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建立简便、高效的仔猪小肠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试验材料,采用组织贴块法和酶消化法进行原代培养,胰酶消化传代,并应用倒置显微镜和SABC试剂盒对细胞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鉴定。结果采用组织块贴块法培养的仔猪肠平滑肌细胞有90%的组织块接种存活,初次传代后的平滑肌细胞纯度达95%以上。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胞浆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表达。而酶消化法培养的仔猪肠平滑肌细胞,生长缓慢甚至死亡。表明组织块贴块法是为简便、可靠,短期内可获大量高纯度的仔猪小肠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2.
比较组织块贴壁法和酶消化法对牦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原代培养的差异,为牦牛PASMCs的分离培养及后续的研究建立细胞模型。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和0.2%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分别获取牦牛PASMCs,倒置相差显微镜下比较2种方法分离的细胞形态;台盼蓝染色测定细胞活力;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钙调节蛋白(calponin)免疫荧光法对细胞进行鉴定;细胞计数法获得细胞生长曲线并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显微镜下2种方法获得的PASMCs均为长梭形,呈典型的"峰-谷"状结构,且传代存活率均在98.5%以上;2种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结果均表明培养的细胞为PASMCs;组织块贴壁法和酶消化法的PASMCs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别(P0.05)。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能顺利分离得到较纯的PASMCs,但各有优缺点,因此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牦牛PASMCs的原代分离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鸵鸟胚成纤维、肝、肾、脑组织原代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试验选择28胚龄的鸵鸟胚组织,通过胰蛋白酶消化法与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原代细胞。通过细胞HE染色形态观察、细胞活性与生长曲线测定、RT-qPCR测定细胞基因标志物对细胞类型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组织块贴壁法培养的细胞12 h后开始生长,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的细胞,4 h后开始贴壁生长,且采用胰酶消化法获得的细胞传代后状态良好,生长变快;HE染色显示成纤维细胞、肝细胞与肾细胞为多角形或长梭形,脑细胞多呈星状与三角形;RT-qPCR结果显示,与原代细胞相比次代细胞的标志物基因ALB、CD105、CD90、CD73、WT-1、Emx-2、Wnt-4、CD13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研究表明,利用胰酶消化法与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均可分离出鸵鸟胚原代细胞,但胰酶消化法分离的细胞更适合后期深入研究细胞功能,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原代Wistar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本研究取新生24 h内的Wistar大鼠海马组织,无菌剪碎后采用胰酶消化法分离细胞,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逐日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发现,从海马组织中分离出的神经细胞具有增殖能力,细胞对数生长期为2~8 d,最长培养30 d;细胞经免疫荧光鉴定Nestin表达呈阳性;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传代培养细胞的胞体和突起均有NF阳性标记物,GFAP抗体和CD68抗体显色均为阴性。由此可见,分离培养的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分化潜能的神经元细胞。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培养方法对山羊瘤胃上皮细胞生长及角蛋白18(CK18)表达量的影响。采集42日龄山羊的瘤胃上皮组织,分别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对其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阶段的细胞形态,检测第5代山羊瘤胃上皮细胞的生长曲线,并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对山羊瘤胃上皮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经0.25%胰蛋白酶+0.02%乙二胺四乙酸消化获得的原代培养山羊瘤胃上皮细胞于2 d开始贴壁生长,5 d细胞开始明显增多,10 d细胞数量达到最大。2)经组织块法获得的原代培养山羊瘤胃上皮细胞于4 d开始"爬出"组织块,8 d细胞开始明显增多,14 d细胞数量达到最大。3)经免疫荧光染色显示2种方法获得的细胞胞浆内CK18均呈阳性表达且细胞纯度后者明显高于前者。4)组织块法获得的细胞CK18表达量显著高于酶消化法(P0.05)。综合得出,与酶消化法相比,应用组织块法可成功获得纯度更高的山羊瘤胃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建立山羊瘤胃平滑肌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型。采集42日龄山羊的瘤胃肌肉组织,采用胶原酶消化法进行了山羊瘤胃平滑肌细胞的体外培养。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阶段的细胞形态,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了第5代山羊瘤胃平滑肌细胞的生长曲线及第1~11代细胞生长活性,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对细胞进行了鉴定,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平滑肌细胞特异表达的α肌动蛋白(α-actin)在各代次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表明,经0.20%Ⅱ型胶原酶消化获得的原代培养山羊瘤胃平滑肌细胞于培养1 d后开始贴壁生长,2 d开始进入对数期生长,呈典型的"波峰"状生长,5 d进入平台期,第5代细胞生长活性达到最高;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胞浆内α-actin阳性表达,各代次间细胞α-actin表达稳定,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表明,应用0.20%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可成功获得山羊瘤胃平滑肌细胞,为进一步研究营养物质对山羊瘤胃功能的影响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7.
