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早春大棚甘蓝—甜瓜—夏秋露地花椰菜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技术是我们结合西安市阎良区实际创新并总结出的一种设施瓜菜高效利用栽培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设施塑料大棚和土地,推广种植面积达3 000亩以上,亩总效益2.2万元左右。甜瓜是阎良区主打农产品,常年种植面积6.5万亩左右,亩产量3 000 kg左右,亩效益1万元左右。大棚甘蓝和秋露地花椰菜(散花菜)在当地早春和秋季均有一定种植面积。早春大棚甘蓝一般亩产量3 000 kg左右,亩效益在7 000元左右;秋季花椰菜一般亩产量2 000~  相似文献   

2.
正唐山地区日光温室早春茬辣椒套作甘蓝栽培,因为辣椒前期生长慢,管理简单,而甘蓝生长快,生育期短,在不影响辣椒生长的前提下,增收一季甘蓝,其中辣椒每667 m2产量可达7 500 kg,收入3万~5万元,甘蓝667 m2产量可达1 000 kg,收入3 000~5 000元。目前唐山地区辣椒套作甘蓝种植面积可达1 667.5 hm2,在调节种植结构和蔬菜供应、增加花色品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将其高效栽培模式介绍如下。1 品种选择因  相似文献   

3.
武汉地区春夏甘蓝是指在1月中旬至2月上旬播种育苗,3月上旬定植,5月上中旬陆续上市的一茬甘蓝,产品上市期正处于春季向夏季过渡的季节,由于赶在早春瓜果类蔬菜大量上市以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早春市场蔬菜供应不足的问题,丰富了市场的蔬菜品类,因此,春夏甘蓝在武汉地区甘蓝周年生产、周年供应中占有一席之地.春夏甘蓝栽培具有投资少、管理要求不高、茬口安排灵活、种植效益稳定等特点,受到很多蔬菜种植者的喜爱.春夏甘蓝的生长周期是从苗期的低温向成熟后的高温逐步转变的过程,其生长管理特点有别于其他季节,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4.
甘蓝是我国很重要的叶菜类蔬菜,全国各地均有种植。近些年,甘蓝生产发展很快,其年种植面积已高达100万hm^2左右,总产量达10500万t以上,已成为我国农民脱贫致富与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甘蓝生产中最主要的两大茬口之一的春甘蓝,栽培面积在逐年扩大,市场对春甘蓝品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5.
正香瓜作为重要的水果之一,具有栽培周期短、市场需求量大、种植效益高等特点。甘肃省庆阳市香瓜栽培历史悠久,是陇东地区特色农产品之一。近几年香瓜在庆阳市各县区以早春塑料大棚种植为主,种植面积、产量、效益逐年增加,产品销向本地及周边省区,已发展成为庆阳市优势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6.
张铁军  王德富 《蔬菜》1990,(6):26-26
早春大棚黄瓜套种甘蓝是利用甘蓝的抗寒性强,提早定植,可以在黄瓜未旺盛生长之前收获。这样既提高了大棚种植效益,增加收入,又可丰富早春蔬菜淡季市场.1987~1989连续三年我县长子营乡5亩早春大棚黄瓜套种的甘蓝,收获始期均在4月25日左右,“五·一”前基本收获完成。亩产甘蓝900公斤以上,亩产值1000~1200元。大棚春黄瓜套种甘蓝的几项主要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7.
甘蓝原产欧洲,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富含维生素、粗纤维等营养物质。甘蓝具有适应性强,对环境要求低,抗病、抗逆性强,易栽培,产量高,耐贮耐运等优良特性,目前我国每年种植面积已达88万hm2,在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甘蓝品种也在不断丰富和更新;随着生产上种植甘蓝茬口的增加和不同季节的市场需求,甘蓝栽培呈现出多种模式,  相似文献   

8.
陈书乔 《蔬菜》2002,(4):34-35
为了搞好无公害蔬菜生产,满足早春蔬菜市场的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我们采取早春甘蓝(拱棚种植)-大葱复种这-栽培模式,平均667m2产甘蓝4000kg、大葱5200kg,扣除投资费用,每667m2纯收入3600元。其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一、早春甘蓝 1.品种选择选用冬性强、耐低温、丰产性好的早熟品种8398。该植株开展度40~50cm,15片叶左右结球抱心,叶球近圆形,单球重约0.75kg,定植后45天左右收获,抗病性好。 2.培育壮苗 (1)适期播种甘蓝苗期较长,为防止先期抽薹,需严格选择播期,所以一…  相似文献   

