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应用绵羊外寄生虫驱虫新药除癞灵对海北州同宝牧场自然放牧绵羊(自然感染蜱、虱、蝇、螨等多种外寄生虫)进行驱虫试验,结果本品对绵羊外寄生虫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尤其对绵羊颚虱、虱绳、螨虫的杀灭率均达100%,对草原革蜱杀灭效果90%。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伊维菌素浇泼剂对绵羊体表寄生虫的效果,本实验在不同温度下应用0.5%伊维菌素浇泼剂按0.2、0.5、0.8mg/kg·bw剂量对绵羊沿背中线皮肤一次浇泼给药,并以不浇泼伊维菌素做对照,以羊颚虱和羊蜱蝇转阴率为考察指标,评判不同剂量和不同温度下伊维菌素浇泼剂驱杀绵羊体表寄生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0.2mg/kg·bw、0.5mg/kg·bw和0.8mg/kg·bw伊维菌素浇泼剂对羊颚虱转阴率分别为95%、100%和100%,对羊蜱蝇转阴率分别为81.3%、85.7%和92.8%。随着平均温度从13.8℃升高到28.9℃,伊维菌素对羊颚虱和羊蜱蝇转阴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
应用伊维菌素注射剂进行自然感染绵羊主要体外寄生虫病的防治示范,选择其中1.5~2岁感染体外寄生虫较严重的绵羊48只,分别按0.1;0.2;0.3mg/kg剂量皮下注射给药,进行防治效果评价,并设阳性对照组。结果:伊维菌素注射剂0.2,0.3mg/kg剂量对绵羊颚虱、足颚虱的转阴率和杀虫率均达100.0%;对羊蜱蝇的转阴率分别为91.7%和100.0%,杀虫率分别为93.8%和100.0%;0.1mg/kg剂量对绵羊颚虱、羊蜱蝇和足颚虱的杀虫率较低;全部试验绵羊给药后未见异常反应。试验证明伊维菌素注射剂驱杀绵羊主要体外寄生虫高效、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除癞灵喷雾杀灭绵羊颚虱、羊蜱蝇的效果 ,我们在昂思多乡阳坡村做了本次试验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药品 :除癞灵 (有效成份 :蝇毒磷 ) ,含量 16 % ,辽宁省凤凰兽药厂生产 ,批号 2 0 0 0 0 42 1,5 0 0ml塑料瓶装。1 2 器械 :工农手动 16型喷雾器 ,容量 15kg。1 3 试验动物及分组 :选择在相同条件下放牧的自然感染绵羊颚虱、羊蜱蝇严重的绵羊 40只 ,在剪毛后 2 0天内 ,分为两组 ,每组 2 0只。1 4 试验方法 :1 4 1 试验组 (喷药前检查羊颚虱平均 7 5只 dm2 ,羊蜱蝇 6 8个 dm2 )按使用说明 1∶5 0 …  相似文献   

5.
2009—2010年,笔者对青海省共和县高寒地区牦牛外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抽查的5 687头牦牛中检出外寄生虫有牛皮蝇蛆、颚虱、毛虱、疥螨、痒螨、花蠕形蚤、草原革蜱7种,隶属于1门2纲3目7科7属;感染率分别为24.9%、11.8%、15.4%、7.7%、9.2%、9.4%、5.7%。幼年牛和成年牛外寄生虫的总感染率达84.10%,幼年牛的感染率极显著高于成年牛(P(0.01)。  相似文献   

6.
绵羊外寄生虫种类较多,海晏县造成危害的有螨、硬蜱、羊虱、羊毛虱、蠕形蚤、羊虱蝇及伤口蛆等外寄生虫,而危害最严重的是瘙(即螨病)、羊虱和羊毛虱,其次是羊鼻蝇、硬蜱和羊虱蝇。它们剥夺机体大量的营养,造成羊毛大幅度减产,甚至引起春乏死亡,对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伊福丁粉剂、阿维菌素混悬剂对藏羊颚虱、蜱蝇的杀灭效果刘生财蔡进忠彭毛(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宁,810003)为验证伊福丁粉剂、阿维菌素混悬剂对藏羊颚虱(linognathusovilus)、羊蜱蝇(Melophagusovinus)的杀灭效果,我...  相似文献   

8.
硬蜱又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等,是寄生于家畜体表的一种吸血性外寄生虫。寄生于内蒙古呼盟草原上的蜱经鉴定为草原革蜱,此蜱的成虫活动季节主要在3~6月。此时正是母羊产羔和哺育阶段,羔羊随母羊到草场上,因羔羊喜卧着或跪着吃奶,蜱可乘机跳到羊身上。经调查,羔羊100%有蜱寄生,感  相似文献   

