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市场是全国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在这个市场上,通常能够反映出全国农产品的供应状况。这里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部分蔬菜供应过剩与一部分蔬菜供应短缺情况交替出现。今年春季,出现"卖难"现象的蔬菜品种主要集中在大葱和冬储的土豆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的生产是由农户自行安排的,而农户小生产的经营模式与农产品供应大流通的模式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不匹  相似文献   

2.
正一、农超对接的概念简述"农超对接",是指农户与大型连锁超市、菜市场、便民店直接对接,通过签订鲜活农产品供应协议,组建物流配送中心,建立冷链运输系统、质量检验、检疫系统和品牌识别系统,直接向超市供应优质、鲜活农产品的新型农产品供应模式。"农超对接"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避免农民和合作社生产上的盲目性,稳定了农产品销售的渠道和价格,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在帮助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减少了农产品的流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产品流通有着更多的机遇,但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分销呈现出混乱无序的状态。通过深入农村,走近农户,访谈了解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分销现状,采用问卷方式调查消费者购买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情况,发现"农户销售价格低,消费者购买价格高"、"农户以传统销售渠道为主,消费者以网购为主"、"农户销售以省内为主,消费者无界限"等问题,可以通过创建"农户-消费者"的网络平台、组建新型农村合作社和大力发展新媒体营销通路来实现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有序分销。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产品卖难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它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主要原因与盲目发展和无序竞争有关 . 作为家庭生产经营的农户,怎样解决农产品卖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相似文献   

5.
"农超对接"主要是解决农产品"买卖难"的问题及降低流通环节费用,最终实现农民增收。简述了国家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政策的出台背景,分析了"农超对接"在相关利益群体包括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超市和政府之间的实施效果及在鲜活农产品生产、流通至进入市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超对接"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施展望。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依然面临着农产品"卖难"问题,尤其是"入世"以来,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大举进入我国市场,我国农产品"卖难"问题将更加凸显.农产品"卖难",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破坏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妨害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农产品卖难实质就是农产品有效需求不足,欧盟在扩大农产品需求方面具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同时其政策对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已经成为重要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以农户电商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为潜变量,选取14个观测变量,构建农户参与农产品电商意愿的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参与农产品电商意愿的形成受到其电商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共同作用;在电商态度的形成中,农户对自家收益的重视程度要高于集体利益;在主观规范的层面,电商先行示范户的影响作用要大于家人朋友和农村技术员的作用;农户对电商政策的了解是知觉行为控制方面的主要控制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农产品在一片"卖难"声中成了政府的尴尬、农民的包袱.如何从源头上根治农产品"卖难",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改革开放以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催促着农村综合改革的步伐.而"卖难"在这种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时期频频发生,也暴露出这个过程中农村基层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农户、政府、市场三者之间衔接不协调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与广大群众息息相关,农户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认知与农户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状况紧密相联。农户对农业投入的质量标准及符合标准的生产操作规范不了解,所以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政府的对于农户的特定要求。本文对农品存在的隐患因素进行了阐述,并从以下方面对提升农产品的质量进行了总结,如发展农业旅游,对基础设施管理机制和模式进行完善等。  相似文献   

