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一流"战略的启动,要求地方院校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深入分析"双一流"建设对地方院校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策略性的学科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建设“双一流”的大背景下,地方农业院校应以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为首要任务,通过创新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机制,优化教师队伍培养、评价、激励机制,完善教师队伍服务保障机制等,解决制约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的系列问题,提升地方农业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地方农林高校在学科发展上,普遍存在领军人才匮乏、标志性成果少、学科共生效应弱、资源保障不足、内生动力不强等问题。地方农林高校要立足经济社会建设需要和学校实际,把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发展的新特点,适应新形势、树立新理念,打造特色、厚植优势,聚焦发力、重点突破,争创一流学科,整体提升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农业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则是农业高校冲击双一流的重要引擎和必然选择。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一些农业高校已经形成了一批优势学科,但也存在着数量不足、竞争力不强、覆盖面偏窄、应用学科为主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农业高校应及时改造提升传统学科,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提升学科知识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5.
双一流建设是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双一流建设体现了绩效主义的价值导向,强调学科建设的产出、国际竞争力以及社会需要。高等农林院校因其办办学的特殊性,学科发展虽然在局部上有优势,但存在优势学科结构单一、领军人才不足等问题。高等农林院校学科发展的出路在于实施学科链发展战略、产业协同的资源拓展策略、培养拓展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战略以及学科专业一体化培养一流人才策略。  相似文献   

6.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地方农业高校的学科建设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优势;文章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围绕国家和广东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需求,结合"双一流"建设的评价体系和任务导向,初步分析了一流学科的遴选思路和建设领域,凝练了学科优势领域,探讨了学科发展规划的编制路径。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农林高校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为有效提升地方农林高校发展能力和水平,需要树立面向区域特色、面向未来科技和面向改革治理的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发展“五条路径”:打造优势学科,走交叉融合之路;锚定区域特色,走错位跨越之路;推进队伍建设,走人才强校之路;完善治理体系,走内生动力之路;拓展办学资源,走蓬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都市农业是一种以高科技、规模化、集约化和高度开放性为主要特征的农业,其发展需要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和多类型、多层次的人才协同推进。农业院校以服务农业为己任,针对都市农业背景下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强化学科平台建设、加强学科队伍建设以及完善学科建设制度"等策略,构建符合都市农业发展的学科体系,促进都市农业科学快速发展,并在服务中发展、壮大自己。  相似文献   

9.
地方农业院校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山西农业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建设的背景和实践分析,提出强化专业基础教育、重视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农业领域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具体培养目标.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类别与学时比例,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等进行探讨,强调科研对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及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所带来的机遇,对当前地方农业院校建设一流学科面临的形势作出分析,提出重理念、重人才、重特色、重整合、重协同的一流学科建设思路,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优化学科结构,巩固传统和优势,打造一批一流学科高峰。  相似文献   

11.
"双一流"建设的启动,在全国范围内再一次掀起了高等教育改革的热潮,为高校内涵式发展带来了契机。深刻明晰"双一流"背景下作物学科建设的目标、指向与建设策略,对于提升重点学科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双一流"建设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纵观当前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治理体系,立足于农业院校学生参与高校治理的现状及特点,掌握农业院校学生参与治理的焦点,分析当前学生参与治理的类型及其产生的不同效果,有组织-有法则是中成本高成效、有组织—无法则是高成本中成效、无组织—有法则是低成本中成效、无组织—无法则是中成本低成效的参与方式,从提供制度供给和提高组织化程度方面加强农业院校学生参与治理深度和广度,使农业院校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加快"双一流"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当前,学科建设水平已经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双一流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对地方高校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一次重大的挑战,在短期内无法进入双一流高校行列的前提和背景下,地方财经类院校应将重心放在学科品牌建设上,努力以学科品牌建设来带动学校学科整体发展,不断提升地方财经类院校整体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何雯洁 《河南农业》2023,(33):12-14
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培养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管理在任务、数量和复杂程度上快速增长、不断细化,面临极大挑战。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优化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提供科学决策支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在详细阐述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地方农业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地方农业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5.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龙头,学科水平是衡量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尝试用系统思维模型——麦肯锡7S模型的视角,从共同理念、战略、结构、体制、风格、人员和技术七个要素对地方农业院校一流学科建设路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推进地方农业院校学科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学科建设实力起到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提升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部署,为高校全面发展与学科建设带来新的动力与机遇。综合性大学涉农学科应紧跟"双一流"建设的新形势,瞄准世界一流涉农学科,立足现有涉农优势学科,精选凝练学科发展新方向,借助综合性大学学科资源,寻求学科交叉创新发展,从而促进涉农学科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15年出台的“双一流”方案为我国地方农业高校带来了新的政策契机及发展的可能性。当前地方农业高校面临着学科生态环境改变导致的学科同质化现象、学科生态结构耗散导致的学科科研贡献度低下、学科生态功能弱化致使育人能力不足等困境。“双一流”政策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应在遵循差异性原则基础上,兼顾应用性与多样性原则,以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为导向,合理定位不同学科发展思路;扬优扶重,构建与区域农业融荣共生的学科生态;根植于独具特色的学科文化,营建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生态。  相似文献   

18.
双一流背景下,为了建设高水平一流专业,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该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体现了职业人才的培养规律、人才的认知规律和应用型高校课程体系规律,但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知识本位、实践教学课时不够和课程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提出加强教师应用能力培养,提高教师对运用型人才的认识及应用能力,改变知识本位的思想。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校合作,增加实践教学的同时,落实实践教学内容,紧跟市场需求。加强过程评价,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改变课程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9.
建设“新农科”是高等农林院校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作为地方农业院校,江西农业大学针对“新农科”对学科建设的内在需求,以学科建设为抓手,立足于地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积极推进“新农科”建设:一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新农科”内涵建设;二是实施学科分类建设,提升“新农科”学科水平;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新农科”人才质量;四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文献数量和文献质量两个角度,基于1980—2016年In Cites数据库的论文收录的信息,分析27所高等农业院校农科门类作物学的科研生产力。从文献数量的角度,比较文献年代分布情况和文献类型;从文献质量的角度,依据文献数量、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被引频次、H指数、被引用过的论文数和平均百分位6个指标,借助于SPSS. 20工具分析其聚类情况。结果表明:27所高等农业院校文献数量不同程度逐年增长,但文献质量方面发展不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