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哲学观点,根据广西实际情况分析广西蔗糖业发展的历程及主要成果,论述蔗糖业在推动广西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蔗糖产业发展的辨证思考,提出加快广西蔗糖产业科学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广西作为全国重要的糖料蔗生产种植基地之一,其中桂中地区的气候与生态环境最适宜甘蔗的生产。从当前市场上可以看出,广西目前的蔗糖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市场前景较为广阔,面对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的情况,广西甘蔗种植与蔗糖产业都将迎来新的挑战。为确保广西甘蔗产业能够得到稳定的生产与发展,本文将根据当前双高甘蔗基地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进行分析,以探讨广西蔗糖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广西节约循环型蔗糖业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连续14年全国产糖第一。文章分析了广西发展节约循环型蔗糖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蔗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蔗糖产业内部两方面探讨了节约循环型蔗糖业的发展路径,提出优化原料蔗生产布局,做大做强产业龙头,完善“订单农业+价格联动”利益联结机制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食糖是国家重要战略物资,糖业是亟待转型的传统型产业。广西是国家最大的甘蔗糖业产业基地。基于广西甘蔗糖业发展态势与面临问题分析,提出了培育新型蔗糖经营体系、产业链补链和强链策略、价值链延伸和开拓策略、"走出去+引进来"策略、"双高化+融合化"策略、打造生态循环糖业体系策略等广西甘蔗糖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竞争力,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广西蔗糖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方法]以2002~2013年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和统计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甘蔗种植、生产及食糖市场竞争力3方面对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竞争力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广西甘蔗种植无论与区外甘蔗主产区相比还是与区内其他农作物相比,均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但由于受效率优势影响,其虽具有综合优势,但与规模优势相比差距较大;广西甘蔗相对出糖率及蔗糖分均未能位列全国首位,虽然高于广东和海南两省,但均低于云南省;广西蔗糖产业发展区位优势突出,蔗糖生产与运输综合成本在国内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广西蔗糖产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市场的双重冲击逐步加大.[建议]应推进甘蔗规模经营,提高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甘蔗蔗糖分和出糖率,加强蔗糖产业宏观调控,以巩固广西蔗糖产业大区地位.  相似文献   

6.
1 广西蔗糖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广西蔗糖业在这几年持续快速发展 ,不仅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全国蔗糖业中的地位 ,有力保障全国食糖市场供应 ,充分显示其在我区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然而目前广西蔗糖业却面临许多严峻的问题 ,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影响广西蔗糖业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1 1 单产仍然偏低我区 80 %以上糖料蔗种植在旱坡地上 ,土质瘦、薄、酸 ,土壤肥力低下 ,有机质少 ;水利设施差 ,缺乏灌溉 ,主要靠天“吃饭” ,历年来甘蔗平均单产徘徊在 5 2 5吨 /公顷左右 ,这两年才达到 6 3吨 /公顷 ,低于广东湛江地…  相似文献   

7.
一、广西蔗糖业生产现状(一)广西是全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蔗糖业发展很快。自1992/1993榨季开始,广西的蔗糖产量已连  相似文献   

8.
广西作为全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蔗糖产业发展对全国食糖供应和广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食糖价格波动对蔗糖产业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广西食糖价格走势和波动规律的分析,从当前广西蔗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新形势下广西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简讯     
广西加强“吨糖田”建设近年来 ,广西蔗糖业得到了恢复性发展 ,对促进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解决国内食糖供给 ,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做出了贡献。但是 ,目前广西蔗糖业受到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严峻挑战。为了发挥广西蔗糖业的优势 ,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 ,广西农业厅近日向广西各地、市、县 (区 )农业局、糖办发出《关于加强“吨糖田”建设 ,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高效作物有关问题》的通知 ,要求认清形势 ,进一步提高对广西建设“吨糖田”重要性的认识。2 0 0 1/ 2 0 0 2年榨季以来 ,由于受加入WTO和国内食糖增产的影响 ,广西食糖价格逐…  相似文献   

