灌溉水源为国家输水系统(1.2dS/m)和当地深层地下水(6.2dS/m),灌溉频率为每天1次、3次和6次,在试验中进行了有关生理、生长、产量以及土壤积盐的测试。根据试验结果,每天灌水1次,盐水灌溉与淡水灌溉相比产量降低12%,而每天灌水3次和6次,盐水对产量没有明显影响。然而,盐水灌溉使块茎单重和干重率有不  相似文献   

11.
长期施用化肥之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学进展》1994,22(2):54-55
在玉米轮作田进行的长期肥料试验结果表明,(1)连续12年施N120P120P90者,开始6年,粮食产量比对照平均提高24.5%,以后6年,比对照平均提高5.2%,肥效明显下降。(2)长期施用NPK,造成土壤中磷锌比例不平衡,影响玉米茎,叶中硝酸盐的转化。(3)在长期施用NPK化肥的玉米轮作田中,施用锌肥可以显著增产。  相似文献   

12.
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标准的修正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对现试行的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标准提出几点修正意见:建议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为绿色食品说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的评价标准:综合评价分级标准应采用:P综≤0.85,非污染;0.85〈P综≤1.71,轻污染;1.71〈P综≤2.56,中度污染;P综〉2.56,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13.
石膏改良苏打盐碱土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采用盆栽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试验共设6个处理:即石膏用量0、0.5、1.0、1.5、2.0、2.5kg/m2)研究了石膏的改良盐碱土作用.结果表明:施用石膏后增加了玉米的保苗数,促进了水稻分蘖及玉米、水稻的生长发育,土壤pH明显降低,水旱田土壤硬度明显降低,旱田玉米土壤三相比普遍改善,根系干重明显增加,土壤中的二价离子增多,一价离子减少,ESP普遍降低,土壤化学性质明显改善.秋收测产表明:玉米单产增加12.58~44.31%,水稻单产增加6.83~29.86%.  相似文献   

14.
豫东潮土区小麦施钾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施用一定量氮、磷肥及有机肥基础上增施钾肥,小麦增产显著或极显著。钾肥一次掩底或返青期及早追施效应最好;亩产350-500kg适宜的施钾量6-10kgK2O;中低区及高产区适宜的氮磷钾配比(N:P2O5:K2O)分别为1:0.4-0.6:0.4-0.5及1:0.6-0.75-0.95;土壤速效钾(K2O)含量<100mg/kg钾肥有效;砂土、两合土、亩产500kg高产田及晚播麦田为施钾高效类型区,  相似文献   

15.
土壤中植物有效锰的形态分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4种方法测定土壤有效态锰含量,并加以比较和评价,从而确定出最优的土壤有效锰测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种顺序浸提的方法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土壤的供锰状况,锰组分及其相应浸提剂为:易溶态锰(0.05ml/LCa(NO3)2)提取、弱吸附态锰(pH8.5,CaDTPA-B4O7)、碳酸盐束缚态锰(石灰性土壤,用1.6mol/LHNO3快速浸提)或专性吸附态锰(非石灰性土壤,用1.6mol/LHNO3快速浸提)或专性吸附态锰(非石灰性土壤,pH4.4,0.05mol/LCa(NO3)2+0.05mol/LCu(NO3)2提取)和氧化锰(pH2.0,0.1mol/LNH2OH.HCl)。由盆栽试验辣椒吸收的锰与土壤锰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易溶态锰是植物最易吸收的锰,其回归方程为:Y=-14.409+21.658X,r=0.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南部大平原地区,由于周期性强烈降雨及大面积的易侵蚀土壤的存在,引起了强烈的沟蚀。在俄克拉荷马州的LittlewashitaRiver流域选取了两个毗邻的普遍发生沟蚀(4级侵蚀)并长有当地草类的小流域,坡度均为5%,面积分别为3.8、5.7hm2,同时对径流中的土壤沉积物、氨、磷的流失量进行了长达13年的测试研究(1980~1992),1983年,对试验流域的冲沟进行了治理,种植了米德兰狗牙根,并修建了1个蓄水池。治理前,沉积物、氮和磷的流失量远大于对照流域的流失量。治理后,年土壤流失量只有4900kg/hm2,氮、磷流失量分别为3,1kg/hm2、1.6kg/hm2,而对照小流域年土壤流失量为27500kg/hm2,氮、磷流失h量分别为7.1kg/hm2、4.6kg/hm2。根据径流与土壤相互作用的主要层次的土壤特性,利用动力学与丰度法。预测出治理区和对照区径流中氨、磷的流失量。根据心土层特性预测出对照区径流中氮、磷的释放量及迁移量:在治理区,也作出同样精确的预测。此后10年效益结果为:用在冲沟治理上的每投入1美元可减少土壤流失量210kg,减少氮、磷流失量为5g、3g。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无公害韭黄基地选择远离城市、工矿区及主要交通干线(100m以外),基地区域及周边无“三废”排放企业(距离3km)。水质良好,土壤耕层深厚,地势平坦,理化性状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空气清新,光照资源丰富.生物资源呈多样性。大气、水、土壤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于1990年开始开发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国外类似的食品称为健康食品、自然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生态食品等,这些食品都是针对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神农架垂直带土壤矿物的风化脱硅作用较弱,粘土矿物以2:1型矿物为主,1:1型高岭含量很少。(2)随海拔升高,矿物的淋溶脱钾和层间羟基铝化作用增强,低海拔土壤的2:1型矿物以水云母为主,高海拔土壤以1.4nm矿物为主,其中1.4nm过渡矿物相对增多。(3)土壤的络合态铁、铝和非晶形铁,铝含量随海拔升高明显增大。(4)土壤的可变电荷量,阴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酸和铝饱和度等均随海拔  相似文献   

20.
胚胎的冷冻是用二步降温法,将胚胎降至-25℃,并直接投入液氮。试验Ⅰ,将6~8日龄的牛胚胎置于显微镜下,按发育期把胚胎分成桑椹胚、早期囊胚、囊胚、扩展囊胚四个阶段,然后分别平衡在1.5mol/L甘油+0.25mol/L蔗糖PBS液中,20min后进行冷冻。解冻后,各阶段的胚胎孵化率分别为:29.0%,73.2%,74.6%,61.2%。桑椹胚的孵化率极显著(P<0.01)地低于其它三个阶段的胚胎,其它三个阶段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将7日龄的囊胚,在显微镜下鉴定质量并分为1~5级,仅1,2级胚胎用于冷冻。试验结果表明:每管装2枚胚胎时,有1枚胚胎以上孵化的细管数,1级的有93.8%(45/48),2级的有77.4%(24/31),它们之间差异显著(P<0.05)。每管装3枚胚胎时,有2枚胚胎以上孵化的细管数,1级的有87.5%(42/48),2级的有68.0%(17/25),二者间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阶段和质量的牛体外培养胚胎冷冻后对存活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