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气象灾害是影响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干旱、低温冷害、寒害、洪涝等是最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现代农业提倡通过加强农业气象观测来监测气象变化,分析和预测农业气象灾害,为相关部门指导农业生产和应对农业气象灾害提供可靠依据,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证农业生产安全。主要阐述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农业气象灾害指标,探讨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技术研究,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模式的创新和监测预测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17,(17)
<正>作为农业气象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有较多种类,且分布广泛,时常会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损失。所以一直以来,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技术都是国家重大研究任务,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因此,还应明确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而更好推动该技术的发展。1农业气象灾害地面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在农业气象灾害监测方面,  相似文献   

3.
李鸣阳  王翔宇 《新农业》2023,(4):103-104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可以有效促使农业增产增收,降低灾害损失。即便我国近年来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技术显著提升,可依旧存在相应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农业气象灾害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是进行灾害预测和有效控制气象灾害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干旱、低温冷害、寒害等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并进一步阐述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技术,以期为准确评估灾害程度、及时开展气象灾害防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产与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频繁发生的气象灾害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不良影响。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我们对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报服务以及监测服务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了农业气象灾害、地面网站监测研究,以及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系统研究和农业气象灾害高新技术监测研究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业气象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不少高效、准确的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技术被广泛应用,成为灾害评估及预案制定的前提。对此,本文深入研究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优势,明确农业气象服务的潜在问题,提出科学的改进措施,强化气象部门对灾害预测的研究,构建全面完整、动态持续的气象灾害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依赖有利的气象条件,当气象条件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时就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品质降低。因此,在农业生产中监测、预防农业气象灾害,减轻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生长、成熟的负面影响十分重要。从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重要性分析入手,简要论述了农业气象灾害预测技术发展与应用的现实状况,并从发展现代农业、强化气象信息预警能力、增强风险防范能力、采取长效性的应对措施、推进预测技术升级五大方面提出了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预测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气象灾害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气象灾害的灾情特征进行分析,可以为我国农业技术发展、防灾减灾决策部署提供依据。基于2000—2019年农业气象灾害数据,本文对近20年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受灾特点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间,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引起的农业受灾面积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虽然旱灾引起的农业受灾面积下降趋势最为明显,但其目前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作为第二大农业气象灾害的水灾,其农业受灾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存在起伏波动变化。风雹灾和冷冻灾引起的受灾面积仅占农业受灾总面积的10%左右,且均呈不显著下降趋势。未来农业发展和防灾减灾工作中,应加强政策导向,不断提升农业技术创新推广、完善气象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制定全面有效的灾害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农作物种植中,需要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预测工作。该文阐述了农业气象灾害的基本概念,分析了预测的重要性,介绍了当前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采取的先进技术,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以期发挥农业气象灾害监测技术的优势,保证种植工作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0.
郑胜花  郑同胜 《北京农业》2013,(21):184-185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和我国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而河南省又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而且我国人口众多,对于农业的发展要求也就变得更加的迫切,气象灾害一直是对农业发展以及影响产量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开展对相关的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评估以及防御技术的研究就顺应而生了。如何提高相关的技术水平促进对气象灾害评估以及防御的发展是研究中的重点。基于此,主要是通过对农业气象灾害影响的评估,提出了相关的防御技术以及气象灾害相关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系统结构和系统数据、建立模型两方面分析了基于GIS支持下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系统的开发问题,从GIS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气象灾害评估和遥感数据处理两方面分析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系统的应用,希望能为我国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启示,以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近些年来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给我国农业造成了极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通过对农业气象灾害进行预测和风险评估有利于防灾减灾工作的进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当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紧张进行论述和展望,以期为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测与评估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国槐  费玉娟  杨再强  汤晨阳  黄海静  孙军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936-10938,10941
阐述了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类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介绍国内外重大的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方法和模型,概述了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开发、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最后,提出了当前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面临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我国正大力推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建设,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挽救自然,挽救生态,挽救环境,挽救地球已刻不容缓。科学利用现代化气象地面观测和多源卫星遥感监测手段,结合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和地面实况调查,发展多种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立体化实时监测与诊断分析业务服务。针对干旱、暴雨、洪涝、暴风雪、冰雹、霜冻等主要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开展监测诊断分析业务。为防灾减灾保护环境提供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是一个多气象灾害的国家,对于我国的气象灾害的研究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主要对于常见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并且给出了防御政策。  相似文献   

16.
传统农业种植依靠于多年累积的种植经验,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气象监测不到位,导致农业发展极易受到影响,农业总产值大幅度下降。所以必须要进行农业气象服务,并进行相关的气象预防工作。本文将分为4个部分浅析气象服务与气象灾害预防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措施。将主要阐述气象服务与灾害预防的重要性;分析农业气象的现状;提出一系列科学的措施来改善农业气象服务不到位、预测不到位的问题;本文的结束语。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农业对于气象灾害的抵御能力非常薄弱,近几年来农业受气象灾害的影响也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困难和损失,气象防灾减灾任务相当艰巨,我们要找准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尽快完善适应农业发展的气象观测、灾害预测、灾害评估及灾害应急响应等系统,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地减轻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易永  肖坤葵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7):181-182,189
基于地面历史、实时及中期天气预测资料,运用Visual Basic+Access工具设计开发了怀化市农业气象灾害监控预测平台,建立了干旱、洪涝、连阴雨、5月低温、倒春寒等当地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控预测模块,实现了当地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历史分析、实时监控和1周预测,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气象灾害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对常见农业气象灾害的种类划分进行了简要概述,然后针对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的现状对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的基本特征从季节性、区域性、集中性、局限性和集中性以及多灾并发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概述,同时分析了我国的农业气象灾害现状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一些危害。最后以我国内蒙古科右前旗地区为例,基于该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以及地区气象特点,提出了基于气候资源特征发展现代农业、以气象服务促进农业作物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业气象信息预测能力及研发水平等有针对性的地区性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20.
针对山洪灾害防治相关的气象监测服务现状和我国不同地域的山洪灾害特点,基于现有的气象水文和山洪灾害防治数据实时共享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气象监测预警预报服务的山洪灾害气象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采用Arc GIS、Spring、Pure MVC等技术,实现了基于GIS的气象水文观测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发布等功能,为预测山洪灾害的发生、提升山洪灾害预警监测工作的科技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