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木材干燥皱缩机理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木材干燥皱缩的机理,并通过对红柳按和多枝按进行了干缩性试验,阐述了木材干燥皱缩的特征、特性及其影响因子。提示了木材干燥皱缩受外界环境影响的规律,对在生产中克服和防止木材干燥皱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总结了杨木皱缩规律,从干燥预处理、预干处理、采用合适的干燥基准及规范干燥过程的控制这四个方面提出了杨木干燥皱缩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3.
桉树人工林木材干燥皱缩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尾巨桉、尾圆桉和大花序桉等3种人工林桉树木材的干燥皱缩特性和干燥基准,分别测试了3种人工林桉树木材的表面开裂、端部开裂和内部开裂、干燥速度、干燥时间和皱缩等干燥皱缩特性指标,分析了木材细胞皱缩的形成机理和发生条件,木材构造对木材细胞皱缩的重要作用;比较了3种人工林桉树木材的干燥皱缩特性和干燥基准的差异,并对其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尾圆桉和大花序桉的干燥特性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4.
2007年湖北荆州地区一些棉田棉花叶片上发生一种新的棉花病害,暂定名为棉花皱缩花叶病。通过症状描述、电镜观察和生物学接种对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该病害症状疑似病毒病,但与已经报道的棉花病毒病症状都不相同。电镜观察显示,病株叶片汁液中存在4种杆状病毒颗粒,大小分别约是18nm×300nm、18nm×500nm、18nm×800nm、18nm×1100nm。生物学接种结果表明,该病不能经种子、棉蚜、烟粉虱、汁液摩擦4种方式传播。  相似文献   

5.
小麦T型雄性不育系及其杂交种种子皱缩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小麦 T 型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A×B)、不育系与恢复系(A×R)、保持系与恢复系(B×R)以及恢复系与保持系(R×B)等杂交种的试验分析表明,不育系及其杂交种种子皱缩的生化原因在发种于子育后期α—淀粉酶活性增强所致;其遗传原因与种子本身的基因及母体效型应有关:种子形成过程中的条件对种子皱缩程度也有影响。据此提出了克服 T 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及其杂交种种子皱缩的三条途径。  相似文献   

6.
三七皱缩型病毒病发生规律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三七皱缩型病毒病的发生规律,采取系统调查法开展了历时3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三七皱缩型病毒病在三七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表现出波浪式起伏、峰值多、峰期历时长的特点。高峰期出现时间、数量及峰值的大小因七龄及各年气候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峰值通常出现在4月下旬、5月中旬至5月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下旬、8月、9月中旬至9月下旬、10月、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同龄七不同年可因气候变化而有所前移或后延10~15 d;高龄七病情明显重于低龄七。建议根据皱缩型病毒病发生规律,生产上从选育无病种子、种苗入手,注重对媒介昆虫的控制,加强田间管理,以避免或减轻病毒病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7.
预冻处理对杨木皱缩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杨木进行预冻处理,可以减少板材的皱缩,改善木材的干燥性能,本文研究了预冻处理对杨木皱缩特性、干燥特性、干缩特性的影响,并对预冻材与素材在上述特性上做子比较;分析了预冻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预冻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泡和融冰过程是减少皱缩的主要原因,从而证实了水分蒸发张力是引起木材皱缩的主作用力。  相似文献   

8.
啮齿动物对植物种子的传播,不仅可以使种子逃避被其他捕食者捕食,避开在母株周围的存活竞争,而且得到传播的植物种子可能会建成幼苗,扩大植物种群的分布,实现植物群落的更新。啮齿动物对种子的选择不仅受其自身形态和行为特征的影响,也与种子的形态特征和同域分布的其他动物类群的取食竞争密切相关。啮齿动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主要为贮食传播,其对植物种子的贮藏分为集中贮藏和分散贮藏,其中分散贮藏对植物种子传播距离远、种子萌发或幼苗建成率高,是最为有效的传播方式。啮齿动物对种子的传播作用还能促进退化生境的恢复,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文整理了国内外近年来的主要文献,并结合课题组开展相关研究,重点介绍了啮齿动物在植物种子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的影响因素,以及几种常用的种子追踪研究方法,以期为同类试验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三七皱缩型病毒病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平行线取样法,调查不同海拔、地势、前作、荫棚材料及荫棚透光率等环境条件下种植三七的发病情况,揭示三七皱缩型病毒病与环境因子关系。结果表明:三七皱缩型病毒病的发生与海拔、地势、前作、荫棚材料及荫棚透光率等环境条件有关,适宜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海拔1 410~1 600 m、地势45°以下缓坡地或平地,前作玉米、花生;荫棚材料杉树叶;荫棚透光率11%~20%。根据调查结果,建议三七园选地避免不利环境,改善三七生长环境,使之达到不利于病毒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利于三七生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杨树在发生皱缩以后,利用饱和蒸汽对不同厚度试样进行处理,测试皱缩恢复指标,试验数据采用SA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为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含水率逐渐增加,处理10 h时达到最高值25.624%.处理12 h时,皱缩深度为最小值0.892 mm;随着厚度增大,皱缩深度逐渐增加,10 mm厚度试样的皱缩深度平均为0.7...  相似文献   

