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表型性状是区分不同地理种源大红袍花椒品种的重要依据。对17份不同地理种源的大红袍花椒叶片、果实、皮刺等15个性状进行相似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7个不同地区大红袍除了小叶数之外,其余表型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异;聚类结果显示17个大红袍花椒分为6类,表明不同种源大红袍花椒组群间表型变异明显,不同产地花椒有明显的由西到东逐渐变化的地域性特征,但也存在交叉聚类现象。  相似文献   

2.
为给花椒新品种选育提供试验依据,选取‘武选2号’‘武选3号’2个无刺优树嫁接繁育的无性系作为试验对象,与原品种‘大红袍’在物候期、植物学性状、叶片表型性状、果实表型性状及经济性状、皮刺表型性状等方面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2个优树无性系其物候期、叶片表型性状、果实表型性状与对照基本一致,且皮刺明显减少,能够提早丰产,选育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对武选1号、武选2号、武选3号3个无刺大红袍花椒优树的嫁接无性系生长量、产量、果实经济性状、皮刺表型性状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个无刺花椒优树无性系生长量、果实经济性状基本一致,只有武选3号鲜果千粒质量略小;皮刺表型性状也基本一致,但武选1号无刺枝段比例较低。通过对比分析,3个无刺优树无性系均具备明显的无刺特性,选育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4.
《林业实用技术》2021,(10):49-53
为了对引进陇南的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品种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及评价,同时为花椒分类提供依据,本试验对引进的10个花椒品种和‘陇南大红袍’花椒的果实、叶片、皮刺表型性状进行观测,运用DTOPSIS综合评价、聚类分析等方法对11个品种的花椒进行综合评价、分类。结果表明:按照设定的选择目标,‘南强一号’综合表现最佳,其次依次是‘仡佬无刺’‘陇南大红袍’;通过聚类分析,欧氏距离为10时,11个供试花椒品种可分为4组,‘凤椒’‘茂汶大红袍’‘郭嘉大红袍’‘陇南大红袍’‘林州大红袍王’聚为一组,‘仡佬无刺’‘豆椒’‘南强一号’‘莱芜大红袍’聚为一组,‘汉源清椒’聚为一组,‘汉源正路’聚为一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品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相似文献   

5.
以福建省8个种源区的樟树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种源樟树叶片、果实、种子的表型性状多样性。结果表明:福建省不同种源樟树的叶片表型性状变异系数为10.74%~24.23%,其中叶面积的变异系数(24.23%)最大,其次为叶周长的(16.50%),再次为叶长的(15.71%)。果实和种子的表型性状中,百粒质量和体积的变异均较丰富,其变异系数均大于15.00%;其他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小,离散程度较低。樟树表型性状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2.04~2.07之间,表明樟树的表型性状多样性较丰富。利用叶片、果实和种子的17个表型性状对福建省的樟树种源进行聚类分析,将8个樟树种源分为2类,一类的叶片大而厚,另一类的叶片小而薄。本研究可为福建省樟树良种选育及不同种源樟树表型性状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给花椒等级鉴定提供参考,利用电子鼻PEN3.5系统对陇南34个花椒品种进行区分,将测得的响应值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响应值分析。结果表明,陇南34个花椒品种中,除河北无刺二号与清椒品种区分不显著外,其余花椒品种均区分显著,并且仅5种类型传感器(W5S、W1S、W1W、W2S、W2W)对陇南花椒果实香味响应值较大,其余类型传感器响应值较小,而且不同花椒品种传感器响应值不同。将陇南34个花椒品种分为3类,第1类为无刺大红袍母株、汉源青椒、韩城无刺、嫁接无刺大红袍,第2类为嫁接梅花椒、云华七叶青、茂汶大红袍,其余品种为第3类。其中嫁接梅花椒果实香味含量最高,果实香味含量较高的是八月椒、川陕花椒、莱芜小红椒、韩城无刺、汉源青椒、嫁接无刺大红袍、茂汶大红袍、无刺大红袍母株和云华七叶青。电子鼻适用于陇南花椒品种的区分。  相似文献   

7.
