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蝴蝶兰原球茎继代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蝴蝶兰原球茎为试材,研究适宜蝴蝶兰原球茎继代培养基中BA和NAA的最佳组合及BA/NAA的值对蝴蝶兰继代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蝴蝶兰原球茎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 BA 3 mg/L NAA 0.3 mg/L,增殖系数可达5.5。蝴蝶兰继代成苗率随着BA/NAA的值增大而增加,以1/2MS BA 5 mg/L NAA 0.1 mg/L为继代培养基时,蝴蝶兰的成苗率最高,为78.4%。  相似文献   

2.
以总抗氧化活力单位、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力单位、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活力单位及黄酮和多酚含量为指标,比较研究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20个玫瑰栽培品种的抗氧化性,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的玫瑰品种,其抗氧化能力和抗氧化物质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赛西子’、‘暖红’、‘香水二号’、‘暖红’和‘妙峰山玫瑰’分别在总抗氧化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能力以及黄酮和多酚含量方面具有各自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以‘燕窝果’幼嫩茎段为外植体,通过筛选外植体消毒方法,刺座芽增殖和壮苗生根等适宜培养基,建立离体快繁技术体系,旨在为燕窝果的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最适合外植体消毒的方法为75%酒精消毒10 s,5%双氧水3 min,0.1%升汞3 min,污染率为5%,成活率达94.7%;适宜刺座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0.5 mg/L NAA+1.0mg/L TDZ,增殖系数为4.53,平均芽高为3.23 cm;适合不定芽壮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0.5 mg/L IBA+1.0 mg/L NAA+0.1 g/L碳粉,平均生根数达6.18,且不定芽与根系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4.
以地被菊3个品种‘金钱早’,‘紫云’,‘重阳红’的茎段为外植体,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以不同浓度配比的6-BA和NAA为生长调节物质,进行离体培养,直接分化出不定芽获得离体培养植株。试验表明:选用0.1%的Hg Cl2处理带腋芽的茎段或茎尖,消毒5min最为适宜,存活率为93.3%,而污染率仅为6.7%;地被菊品种在1/2MS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正常生长率可达到96.7%;‘金钱早’叶片最适的再生培养基为1/2MS+6-BA1mg/L+NAA0.1mg/L,再生率为97.8%;‘紫云’叶片最适的再生培养基为1/2MS+6-BA2mg/L+NAA0.5mg/L,再生率为98.9%;‘重阳红’叶片的再生率很低,为40%。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引进的‘白果’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Alba’)的实地栽培和观测,表明‘白果’南天竹在河南地区表现良好。以‘白果’南天竹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快繁研究,结果表明:腋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1.5 mg·L~(-1)+NAA0.5 mg·L~(-1),诱导率为89.13%;适合南天竹增殖的培养基为MS+NAA 1.5mg·L~(-1)+6-BA 0.1 mg·L~(-1),增殖系数为3.58。较高的6-BA浓度下,易出现愈伤组织和玻璃化苗。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NAA0.2 mg·L~(-1),生根率45%。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适宜甘肃兰州及同类型气候区发展的品质优良、抗寒性好的葡萄新品种。【方法】以10个引进的鲜食葡萄品种‘春光’‘贵妃玫瑰’‘巨玫瑰’‘蜜光’‘晚黑宝’‘无核翠宝’‘浪漫红颜’‘阳光玫瑰’‘晶红宝’和‘SP9715’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盛果期葡萄的单粒质量、单穗质量、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等主要品质指标,测定低温胁迫后各品种1年生休眠枝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将10个品种枝条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相对电导率运用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得出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品种的果实品质和枝条抗寒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温度的降低,10个鲜食葡萄品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上升,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不尽相同,丙二醛含量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在10个品种中:‘阳光玫瑰’的半致死温度最低,为-22.38℃;其次为‘浪漫红颜’和‘春光’,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1.96、-20.75℃;‘晚黑宝’的半致死温度最高,为-18.94℃。【结论】在甘肃...  相似文献   

7.
