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辽宁松杉灵芝林下短段木栽培技术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具有较好的森林环境,是野生松杉灵芝的原产地,因此,具有较好的松杉灵芝林下栽培的环境。短段木栽培技术与林下栽培技术相结合,能够栽培出品质与野生灵芝相似的灵芝,使人工灵芝的品质得到较大的提升。本文主要研究辽宁松杉灵芝林下短段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松杉灵芝主要生长于落叶松、冷杉和云杉的腐木或伐根上,其营养成分丰富,含有多糖、三萜类化合物、蒽醌、甾醇、核苷和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主要包括抗肿瘤、抗高血脂、抗氧化、消炎等作用。野生松杉灵芝资源稀少,完全不能满足市场及科研的需求,研究人工栽培技术势在必行。对松杉灵芝的化学成分和栽培技术进行了综述,包括菌种制作、培养、栽培,为松杉灵芝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松杉灵芝林下短段木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松杉灵芝菌丝在5种树种短木段上均可生长,但不同的树种对松杉灵芝产量影响差异显著。落叶松短木段栽培松杉灵芝最优,但综合经济与生态效益,蒙古栎是最适于松杉灵芝栽培的短段木。  相似文献   

4.
<正>松杉灵芝,别名铁杉灵芝、铁杉树芝。松杉灵芝生长在针叶树倒腐木上,以落叶松、云杉、冷杉为主要寄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温寒带地区,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松杉灵芝由子实体和菌丝体构成,子实体中等至大,包含菌柄和菌盖两部分,是菌丝的聚合体。菌盖呈半圆形或肾  相似文献   

5.
长白山地区松杉灵芝栽培基质有木屑、段木,栽培方式有大棚栽培、仿野生林下栽培。本试验采用蒽酮-浓硫酸比色法测定吉林地区不同基质、不同栽培方式下的松杉灵芝多糖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段木基质仿野生林下栽培松杉灵芝5个样品多糖含量依次为1.03%、0.77%、0.92%,0.86%,0.91%,野生松杉灵芝多糖含量为0.86%,木屑基质大棚栽培的松杉灵芝多糖含量为0.80%,段木基质大棚栽培的松杉灵芝多糖含量为0.92%,1.03%;木屑基质大棚栽培松杉灵芝多糖含量低于段木基质大棚栽培松杉灵芝多糖含量;段木基质仿野生林下或大棚栽培得到的松杉灵芝多糖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测定吉林地区松杉灵芝三萜酸的含量。三萜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段木基质林下仿野生栽培的松杉灵芝最高含量为1.26%,段木基质大棚栽培的松杉灵芝为0.95%,木屑基质大棚栽培的松杉灵芝含量为0.57%。  相似文献   

7.
松杉灵芝生长于我国辽宁省东部林区海拔较高,湿度较大的地区。松杉灵芝林下栽培技术是通过人工建立与野生松杉灵芝类似的环境来进行菌包培养,从而获得产量更高的灵芝。松杉灵芝林下栽培技术生长的最佳环境为坡度小于25°的阴坡或半阴坡纯阔叶混交次生林,且落叶松枯枝厚度大于5厘米,土壤环境为酸性、温度高于5℃、空气湿度高于75%、采光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松杉灵芝药用价值与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杉灵芝是生长于针叶树上的灵芝的一种,是灵芝中的上品,更以长白山林区产者为佳。松杉灵芝是一种药用真菌,入药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是中药宝库中一味珍贵药材,具有增强免疫、抑制肿瘤、保肝解毒、改善心脑血管、安神健脑、调节消化系统机能、润肺平喘、抗衰老、美容美颜的作用。主要生长在针叶腐木之上,以落叶松、白松、冷杉为主要寄主。  相似文献   