9.
2004-2006年,对共和县绵羊寄生虫感染和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绵羊线虫粪检阳性率100%,线虫、绦虫和吸虫剖检感染率分别为100%、27.5%和60%,外寄生虫主要有绵羊虱蝇、草原草蜱和羊鼻蝇幼。文中并对危害以及防治情况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西藏绵羊体外寄生虫羊蜱蝇的遗传进化,更好地认识和防控羊蜱蝇,减少牧民经济损失,试验采集西藏日喀则地区岗巴县、江孜县某牧场和林芝市巴宜区某绵羊屠宰场绵羊体外寄生虫羊蜱蝇,通过形态学进行虫体鉴定,对3对相对保守的基因(12S rDNA、16S rDNA、18S rDNA)进行PCR扩增、部分测序,并将序列中羊蜱蝇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立体显微镜能够清晰辨别羊蜱蝇体态和雌雄结构,且雄虫背侧末端与腹侧相比有明显的凹陷,阴茎裸露。将PCR产物测序结果上传GenBank数据库,并获得登录号(12S rDNA 4个,16S rDNA 4个,18S rDNA 6个);羊蜱蝇12S rDNA序列与中国云南羊蜱蝇(KU664532.1)的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100%;16S rDNA序列(MK729023、MK732970)与中国新疆羊蜱蝇(KY224146.1、MH119054.1)和捷克共和国羊蜱蝇(MF4959411.1)的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100%;18S rDNA序列与英国(FN66411.1)羊蜱蝇的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100%。说明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两种方法结合能准确鉴定西藏羊蜱蝇,可促进了解该地区羊蜱蝇基因遗传进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任志 《江西饲料》2011,(6):38-40
羊寄生虫按生活方式和寄生部位分为固定性寄生虫(如肝片吸虫等)、暂时性寄生虫(如蚊等)、外寄生虫(如螨类)和内寄生虫(如蠕虫原虫类)四类。其防治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寄生虫普遍存在的特点,每年应定期驱虫。一般每年春、秋各驱虫一次,当年羔羊应在6月龄驱虫一次。1羊虱蝇羊虱蝇,也称羊虱,为吸血昆虫,寄生于羊的体表。  相似文献   

12.
应用爱普利注射剂,选择自然感染线虫和体外寄生虫的1.5岁放牧藏系绵羊100只,分别按0.1、0.2、0.3 mg/kg.b w剂量皮下注射给药,同时设伊维菌素注射剂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评价驱除放牧绵羊体内线虫与体外寄生虫的效果。结果显示:爱普利注射剂0.2、0.3 mg/kg剂量对放牧绵羊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分别为95.0%和100.0%,减少率分别为98.4%和100.0%;网尾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均达100.0%,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分别为90.0%和100.0%,减少率分别为96.1%和100.0%;对主要线虫虫卵(幼虫)的平均有效率分别达98.0%和100.0%;第7d对绵羊颚虱、足颚虱的转阴率、杀虫率均达100%;对羊蜱蝇的转阴率分别为90.0%和100.0%,杀虫率分别达92.3%和100%;均达到了高效。爱普利注射剂0.1 mg/kg剂量对线虫虫卵(幼虫)的转阴率、减少率及对体外寄生虫的杀虫率均次于0.2、0.3 mg/kg剂量组。对照药物伊维菌素注射剂0.2 mg/kg剂量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分别为95.0%和97.8%;网尾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均达100.0%,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减少率分别为85.0%和94.3%;第7d绵羊颚虱、足颚虱的转阴率、杀虫率均达100%;羊蜱蝇转阴率、杀虫率分别为80.0%和90%。阳性对照组线虫虫卵(幼虫)与给药前无明显变化、3种体外寄生虫感染情况较给药前略有增加。绵羊皮下注射3个剂量爱普利注射剂,未出现任何异常反应。试验证明爱普利注射剂3个剂量对藏系绵羊线虫虫卵(幼虫)、3种体外寄生虫均有效,其中0.2 mg/kg剂量驱除放牧绵羊线虫高效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13.
山羊常见的体内外寄生虫主要包括肠道绦虫、肝片吸虫、捻转胃虫、肠结节虫、钩虫、鞭虫、肺丝虫、疥癣、羊鼻蝇、羊虱、蜱及脑包虫等。  相似文献   

