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5年春季在昆明市区绿化带种植的中华常春藤上发现一种由细菌侵染而引起的病害,称为中华常春藤细菌性叶斑病。通过发病症状、菌落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Biolog分析,16S rDNA序列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序列分析比较,对昆明地区的常春藤叶斑病病原菌及其系统进化关系进行研究。分离病原菌接种中华常春藤叶片完成科赫法则验证,发病初期在叶片表面形成带有黄色叶晕的不规则褐色斑点,后期叶片边缘形成倒V字型坏死并起皱。将菌株CCT1和CCT6测序结果与现有的黄单胞菌菌株的16S rDNA序列和核糖体DNA的ITS序列构建进化树,结果均显示病原菌与野油菜黄单胞菌的序列相似度最大,属于同一支。研究确定该病原菌为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这是中国首次报道由X. campestris 引起的中华常春藤叶斑病。 相似文献
2.
在山东省滨州市和泰安市田间调查,发现香椿上一种新的细菌病害。从采集的病叶上分离到15个细菌菌株,选出其中6个菌株,在自然条件下人工伤口接种香椿,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从接种发病的病叶上又重新分离到与接种菌株相同的病原细菌,供试6个细菌菌株均为该病的致病菌。经染色反应、生理生化测定及菌体形态和培养性状等比较分析,确认香椿细菌性叶斑病致病菌为油菜黄单胞菌楝树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azadirachtae(Desai.Gandhi.Pateletkotas thane 1966)Dye 1978]。 相似文献
3.
爪哇白豆蔻叶斑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爪哇白豆寇叶斑病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发生严重。1986和1987年,在北京和云南对该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菌的形态、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进行了研究。经与有关相近种比较,将病原首鉴定为姜叶点霉(Phyllosticta zingiberi Hori)。该属真菌在爪哇白豆蔻上寄生,国内外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山东省蓝莓叶斑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菌株B1,通过形态学特征并结合r DNA-ITS序列分析对该菌株B1进行鉴定,以离体和活体叶片接种法测定菌株B1的致病性,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B1菌落呈白色绒毛状,背面淡黄色,分生孢子纺锤形,5个细胞,中间3个细胞为褐色,具有2~4根顶端附属丝;菌株B1的ITS序列与GenBank中棒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的相似性达99%以上,结合形态特征与rDNAITS序列分析将病原菌鉴定为棒状拟盘多毛孢,GenBank登录号为MG009201。菌株B1接种蓝莓叶片后产生褐色病斑,后期密生黑色分生孢子盘,与蓝莓田间自然发病症状一致。该菌株在5~35℃、pH 5~11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最适pH范围为5~9;但仅在25~30℃时产生分生孢子,最适产孢温度为25℃;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无明显影响,但连续黑暗有利于产孢;以葡萄糖为碳源时利用率最高,对乳糖利用效果最差;最适氮源为硝酸钠、硫酸铵和蛋白胨,几乎不能利用尿素。 相似文献
5.
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2015年,在海南省辣椒主产区发生了一种严重危害辣椒的叶斑病,从发病叶片中分离到一种细菌,通过致病性测定、柯赫氏法则验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将引起该病害的病原鉴定为野油菜黄单胞菌辣椒斑点病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vesicatoria)。选用8种杀菌剂通过平板对峙法对该病原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其中6种药剂对该病原有抑菌效果,效果最好的为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次之,2%春雷霉素水剂和20%噻菌铜悬浮剂没有抑菌效果,不同药剂之间或同一种药剂不同剂型之间抑菌效果差异较大。病原鉴定和药剂筛选可为该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甘草叶斑病的发生与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在甘肃省兰州市及渭源地区甘草产区发现一种甘草新病害—甘草叶斑病。2006-2008年对其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甘草叶斑病在6月下旬开始发病,9月中旬为发病高峰期,发病率达80%。高燥地发病率低于低洼地,采用轮作可减轻甘草叶斑病的发生。经过对甘草叶斑病病原菌形态、培养性状和致病性等方面的测定表明,病原菌为豆链格孢(Alternaria azukiae)。通过寄主范围测定表明,该病原菌亦可侵染独活、羌活等药用植物。对大黄、苍耳等不具侵染性。 相似文献
7.
