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水稻在北方地区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本文主要介绍了北方水稻的种植技术要点,以期对水稻产业的增收增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正>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全国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5%,水稻生产在全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民市是农业大县(市),水稻种植面积一直在60万亩左右。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与传统育苗相比节水、省种、省时,增产、增效等特点受到水稻种植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的欢迎,面积逐年增加,提高了水稻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承德种植水稻据有关记载已有将近300年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农业生产环境条件的改善,栽培面积逐渐增加,北部到接坝寒冷地区都有水稻种植。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种植面积达历史最高峰期的4万多公顷,水稻生产已由传统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农业技术管理水平。由于水稻品  相似文献   

4.
水稻种植对于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优化农业发展体系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水稻种植的面积不断增加,还要 创新水稻种植的技术手段,围绕着高产水稻进行技术革新。本文主要分析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推广的方法,提出农业 发展的合理化建议,从而解决好我国水稻种植方面的问题,达到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促进水稻栽培优质高产,满足 新时期的粮食需要。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水稻的产量每年在世界上也是前列的,但是由于现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原因影响了水稻的产量,这对于我国水稻生产发展非常不利,所以为了更好的提高水稻种植效益,需要对水稻栽培技术以及水稻种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严格的分析。1前言近几年随着社会人口增加,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水稻的需求量也在快速增加,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我国水稻种植的面积也在逐渐的增加,但是在水稻种植生产的过  相似文献   

6.
0 引言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是自治区水稻种植生产基地,种植历史悠久,水稻种植面积12万(667m2).水稻生产是本区农业生产领域中的主导产业,如何进一步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工能力,促进水稻种值效益的增加,发展绿色及有机水稻,保证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所面临新的科研课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域广阔,随着农业技术发展与进步,寒地水稻种植规模逐渐扩大,种植面积也在迅速增加,但同时也面临严重的病虫害威胁。本文以寒地水稻为切入点,分析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品质、种植产量以及种植面积,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关键性意义和作用。近些年,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水稻种植面积持续缩小,但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无公害水稻的市场需求量呈上升趋势。本文主要针对无公害水稻的种植技术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种植者以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水稻自从在长江流域发现种植之后,种植面积不断地增加,现如今人们的粮食很大部分来自于水稻生产,一直在我国的农业体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南方地区是水稻种植的主要地区,由于气候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能够很好的适应水稻的种植与生长,云南地区拥有非常广阔的水稻种植面积,为了不断创新研发新型的水稻种植技术,给广大农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下面便具体讲述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在云南地区的实际应用,以此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交流。  相似文献   

10.
水稻是我国南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人们的主食,水稻种植面积广,其产量也在粮食作物中稳居榜首。想要持续增加水稻产量与质量,就应该强化种植水稻的技术与种植过程中的管理,稳抓品种、地区及种植方式,每一步都应该重视。我国农业不断发展,水稻种植技术也在日益进步。本文就目前水稻的种植和管理模式做出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农业种植技术也持续进步,为现阶段水稻高产栽培创造了条件。水稻属于重要的粮食作物,目前在国内的种植面积持续增多,水稻产量也逐年增加,但由此出现的病虫害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水稻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2000~2012年吴江区水稻生产情况发现,虽然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减少,但水稻单产水平不断提高、种植效益不断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国家支农惠农政策、良种补贴政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农业机械化种植以及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运用等。为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及其种植效益,需改变农业经营方式,依靠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运用机械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发挥规模经营的效应,同时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东北三省水稻种植面积时空变化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2000—2015年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利用分区适应性水稻判别条件提取东北三省的水稻种植面积分布,并利用重心迁移法和变化斜率法分析近15年水稻种植面积的年际变化、波动趋势及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对研究区水稻种植面积提取的平均精度可达90%以上,在省级尺度上满足对水稻种植面积监测的需求。近15年间东北三省水稻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其中黑龙江省增加较快,而吉林省、辽宁省水稻种植面积只有小幅度变化;水稻种植面积出现北移为主、逐渐东移的现象;未来短时间内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变化率保持增加趋势,而吉林省基本处于平稳状态,辽宁省水稻面积则有平稳减少趋势,但减少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旨在研究辽宁粮食安全状况,并提出辽宁省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对策。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对辽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线性规划。结果表明:压缩普通玉米的种植面积,适当扩大专用玉米的种植面积,玉米的种植面积稳定在大约1800万亩;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在800万亩左右,不适宜大规模发展水稻生产;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增加一些经济效益高的经济和其它作物,以优先发展油料作物为重点,增加花生的栽培面积,扩大高油大豆的种植面积到大约200万亩。基于规划结果应该对辽宁种植业的结构进得调整。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农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农业生产技术也在不断进行优化及创新,尤其是在无公害水稻种植及病虫害防治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中国作为人口大国,水稻是人们的主要粮食作物,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增加,水稻病虫害问题也十分严重。本文分析了中国无公害优质水稻病虫害防治应用现状和无公害优质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此提高水稻产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20,(4)
本文介绍了我国两系杂交水稻的发展现状,对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开发及种植与推广进行分析,提出加强作物遗传育种创新研究,加强新品种开发,增加两系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以促进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的农业科技已经日益成熟了,并且相关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这为我国目前的水稻种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与环境。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随着时间的推进种植面积以及产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水稻也及容易引起病虫害的危害,导致产量减少。所以如何有效对水稻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进行科学合理的防治,是当前水稻种植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宁安市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气候条件十分适宜优质水稻的生长.近几年,随着我市农业种植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经济价值相对较高的水稻种植也逐渐受到广大农户的青睐,水稻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但是如何能在有限的耕地上更大地提高水稻单产,实现我市农业进一步的增产增收,一直是我市广大农业技术人员研究解决的课题,为此,近年来我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进行了水田机械侧深施肥技术的试验研究工作,以达到增加肥效,减少投入,提高单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年产量直接影响农业经济发展。随着市场对水稻产量需求的增加,水稻种植面积也在增加,但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比较多,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分析水稻病虫害的种类及病虫害识别,并从综合角度来探讨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以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20.
肇庆市是广东省农业大市之一,水稻产业更是全市农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市近5年水稻种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肇庆市双季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平均每年约16.34万hm2,其中早稻面积约7.97万hm2,晚稻面积约8.34万hm2;怀集县、高要区和封开县为水稻重点种植区域,分别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24.73%、19.82%和17.48%;全市种植水稻类型主要为杂交稻、常规稻和特种稻,杂交稻和常规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分别为深优9516和华航31号;全市水稻良种覆盖率为96.1%.通过示范片、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以及良种良法的大力推广,肇庆市的水稻种植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