对蝴蝶兰杂交种子进行了无菌播种,获得实生苗,开花后选择优良单株,以单株的花梗为外植体进行快速繁殖,获得分生苗,结果表明:蝴蝶兰胚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Hyponex1号3.0g/L 香蕉泥50.0g/L;0.1%HgCl2 8 min消毒对嫩花梗节适宜,10min消毒生理年龄较老的花梗节;以无菌花梗苗为增殖材料,增殖最佳培养基为1/2MS 6-BA5.0mg/L NAA0.5mg/L 椰子汁10%;Hyponex1号3.0g/L;香蕉泥100.0g/L 活性炭1.5g/L有利于壮苗生根。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不同品种杏李果实香气成分及含量特征,为杏李果实评价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辛醇为内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别对杏李品种‘风味玫瑰’、‘味帝’、‘味王’、‘恐龙蛋’、‘味厚’和‘风味皇后’的果实香气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根据香气阈值确定杏李各品种的香气值和特征香气。【结果】6个品种的果实中共检测出6大类77种化合物,包括9种醇、16种醛、29种酯,9种内酯、4种萜和10种酮。6个杏李品种均含有己醇、甲基庚烯酮、苯乙酮、己醛、辛醛、5-羟甲基糠醛、苯甲醛、γ-癸内酯和芳樟醇,香气种类由多到少依次为:‘风味玫瑰’‘味王’‘恐龙蛋’‘味帝’‘风味皇后’‘味厚’。杏李果实香气相对含量为37.22~277.05μg·kg~(-1)FW,平均含量为114.95μg·kg~(-1)FW,香气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味王’、‘风味玫瑰’、‘味厚’、‘味帝’、‘风味皇后’、‘恐龙蛋’。6个杏李品种中,醇类和内酯类含量最高的品种为‘风味玫瑰’,醛类和酮类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味厚’,酯类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味王’,萜类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味帝’。‘风味玫瑰’的特征香气成分种类最多,有己醇、癸醛、乙酸丁酯、醋酸辛酯、己酸丁酯、己酸乙酯、γ-己内酯、γ-癸内酯和芳樟醇9种;‘味帝’的特征香气成分有己醛、壬醛、辛醛、乙酸丁酯和芳樟醇;‘味王’有己醇、乙酸丁酯、乙酸己酯、己酸丁酯、己酸乙酯、γ-癸内酯和芳樟醇7种特征香气,其中乙酸丁酯的香气值达到877.72μg·kg-1FW;‘恐龙蛋’的特征香气成分有己醇、己醛和辛醛;‘味厚’的特征香气成分有己醇、己醛、辛醛和芳樟醇;‘风味皇后’的特征香气成分有己醛、辛醛、反式-2-壬醛和芳樟醇。在风味方面,‘风味玫瑰’和‘味王’果实风味以杏香味为主,并伴有少量李香味;‘味帝’以李香味为主,并伴有少量杏香味;‘恐龙蛋’、‘风味皇后’和‘味厚’具有明显的李香味特征。【结论】杏李果实香气资源丰富,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风味玫瑰’和‘味王’属于酯香型品种,‘味帝’、‘风味皇后’和‘味厚’为萜醛混合香型品种,‘恐龙蛋’为醛醇混合香型品种。本研究筛选出‘风味玫瑰’和‘味王’2个高酯型品种,1个高萜类品种‘味帝’和2个高醛类品种‘风味皇后’和‘味厚’。  相似文献   

9.
以石斛‘火鸟’Dendrobium nobile‘Huoniao’茎尖为外植体,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不同基础培养基对原球茎的诱导、增殖、分化及生根培养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类原球茎的诱导最适宜的基本培养基为MS,生长调节剂为0.2 mg·L~(-1)的2,4-D,诱导率达到92%。不同浓度NAA处理,以1.0 mg·L~(-1)的增殖效果最好,类原球茎生长较好,增殖系数达3.55倍。类原球茎的分化培养以0.5 mg·L~(-1) NAA效果最好。添加5%椰乳,1 g·L~(-1)活性碳最有利于石斛壮苗生根。试验显示‘火鸟’类原球茎诱导、增殖和分化培养条件分别为:MS+2 mg·L~(-1) 6-BA+0.5mg·L~(-1) NAA+0.2 mg·L~(-1) 2,4-D;1/2MS+0.05 mg·L~(-1) KT+1.0 mg·L~(-1) NAA;1/2MS+0.5 mg·L~(-1) 6-BA+0.5 mg·L~(-1)NAA。在光照培养箱中光照强度1 500 Lx和温度25℃条件下,‘火鸟’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86%。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墨兰新品种‘梦之兰’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探讨了不同激素浓度对‘梦之兰’的诱导启动、继代增殖、生根壮苗培养和不同基质配比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获得‘梦之兰’诱导启动最佳培养基为改良MS+6-BA1.5 mg·L~(-1)+KT0.6 mg·L~(-1)、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6-BA1.5 mg·L~(-1)+KT0.4 mg·L~(-1)+NAA0.6 m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改良MS+IBA1.0 mg·L~(-1)、最佳移栽基质为松树皮:珍珠岩=1∶1。  相似文献   

11.