9.
松杉灵芝是我国卫生部发布可用于保健食品生产的10种真菌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松杉灵芝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其资源开发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陕南地区主栽灵芝的生产种名和亲缘关系,为建立栽培灵芝种质资源数据库提供技术支持,以陕南灵芝主要栽培种为试材,通过分析菌丝体生物学特征,结合拮抗试验、酯酶同工酶和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研究了陕南地区10种主栽灵芝(紫灵芝、平盖灵芝、泰芝2、灵芝1、松杉灵芝、灵芝2、灵芝、大灵芝、赤芝、鹿角灵芝)的生产种名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灵芝1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达到(10.56±0.042)mm/d,泰芝2生长速度最慢,仅为(4.35±0.016)mm/d;紫灵芝、泰芝2之间无明显拮抗反应,菌种赤芝分别与菌种紫灵芝、平盖灵芝、泰芝2、灵芝1、松杉灵芝、鹿角灵芝之间的拮抗反应极强,两者之间亲缘关系远;基于酯酶同工酶聚类图与ITS序列分析构建的进化树结果基本一致。平盖灵芝与Ganoderma sessile(MG773847)聚为一个分支,亲缘关系较近;紫灵芝、泰芝2、鹿角灵芝聚为一个分支;灵芝1与Ganoderma sinese(DQ424990)聚为一个分支;松杉灵芝、灵芝与Ganoderma tsugae(DQ425004)聚为一个分支;灵芝2与Ganoderma sichuanense(KC662402)聚为一个分支;赤芝与Ganoderma resinaceum(KX371964)聚为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1.
松杉灵芝林下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立地条件、菌种制作、栽培方式(码垛栽培、覆土栽培、打孔栽培)等方面总结松杉灵芝林下栽培技术,并分析其经济效益,提出注意事项,以期为松杉灵芝的科学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采自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图强地区的野生松杉灵芝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分别对其菌盖处、菌盖与菌柄交界处和菌柄处的组织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测定生长速度和污染率等方法,研究分离纯化的最适培养基和最佳部位;最后将分离物进行ITS序列分析,计算遗传距离,并采用邻接法构建NJ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分离纯化最适培养基为PDA+子实体煮水培养基;菌盖与菌柄交界处为最佳分离部位,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长势好,污染率低;分离物经ITS序列测定,系统发育分析证实其为松杉灵芝。本研究获得了松杉灵芝的纯培养菌株,为松杉灵芝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松杉灵芝和荷叶离褶伞是大兴安岭地区的2种野生珍稀菌类。本试验以野生灵芝和荷叶离褶伞分离得到的母种为材料,以PDA为培养基,研究其在不同培养温度条件下的菌丝生长状况,旨在筛选出其最适生长温度,为以后的培养及优化提供必要的数据依据。结果表明,在20℃条件下,松杉灵芝和荷叶离褶伞的菌丝长势浓密、洁白、整齐。因此,其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0℃左右。  相似文献   

14.
中条山药用野生真菌目前发现主要种类有21种,它们分别是是野生灵芝、白灵芝、平盖灵芝、桑树桑黄、松木层孔菌、红肉拟层孔菌、钢青褐层孔菌、木蹄层孔菌、无柄灵芝、桦褐孔菌、斑褐孔菌、松杉灵芝、云芝、东方栓菌、硫磺菌、薄树芝、猴头菌、马勃菌、猪苓、茯苓、山西香棒虫草。该文介绍了各品种的名称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中条山药用野生真菌目前发现主要种类有21种,它们分别是是野生灵芝、白灵芝、平盖灵芝、桑树桑黄、松木层孔菌、红肉拟层孔菌、钢青褐层孔菌、木蹄层孔菌、无柄灵芝、桦褐孔菌、斑褐孔菌、松杉灵芝、云芝、东方栓菌、硫磺菌、薄树芝、猴头菌、马勃菌、猪苓、茯苓、山西香棒虫草。该文介绍了各品种的名称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6.
应用菌丝间拮抗反应对17个我国南方部分产区的灵芝栽培品种菌株进行分析,应用ITS-RFLP技术和ITS序列聚类进行分类鉴定,采用亲和试验进行鉴定结果验证。结果表明:收集到的17个栽培菌株可以分为3个聚类群,分别为赤芝Ganoderma lucidum菌株11个,紫芝Ganoderma sinense菌株1个,还有5个灵芝菌株属于无柄灵芝Ganoderma resinaceum;不同产区选用的栽培灵芝菌株不尽相同,收集的鹿角灵芝、松杉灵芝其实为赤芝,而开平灵芝、0057等则是无柄灵芝。本研究有助于纠正菌种使用混乱现象。  相似文献   

