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为目的基因的体外特异性扩增反应,所有反应均在一个PCR管内进行,通过数小时扩增能让目的基因DNA扩增数万至几十万倍,是一种无细胞的分子克隆技术.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首先介绍了饲料中大肠杆菌、黄曲霉毒素和沙门氏菌等常见病原微生物的PCR检测应用,然后对饲料中乳酸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等功能微生物的PC...  相似文献   

2.
PCR技术具有敏感、专一等特点,不仅可以对病原微生物进行特异性识别,而且可以鉴别同一种类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菌株和非致病性菌株,因此应用PCR技术进行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具有十分独特的优势。本文对PCR技术在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PCR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CR即聚合酶链式反应,现在已广泛应用于环境、化工、医药、食品等各个领域,本文主要叙述了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并详细阐述了PCR技术的基本原理。也提出了目前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食品微生物检测中PCR技术的创新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CR技术在食品检测的实际应用中表现出速度快、简便、高效等特点,为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成为调查食品源疾病暴发及鉴定相应病原菌的有效工具。因此,我们应当加大科研力度,组建由各种层次专业人员构成的技术队伍,从而进一步完善食品检测科研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PCR及其几种改进技术,并对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PCR技术在食品检测的实际应用中表现出速度快、简便、高效等特点,为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成为调查食品源疾病暴发及鉴定相应病原菌的有效工具。因此,我们应当加大科研力度;组建由各种层次专业人员构成的技术队伍,从而进一步完善食品检测科研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肥料产品中的微生物种类多种多样.将各种微生物准确鉴别出来是产品检测和质量判定的依据。常规的检测方法是根据菌落、菌体特征结合菌种鉴定材料进行判断.而面对表型特征不明显或含有多种微生物的样品时容易出现误判现象.此时必须结合生化试验或一些仪器设备对菌种进行辨认。传统的生理生化试验耗时费力.BIOLOG快速鉴定系统、脂肪酸分析法等测定繁琐、成本高.这些方法不能满足肥料检测中的快速、准确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热核酸酶基因nuc为靶基因,设计并筛选引物,建立并优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合BP平板计数法,建立20℃条件下生鲜猪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曲线.优化建立的反应体系为:2×SYBR Premix Ex TaqTM 10μL,上、下游引物(1μmol)各2.0μL,模板为2.0μL,水4μL共20μL;反应条件为:95℃预变性30 s;95℃变性5 s,63℃退火34 s,共40个循环.与BP平板计数法的检测结果拟合后均呈现典型"S"型生长曲线.在生长曲线的延滞期和对数期,2种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进入稳定期后,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高于传统平板计数.荧光定量PCR比传统细菌检测方法更特异、快速、灵敏.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着社会的稳定以及人们的切身安全,为此国家对食品卫生安全检测工作十分重视。而PCR技术凭借其快捷、准确的优势,目前已经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面对食品检测领域的扩展趋势,对于PCR技术的更新和完善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于此,重点探究PCR技术的应用领域,以期达成突显其敏感性、特异性检测的目标,旨在为食品安全实际检测提供借鉴或助力。  相似文献   

10.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clfa基因和溶血性链球菌sdy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引物.通过对单个基因PCR和多重基因PCR扩增进行特异性、敏感性试验以及优化反应体系,建立了快速检测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双重PCR方法.在郑州市不同地区随机抽检126份生鲜猪肉样品,分别进行了双重PCR检测和常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双重PCR方法特异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可达到102ng·L-1.在126个样品中检测出溶血性链球菌的样品数为7份,检出率为5.55%;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的样品数为8份,检出率为6.35%.  相似文献   

11.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穴PCR雪技术检测饲料中沙门氏菌,对已知被沙门氏菌污染的动物饲料的培养物均能检出阳性,说明PCR方法对检测饲料中沙门氏菌具有特异性高,且灵敏、快速等特点,适用于快速、准确地检测饲料中沙门氏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耗时长、灵敏性差,难以满足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要求,建立和完善食品中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针对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根据其特异基因设计出4对引物,通过对食品样品进行梯度离心处理、改良异硫氰酸胍法提取基因组DNA和多重PCR(multiplex PCR)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这4种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多重PCR检测方法.通过人工污染检测和市场样品检测,同时进行传统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只需经过增菌4~8 h其最低检出限可达1 cfu/mL,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检测和临床检验等领域.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中4种致病微生物的多重PCR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耗时长、灵敏性差,难以满足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要求,建立和完善食品中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针对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根据其特异基因设计出4对引物,通过对食品样品进行梯度离心处理、改良异硫氰酸胍法提取基因组DNA和多重PCR(multiplex PCR)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这4种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多重PCR检测方法。通过人工污染检测和市场样品检测,同时进行传统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只需经过增茵4~8h其最低检出限可达1cfu/mL,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检测和临床检验等领域。  相似文献   

14.
PCR技术在甘蔗病害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病害是制约甘蔗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病害检测在甘蔗育种、健康种苗繁育以及植物检疫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综述了PCR技术在甘蔗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以及植原体病害检测中的应用概况,并列出相应的检测引物,为相关科研人员检测甘蔗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畜产品安全已成为事关人民健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及时、安全、准确地检测出农产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是农产品安全检测的重要内容。随着畜产品分析物质的不断微量和痕量化,畜产品基质的不断复杂化,仅使用传统分析技术已难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转基因成分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因此,建立快速简单、高灵敏度、高精确度的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十分必要。数字PCR(digital PCR,d PCR)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核酸检测方法,近年来在转基因检测领域备受青睐。文中介绍了数字PCR(digital PCR,d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概述了其在转基因成分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7.
多重PCR技术在畜禽病原学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重PCR技术是能同时扩增同一病原核酸的不同基因片段或多个病原不同核酸片段的技术,具有高效快捷、特异性高、敏感、成本低等优点,对于多种病原的鉴别诊断比单一的PCR更为快速。就多重PCR技术在细菌性病原混和感染、病毒性病原混和感染及其他病原混和感染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多重PCR技术在动物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多重PCR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具有高效快捷、高度特异敏感、实验成本低等优点,能够同时扩增出多个核酸片段,具有普通PCR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文章主要论述了多重PCR技术的影响因素、条件优化以及多重PCR技术在动物病毒病原体、细菌病原体、动物产品及寄生虫和微生物耐药性等方面的检测应用,指出当前应用PCR技术对动物疫病病原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应对进出口食品微生物安全检测方法的需求,该文主要介绍了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的新方法和技术,以及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的主要内容以及应用方向,并对今后进出口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是食品卫生安全检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目前,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主要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的方法,操作繁琐,检测时间较长,通常需要3~5d才能完成,且每次只能检出一种致病菌,灵敏度和准确度较低。近年来,PCR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发展十分迅速,它的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受到众多研究人员的青睐。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PCR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如,多重PCR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PCR-DGGE、食品有效成分检测、转基因食品鉴定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