9.
<正>甘蓝适应性强,喜冷凉,比较耐寒,尤以早春栽培面积较大。以简易日光温室和拱棚种植为主。简易日光温室种植早春甘蓝,可以相应地将定植时间提前,但要想获得优质高产,必须抓好以下关键技术。1选好品种采用优良的早熟品种是栽培成功的关键。大多选用中甘11、8398等品种,这些品种较耐低温,冬性较强,抽薹率低,抗病、高产、优质。2掌握好播种时间菜农要根据定植时间来确定播种期,播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福建漳州地区丝瓜设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已实现了丝瓜周年生产,其中早春越冬丝瓜填补了当地蔬菜市场的"春淡",种植效益较高。该文从品种选择、育苗、田间管理及采收等方面介绍了闽南地区早春大棚丝瓜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通过比较早春甘蓝在露地和塑料大棚内的种植表现,结果表明:同一时间定植在露地和塑料大棚内的甘蓝,收获期相差13 d,净收益相差2 563元/667 m2。故宜昌市城郊可适当选择早春塑料大棚种植甘蓝,改变生产习惯,提早入市,抢占春淡市场,创造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2.
早春马铃薯-秋甘蓝1年2茬优质高效栽培模式在博乐市蔬菜生产中占有一定面积,对周年蔬菜市场的供应起到一定作用。文章根据实践对此栽培模式的品种选择、育苗、田间管理、收获各生产环节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总结出一套甘蓝春季高产栽培技术,可应用于越冬—早春各类露地、保护地甘蓝栽培模式,即露地越冬春甘蓝高产栽培、早春保护地甘蓝高产栽培、早春露地春甘蓝高产栽培等,对各类型栽培的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以期能为甘蓝春季生产及栽培技术的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康县大棚无公害早春甘蓝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自学 《蔬菜》2014,(3):45-46
从品种选择、育苗、整地施肥、定植时间及方法、定植后的温度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大棚无公害早春甘蓝栽培技术,为相应地区的大棚无公害早春甘蓝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甘蓝类蔬菜主要包括结球甘蓝(包菜)、花椰菜(白花菜)、青花菜(西兰花)3种,因适应性强、种植方式相近,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且多采用育苗移栽方式。江苏省甘蓝类蔬菜年种植面积长期稳定在10万hm2,在江苏省蔬菜新品种选育和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结球甘蓝是江苏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甘蓝类蔬菜类型。长期以来,甘蓝类蔬菜的生产主要依赖人工作业,由于各地种植模式和生产农艺的差异导致机械化生产推广困难,因此研究适合规范甘蓝类蔬菜机械化生产的种植模式,对于加快推进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发展具有代表性、普适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晓春是以自交不亲和系97-22为母本、自交系97-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胖尖头型早春甘蓝一代杂种,具有早熟、优质、高产、抗病、耐寒、冬性强、不易未熟抽薹的特点。定植至采收100~110d,平均1hm2产量35.75t左右。现已在浙江省内外推广面积约1500hm2。适宜黄河以南和长江流域地区作早春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17.
安匀彬 《中国蔬菜》2009,1(3):38-39
河北省乐亭地区利用日光温室栽培甘蓝,在春节前后上市,此时正值蔬菜市场淡季,与露地栽培相比,不仅避开了蔬菜市场供应高峰,售价提升了1~2倍,同时保护地栽培减少了病虫对甘蓝的为害,节省了一定的人力物力。下茬种植辣椒还可提高温室  相似文献   

18.
在冀中南地区进行早春4膜覆盖马铃薯种植,可以充分利用多膜覆盖提高温度,达到早播早收,提早上市,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生产效益的目的,每667 m~2产值达到1万元以上,比地膜种植马铃薯增加5 000元以上。详细介绍了4膜的结构及性能,总结了早春马铃薯栽培的品种选择、催芽、播期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灾害性天气防治、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点,以期为推广该栽培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导读:近年来,我国甘蓝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逐年减少,促使甘蓝生产向机械化发展。甘蓝机械化生产具有节省资源、安全无污染、效率高的特点,但其对甘蓝品种以及栽培模式要求极其严格。因此研发适合我国各地甘蓝生产的机械以及开展甘蓝机械化栽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陈永杰  段玉田 《蔬菜》1996,(2):30-31
结球甘蓝早春抽薹原因及其防治对策041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陈永杰,段玉田,刘新月,刘玲玲结球甘蓝通话简称“甘蓝”。属十字花科,芸薹属,是甘蓝的一个变种。它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易栽培、产量高、耐贮运,露地春、夏、秋均可种植,特别是早春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