以梅花椒为对照,对武选1号无刺梅花椒优树的嫁接无性系和实生子代物候期、植物学性状、叶片表型性状、果实表型性状及经济性状、皮刺表型性状等进行调查对比,结果表明:武选1号优树嫁接繁育的无性系,物候期与原品种梅花椒完全一致,植物学性状除皮刺明显减少外,其余性状完全一致,叶片表型性状、果实表型性状基本一致,但经济性状更优,能够提早丰产,选育前景广阔。实生繁育的子代各性状也基本与原品种一致,皮刺略有减少,但不太明显,在生产中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8.
无刺花椒皮刺稀少,能有效减少生产成本。为给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无刺新品种选育提供试验依据,选取甘肃陇南当地无刺无性系"武选1号""武选2号""武选3号",以及"莱芜无刺""韩城无刺""河北无刺"无性系,以当地实生"大红袍"为对照,在果实表型性状和皮刺表型性状两个方面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武选1号""武选2号""武选3号"无刺枝段比例较高,单位有刺枝段皮刺数较少,皮刺形状显著较小,无刺性状较为明显,且果皮较厚、穗粒数多、单穗鲜质量较高,选育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根据花楸天然分布状况,以其叶片、果实和种子为材料,对内蒙古地区6个花楸天然群落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研究了花楸叶片、果实和种子表型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花楸叶片、果实和种子具有极丰富的表型变异,种源内的分化高于种源间;果长、果径、百果重及千粒重是关键表型性状;浆果质量、千粒重、果柄长3个性状是造成花楸表型变异的主要因素;种源间树型、叶型、果型及秋季叶颜色变异较大,有利于花楸树种质资源多途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是植物遗传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植物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对于开展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红山茶组12个物种的6个质量性状、5个数量性状以及茶果3个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质量性状重要程度是果实质量性状>叶片质量性状;各数量性状变异程度较大,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多样性指数1.43~1.91,其中3个果实经济性状(仁含油率、油酸含量、亚油酸含量)的多样性值占数量性状多样性总值的37.1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物种聚类与原种地理分布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1.
花椒各品种树体形态基本相似,不易辩别,但果实的品质差异较大,经济效益悬殊。为了便于花椒园的建立,实现品种良种化,现将花椒树几个品种简介如下:1.大红袍:又名麦椒、伏椒、六月椒。幼苗特点是:树皮皮刺为红棕色,皮刺肥大,着生在腋芽下位两侧各一个,刺形多为不等边三角形,节间少有刺,刺扁平,微下勾。叶为奇数羽状复叶,每一复叶有小叶5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明‘无刺大红袍’花椒与‘大红袍’花椒基本品质的差异,明确‘无刺大红袍’花椒的挥发性香气组成,为该地区花椒品种改良、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的嫁接‘无刺大红袍’花椒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当地‘大红袍’花椒为试材,对两者成熟期基本品质指标与挥发性香气组分进行测定。【结果】对花椒干果皮的品质测定发现,‘无刺大红袍’花椒干果皮中钾元素、磷元素和钙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大红袍’花椒,水分、镁元素、锌元素、铜元素和锰元素含量显著低于‘大红袍’花椒;对花椒籽的品质测定发现,‘无刺大红袍’花椒花椒籽中硬脂酸和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大红袍’花椒。对花椒干果皮挥发性香气物质的测定发现,‘无刺大红袍’花椒中检测出31种挥发性物质,‘大红袍’花椒中检测出32种挥发性物质,别罗勒烯和β-倍半水芹烯是‘无刺大红袍花椒’所特有的两种挥发性物质,苯乙酮为‘大红袍’花椒所特有的挥发性物质。对花椒籽挥发性香气物质的测定发现,‘无刺大红袍’花椒和‘大红袍’花椒籽中均检测出39种挥发性物质,两者所共有的挥发性物质28种,不同的挥发性物质22种,S-(-)-柠檬烯在两者花椒籽中含...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产地闽楠(Phoebe bournei)幼苗生长性状的变异规律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关系,以来源于6个省区的12个种源的种子培育的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分析了闽楠幼苗苗高、地径、生物量等性状的种源差异,苗期生长性状与种源产地气候或与地理因子间的相关性以及各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参试种源间生长差异显著,这些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制约;地径、地下生物量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地径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各观测性状与无霜期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苗木苗高、地径、生物量等性状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根据聚类分析结果,供试的12个种源可划分为优、良、中、差4类,其中广西、贵州种源具有较明显的生长优势。