17.
灵芝生产用种的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RAPD技术对生产中常用的灵芝属 8个菌株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根据UPGMA构建的树状图表明 :8个菌株在较低的相似水平上可以分成 3个明显不同的组 :第 1组包括黑芝 (Ganodermaatrum)、松杉灵芝 (Ganodermatsugae)、圆芝 (Ganodermarotundatum)、灵芝 0 770 (Ganodermalucidum 0 770 )和韩国灵芝 (GanodermalucidumHG) ;第 2组包括密纹灵芝 (Ganodermacrebrostriatum)和紫灵芝 (Ganodermasinense) ;第 3组为树舌灵芝 (Ganodermaapplanatum)。这一结果与经典分类结果基本相符 ,表明RAPD技术可以用来区分生产中一些常用的灵芝种 ,同时说明灵芝生产用种之间遗传差异较大 ,可能是造成灵芝产品研究比较混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凯氏定氮法测定松杉灵芝子实体水溶性多糖中蛋白质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松杉灵芝(Ganoderma tsugae Murr)子实体中提取出水溶性粗多糖FA,进一步纯化得FA2;以凯氏定氮法测定其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9.03%和4.07%。  相似文献   

19.
徐关根 《新农村》2007,(7):17-18
灵芝素有“瑞草”之称,神话传说中更被誉为能“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现代医学也证明它具有多方面的药理功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1·灵芝的生物学特性灵芝是木腐性大型真菌,属于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灵芝属。灵芝属的菌类有50种,在我国分布有41种,比较常见的灵芝有紫灵芝、松杉灵芝、黑灵芝、紫光灵芝等。灵芝菌丝体呈白色绒毛状,显微镜下可见其表面有一层白色结晶状分泌物,其成份是草酸钙。这是与其他食用菌不同之处。灵芝的子实体呈伞形,木质或木栓质,菌盖表面有坚硬的皮壳,具环状或幅射状棱纹,呈紫红色或棕红色,有光泽;菌盖下面有菌管,垂…  相似文献   

20.
树舌灵芝(Ganoderma applanatum)为灵芝属内独特的一类,克隆树舌灵芝免疫调节蛋白(fungal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FIP)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将为高效表达重组树舌灵芝FIP和揭示其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采用染色体步移的方法从树舌灵芝菌丝体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1个新型真菌免疫调节蛋白基因—FIP-gap,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FIP-gap基因属于灵芝属FIP家族,含有342 bp,编码113个氨基酸。对其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树舌灵芝免疫调节蛋白FIP-gap分子量为12.7 k D,理论等电点为4.93,富含丝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不含组氨酸和半胱氨酸。另外将FIP-gap与其他灵芝属FIP进行蛋白质序列比对分析,其具有FIP典型的保守序列,并与灵芝(G.lucidum)、松杉灵芝(G.tsugae)、紫灵芝(G.japoncium)、紫芝(G.sinensis)、小孢子灵芝(G.microsporum)和黑灵芝(G.atrum)具有78%、78%、78%、79%、78%和77%的同源性,为一新型的FIP。构建灵芝属真菌免疫调节蛋白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树舌灵芝FIP-gap与其他灵芝属FIP均不聚类,说明其与其他灵芝属FIP的亲缘性相对较远。同时,构建了毕赤酵母重组表达载体p PIC9-FIP-gap,为进一步研究FIP-gap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基础,为全面了解真菌免疫调节蛋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