10.
<正>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日前在济南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中国·昌邑生姜指数、中国·金乡大蒜指数编制的相关情况。生姜指数、大蒜指数将用来引导农户、商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防止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蒜你狠"、"姜你军"等网络热词或将难现。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路政闽在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农产品"买贵"、"卖难"、价格大起大落等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生姜、大蒜等农产品市场行情波动频繁,"蒜你狠"、"姜你军"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电子商务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在带动贫困群体脱贫减贫和实现贫困地区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农产品电商扶贫机制的分析,结合扶贫参与主体的动机探究,发现农产品电商扶贫只有培育坚实的产业基础,实现农户持续性"造血"功能,才能从根本上巩固扶贫参与主体间的长效合作关系。结合"玫瑰柑"农产品电商扶贫产业振兴案例研究,认为农产品电商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包括创新农业产业输出体系设计;加大职业农民培训,提升农业技术和农产品电商技能推广;拓宽农户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电商资金渠道;健全农产品电商标准化体系和信息化监测与引导农户理性生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农超对接"是农产品由农户直供超市的一种创新经营模式。它是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的有效手段,是解决鲜活农产品卖难的根本途径。通过对长春市各大型超市现行"农超对接"机制的运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了它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长春市"农超对接"运行机制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车愔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0):4638-4640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为解决农产品"卖难买难"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目前中国农产品网络营销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诸如信息网络建设薄弱、网络营销服务体系不完善、网络营销模式不健全、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物流配送落后、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法律规范不健全和安全保障欠缺等问题。从构建服务体系、完善市场体系、创新营销模式、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加强保障体系5个方面提出了完善中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对策,这对于提升中国农产品网络营销水平、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农村的小规模分散性农户经营使得农业技术提升难、产业发育难、市场对接难、农民收益增加难。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务农数量减少、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农户技术采纳不足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文章指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促进农民经营理念的转变,提升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科技的示范带动作用。相关部门应创造条件,深化改革,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实现"收入意愿"和"发展意愿",实施"农业后继者培养计划"和"在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强化法规保障和政策扶持,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出台有针对性的财政支持,尽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从而保障我国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5.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农"工作成绩喜人。但长期以来的小规模分散性农户经营由于技术提升难、产业发育难、市场对接难、收益增加难,使得"谁愿来种地,如何种好地"这一问题成为"三农"问题的聚焦点,给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带来了很大隐患。"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农村专业从事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的高素质、高技能农业从业者,可以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3种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许多农户的销售渠道比较单一。仍然靠传统方式自己推销。每年各地的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屡见不鲜。因此。为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网络助销开始兴起,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笔者认为,网络助销的观念和模式需在以下3个方面进行转变。1.重宣传,提升品牌认可度长期以来,农户往往在农产品上市遇到销售难时,才想起在网上促销,结果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一些应时鲜果,由于销售时间短,有许多来不及卖掉,只好烂在地里。对此,々家指出,依靠网络助销要注重平时的宣传,提升  相似文献   

17.
买卖一线通     
近些年,国内各地频繁出现农产品滞销,严重影响农民收入.促成农产品买卖双方顺利交易,首先要建立供求信息通道,为此,辽宁12316金农热线为广大农户的农产品买卖开辟了新的捷径. 12316金农热线的供求信息发布平台就像农民与市场之间的一座桥.每当遇到买难卖难的问题,大家来到这座桥上走一走,也许就会解决燃眉之急. 免费的平台.所有农户在12316金农热线发布供求信息都不需要任何费用,对于发布供求信息的农户,工作人员都会尽力找到其对应的交易方,努力促使交易成功,帮农民解决买难卖难的困扰.  相似文献   

18.
田头市场是就近为农户服务、销售农产品的重要手段,田头市场的建设对促进各地经济发展,方便农产品的流通,提高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农产品的田头市场不但可以解决小型农户的销售难问题,减少各类费用,降低成本,而且可以为一部分的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很多就业机会。田头市场里的经销商们可以及时把农产品的销售、需求信息带给农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适时引导农户以销定产,同时,可以推动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业的深入推广,促进各类农产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农产品遭遇"卖难",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甘肃省陇南市徽县"陇上庄园"淘宝网店负责人梁倩娟,土特产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村里的黄豆、皮蛋,山里的天麻、灰灰菜,无论谁家有好东西都会送到我家来,通过网店、微店卖出去,整个村子都挣上了钱。"她说,现在网店年收入可以达到160万元左右,还带动了300多农户,其中有128户都是贫困户。不过,很多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并没有这样的好销路。云南省武定县中沟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  相似文献   

20.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推动更多农产品就地加工、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广西是农业大省(区),但还不是农业强省(区),农业资源优势还未能很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在于农产品加工业是一个短板。如何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解决农产品"卖难"等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直接影响到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本文基于此背景,从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优势、问题、机遇、对策四个方面,对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对策,旨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助推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