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播种机具。小麦精密播种机具需加强部件研究,提高产品性能。玉米、大豆等中耕作物的精密播种机品种少、性能低,急待改进。小型机械式排种精密播种机应发展采用气力式排种部件的大中型精密播种机,实现单粒精密播种。随着牧草面积不断扩大,牧草播种机具需求十分迫切。 新型驱动型耕地机具和联合作业机具。今后需要发展多种型式的驱动型机具,包括驱动型土壤翻耕机具、大耕深旋耕机、驱动耙等耕整地机具,以及耕、整地联合作业机具和整池、施肥与播种联合作业机具等。 旱作农业耕作机械。保护性耕作及旱作保墒技术是“十五”期间我国旱作农…  相似文献   

2.
我国苗圃机械取得技术突破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2009年2月12日,由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主持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现代化农业与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与示范”下设的“营林机械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在北京通过了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纽织的专家验收。课题在林业苗圃精细作业技术方面解决了我国现有旧机型消耗功率大、作业质量差、床体土壤分布不合理等问题,解决了我国一直依靠手工进行高密度苗木移植作业的难点问题,真正实现了苗木的高密度移植机械化。  相似文献   

3.
旱农地区的耕地由于降水少、蒸发量大 ,植被覆盖度低 ,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中水分养分缺乏 ,易形成“三跑田”。通过大力发展混农林业 ,运用以林业保护性耕作技术 ,在防止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 ,使旱作农业得以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机械化旱作农作制度正在逐步倡导和发展,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试用成功和国家对粮食的需要,更迫切需要加快进度和大面积推广应用. 一、连作、连翻是旱作农业单产不高不稳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果树节水旱作栽培是调控果树自身节水和提高水分、养分有效利用率的综合技术,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果树生产中实行了节水旱作栽培,因地地制宜,选择良种、良砧,适地规划建园,搞好水土保持,抗旱栽植,加强土壤管理,集雨节水灌溉,对促进我国果业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三、秦汉时期内蒙古的农业技术随着移民垦殖的发展,中原的农业技术也在边疆地区得到了传播.西汉时期,边疆地区的旱作农业已形成了较为配套的耕作技术,并开始发展灌溉农业.汉武帝元狩年间,在大司农郑当时修渭澶渠时“朔方亦穿渠,作者数万人,各历二、三期,”(年)但因缺乏引黄灌溉经验,“功未就,费亦各巨万十数.〔39〕”第一次引黄灌溉虽然效果不佳,但并未因此放弃开渠灌田的努力.正如《史记·匈奴列传》所说“汉渡河自朔以西至令居(今甘肃永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通过对旱作技术、旱地覆膜在培育苗木及植树造林的推广实践,来分析评价覆膜技术在旱作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增产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据农业部的消息说,今年我国农业将重点推广农作物优质新品种,农作物节本增效栽培技术,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防灾、抗灾、减灾技术四类技术。这些技术在全国的实施面积将达到21.5亿亩次,匡算可实现经济效益900多亿元。 在农作物优质新品种方面,农业部将组织推广国家最新审定的100个优质高产新品种,并带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广300个品种,淘汰南方早籼稻、北方春小麦等劣质品种;农作物节本增效重点推广水稻、玉米、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设施蔬菜多样化高效生产技术等;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主要包…  相似文献   

9.
2009年2月12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现代化农业与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与示范”下设的“营林机械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在北京通过了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组织的专家验收。课题主持单位哈尔滨林机所副所长刘明刚研究员、课题参加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院长俞国胜教授、北京林机所副所长王晓军研究员等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土默川地区是平原灌区,垦植历史较久,耕作较细致,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土地平坦,宜于机械化耕作.现有耕地402.6万亩,其中水浇地191.1万亩,占耕地的47.5%.每个农业人口平均耕地3.7亩,每个劳动力平均9.3亩.土默特左旗位于该区的中部,现有耕地104.0万亩,占该区耕地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农业机械的快速普及使得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化加快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永平县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推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策略,旨在提高永平县的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一种简称为“免耕覆盖”的耕作栽培技术在山西省旱作地区显示威力。该技术通过用整秸秆覆盖旱地玉米,免去秋耕耙耱、中耕除草,用经济实惠的“懒”办法达到了抗旱保水、省工增产之功效。  相似文献   

