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平安县樊家湾沟重点小流域总面积13.25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1.26km2,在水土保持治理工作中,治理程度由原来的23.2%提高到81.9%,实现了经济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同时介绍了具体的做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3.
针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现象,需要加大对水土保持技术的应用力度,实现对小流域水土流失的有效治理。基于此,本文在对迭部县尼傲乡巴藏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现状进行综合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该项目区水土保持技术的具体应用,并对该项目区水土保持技术应用产生的效益作出了评价,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梁绍华 《新农村(黑龙江)》2012,(7):199-200
抚顺县是以小流域为地域特征的典型县域全县流域面积占县域面积的100%,加速县域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抚顺县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本文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从抚顺县实际出发,全面分析了目前抚顺县小流域的特点及治理情况、存在的问题,客观提出以水土保持为重点,加强小流域治理的原则、目标、措施。 相似文献
5.
腰巴庄小流域根据流域治理措施布局方案,结合流域人口密度、治理现状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分析调整,确定流域建设规模。该流域建设实行"政府(主管单位)监督、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以武都区为例,在分析水土流失的现状和当前水土保持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统一规划、分类防治治理模式;两主一多治理模式;线条式与螺旋式并重治理模式;整体-局部和局部-整体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8.
贾丙江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5-26
以葫芦岛市建昌县小德营子乡小流域治理工程为例,对石质山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生态建设与当地经济和谐发展的小流域水土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宁夏南部黄土高原区的水土流失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农学院学报》2000,21(2):22-26
分析了宁夏黄土高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当地的生产、生态、社会、发展群众脱贫带来的极在困难来危害,总结了改革开放20年来,宁夏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措施和成效,提出了加强水充失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水土流失是定西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通过对定西市安定区水土流失特点、水土保持路径变迁及其效益分析,基于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理念下,提出了干旱贫困区水土流失治理思考,以期为干旱区水土保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农民节水合作经济组织治理模式选择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新疆农村涌现出一大批农民节水合作经济组织,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农民节水合作经济组织治理模式。因此,有必要从治理的角度来研究农民节水合作经济组织成立后如何选择治理模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影响组织治理模式选择的因素和动态选择组织治理模式的标准。1治理模式类型及总体特征1.1治理模式类型通过对昌吉州玛纳斯县、呼图壁县的实地调 相似文献
13.
14.
在全世界,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自然特性变化很大,但是在任何地区,水土资源对人类和自然界的重要性都是相同的。就是说对于生活在不同气候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水土资源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我国来说,水土流失是目前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也是水土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它严重的威胁到了国家的生态安全。如果令其肆意遭到破坏,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保护水土资源,是国家和全民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5.
16.
小流域建设对于改善水土流失以及保护水土资源至关重要,它也直接影响着区域性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采取合理化的治理措施,是小流域治理取得成效的关键。文章通过对小流域的治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明确小流域管理项目治理的主要方法和原则,以期对盐池县的小流域治理建设实践探索路径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采达到了空前高涨的地步,很多地区在自然资源开采的过程中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乱砍乱伐,造成了水土流失的状况,而水土流失又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的主要诱因,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水和土都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因此,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环境治理问题。笔者在云南从事水土保持工作多年,就结合云南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环境条件来探讨水土保持规划工作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划分水土流失易发区来更好的做好水土保持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18.
大庄小流域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宁夏马什好项目区6条治理开发示范小流域之一,在3年的综合治理开发过程中,把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确定为建设目标,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项目建设的出发点,通过"封禁+造林+退耕+管护"式的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互补、协调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9.
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持、改良与合理利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的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基于488份微观调查问卷建立二元logisic模型,以河长制为例探究数字素养与资本禀赋对农户数字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素养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河长制数字治理参与意愿;社会资本、自然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河长制数字治理参与意愿,而物质资本显著负向影响农户河长制数字治理参与意愿。鉴于此,提出完善数字知识普及工作,打破资本禀赋短板约束效应,综合提高农户资本存量等建议以提升农户河长制数字治理参与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