10.
广西蔗糖业,凭借科技支撑和深厚的产业积累以及在综合规模和综合效益所创下的全新发展空间,在食品产业实现超千亿元产值中担当着主要角色。同时,蔗糖业也成为现阶段广西农民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更是广西农民增收的主业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目前,广西蚕茧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五成,连续11年稳坐全国"头把交椅",同时也超过位居世界第二的印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蚕学会理事长向仲怀把广西的蚕桑产业发展称赞为"神奇的广西现象"。广西蚕业发展怎样才能越做越强呢?业界普遍认为管好种子、用好种子是关键。2016年3月31日,广西壮  相似文献   

12.
糖料蔗是广西农作物中最大宗、优势特色产业中规模最大、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农业产业。广西糖料蔗产业亟需改变传统落后的分散经营方式,改善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优势区域聚集度,提高良种化、生产集约化和全程机械化水平,是实现广西蔗糖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广西糖料蔗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机遇,为提升广西糖料蔗产业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蔗糖产业经济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论述了广西蔗糖产业经济在广西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同时提出了广西蔗糖产业经济的区域、科技、工业、长效几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贵州甘蔗产业发展概况、特点及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7个南亚热作省区之一,甘蔗生产和蔗糖业是一种区域性产业,是华南和川滇蔗区的延伸部分,具有较为悠久的栽培历史和加工基础,现已成为蔗区发展地方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和维护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穷地区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产业.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食糖产业的国际化开放竞争,国家应对竞争采取的蔗糖业优势区域发展策略,贵州蔗区作为全国蔗糖业的补充部分,应如何发挥其相应的作用,本文论述了贵州甘蔗生产的概况、特点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甘蔗作为一种糖料作物,为蔗糖业发展提供了原料保障。广西作为甘蔗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蔗糖产业依然是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甘蔗种植与生产增加了人们的经济收入。然而,当前广西甘蔗生产技术仍然亟待改进和提高,机械化生产规模有限,影响了甘蔗生产效率,降低了蔗农的收益。因此,必须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甘蔗机械化生产水平。本文分析了广西甘蔗机械化生产现状、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立足于广西蔗糖产业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结合广西蔗糖产业联盟构建的必要性及优势,提出广西蔗糖产业联盟的定义,明晰了联盟的构建路径,最后从联盟的构建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进一步分析广西蔗糖产业联盟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基于B/S 3层架构,采用Visual Studio 2010+SQL Server 2008的开发方案构建了广西蔗糖产业经济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采用NHibernate数据操作和j Query数据表现技术,不仅可对全国蔗糖最大主产区广西的蔗糖产业信息进行有效管理,避免有用的数据随时间流失,还可为农业科研人员、政府部门及广大农业生产者提供数据及分析服务,必将推动广西蔗糖产业乃至全国蔗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B/S 3层架构,采用Visual Studio 2010+SQL Server 2008的开发方案构建了广西蔗糖产业经济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采用NHibernate数据操作和j Query数据表现技术,不仅可对全国蔗糖最大主产区广西的蔗糖产业信息进行有效管理,避免有用的数据随时间流失,还可为农业科研人员、政府部门及广大农业生产者提供数据及分析服务,必将推动广西蔗糖产业乃至全国蔗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贵州蔗糖业经过"北退南归、相对集中"的战略调整,形成两江一河蔗区以制糖为主、果蔗鲜销为辅,其余蔗区主要以生产果蔗鲜销为特色的分布格局.通过国家实施扶贫开发、西部大开发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战略,蔗糖业由东部沿海、平原向山区转移的战略取向,给贵州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贫困落后地区带来了发展良机,使蔗糖业成为蔗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稳步增长的优势产业,生产果蔗鲜销成为农民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加入WTO后,贵州蔗糖业与国内糖业大省相比虽然规模小、总量少、区域窄,但仍和全国蔗糖业一样面临严竣的挑战.贵州蔗糖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是扶贫开发,济困扶危,现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和经济实力,不可能走从全国蔗糖业中整体退出的路子,只能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通过加强产业化经营途径,依靠科技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拓展生存空间,发展壮大已有的优势,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20.
甘蔗糖业是贵州省的一项特色区域产业,分析了制约贵州省蔗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加快甘蔗良种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根据蔗区生产布局规划、加快良种基地建设的对策,以促进蔗糖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