14.
笔者发现当年产的羔羊羊蜱蝇感染率较高,为此于1988年4月初应用30ppm的溴氰菊酯对唐乃亥乡11群杂种绵羊(成年羊1890只、羔羊945只;感染率100%)进行了喷雾试验,结果对羊蜱蝇杀虫效果为100%,羊只安全,并认为产羔后20天左右是防治绵羊外寄生虫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5.
家畜蝇蛆病     
据资料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兽医昆虫种类共有150种以上,其中对畜牧业造成明显危害的约有50种,其中包括7种螨虫、20种蜱、6种虱和10种以上害蝇.长期以来,控制外寄生虫感染的实践主要是针对几种危害极其严重的群发性疫病进行的,如羊痒螨病、牛皮蝇蛆病、羊鼻蝇蛆、马胃蝇蛆和山羊血虱等.实际上,就各类外寄生虫感染的普遍性与危害性而言,由寄生性害蝇及其幼蝇引起的各种疾病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的驱虫药效与对放牧绵羊线虫病及外寄生虫病的防治示范应用效果,选择1.5岁感染线虫和部分外寄生虫的绵羊150只,设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0.1,0.2和0.3 mg/kg体重剂量组和埃谱利诺菌素原料药对照组,进行驱虫效果评价,按0.2 mg/kg体重剂量进行规模防治技术示范,检查防治效果和考核防治效益。结果:药效试验中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0.2 mg/kg剂量对绵羊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96.7%和99.3%,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90.0%和97.5%;0.3 mg/kg剂量对消化道线虫虫卵及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均为100.0%;0.1mg/kg剂量对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83.3%和90.4%,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76.7%和88.9%。在冬季应用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按0.2 mg/kg体重剂量对放牧绵羊进行规模防治技术示范,防治示范群绵羊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96.7%和97.7%;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93.3%和97.6%。同期检查未防治对照组绵羊虫卵EPG和幼虫数略有增加。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0.2mg/kg剂量试验组给药后第1d绵羊体表的绵羊颚虱、足颚虱、羊蜱蝇活力旺盛;第3d绵羊颚虱、足颚虱大部分死亡干瘪,部分虫体移行到被毛表面,处于麻痹状态,活力较差;第7d检查对足颚虱的杀虫率达100%;绵羊颚虱全部死亡干瘪,杀虫率达100%;对羊蜱蝇的转阴率为83.3%。0.1mg/kg剂量,第3、7d检查杀灭效果次于上述剂量。未防治的对照组绵羊上述外寄生虫活力旺盛,感染情况与给药前无明显变化。同期检查技术示范群比未示范群每只成年羊平均少减重5.96kg、幼年羊成活率平均提高2.35个百分点。结果表明该防治技术对放牧绵羊主要寄生虫病高效安全,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两种阿维菌素制剂治疗绵羊体内外寄生虫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试验,阿维菌素片和阿维菌素粉剂-虫克星对绵羊肠道马歇尔属等8属线虫的粪便虫卵转阴率为100%,对羊鼻蝇蛆、羊虱、羊蜱蝇及蜱的杀灭率为100%。在冬春季应用这两种制剂治疗绵羊体内外寄生虫病可替代丙硫咪唑和溴氢菊酯的驱虫功效,防止寄生虫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8.
外寄生虫病对牲畜侵袭是一个普遍性问题。海北州秋末、冬春季节是外寄生虫感染高发季节,长期以来,防治外寄生虫病普遍采取的措施是:在夏季7月初剪毛后用螨净或溴氰菊酯进行药浴,取得了肯定的疗效。然而,也存在秋末、冬春外寄生虫大量侵袭绵羊的问题。笔者等人在2005年3月份,在海晏县两乡一镇十户饲养户中,检查绵羊300只,发现感染绵羊虱蝇、草原革蜱的感染分别为48%和42%,感染强度分别为14和14.2个,羊痒螨病和蠕形蚤病也相当严重,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本项试验。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永靖县羊血液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8~ 2 0 0 0年对永靖县血液原虫病进行了流行病学等调查 ,查明其病原为羊泰勒虫和绵羊无浆体 ;该病流行于东部和西南山区 7乡 38村。羊泰勒虫感染率为 5 0 .1% ,1岁以上与 1岁以内羊感染率分别为 2 5 .4%、5 5 .9% ;绵羊无浆体感染率为 5 9.6 % ,1岁以上与 1岁以内羊感染率分别为 5 0 .9%、6 1.7% ;发病季节为 3~ 5月份 ;发病年龄为 1岁 (含 1岁 )内羔羊 ,尤以 2~ 5月龄羔羊发病率最高 ,有的高达 6 3.9% ,致死率达 5 7.8%。绵、山羊发病率无差异。调查发现流行区蜱种有革蜱属、血蜱属和璃眼蜱属 3属 4种 ,共采集鉴定 15 45只 (森林革蜱 5 86只 ,草原革蜱 39只 ,青海血蜱 2 6 8只 ,麻点璃眼蜱 6 42只 )。青海血蜱和森林革蜱为流行区羊体寄生的广布种。羊泰勒虫传播媒介为青海血蜱 ,绵羊无浆体传媒为草原革蜱。麻点璃眼蜱在我县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对贵南县森多乡、塔秀乡绵羊寄生虫感染及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绵羊粪检虫卵阳性率为98.7%,经剖检法检到马氏马歇尔线虫(Marshallagia marshalli)、中点无卵黄腺绦虫(Avitellina centripunctata)和草原革蜱(Dermacentor nuttalli)等26种虫体,牧户调查外寄生虫的感染率为100%,调查还发现当地牧民对羊寄生虫病防治普遍存在方法单一,意识淡薄,缺乏科学有效的防治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