8.
9.
10.
海南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海南省近几年发生的一品红细菌性叶部病害的病原菌特别是该病原菌的分子特征,为该病害的治理提供可行的依据,本文描述了2005年海南省部分花圃一品红植株上发生的细菌性叶斑病症状,并通过致病性测定、BIOLOG分析和16SrDNA序列比较将分离的病原菌鉴定为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部分碳源利用测定进一步显示2005年海南分离的菌株与2004年海南报道的细菌性疫病病原菌存在差异,但与杭州地区报道的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菌基本一致。利用黄单胞菌模式种典型菌株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3个海南菌株与巴豆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odiaei)和地毯草黄单胞菌(X.axonopodis)单独聚合成群,其中与巴豆黄单胞菌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1.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与寄主范围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瓜角斑病近年在我国北方数省危害甚重,迫切要求开展防治研究。为了对此病进行准确诊断和明确其寄主范围,作者于1985—86年在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等地的黄瓜病株上,分离到10个细菌菌株。经过致病性测定以及细菌革兰氏染色反应、形态学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和血清学反应鉴定,确定这10个细菌菌株为黄瓜角斑病病原菌,即丁香假单胞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 (Smith and Bryan) Young,Dye and Wilkie,1978]。人工接种试验证明,该病菌除侵染黄瓜外,还能中度侵染葫芦以及轻度侵染甜瓜,西葫芦和丝瓜. 相似文献
12.
黄瓜细菌性叶斑病最先由Prasad(1931)在印度发现。随后,Bryan(1933)和Vincent-Sealy(1982)分别在美国和特立尼达报道的此病。在我国,仅有孙福在等(1988)报道在北京发现有此病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辣椒、番茄细菌性疮痂病及生理小种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3年,从北京、山西、内蒙、新疆和云南等地的辣椒和番茄病株上分离到19个菌株,经致病性测定和细菌学鉴定,确定这19个菌株为甘蓝黑腐黄单胞菌疮痂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vesicatoria(Doidge) Dye,1978)。供试19个菌株在国内首次采用国际标准鉴别寄主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其中,3个菌株为番茄小种1(XcvT race1),仅存在于北京地区,其它16个菌株均属于辣椒-番茄小种3(XcvPT race3),分布广,为我国优势小种。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甜叶菊斑枯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作为一种新兴的糖料作物,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甜叶菊栽培年限的增加和面积的扩大,甜叶菊斑枯病的发生与危害日益加重。 相似文献
19.
小麦根腐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研究小麦根腐叶斑病菌(Bipolars sorokiniana)在不同条件下的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的结果.小麦根腐叶斑病菌的孢子可在pH2.2-12.4的磷酸缓冲液中萌发,萌发的温度范围为3-39℃,最适温度22℃.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4-37℃,生长的pH范围为2.7-10.3,最适PH因培养基和接种方法不同而异.产孢温度11-35℃,适温20-24℃.碱性培养基(pH9以上)和黑暗下产生的孢子细而短,延迟孢子成熟,光照则促进孢子的发育. 相似文献
20.
山茶花灰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 L.)灰斑病菌[Pestalotiopsis guepini (Desm.) Stey.][1,2,3,4]菌丝生长适温20-25℃,适宜pH值是5-7。在不同培养基里以PDA和燕麦培养基最佳。对碳源的利用以葡萄糖,蔗糖最佳,木糖最差,氮源以门冬酰胺、蛋白胨、酵母液最佳,尿素最差。
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0-25℃,适宜pH值是4-5,在不同营养液里以酵母汁,茶花叶汁萌发最好。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自然光和连续黑光灯利于产孢,完全黑暗不产孢。不同培养基里以燕麦和PDA培养基最适宜病菌产孢,在山茶花叶汁与水洋菜培养基里不产孢。 相似文献
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0-25℃,适宜pH值是4-5,在不同营养液里以酵母汁,茶花叶汁萌发最好。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自然光和连续黑光灯利于产孢,完全黑暗不产孢。不同培养基里以燕麦和PDA培养基最适宜病菌产孢,在山茶花叶汁与水洋菜培养基里不产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