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猪的胎衣在生产完全部仔猪后将会排出,但是如果3 h后胎衣还未全部排出或只排出一部分则称之为猪胎衣不下,猪胎衣不下是当前一种猪经常发生的疾病,又称为猪胎衣滞留。它的致死率不高,但是患病后会导致猪的精神不振,食欲不佳,滞留的胎衣会引发母猪的子宫内膜炎与不孕症,而且胎衣的长时间滞留会使子宫感染而让猪患上败血症从而导致母猪提前被淘汰甚至死亡。1造成猪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1.1母猪生产后,子宫收缩无力  相似文献   

2.
<正>众所周知,猪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称之为猪胎衣滞留。所谓的猪胎衣就是指母猪在分娩之后,再经过10~12 h之后胎衣仍不能排出体外,即称之为猪胎衣不下。而猪胎衣不下是当前猪经常发生的疾病。这个病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猪死亡,但是会导致母猪的子宫内膜炎与不孕症,如果母猪的子宫被感染就很可能造成全身的败血症,最终畜体死亡,除此之外也会引起母猪提前被淘汰。1造成猪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母猪分娩后,胎衣通常在分娩后1小时内自然排出,若母猪分娩1小时后胎衣仍滞留在子宫内不能完全自然排出者,称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胎衣不下是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发病率约为15%~30%,夏秋季甚至高达50%以上,胎衣不下可引起子宫炎,影响母猪产奶,甚至引起不孕症、习惯性流产,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甚至引起母猪死亡。  相似文献   

4.
母猪分娩后,胎衣通常在分娩后1小时内自然排出,若母猪分娩1小时后胎衣仍滞留在子宫内不能完全自然排出者,称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胎衣不下是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发病率约为15%~30%,夏秋季可高达50%以上,胎衣不下可引起子宫炎,影响母猪的产奶,甚至引起不孕、习惯性流产,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甚至引起母猪死亡。  相似文献   

5.
正猪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主要是指母猪在分娩后,胎膜在3 h内无法排出体内。胎衣不下主要由于母猪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和胎盘炎症等引起。日常喂养的饲料单一,母猪体质瘦弱,产后子宫弛缓,收缩无力也会导致胎衣不下。妊娠期间,母猪体质过肥缺乏运动,加上胎儿体形过大,胎数过多,难产,子宫过度扩张,产后阵缩微弱,都会引起猪胎衣不下。1猪胎衣不下临床症状猪胎衣不下分为:部分不下和全部不下两种,  相似文献   

6.
<正>1引言众所周知,猪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称之为猪胎衣滞留。所谓的猪胎衣就是指母猪在分娩之后,再经过10~12 h之后胎衣仍不能排出体外,即称之为猪胎衣不下。而猪胎衣不下是当前猪经常发生的疾病。这个病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猪死亡,但是会导致母猪的子宫内膜炎与不孕症,如果母猪的子宫被感染就很可能造成全身的败血症,最终畜体死亡,除此之外也会引起母猪提前被淘汰[1]。2造成猪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2.1母猪在产后,其子宫肌的收缩功能会极度的减弱  相似文献   

7.
古拥军 《吉林畜牧兽医》2019,40(4):23-23,25
指母猪正常分娩后,经3 h胎衣还没有正常排出的情况,称为胎衣不下。一般通过临床检查,便可以在阴门外发现有胎衣部分残留,产道检查时可摸到部分胎衣滞留在母猪阴道内。猪的胎盘属于弥散型胎盘,其结构特点和饲养管理关系非常大,时常发生母猪胎衣不下的情况。高温季节发病率较高,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发病率升高,母猪胎衣不下对生猪生产繁殖影响较大,严重危及猪的生命,本文详细为大家介绍猪胎衣不下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采取补充营养、增加运动等治疗管理措施,旨在预防和治疗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猪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猪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初产母猪的常见病,主要是指母猪在分娩后胎膜在3 h内无法排出。胎衣不下主要由于母猪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和胎盘炎症等引起,日常喂养的饲料单一,饲料中缺乏钙盐等无机盐,以及营养过多过少等,使孕猪过肥或瘦弱等,母猪体质差,平时运动量小等原因引起。需要在加强管理的前提下,对症治疗。通常情况下,母猪产子后将在10~60 min  相似文献   