综合分析结果表显示:闽楠各种源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地理隔离导致幼苗的生长性状变异丰富,西南地区种源普遍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抗涝能力较强的花椒品种,并为其在不同立地条件的种植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模拟持续水涝环境,选用‘大红袍’‘朝仓’‘狮子头’‘无刺大红袍’和‘少刺大红袍’5个花椒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对其进行不同时间的水涝胁迫处理,然后采用室内分析方法对水涝胁迫下的花椒根系特征、保护酶活性和渗调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5个花椒品种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朝仓’和‘大红袍’的可溶蛋白含量分别为95.6和112.5 mg·g~(-1),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处理8 d时其可溶性蛋白含量为其他品种的2~5倍;‘朝仓’的丙二醛含量最低,为29.7 μmol·g~(-1);渗透调节能力较强的‘朝仓’和‘大红袍’其抗涝性也都较强。以隶属函数法评价的结果表明,水涝胁迫处理后,5个花椒品种的抗氧化能力强弱表现为:‘朝仓’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次依次是‘大红袍’‘无刺大红袍’和‘少刺大红袍’,而‘狮子头’的抗氧化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15.
用超声波萃取法提取供试苦楝根皮、茎皮、果实、果梗、叶片和叶柄内的苦楝素,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楝素含量,并采用多重比较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苦楝高苦楝素含量优良单株初选。结果表明:6个部位中苦楝素含量高低为根皮茎皮果实果梗叶片叶柄。初选出适合矮林作业的单株4株,适合果林经营的备选单株6株。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构树不同种源叶表型性状遗传变异规律,为构树遗传多样性研究和优良种源的筛选等提供参考。【方法】以30个构树种源的叶为材料,通过测量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周长等8个叶的表型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构树不同种源间8个叶表型性状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性状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叶面积与叶长、叶宽、叶周长、叶柄长和绒毛密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2)不同叶片性状间变异系数幅度为12.72%~64.50%,该结果初步表明不同种源间叶片性状的遗传变异幅度较大,叶面积、叶长、叶宽和叶周长的种源重复力均在55%以上,表明构树的叶性状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遗传控制的。3)对不同种源建立叶面积拟合方程,除四川大邑外,其他种源的叶面积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说明这些模拟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后续试验可通过叶长与叶宽预测叶面积,简化试验。4)对构树叶各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周长和绒毛密度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种源间构树叶的地理变异是以纬度变异为主。5)根据叶片的8个性状可将30个构树种源聚为3类。【结论】构树不同种源间叶表型性状差异显著,可为构树遗传多样性研究和优良种源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选出适合牡丹江地区栽培的最佳种源,研究了8个种源刺五加建园后的生长性状、果实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栽培后第5年,东京城种源在株高、地径上表现最好,栽培第6年和第7年,各种源间在株高、地径上无显著差异。东京城种源单株产量和果实性状在各种源中表现最好。综合比较8个种源刺五加在牡丹江地区的生长性状、果实性状及产量等的综合评价,初步选出东京城种源为最佳种源。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测定-12、-16、-20、-24、-28和-32℃条件下陕西凤县、循化花椒、甘肃武都、河北涉县4个种源大红袍花椒枝条的电解质外渗率和半致死温度,比较了不同种源花椒的抗寒能力。结果表明:4个种源花椒枝条的半致死温度在-26.36~-19.95℃之间,其抗寒性表现为:凤县花椒〉循化花椒〉涉县花椒〉武都花椒。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6个种源的文冠果引种栽培后的生长情况、果实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栽培第5年,内蒙古种源在种子经济性状表现最好。综合比较6个种源文冠果在牡丹江地区的生长性状、果实性状及产量等的综合评价,初步选出内蒙古种源为最佳种源。  相似文献   

20.
2020年9月,选取云南省文山州5个县的100株树龄为18年左右的八角Illicium verum单株的果实(秋果)为供试材料,对13个果实形态指标进行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单株八角果实性状具有较大的表型差异,果实性状的变异系数在6.34% ~23.67%,多样性指数在0.98~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