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杂志介绍]《中国农村科技》杂志以"传播科技,服务‘三农’"为宗旨,坚持宣扬中央农业农村科技政策、报道创新成果、宣传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引导农业走创新发展之路的综合性期刊。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四个面向"指示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中国农村科技》杂志立志在新时期充分发挥宣传平台的资源优势和智囊作用,为乡村振兴服务,为基层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农业农村创新创业服务,为科技特派员服务,紧密结合国家农业农村科技工作总体部署,紧紧围绕重点研发计划、科技特派员制度、农业科技园区、星创天地、县域创新等重点任务,组织开展专题宣传和技术对接、咨询服务、活动策划等智库服务。  相似文献   

2.
资讯     
《吉林农业》2010,(1):4-8
<正>科研创新服务三农——吉林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研发成果丰硕吉林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以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服务、为所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服务为宗旨,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源泉,通过加大科技投入,使农业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加快,农业新技术不断创新,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所在区域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地方农业高校要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技和人才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农业高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承担着人才培养、科技支撑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责任和时代使命,必须着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坚持以学科为纲、以人才为基、以文化为魂,提升办学质量;坚持立德树人,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坚持协同创新,深化科学研究领域改革;坚持服务发展,深化社会服务机制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服务"三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的科技和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4.
农业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艳文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2):162-163,172
主动融入到区域社会发展,既是区域社会对高校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方式和途径,坚持走服务地方、服务社会之路。吉林农业大学紧紧围绕"支撑、服务、发展"的主题,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三农"新路径,为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科技小院是"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新模式,是精准服务"三农"发展的新举措,在创新农业科技、培养农技人才、助力农技推广等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的方法,梳理科技小院运行的特点和成效,深入探讨科技小院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并为科技小院的高效推广和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结果表明:缺少政策引导与法规保障、科技小院建设效率不高、农民与农技推广人员存在知识代沟等因素制约了科技小院的发展。据此,提出健全科技小院推广政策制度、提高科技小院的建设效率、缩小农户与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差距等建议,以期为农业创新体系建设、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提供理论指导,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工作。  相似文献   

6.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为提高同吉林省生物产业需求对接,分析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存在问题、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规划课程配置、修改授课内容、进行校企合作、打造双师型教师,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地方高校对地方经济的服务能力,促进吉林省生物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浅议地市农业科研院所发展定位与方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地市农业科研院所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支重要支撑力量。文章在借鉴国内先进院所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出地市农业科研院所是公益性农业事业单位、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重要基层单元等发展定位;应坚持"以农业和农民需求为导向,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举,服务地方农业与服务产业大局并重"等发展原则;应遵循"人才为本,创新为纲,服务为旨,突出优势,协调发展"的总体发展方略,着力实施人才推动、产业促动、平台带动等举措。  相似文献   

8.
高等农业院校作为辽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孵化基地"、农业科技推广的"辐射源基地"、农业科技人才的"输出基地"、农业科技信息的"服务基地"。为加大高等农业院校服务辽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力度,对其实施的路径与模式进行选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筑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学校+企业+农户"的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实施"一心双翼"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实施以项目为纽带的科技特派行动和创建"一院三区"的新型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等,同时提出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业高校+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理想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龙头企业在资金、基地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的重要载体。农业高校是国家农业人才培养和农业科研的基地。广东温氏食品集团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共同创建的"产、学、研"密切结合的"公司 基地 高校"的校企联盟科技创新范式,解决和突破了温氏在产业化进程中面临的技术难题和发展瓶颈,全面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空间,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有效的科技服务供给不足、供给与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日益凸显,亟须建立一种新的科技服务模式.江苏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农村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新模式——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科技服务超市聚焦优势农业产业,突出县乡重点,持续引导支持,经历了分店与便利店"六有"、示范店"六化"、示范县"六统筹"、2.0升级版4个提档升级过程,是科技支农强农富农的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通过对科技服务超市的建设理念、主要做法、服务与考评机制、投入模式等进行分析,梳理了科技服务超市如何引导和整合实现农业现代化所需的科技资源要素流向农村,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服务新模式.科技服务超市能够把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新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代农业生产中的现实问题.依托科技服务超市建设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星创天地等,为科技镇长团、科技副总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服务农业生产的落脚点,为他们把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和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带到农村、传给农民、应用到一线生产中去提供了便利条件.科技服务超市的建设对培育新型现代农民、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吉林农业大学创建于1948年,1992年被确定为首批省属重点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是吉林省属院校中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是吉林省农业、农村发展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12.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引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是黑龙江省东南部唯一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为了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引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了其在"十一五"期间的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情况,即坚持"开放办院,开放办园"方针,实施了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构建创新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和实验室、信息平台的建设;根据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和社会需要,积极调整了科研结构,不断拓宽科研领域,广泛开展合作研究;围绕区域经济优势,开展了农业科技合作共建,通过专家大院、科技培训、示范园区和致富项目,实现科研、开发和生产示范紧密结合;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增强了科技人员研究创新和指导生产能力,为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新农村建设,是高等农业院校的神圣职责,也是新时期农业院校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三个重要着力点。“十二五”期间,安徽农业大学将立足自身职能和社会职责,以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注重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完善产学研体制机制等方面,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力求为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与行业紧密结合,多模式培养农科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是农业大学突出的特色和优势。为现代农业服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农业大学的责任。高水平农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应面向行业,依托学科优势,彰显行业特色,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适应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急需建立政府主导、行业部门参与、社会各界支持的农业特色型大学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不仅要重视科技的创新,还要十分注重农业推广工作方法及手段的创新,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势和行为方式,研究农民心理和农民行为变化规律,把发展农业生产与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0,11(4):20-20
<正> 近几年来,我们襄阳县王河乡财政所在乡党委、政府和县财政局的领导下,坚持把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与培植农村财源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面向市场经济,强化财政职能,增强服务观念,为王河全乡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1999年,我所为支持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创新领办了襄阳县财政局王河科技示范园区。半年来的实践说明,科技示范园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好。我们的作法是:  相似文献   

17.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为农村生产和生活提供科技信息咨询、成果交易、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服务的组织系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高效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对于"三农"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鼓励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什么是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人们把农业技术推广等同于农村科技服务,农技推广体系也主要是指国有的"七站八所"。"十五"期间,科技部依托星火计划启动实施了"农村科技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农业发展带来了生产模式上的改革,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的收入,还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互联网是推广相关农业技术的快捷平台,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农业技术上得到良好的指导,并推动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互联网+"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新兴起来的行业,将生产和服务的各方面同互联网紧密结合,改变了固有模式,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引擎。传统模式下的农业经济发展往往依靠人力和时间的投入,农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互联网+"的出现可以大大改善这一局面,向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的方向发展,进而提升现代农业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地方农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变革和新要求,不断优化服务路径,提升引领农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安徽农业大学坚持走育人兴校、富民强农、校地协同的"大别山道路",发挥农业人才培养基地、创新高地、成果源头的作用,打造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科技创新主体和技术推广服务主体,实现了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步提升。实践证明,地方农业院校要在人才培养体系上做文章,在科技创新体系上下功夫,在科技推广体系上求实效,在服务"三农"的办学体制机制上探新路,才能更好地为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农业科技创新是支撑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动力。随着农业科技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与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同生同连的农业科技档案收集利用工作愈显重要,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加快生成和扩大应用推广的作用也愈加明显。科技档案真实地记述了科技、生产活动的过程和成果,记载了人们的科技思想、科技方法和科技经验。农业科技档案是农业科研、生产活动的真实记录,随着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等新型农业的发展和农业对科技依赖性的增强,农业科技档案在为农业科研生产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