临沂市于2011年开展了根接法快繁北美海棠(Malus micromalus cv.‘American’)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平邑甜茶苗砧根适宜长度为8~10cm,适宜粗度为0.5~0.8cm(上端口直径),根接健壮苗出圃率96.7%,促进了北美海棠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观赏桃杂交育种中花期不遇的问题,以‘粉花山碧’‘合欢二色’‘满天红’‘元春’4种观赏桃品种的花粉为材料,采用离体培养法,研究其在4、-20、-60、-80℃及室温环境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花粉生活力及培养2h花粉管长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对花粉的生活力有显著影响,但对培养2h花粉管长度的影响不显著;5个贮藏温度中,4个品种均以-80℃为最佳贮藏温度,在其他温度下不同品种花粉的贮藏特性在不同贮藏阶段存在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4和-20℃贮藏时,并不都符合温度越低,贮藏效果越好的规律。4个观赏桃品种间花粉耐贮性存在显著差异,按照耐贮性由强到弱排序,各品种依次为‘满天红’‘元春’‘合欢二色’‘粉花山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9个砧穗组合嫁接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情况,为筛选生产上适宜栽培推广的葡萄优良砧穗组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5BB’‘1103P’‘山河1号’为砧木、以‘户太8号’‘苏欣1号’‘红地球’为接穗进行葡萄嫁接试验,对9个砧穗组合嫁接苗叶片的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趋势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嫁接150 d后,9个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的差异显著;其中,‘苏欣1号’/‘山河1号’组合的嫁接成活率最高,达74.33%;而‘红地球’/‘1103P’组合的嫁接成活率最低,比‘苏欣1号’/‘山河1号’组合的嫁接成活率低45.33%。9个砧穗组合嫁接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而其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均无显著差异。9个砧穗组合嫁接苗叶片的最大荧光、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实际光化学效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其初始荧光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苏欣1号’/‘山河1号’组合和‘苏欣1号’/‘1103P’组合的实际光化学效率均较大;非光化学猝灭系数最高的砧穗组合是‘户太8号’/‘...  相似文献   

14.
2015-2016年,在浙江省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苗木主产区、风景名胜区和城镇绿化区,采用LY/T1847-2009《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紫薇》品种性状调查方法,对紫薇品种资源进行实地调查。本文对其中的红薇品种群进行报道,调查并鉴别出55个红薇品种,其中已见文献报道的16个,新品种有39个。调查发现‘晚花玫红’、‘直萼红’、‘红盛’等为观赏特性优异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以红火球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Dynamite’)优树嫩枝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对红火球紫薇组培苗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IBA 0.05 mg·L-1,诱导率达72 %。最佳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6-BA 0.3 mg·L-1+IBA 0.02 mg·L-1,增殖系数可达4.6,芽高为3.8 cm;生根最适培养基为改良WPM+IBA 0.4 mg·L-1,生根率为98.5%,平均每株苗生根3~4条。炼苗后,移栽于泥炭土+珍珠岩(3:1,V/V)混合基质中,成活率为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2015-2016年,在浙江省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苗木主产区、风景名胜区和城镇绿化区,采用LY/T1847-2009《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紫薇》品种性状调查方法,对紫薇品种资源进行实地调查。本文对其中的银薇品种群进行报道,调查并鉴别出18个银薇品种,其中已见文献报道的10个,新品种有8个,分别为‘紫爪直枝白’L.indica‘Zizhao Zhizhi Bai’,‘长爪白云映霞’L.indica‘Changzhao Baiyun Yingxia’,‘大花紫环’L.indica‘Dahua Zihuan’,‘大花冰清玉蝶’L.indica‘Dahua Bingqing Yudie’,‘大花红日映霞’L.indica‘Dahua Hongri Yingxia’,‘红环小花白’L.indica‘Honghuan Xiaohua Bai’,‘红晕’L.indica‘Hongyun’,‘紫扇’L.indica‘Zishan’。