平滑肌细胞是胃动力的基本单位,为研究奶牛皱胃弛缓的发病机理,本研究建立了奶牛皱胃平滑肌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手术取奶牛皱胃组织,镜下分离出肌层,运用酶消化法分离皱胃平滑肌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进行平滑肌细胞鉴定。结果显示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呈现平滑肌细胞特征性的"峰-谷"状结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细胞浆内平滑肌肌动蛋白呈阳性表达,表明该细胞为平滑肌细胞,可用于后续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取泌乳期大白鼠乳腺组织,采用机械剪切结合胰酶消化的方法,在体外进行乳腺上皮细胞原代分离培养及鉴定。结果成功培养出大鼠原代乳腺上皮细胞,经过角蛋白免疫组化鉴定染色后,呈现阳性反应。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呈鹅卵石样;经多次传代,细胞增殖仍然长势很好。  相似文献   

9.
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肉鸡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探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并培养肉鸡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 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PASMC)的方法。将1~7日龄雏鸡的肺动脉中膜剪成小于1 mm2的组织块,0.1%Ⅱ型胶原酶消化分离PASMC并进行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对培养细胞进行HE染色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并采用抗α-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α-Smooth muscle actin)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细胞胞浆内α-肌动蛋白的表达,用以鉴定所培养的细胞。结果表明,倒置显微镜下细胞为长梭形,呈典型的"峰—谷"状,未见明显异型细胞。α-actin胞浆染色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97%以上。因此,胶原酶消化法可用于分离培养肉鸡PASMC,且有方法简单,成活细胞数多、传代周期短的特点,可用于肉鸡心血管疾病如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重构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组织贴块法培养肉鸡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组织贴块法培养原代和传代肉鸡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将1~10日龄雏鸡的肺动脉中膜切成小于1 mm2的组织块,用翻转干贴壁法进行贴块培养.采用形态学和抗α肌动蛋白抗体(α-actin)免疫组化染色法对所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的细胞呈梭形,重叠生长,呈典型的"峰-谷"状.抗α-actin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可见胞浆内有明显的细丝,呈现棕黄色,表明所培养的细胞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组织贴块法简便易行,可用于血管病理生理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藏野驴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及生物学特性,以7岁龄藏野驴耳部皮肤组织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进行细胞原代培养,采用胰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进行细胞纯化,通过细胞形态观察、生长曲线测定、细胞周期和免疫荧光染色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成纤维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细胞特异性标记免疫荧光染色显示FSP-1呈阳性表达。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藏野驴成体耳部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为藏野驴种质资源保护、细胞水平及分子水平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探讨钙激活氯通道蛋白ANO1在C57BL/6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功能特性。运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得原代培养的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平滑肌细胞纯度;应用RT-PCR检测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NO1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ANO1蛋白在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表达情况;应用荧光淬灭动力学实验检测ANO1钙激活氯通道的功能特性。原代培养成功获得主动脉平滑肌细胞;RT-PCR结果分析表明,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在mRNA水平有ANO1表达;免疫印迹显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蛋白水平有ANO1表达;荧光淬灭动力学实验证实表达在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ANO1具有阴离子转运功能,即钙激活氯通道典型特性。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表达的ANO1是钙激活氯通道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组织块培养法和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犊奶牛皱胃平滑肌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免疫荧光化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将鉴定结果、细胞生长曲线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培养出的细胞生长曲线基本相同,细胞纯度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为:组织块培养法为95%以上,胶原酶消化法为90%;免疫荧光鉴定结果为:组织块培养法为96%,酶消化法为89%。组织块培养法操作简单、经济,但耗时较长;胶原酶消化法快速、获得细胞较多,但价格昂贵,故在实际操作中可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组织块培养法进行胎鼠原代细胞培养,采用刮除法和相差消化及相差贴壁法对细胞进行纯化,用0.05%的胰蛋白酶进行消化传代对小鼠小肠上皮细胞进行了原代分离培养、传代、纯化及鉴定。结果表明:组织块培养法得到了小鼠生长状况良好的细胞,经过纯化,得到了较纯的小肠上皮细胞;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得到的细胞为小鼠上皮细胞。用组织块培养可以分离纯化出增殖能力较强的上皮细胞,并能进行传代纯化,通过免疫组化鉴定,证明分离出的小鼠IEC为阳性,即为小肠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5.
