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向日葵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模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高密度栽培条件下,研究向日葵二比空栽培模式不同种植密度之间产量的差异。[方法]该研究以常规单垄单作栽培模式为对照,比较二比空栽培模式的不同种植密度对向日葵植株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密度条件下,二比空栽培模式产量高于常规栽培模式,且适度降低种植密度可进一步提高向日葵产量。种植行株距为60 cm×52 cm时,二比空栽培模式较常规栽培模式增产6%左右,植株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均优于常规栽培模式,是最适宜的栽培密度。[结论]该研究揭示了向日葵二比空栽培模式增产增效的理论依据,为建立向日葵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玉米"二比空"栽培技术即玉米"双行紧靠"栽培,种植二垄空一垄.利用空垄的边际效应增加田间通风透光量,改善玉米生长环境,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是高产耐密型玉米的栽培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地膜玉米"二比空"密植栽培技术是蛟河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工作人员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推广,逐步总结出来的一套新的玉米栽培模式。该模式下实行种两垄空一垄、种植垄覆盖地膜并加大种植密度的栽培方式,具有增温、保墒、提高肥效,倒茬换茬,休闲养地,改变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和增加边际效应等优点,最终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比空栽培技术采用种植两垄玉米空一垄的栽培方式,其核心是:能充分发挥边际优势,利用空垄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能力的产量:同时,由于空垄的出现,空气流动较常规小垄栽培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5.
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夏季遇大风,玉米易倒伏,推广玉米垄侧减耕"二比空"密植栽培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垄侧减耕"二比空"密植栽培技术具有很多优点,能够做到根茬还田、防止水土流失、休闲养地、节约成本、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增加种植密度、增加玉米产量和效益等。主要栽培技术包括:玉米田不灭茬、实行种两垄空一垄、种植垄垄侧起垄且密度加大一倍、底肥做到深施、测土配方施肥、农田统一灭鼠、生物防治玉米螟等。  相似文献   

6.
玉米垄侧减耕"二比空"密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夏季遇大风,玉米易倒伏,推广玉米垄侧减耕"二比空"密植栽培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垄侧减耕"二比空"密植栽培技术具有很多优点,能够做到根茬还田、防止水土流失、休闲养地、节约成本、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增加种植密度、增加玉米产量和效益等.主要栽培技术包括:玉米田不灭茬、实行种两垄空一垄、种植垄垄侧起垄且密度加大一倍、底肥做到深施、测土配方施肥、农田统一灭鼠、生物防治玉米螟等.  相似文献   

7.
玉米"二比空"通透密植栽培技术,就是两垄空一垄种植模式,其核心是适当加大玉米的种植密度,充分利用边际优势,增大田间通风透光能力,通过增加群体规模,达到提高玉米产量、提高质量的目的。该技术在汤原县永发乡的前进、永发、朝阳进行示范推广3万亩,占全县玉米总面积的3.7%。平均亩产达850公斤,平均亩产增产105公斤,总增产3150吨,增收472.5万元。  相似文献   

8.
1、技术模式 这项技术的具体方法一是把原来65cm或70cm垄的两条小垄变130cm或140cm的一条大垄,在垄上种植双行玉米,其小行距为35-45cm,大行距为100-95cm.二是把原来65cm或70cm的两条小垄变三条45cm小垄,种两垄空一垄(简称二比空),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利用边际效应增加玉米产.量此项技术可增产8-12%,并可增强玉米的抗倒伏能力,改善玉米的田间通风透光能力,有利于玉米成熟时子粒快速脱水,可降低玉米含水量3-4个百分点,提高玉米品质.  相似文献   

