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产中熟春大豆新品种"吉农17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农17号”是以引自荷兰的大豆品系“荷引10”为母本,以“吉农8601-2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03年参加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达3 265.5 kg/hm2,比对照“吉林30”增产8.7%;2004年平均产量达3 315.0 kg/hm2,比对照“吉林30”增产5.8%,差异均极显著(P<0.0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77.7 kg/hm2,比对照“吉林30”增产2.2%2。005年6月通过国家级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吉林省中部、辽宁省东部山区、甘肃河西走廊以及新疆石河子、伊犁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2.
在公主岭和敦化两个不同生态区,以8个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施肥梯度,研究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对肥料的响应,旨在探讨两个生态区不同施肥梯度对不同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吉育86、吉大豆3号、吉农38、吉育301,在不同施肥条件下均表现产量较高。不同品种产量对施肥量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吉育86和吉育47对肥料的响应更积极,施肥210kg/hm~2、180 kg/hm~2时产量达最高,较不施肥分别增产25.50%和11.86%。吉农38对肥料的响应较小,施肥135 kg/hm~2时产量达最高,较不施肥增产7.57%。在农艺性状方面,随着施肥量增加株高显著增高,节数有增加的趋势,荚重、粒重、百粒重表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因此,生产上应该根据品种对肥料响应特性调整施肥量,以达到最高效益。  相似文献   

3.
对新引进的6个吉林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的结果表明,吉育506折合产量最高,为3 336.0 kg/hm~2,较对照铁丰33增产11.0%。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好,增产潜力大,适宜在阜新及周边同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大豆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宁夏大豆产业发展,提高大豆种植水平和产量水平,宁夏原种场从吉林、黑龙江等省引进大豆新品种8个进行品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产量范围在2 983.33~5 411.11 kg/hm2,产量排列在前3位的品种分别是吉农DE2259、吉育88、NY8217,分别较对照承豆6号增产11.74%~32.34%;低于对照产量的品种有3个,最低的是黑农51,较对照减产27.04%。  相似文献   

5.
吉农20是通过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04-2005年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3131.2kg,比对照吉林30号平均增产12.3%;2006年生产试验公顷产量3 082.2kg,比对照吉林30增产13.5%.人工接种鉴定中抗大豆花叶病毒混合株系,中抗大豆花叶病毒1号、3号株系,抗2号株系.蛋白质含量39.12%,脂肪含量22.22%.2007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高油、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大豆新品种"吉农16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大豆新品种“吉农16号”是以“吉林30号”为母本,以“公交90208”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2003—2004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123.0 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5.8%;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364.7 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13.6%。该品种2005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抗倒伏,无褐斑。  相似文献   

7.
吉单53是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育成的中早熟玉米杂交种。2013~2014年参加吉林省中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1759.1kg/hm~2,比对照吉单27增产3.3%;2014年参加吉林省中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3102.1kg/hm~2,比对照吉单27增产8.5%。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品质较好。该品种在各类试验中表现为抗逆性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吉林省中早熟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8.
大豆新品种吉育502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吉育502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培育的大豆新品种。2009~2010年吉林省大豆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3 041.6 kg/hm2,比对照品种吉育72增产9.1%,2010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405.6 kg/hm2,比对照吉育72增产11.0%。该品种主要特点为:高产、稳产、抗逆、抗倒、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9.
漯花4087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为适应全国(北方片)小花生以及河南省夏播花生生产发展需要选育出的高产、稳产、矮秆花生新品种。在2009,2010年2 a的全国(北方片)小花生区域试验中,漯花4087平均荚果产量4 271.10 kg/hm~2,籽仁产量3 107.48 kg/hm~2,与对照鲁花12号相比,分别增产21.03%和19.23%。在2011年的生产试验中,漯花4087平均荚果产量为3 808.05 kg/hm~2,平均籽仁产量为2 767.50 kg/hm~2,比对照花育20分别增产19.28%和19.15%。2013年参加河南省夏播花生生产试验,7点平均荚果产量5 550.30 kg/hm~2,比对照豫花9327增产9.54%;7点平均籽仁产量3 938.25 kg/hm~2,比对照豫花9327增产10.19%。该品种抗花生叶斑病和网斑病,感黑斑病;粗蛋白含量22.42%,粗脂肪含量53.41%,油酸含量39.6%,亚油酸含量38.1%,油亚比1.04。于2012年获得国家花生新品种鉴定证书,并于2014年获得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证书。  相似文献   

10.
大豆新品种“吉农1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豆新品种“吉农11号”是以吉农8203—2×哈83-3331为母本,以吉农8330-22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2 823.3 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9.2%;1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2 751.0 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14.1%。该品种2002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无褐斑。  相似文献   

