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陕西黄牛群体血液蛋白位点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法,对陕西4个黄牛群体6个血液蛋白位点估测的基因频率进行遗传变异分析。证实黄牛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由系统内血液蛋白质的多态现象所造成,系统间的遗传差异仅在5.28%以下。不同的群体遗传变异程度亦有差异,基因分化程度与各总群育种水平呈明显的反应关系。同时研究表明,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是进行黄牛群体遗传变异分析的最适抽样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法对陕南白山羊进行了遗传资源的抽样检测。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31个血液蛋白位点中只有TF、Alp、PA-3、Es-D位点存在多态,总群体的遗传变异中,约有10%是由系统间的遗传差异造成的,且其所有位点基因的分化程度都在0.05以下。确认陕南白山羊是一品种特征遗传稳定,且具有悠久历史的山羊品种。  相似文献   

3.
应用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陕西北部黄牛群体进行了遗传抽样检测。结果表明,在检测的21个遗传位点中18个具有遗传多态性;所有频率估计值的误差均在7‰以下;确认这一区域黄牛属秦川牛与蒙古牛的混血型,不同系统两者血统比例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应用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陕西北部黄牛群体进行了遗传抽样检测。结果表明,在检测的21个遗传位点中18个具有遗传多态性;所有频率估计值的误差均在7‰以下;确认这一区域黄牛属秦川牛与蒙古牛的混血型,不同系统两者血统比例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西镇黄牛遗传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中心产区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2个系统、5个群体(n=154)的6个血液蛋白位点、8个毛色位点和6项外形特征,对西镇牛进行了遗传检测。结果表明,应用此种方法估测的群体基因频率和表型频率可靠性和精确度均较高。根据西镇牛的遗传检测结果和形成因素,初步推断西镇牛含有我国南方黄牛与中原黄牛的血统,属一个典型的中间类型,亦是我国山区黄牛品种资源中一个宝贵的基因库。  相似文献   

6.
陕南白山羊抽样遗传检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法对陕南白山羊进行了遗传资源的抽样检测。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31个血液蛋白位点点中只有TF,Alp,PA-3,Es-D位点存在多态,总群体的遗传变异中,约有10%是由系统间的遗传构成的,且其所有位点基因的分化程度都在0.05以下。确认陕南白山羊是一品种特征遗传稳定,且具有悠久历史的山羊品种。  相似文献   

7.
在陕西省关中平原,用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3个系统9个地域群(共224头)的6个血液蛋白、6个毛色位点的基因频率、7种外形特征的表型频率,检测了产区1988年秦川牛群体(共642913头)的遗传结构。肯定了秦川牛具有中国黄牛的典型特征。列表详示了各频率值及其估计可靠性、精确度的参数。  相似文献   

8.
采用中心产区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法,对临夏黄牛2个系统5个群体共181头牛进行了遗传检测,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血红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后转铁蛋白-1,碱性磷酸酶等6个血液蛋白多态位点进行了实验室测定,对其基因及频率进行分析,笔者认为临夏黄牛来源复杂,它不属于蒙古牛种,而属于一个独立的地方黄牛类群.  相似文献   

9.
山羊群体血液蛋白位点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应用平均基因杂合度,Nei的基因分化系数,Lewontin的Shannon信息测试及Wright的固定指数对陕西境内2个山羊群体存在多态的血液蛋白位点的基因频率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研究表明:山羊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是由系统内血液蛋白的多态现象造成系统间的遗传差异仅在8%以下;平均基因杂合度是度量群体遗传变异的最适指标,而Gst,Shannon信息测度值在Fst均可用于剖析遗传变异在系统内及系统间的分  相似文献   