小鼠小肠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组织块培养法进行胎鼠原代细胞培养,采用刮除法和相差消化及相差贴壁法对细胞进行纯化,用0.05%的胰蛋白酶进行消化传代对小鼠小肠上皮细胞进行了原代分离培养、传代、纯化及鉴定.结果表明:组织块培养法得到了小鼠生长状况良好的细胞,经过纯化,得到了较纯的小肠上皮细胞;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得到的细胞为小鼠上皮细胞.用组织块培养可以分离纯化出增殖能力较强的上皮细胞,并能进行传代纯化,通过免疫组化鉴定,证明分离出的小鼠EEC为阳性,即为小肠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6.
绒山羊附睾上皮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及其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简单易行、获取细胞纯度高的绒山羊附睾上皮细胞体外培养体系。10~12月龄绒山羊附睾头部分别采用酶消化法和改良组织块消化法进行原代培养,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免疫荧光化学法对细胞进行鉴定,同时利用流式细胞仪和CCK法分别检测细胞纯度和增殖情况,在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表明,两种培养方法所获的细胞均呈岛屿状克隆生长和较好的增殖能力,具有活跃的分泌和代谢功能;上皮细胞特异性的角蛋白18和附睾特异性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5(GPx5)的表达以及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所获细胞均为纯度较高的附睾上皮细胞,但改良组织块消化法获得原代细胞需要的时间长,酶消化法获得原代细胞时间短,获得的细胞量大。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绒山羊附睾上皮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旨在建立原代犬小肠上皮细胞分离培养及纯化的方法,为犬肠道病毒性、细菌性及寄生虫相关疾病研究提供细胞材料。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原代犬小肠上皮细胞,胰酶差速消化法进行纯化,利用细胞形态学、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上皮细胞特性,脂多糖(LPS)刺激原代上皮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炎性因子转录水平,鉴定原代犬小肠上皮细胞的功能。结果显示:组织块培养法获得的原代犬小肠上皮细胞可在24 h内贴壁,第3天细胞开始增殖,第4天时达到增殖顶峰,第5~7天细胞活性逐渐降低,在体外连续传代可培养至第10代。经胰蛋白酶差速消化纯化后,获得铺路石样原代犬小肠上皮细胞,生长曲线类似“S”形,上皮细胞特异性细胞角蛋白18 (CK18)鉴定呈阳性,LPS可诱导犬小肠原代上皮细胞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转录水平在12 h(P<0.05)、24 h(P<0.01)表达量呈显著和极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利用组织块培养法可成功分离获得数量较多、纯度较高且具有典型上皮细胞形态和功能的犬小肠上皮细...  相似文献   

18.
以猪胎儿为材料,采用胶原酶消化法或组织块法培养胎儿背部最长肌获得了肌肉卫星细胞,该细胞体外可以传到9代以上。培养的细胞多呈纺锤体型和梭型,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呈典型的长轴平行排列。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该细胞呈CD29、CD166、CD45、CD44阳性,CD71、CD34阴性。RT-PCR检测发现其表达Desmin、C-Myc、Nanog、Pcna、Oct4、Klf4,弱表达Myog,不表达Sox2、MyoD。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其表达Desmin等肌肉细胞的特异性标记,同时表达Nanog、Pcna等多能性细胞标记。本试验建立了一种简便高效的猪肌肉卫星细胞体外分离和培养方法,得到的细胞具有肌肉卫星细胞的典型生物学特性,同时表达间质干细胞和多能性干细胞的部分标记。  相似文献   

19.
分别采用组织贴块法和胶原酶消化法培养肉鸡肺动脉内皮细胞,并对其进行传代。采用形态学和凝血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法对所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能够获取原代肉鸡肺动脉内皮细胞,采用贴块法培养2周左右可获得单层生长的细胞,而采用胶原酶消化法3~5d即可获得单层生长的细胞。原代肉鸡肺动脉内皮细胞在体外可传5~6代。倒置显微镜和HE染色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符合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征,因子抗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呈阳性进一步证明培养的细胞是肺动脉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纯度较高的哈萨克羊胎盘原代滋养层细胞,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胰酶消化法和胰酶+组织块法分离原代滋养层细胞,通过胰酶差时消化法对细胞进行纯化,显微镜下观察滋养层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和生长特性,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对滋养层细胞的特异性表达角蛋白7(cytokeratin 7,CK7)进行鉴定,通过RT-PCR对滋养层细胞标志基因干扰素-τ(IFN-τ)进行检测,同时使用孕酮(P4)、雌二醇(E2)或P4、E2和IFN-τ处理滋养层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胚胎附植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其他方法相比,利用胰酶+组织块法细胞生长周期较短,第2天有细胞从组织块中迁出,5~6 d细胞呈单层铺开,细胞均呈上皮样生长。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细胞CK7染色阳性结果大于95%。RT-PCR检测到分离的滋养层细胞可正常表达IFN-τ。此外,通过P4、E2和IFN-τ处理后,胚胎附植相关基因ISG15、CXCL10、RSAD2、CTSL、SPP1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