11.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新品种漯花4011是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为适应中国长江流域生产需要选育出的优质、矮秆、高出仁率花生新品种。2009-2010年参加国家长江流域片花生品种区试,两年荚果平均产量3 923.70 kg/hm~2,比对照中花15减产4.92%,子仁产量2 982.00 kg/hm~2,比对照增产1.5%。2010年生产试验,汇总荚果平均产量4 493.55 kg/hm~2,比对照品种中花15平均增产3.37%,子仁产量3 415.05 kg/hm~2,比对照增产8.66%。含油量56.20%,蛋白质含量24.68%,油酸含量43.7%,油酸/亚油酸比值1.32。漯花4011中抗叶斑病,抗锈病,高抗青枯病,抗旱性强,抗倒性强,种子休眠性强。2012年2月通过国家花生新品种鉴定,审定编号为国品鉴花生2012015。  相似文献   

12.
大豆新品种"吉农10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大豆新品种“吉农10号”是以(长农4×哈83-3331)为母本,以吉农8203-2(吉农4)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2693.0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11.1%;2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2772.5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7.1%。该品种2002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无褐斑。  相似文献   

13.
4个脱毒马铃薯品种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卢超  张维维 《农技服务》2011,28(4):417+419-417,419
在贵州绥阳地区进行了脱毒马铃薯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脱毒马铃薯坝薯8号产量最高,为23154kg/hm~2,比本地黄马铃薯(CK)为增产200.8%。其次为中薯3号20586kg/hm~2,比对照增产167.4%。第三是黄麻子为18207kg/hm~2,比对照增产136.5%。  相似文献   

14.
大豆新品种“吉农28”是以“吉农9”为母本、外引系“ARIRA”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按系谱法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9-2010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136.7 kg/hm2,比对照“九农21”平均增产18.8 %;2010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72.4 kg/hm2,比对照“九农21”平均增产21.4%.粗蛋白含量37.80%,粗脂肪含量22.56%.该品种于2011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高油、抗逆、抗倒,适宜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等中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国审高油大豆新品种“吉农43”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新品种"吉农43"是吉林农业大学2002年以CN05-8为母本、CN05-13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12—2013年参加国家北方区春大豆中熟组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3 177.0 kg/hm2,比对照"吉育86"增产4.4%。2014年参加国家北方区春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 061.5 kg/hm2,比对照"吉育86"增产8.0%。子粒蛋白质含量35.95%,脂肪含量22.98%。该品种高产、稳产性好,脂肪含量髙,抗病性和抗倒伏能力强。于2015年9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吉林省中部、内蒙古呼和浩特及赤峰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6.
大豆新品种“吉农30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9年以“吉农8901-20”为母本、“公交9309-9”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8-2009年参加北方区中熟组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016 kg/hm2,比对照“九农21”平均增产4.5%;2010年参加北方区中熟组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070 kg/hm2,比对照“九农21”平均增产8.8%.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优质、抗逆,于2011年10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吉林省中部地区、辽宁省东部地区、内蒙古赤峰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7.
大豆新品种“吉农46”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新品种"吉农46"是吉林农业大学2002年以"吉农15"为母本、"九农22"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13—2014年参加吉林省中晚熟组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870.4 kg/hm~2,比对照"吉育72"平均增产4.3%。2015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87.4 kg/hm~2,比对照"吉育72"增产11.0%。子粒粗蛋白质含量37.33%,粗脂肪含量21.20%。该品种于2016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突出特点是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适于吉林省的四平、长春、吉林、通化、辽源、松原等中晚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庆阳市小粒大豆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庆阳市对引进的12个小粒大豆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褐小豆折合产量最高,为2 466.67 kg/hm2,较对照品种龙小粒2号增产93.89%;吉林小粒8号、吉育101、吉林小粒7号产量也较高,分别较对照品种龙小粒2号增产69.87、52.40%、48.47%。这4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好、抗逆性强、产量较高,适宜在庆阳市内进行推广示范种植。吉育102由于其籽粒为绿色,可根据需求适当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19.
大豆新品种"吉农40"是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以"SY05-9"为母本、"SY05-8"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12—2013年参加吉林省中熟组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181.2 kg/hm2,比对照"九农21/吉农18"平均增产2.3%,最高产量达3 853.0 kg/hm2。2013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88.6 kg/hm2,比"吉农18"增产8.9%,最高产量达3 824.0 kg/hm2。子粒蛋白质含量36.60%,脂肪含量21.85%。该品种符合高油大豆新品种审定条件,于201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突出特点是高产、髙油、抗倒伏,同时具备稳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吉农40"适于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辽源、松原、延边等中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大豆新品种"吉农48"是吉林农业大学以"吉农15"为母本,以"吉农1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5—2016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中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3 621. 0 kg/hm~2,比对照"吉育72"平均增产2. 1%; 2016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中晚熟组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454. 5 kg/hm~2,比对照"吉育72"增产8. 3%; 2015—2016 2年平均子粒粗蛋白含量36. 74%,粗脂肪含量22. 92%,高抗大豆花叶病毒,抗大豆灰斑病、抗大豆褐斑病、抗大豆霜霉病、抗大豆细菌性斑点病,生育期124 d。于2017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审定号:国审豆20170014)。该品种适宜在吉林中南部、辽东东部山区、甘肃中部、宁夏中北部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