调查发现‘大花红日映霞’、‘红晕’和‘紫扇’为观赏特性优异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凤丹’牡丹种苗的最适移栽时期,为其丰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3年生‘凤丹’牡丹实生种苗为试验材料,设置8个移栽时期,通过大田对比试验,分析移栽后根系活力、叶片光合性能及生物量的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的方法对不同移栽时期的成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移栽期可能通过移栽时气温、土壤温度和移栽后土壤积温等环境因素影响‘凤丹’牡丹新根和植株的发育,适时移栽显著促进牡丹苗体的生长发育。在不同的移栽时期,‘凤丹’牡丹植株生长期间的新根总数、木质化新根数、根系活力、叶面积、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枝条粗度、根生物量、枝条生物量、总生物量和壮苗指数均有一定差异,而枝条长度和根冠比没有显著差异。9月29日与11月28日移栽相比,单株木质化新根质量和叶面积分别增加了90.26%和51.22%,根系活力和净光合作用速率分别提高了93.53%和60.98%,单株生物量增加了46.00%。经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表明:9月29日移栽的‘凤丹’牡丹成苗效果最好。【结论】本研究依据植株生物量、壮苗指数与移栽期气象环境要素的依赖关系,明确9月中旬至10月下旬,日均气温15~20℃气侯条件,是‘凤丹’牡丹的最适移栽期。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时、准确、无损地检测葡萄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水平,以评价葡萄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确保栽培的科学和施肥的合理,以‘夏黑’‘巨玫瑰’‘户太8号’‘阳光玫瑰’‘金手指’‘摩尔多瓦’这6个品种葡萄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叶绿素测定仪测定了6个葡萄品种叶片不同位置的SPAD值,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探寻了葡萄叶片SPAD值的最适测量位点,分析了SPAD值与光合色素含量的关系,并建立了SPAD值与光合色素含量的线性函数拟合方程。结果表明:6个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叶片顶部的均最高,中部的均次之,基部的均最小;其中,葡萄叶片中部的SPAD值最具有代表性。6个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相关,其与叶绿素a含量的相关性最高;在不同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线性函数拟合方程中,‘户太8号’的拟合方程决定系数值最高,其叶绿素a、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决定系数值分别为0.903 5、0.867 2、0.749 9;在叶绿素b与葡萄叶片SPAD值的拟合方程中,‘金手指’的拟合方程为y=0.034 7x-0.084 0,其决定系数R2值(0.773 4)最高。单一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与光合色素含量的回归模型的拟合准确率比6个葡萄品种汇总拟合回归模型的要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SSR标记对油橄榄品种自由授粉的子代进行父本分析,研究品种间的亲和性,确定品种适宜的授粉树,为油橄榄建园品种配置提供依据。[方法]以四川凉山州油橄榄园‘豆果’、‘鄂植8号’和‘九峰4号’3个品种的自由授粉子代为材料,利用12个SSR标记进行父本分析。[结果]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5~12个,平均9.08个,其中,DCA11和GAPU103A等位基因数(12个)最多。试验群体中的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732,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09,平均多态性信息量为0.675。12个SSR标记在95%的置信区间检测出父本的子代163个,占子代群体总数的79.9%,其中,‘豆果’子代44个,‘鄂植8号’47个,‘九峰4号’72个。在36个候选父本中只检测出20个子代,平均繁殖贡献率为5%,其中,大于5%的品种为:‘克罗莱卡’、‘佛奥’、‘城固32’、‘贝拉特’和‘巴尼亚’。3个试验品种所有子代均未发现自交现象。[结论]‘豆果’、‘鄂植8号’和‘九峰4号’均为自交不亲和品种。‘克罗莱卡’和‘佛奥’与‘九峰4号’和‘鄂植8号’的亲和性均较强,‘城固32’和‘贝拉特’与‘豆果’的亲和性较强。在油橄榄建园时,可以选择‘克罗莱卡’和‘佛奥’作为‘鄂植8号’和‘九峰4号’的授粉树,选择‘城固32’和‘贝拉特’可作为‘豆果’的授粉树。  相似文献   

20.
以‘青州仙子’兰的春生侧芽为外植体,研究其完整的组织培养过程。试验结果表明,适宜侧芽直接诱导原球茎的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椰汁10%,适宜原球茎增殖及分化成苗的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0.1 mg/L+AC 0.2 g/L,适宜壮苗的培养基为1/2MS+AC 0.5 mg/L+香蕉泥50 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AC 1.0 g/L+香蕉泥50 g/L,生根率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