9.
辽西地区高粱不同种植模式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在辽西地区不同的种植栽培模式对株高影响不大,但对穗长、千粒重、叶面积有一定的影响;对高粱产量有显著的影响,二比空、三比空(均匀密度)、三比空(密疏密)、大小垄、一穴双株、覆膜、微集水7种种植模式较常规种植模式增产2.78%~15.86%,其中覆膜种植模式较常规种植模式增产15.86%,因此,通过改变高粱传统种植方式,可以达到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
SH363高产、品质优良,是宁夏乃至全国的食用向日葵主栽品种之一。根据向日葵银川综合试验站近年来的试验结果,结合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出了覆膜免耕种植、机械化"二比空"和沟种垄植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以充分挖掘该品种的增产潜力,提高优质商品率,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根据植物病害流行学原理,通过田间试验设计及人工接种技术,考察二比空栽培模式、大垄双行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下玉米大斑病的发生流行动态。采用温湿度记录仪24小时定点监测温度和湿度,结果表明:从接种开始到流行末期二比空栽培模式小区比常规栽培模式小区日平均温度低0.8℃,比大垄双行栽培模式小区日平均温度低1.5℃,日平均湿度分别低3.4%和8.2%。二比空栽培模式病情指数比常规栽培模式低11.4,比大垄双行栽培模式低16.0。整个病害流行过程中3种栽培模式温湿度依次为大垄双行栽培模式常规栽培模式比空栽培模式,且不同栽培模式的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和流行差异显著。整个病害流行过程中病情严重程度依次为:大垄双行栽培模式常规栽培模式比空栽培模式。应用SPSS11.5软件对通过计算机所调查的3种栽培模式的病情指数进行曲线回归分析,拟合出最适Logistic模型,该模型最适用于描述二比空栽培栽培模式、大垄双行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下玉米大斑病流行时间动态。应用该模型推导病害指数增长期(始发期,该时期也是最佳药剂防治时间)可知大垄双行栽培模式的始发期出现较晚,而Logistic增长期(盛发期)常规模式长于二比空栽培模式和大垄双行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玉米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技术就是通过改变传统农业玉米垄距70cm、单行连片垄垄种植的栽培模式,实行缩小垄距至65cm,种2垄玉米隔1空垄种植早熟矮棵作物,通过高、矮秆作物间作的栽培方式,提高光合效率、充分发挥土壤肥力的效能和边际效益优势,增加玉米的栽培株数,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桦甸市玉米种植方法,开展了玉米均匀垄种植(常规种植)与二比空种植方式对比试验,对各处理的生育期、叶片生长状态、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构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常规种植处理与二比空种植处理玉米的产量分别为12 028.0、11 098.1 kg/hm2,常规种植处理较二比空种植处理增产8.4%,空秆率明显低于二比空种植。由此表明,玉米均匀种植技术是该区域玉米生产达到稳产高产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从播前准备、起垄覆膜、播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干旱地区向日葵全膜覆盖二比一空垄立体种植模式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玉米通透栽培技术是应用优质、高产、抗逆、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宽窄行、比空、间作等通透、密植的种植方式。这项栽培技术使良种、良法有机结合,大大改善和增加田间植株的通风、透光状况,实现扩源、强流、增库,提高资源利用率,是一项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体系。大垄宽窄行种植方式因其增产增效效果显著,更适于玉米联片大面积种植,而被广泛推广应用。其栽培模式是:在67-70  相似文献   

16.
<正>玉米密植通透种植技术是应用优质、高产、抗逆、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宽窄行、比空、间作等通透、密植等种植方式,良种、良法结合,改善和增加田间植株的通风、透光状况,实现扩源、强流、增库,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玉米质量,增加产量的技术体系。包括以下几种技术模式。(1)宽窄行技术模式:把原65cm或7cm的两条小垄合成130cm或140cm的一条大垄,在大垄上种植双行玉米,玉米大行距(宽行行距)为90~100cm,窄  相似文献   

17.
以优良玉米杂交种‘良玉99’为试验材料,设置等行距种植(CK)和二比空、大垄双行、偏垄宽窄行3种不均匀种植方式,研究不均匀种植方式对玉米冠层结构特征、光合特性、田间小气候及产量的影响。两年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相比,二比空、大垄双行和偏垄宽窄行增加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降低叶片衰老速率;显著增加穗位中下层茎叶夹角,穗位层叶片垂直占有率增加4.44%~7.15%。改变种植方式显著增加穗位中下层风速和田间温度,降低各冠层层次相对湿度,显著增加穗下层二氧化碳浓度。3种不均匀种植方式显著改善各冠层层次光合特性,透光率增加7.91%~52.58%,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分别增加1.39%~36.55%、2.78%~18.98%、5.88%~45.75%。光能利用率方面,2018年大垄双行和二比空籽粒产量光能利用率显著高于常规种植,增加25.93%和29.63%,2019年大垄双行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光能利用率分别增加6.62%和7.46%。3种不均匀种植方式产量提高14.16%~30.34%和4.19%~9.28%,两年均以大垄双行产量最高,达6 264.68 kg·hm-2  相似文献   

18.
王振福 《新农业》2011,(7):16-17
目前,东北很多地区玉米种植垄距较小,有的垄距40多厘米,有的50多厘米,对于某些不耐密品种来说,这样的垄距不利于通风透光,容易产生不良生育变化,也给播种、施肥、耕作带来不便。由于种植习惯和机械化作业的统一性影响,又很难改变这种小垄距。根据多年的经验和目前玉米种植形式,我认为对于不耐密品种在这些小垄距地区可采取"二比空",即种2垄空1垄的玉米种植形式。  相似文献   

19.
正玉米密植通透栽培技术是应用优质、高产、抗逆、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宽窄行、比空、间作等通透、密植等种植方式,良种、良法结合,改善和增加田间植株的通风、透光状况,实现扩源、强流、增库,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玉米质量,增加产量的技术体系。包括以下几种技术模式。(1)宽窄行技术模式:把原65cm或7cm的两条小垄合成130cm或140cm的一条大垄,在大垄上种植双行玉米,玉米大行距(宽行行距)为90~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密植通透栽培技术是应用优质、高产、抗逆、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宽窄行、比空、间作等通透、密植等种植方式,良种、良法结合,改善和增加田间植株的通风、透光状况,实现扩源、强流、增库,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玉米质量,增加产量的技术体系。包括以下几种技术模式。(1)宽窄行技术模式:把原65厘米或70厘米的两条小垄合成130厘米或140厘米的一条大垄,在大垄上种植双行玉米,玉米大行距(宽行行距)为90~100厘米,窄行行距(即垄上小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