13.
通过起垄覆膜、平覆膜、覆草对"秦安一号"花椒园生长影响的对照试验,创新了浅山干旱区花椒土壤耕作模式,探索出了一种新的椒园抗旱保水管理技术,给浅山干旱区椒园提供旱作科学栽培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可持续场地设计指南(SITES)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尾矿污染乡村生态规划设计为切入点,论证了SITES理论在中国乡村的适用性,探究了新时代农业机械化可持续的绿色耕作形式,并探讨了其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旨在为风景园林师在乡村实践SITES理论、结合数字农业技术进行适老性改造提供可行的策略。为实践SITES理论中提供可能性及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何璐 《热带农业科技》2005,28(4):15-16,33
讨论了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设施农业存在的耕作障碍,和克服耕作障碍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政府一直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开展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草原和生态农业建设,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40多年来,人工造林保存面积3425万公顷,飞播造林2533万公顷,封山育林34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3.92%;建成50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和2000多个生态农业示范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机学会耕作机械分会最近在京召开会员代表大会,与会专家分析指出,近几年市场形势看好,并可能形成经济增长点的耕作机械产品有:①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我国北方地区普遍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现有的各种类型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基本可以满足玉米、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的农艺要求,但水稻秸秆粉碎还田机械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很多地区需要高地隙铧式犁配合作业,因此也将带动该犁的开发生产。②水稻种植机械化所需机具。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种植占全国种植面积的23%,总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38%。但是我国水稻机械化水平很低…  相似文献   

18.
《技术与市场》2001,1(1):26
据专家预测,我国农业科技在未来10年中将在十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农业生物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培育动、植物新品种,开发生物疫苗、生物肥料、生长调节剂等生物技术产品。二是农业信息化、农业技术高新化将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发展智能化、网络化、实用化、国际化的农业信息技术,加速农业信息化。海洋、航空航天、核技术、卫星遥感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研究与应用将取得重大突破。三是先进、实用农业技术的集成、组装并大面积推广,将大大促进农业生产领域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不同农业生态区、不同行业,形成综合性农业现代化样板区、试验区示范、企业和示范户,带动全国农业技术全面提高。四是农业科技产业化将形成一大批农业现代企业和企业集团。统筹安排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使农业各个环节技术水平协调发展,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开成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五是农业科技将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开发、治理、保护开展工作。以海洋、南方草山草坡、北方草原、荒山、荒坡等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为重点,开展研究与开发工作,形成新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生长点。六是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电气化等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工业化、农村小城镇化、农民知识化将是农业现代...  相似文献   

19.
《林业实用技术》2014,(2):F0003-F0003
<正>2013年12月11日,"北方沙地杨树速生丰产林自动化滴灌栽培技术"通过有关部门专家组的成果鉴定。这项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兰再平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新技术,实现了节水、节肥、节能、高效,在我国北方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建设和更新改造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和应用前景,填补了我国滴灌栽培杨树速生丰产林的技术空白。这项技术首次提出适宜北方沙地培育杨树速生丰产林的自动化滴灌系统配置模式,以及适时、适量的精准灌溉和少量多次的精细施肥方法,创新了在滴灌条件下的杨树扦插造林技术,有效降低了造林成本,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项目组科研人员制定了北方沙地杨树速生丰产林自动化滴灌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与应用现代化滴灌技术培育杨树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12月11日,"北方沙地杨树速生丰产林自动化滴灌栽培技术"通过有关部门专家组的成果鉴定。这项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兰再平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新技术,实现了节水、节肥、节能、高效,在我国北方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建设和更新改造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和应用前景,填补了我国滴灌栽培杨树速生丰产林的技术空白。这项技术首次提出适宜北方沙地培育杨树速生丰产林的自动化滴灌系统配置模式,以及适时、适量的精准灌溉和少量多次的精细施肥方法,创新了在滴灌条件下的杨树扦插造林技术,有效降低了造林成本,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项目组科研人员制定了北方沙地杨树速生丰产林自动化滴灌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与应用现代化滴灌技术培育杨树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