11.
植物嫁接机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应用性嫁接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嫁接理论的不断深入和完善,系统地论述了目前有关植物嫁接机理方面的研究概况,主要涉及植物嫁接的解剖结构、维管束桥形成前砧穗的养分供应、激素等物质对嫁接成活的作用、嫁接的亲和力、嫁接成活后砧穗间的相互影响及嫁接杂种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扦插作为一种无性繁殖的重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然而目前一些优良植物的扦插生根率低,制约着其扦插繁殖技术的长足发展,而探明植物的扦插生根调控机理是提高植物扦插生根率的关键。本文从插穗不定根发生的形态解剖学、生理学及分子学研究三方面对植物扦插生根机理的研究进行综述。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解剖学角度对不定根形成的进程和机理进行说明,分析了插穗内含物质与生根之间的关系,阐明了不定根形成和发育的关键分子调控机理。目前植物的扦插生根机理研究已从解剖学、生理学深入到分子学水平,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提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提升植物扦插繁殖技术,以实现植物扦插繁殖的技术创新,提高繁殖数量和质量,适应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3.
根结线虫引起的植物根结形态与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根结形态和根结内巨型细胞的数目以及大小由植物-根结线虫互作体系共同决定。通过比较常见的感染根结线虫的植物根结结构及其形成过程,可将根结分成单根结和重根结2种类型,并将根结线虫引起寄主植物形成根结的发展过程分为诱导、发展、成熟和衰败4个阶段。根结内含物成分与正常根尖细胞的内含物有较大的差异。植物细胞分裂周期基因、细胞有丝分裂激酶、细胞壁裂解酶基因以及水通道蛋白基因等与根结的结构及内含物密切相关。笔者以根结线虫引起的植物根结为线索,将过去的根结形态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与目前取得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对根结的形态及形成机理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4.
植物扦插繁殖生根机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扦插繁殖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扦插生根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关系密切。主要从营养物质、内源激素、氧化酶活性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植物扦插生根的机理,探究了影响植物扦插生根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地震诱发滑坡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兰  卢国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612-8613
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国内外地震诱发滑坡的机理研究现状,分析了毛彦龙等学者提出的累进破坏效应结论,并基于此探讨了地震诱发滑坡的机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植物炭疽菌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通过对有关炭疽菌研究的文献评述,确认ClooetotrichumCorda是现代唯一合法的碳疽菌属名,Arx为炭疽菌属的分类奠定了基础,Sutton的分类系统已被广泛的应用。同时从症状、高原、传播及侵染途径,侵染来源及潜伏侵染、病害的流行防治等方面对发生要在本植物上的炭疽菌进行了综述论述。  相似文献   

17.
林木种子介电分选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分析了林木种子的介电分选机理,提出了种子理想介质模型,讨论了种子在电场中的极化过程和运动状态,并建立了种子介电分选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极化力的形成机制并进行了计算,讨论了影响极化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在所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分选参数作了细致讨论,最终指明这些参数在种子介电分选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植物抗旱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干旱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从植物形态结构、渗透调节性物质、脱水保护、代谢调整及抗旱基因的克隆等几个方面,较为全面地探讨了植物抗旱、耐旱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蚜传植物病毒传播复合体形成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比较循回型传播病毒和非循回型病毒几种主要类群所形成的蚜传植物病毒传播复合体,进一步比较了不同蚜传复合体在蚜虫传播过程中的功能,以及蚜虫体内可能产生蚜传复合体的部位.初步探讨了蚜传植物病毒传播复合体的解体机制,以及病毒在蚜传机制形成过程中可能的起源及进化方式。  相似文献   

20.
民间金融利率形成机制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剑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1150-11152,11166
民间金融在支持经济发展上发挥了很多正规金融无法替代的作用,而利率作为民间金融市场无形的手,调配着民间金融市场的资源,是民间金融的核心。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归纳可知,对民间金融利率影响的最终解释,都可以归类为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对民间金融市场无论是客观还是主观的影响,最终都是反映到供给与需求上,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着民间金融利率的高低。对民间金融利率形成机制的研究进行梳理,了解民间金融利率形成机制,对民间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