9.
正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指母猪分娩后在正常时限(3h)内未见胎衣排出;产后败血症又称为产褥热,是指局部炎症感染扩散而继发的严重全身性感染疾病。胎衣不下可导致严重的产后败血症。1胎衣不下1.1病因母猪怀孕期间,饲料单纯或饲料中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及怀孕母猪消瘦、过肥和运动不足等,可导致子宫弛缓,收缩无力,进而引发胎衣不下。胎儿过多、过大,或怀孕期间,子宫和胎盘受到感染,也易引起胎衣不下。此外,分  相似文献   

10.
母牛分娩后12h内胎衣不能自然排出,称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胎衣不下时由于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可引起子宫内膜炎或子宫炎,影响再孕及泌乳,腐败产物和细菌感染所产生的毒素经子宫吸收后引起败血症,甚至导致母牛死亡。  相似文献   

11.
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h内不能排出时,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主要产科病之一。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高达30%~40%。高温季节甚至可达50%,本病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造成病牛死亡,给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正>胎衣不下是指母畜产出胎儿后,超过正常胎衣排出时间仍未排出,奶牛在胎儿产出后胎膜滞留超过12h,就可认为是胎衣不下。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常发病之一,发病率约在20%~40%,夏季甚至可达50%以上。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可引起子宫炎,影响再孕、产奶,由于胎衣的腐败分解产生毒素,易引起其它病变,乃至死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降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是奶牛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胎衣不下或称胎膜滞留,是指奶牛分娩后12h而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胎衣不下是奶牛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发病率约为20%~50%,夏季甚至高达60%以上,胎衣不下由于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可引起子宫炎,影响再孕及产奶,腐败  相似文献   

14.
正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分娩后12小时内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的症状。无布病地区,健康奶牛在正常分娩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约为3%~12%,平均为7%;异常分娩的奶牛,如双胎、难产、流产、早产以及感染布病的牛群,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为20%~50%,甚至更高。胎衣不下不但能引起产奶量下降,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症和子宫复旧延迟,从而导致不孕,致使许多  相似文献   

15.
奶牛胎衣不下的中西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胎衣不下或称胎膜滞留,是指奶牛分娩后12h而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胎衣不下是奶牛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发病率约为20%~50%,夏季甚至高达60%以上。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可引起子宫炎,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胎衣不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双 《养殖技术顾问》2010,(12):113-113
胎衣不下或称胎膜滞留,是指奶牛分娩后12小时而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病之一,以年老而高产牛多发,发病率约为20%,夏季甚至高达60%。胎衣不下是继发子宫内膜炎和导致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奶牛的繁殖力。  相似文献   

17.
母牛分娩后,在正常情况下4~6小时排出胎衣,如果12小时内胎衣仍未排出,即为胎衣不下或者称为胎衣停滞。胎衣不下可导致奶牛不孕、发情延迟、配种次数增加、繁殖率下降,并可引起母牛全身感染,严重的可导致母牛死亡。一、病因1.饲养管理因素饲料单一、品质差、精料过多,母牛过肥或过瘦。日粮中矿物质和维生素供给不足,特别是微量元素硒和VE供给不足可导致胎衣不下的发生,在缺硒地区如不补硒,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在30%左右。运动不足可导致胎衣不下的发生,而且难产的发病率也增高。据统计舍饲奶牛的胎衣不下发生率比开放式的…  相似文献   

18.
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或胎衣停滞,是指母牛分娩后12h内胎衣不能自然排出,称为胎衣不下.正常时,母牛分娩后6h内胎衣可完全剥落排出,胎衣排出的正常时间一般不超过12h,胎衣不下者占分娩牛的5~7%.胎衣不下极易继发产后疾病(如慢性子宫内膜炎、阴道炎、不孕等),导致产后发情延迟,配种次数增加,极大影响繁殖率,故给养牛生产造成一定损失.  相似文献   

19.
比塞可灵治疗牛胎衣不下报告邓绍基贺县畜牧局542800母牛分娩后超过12小时胎衣未排出,就叫胎衣不下,是牛的常见病症之一。胎衣不下如不及时处理,不但易发生子宫内膜炎,还可因胎衣腐败分解产物被吸收而引起全身症状,甚至发生败血症,过去对胎衣不下多采用肌注...  相似文献   

20.
正奶牛胎衣不下指奶牛分娩后12 h胎衣仍未完全自然排出,其以3胎次以上牛和高产牛多发,发病率约为20%,夏季发病率甚至高达60%。胎衣不下是导致继发子宫内膜炎和不孕症的重要原因,其可严重影响奶牛的繁殖力。1病因奶牛胎衣不下是胎膜绒毛与母体子宫阜分离受阻或子宫张力不足、无力造成的,其与流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