10.
应用平均基因杂合度、Nei的基因分化系数(Gst)、Lewontin的Shannon信息测度及Wright的固定指数(Fst)对陕西境内2个山羊群体存在多态的血液蛋白位点的基因频率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研究表明:山羊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是由系统内血液蛋白的多态现象造成,系统间的遗传差异仅在8%以下;平均基因杂合度是度量群体遗传变异的最适指标,而Gst、Shannon信息测度值及Fst均可用于剖析遗传变异在系统内及系统间的分布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区2种不同体色鲶鱼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不同体色鲶鱼的关系,以洞庭湖区灰色鲶鱼和黄色鲶鱼为材料,利用UNIQ-10柱式细菌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提取DNA,以提取的DNA作模板进行RAPD扩增比较.结果表明,灰色鲶鱼与黄色鲶鱼群体间的相似系数为0.909 6;灰色鲶鱼与黄色鲶鱼的遗传距离为0.090 4,介于同种群遗传距离0.03~0.2,仍隶属于同一个地理种群,表明在自然状况下遗传分化的速度是缓慢的,2种鱼存在种群间亲缘与进化关系.同时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遗传距离,其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地理隔离、生存适应、人工或自然选择等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8个不同地区的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种群为虫源,每种群10个个体用6种随机引物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引物在8个种群间共产生272个RAPD标记,种群内的相似度比种群间的高得多。利用Nei氏相似系数,对8个种群的RAPD-PCR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北京与山东试虫采集地种群遗传距离为0.0239,在8个地区中最小,山西试虫采集地种群与其他7个地区差异最大,这说明不同地区的麦长管蚜(M.ave-nae)种群的确存在着遗传变异。用UPGMA法构建的聚类图发现,麦长管蚜聚成3个群体:山东和北京群体,安徽、四川和陕西群体,新疆群体,呈梯度分布,单纯以地理隔离不能解释麦长管蚜自然群体间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3.
我国近海中国对虾种群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取自我国近海烟台、长岛、青岛、宁波等4个地方的20只中国对虾进行了种群内和种群间遗传差异分析。在使用的50个随机引物中,有9引物扩增出条带清晰的多态性片段。烟台、长岛、青岛、宁波等4个地理种群内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154、0.0370、0.0462、0.0550,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793、0.1139、0.0988、0.1485、0.0880、0.1260。UPGMA和NJ法构建的种群间分子系统树基本一致,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这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以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分析为实验手段,结合形态学特征统计,对经过3代壳色及生长速度群体选育的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Dunker)黑、白、红、黄4种壳色选育系的生长及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为进一步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马氏珠母贝4种壳色F3选育系的壳色纯化率分别达到黑壳色95.83%、白壳色88.33%、红壳色100%、黄壳色95.0%;各选育系的生长速度均大于普通养殖群体,系间的生长速度也存在显著差异。4种壳色选育系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P)分别为82.51%,81.93%,75.30%,77.03%;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233 6,0.213 4,0.196 5,0.201 9;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Hi)分别为0.351 6,0.323 0,0.279 9,0.305 9;各系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14 3~0.318 6,遗传距离(Dxy)分别为黑白0.113 5,白黄0.130 3,黑黄0.134 9,白红0.154 6,红黄0.158 4,黑红0.196 8;聚类分析表明各选育系间的亲缘关系由近及远顺次为黑壳色、白壳色、黄壳色和红壳色。研究表明4种壳色选育系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选育系间遗传分化明显。研究结果为4种壳色马氏珠母贝的定向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取自我国近海烟台、长岛、青岛、宁波等4个地方的20只中国对虾进行了种群内和种群间遗传差异分析。在使用的50个随机引物中,有9引物扩增出条带清晰的多态性片段。烟台、长岛、青岛、宁波等4个地理种群内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154、0.0370、0.0462、0.0550,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793、0.1139、0.0988、0.1485、0.0880、0.1260。UPGMA和NJ法构建的种群间分子系统树基本一致,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这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6.
应用6个微卫星分子标记位点评价了扎龙自然保护区包括野生、散养和笼养丹顶鹤3个小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以及野生与散养小群体间的基因流水平。结果表明,3个丹顶鹤小群体均表现出较高且相近的遗传变异水平,杂合度期望值(HE)为野生0.83300,散养0.80000,圈养0.81000,F-Statistics结果有97.5%以上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于群体内。同时还应用两种计算方法计算了野生与散养丹顶鹤小群体间基因流水平:应用稀有等位基因法计算两个小群体间的基因流值为每代1.9个个体;应用FST指数计算方法,并根据基因流值计算公式得出基因流值Nm为1个个体。这个基因流水平和机制能够维持扎龙自然保护区野生与散养丹顶鹤小群体间相近且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  相似文献   

17.
对长沙地区160份南瓜疑似病毒病样品进行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检测,检出率达46.9%。为进一步明确长沙地区ZYMV分离物的分类地位和分子进化特征,克隆获得了1个长沙地区ZYMV外壳蛋白基因,与Gen Bank已报道的ZYMV外壳蛋白基因比对,并进行基因重组、系统发生、遗传差异、选择压力、种群结构和基因漂流分析。结果显示:长沙地区ZYMV外壳蛋白基因没有发生明显的重组,突变与负选择作用是其进化的主要驱动力,种群结构相对稳定,但正处于扩张的趋势中;ZYMV不同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形成3个有明显地理相关性的美洲、欧洲和亚洲种群,美洲和欧洲种群与亚洲种群之间基因交流不频繁,可能受到遗传漂变的影响,而欧洲种群与亚洲种群之间基因交流较频繁。  相似文献   

18.
利用CDDP标记的菏泽牡丹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莹莹  郑成淑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3):2739-2750
【目的】在品种群水平和花色群体水平上分析菏泽牡丹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为该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方法】利用CDDP分子标记技术,对白、粉、黑、红、黄、蓝、绿、紫红、紫和复色系等10个花色群体构成的299份菏泽牡丹品种资源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分析。【结果】用18条CDDP引物对10个花色群体共299份样品进行扩增,共检测到385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68条,特异条带23条,分别占总条带的95.58%和5.97%。在品种群水平上,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有效等位基因数和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1648、1.2569和0.2695;在花色群体水平上,上述指标依次为0.1451、1.2313和0.2306。综合分析各项指标得出,红色系和紫色系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复色系和绿色系牡丹的遗传多样性较低。花色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较近,平均为0.0271;遗传一致度较高,平均为0.9735;遗传分化系数为0.1252,表明只有12. 52%的遗传分化存在于群体间;群体间还具有较大基因流值(3.4939)。遗传多样性分析和UPGMA聚类结果在分子水平上验证了牡丹品种资源的花色演化趋势:以粉色系和红色系为中心,渐渐演化出紫红、紫、蓝和白色系,再进化为黄色系和黑色系,绿色系和复色系属于退化的色系。【结论】CDDP技术可有效揭示牡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在品种群水平上,菏泽牡丹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高于花色群体水平。花色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聚类结果揭示了牡丹花色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野生与养殖小黄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基于mtDNA Cytb基因和D-loop控制区对舟山嵊泗海域(SS)和象山三门口海域(SMK)2个小黄鱼野生群体和1个养殖群体(YZ)的遗传结构与遗传分化等进行比较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ytb基因序列为841 bp,其A+T含量(50.2%)与C+G含量(49.8%)相似;D-loop区序列为629~635 bp, A+T含量(58.9%)远高于C+G含量(41.1%)。SS、SMK和YZ群体Cytb基因的单倍型数分别为26、27和12,SS和SMK群体共享2个单倍型(Hap1和Hap13),SMK和YZ群体共享1个单倍型(Hap41);SS、SMK和YZ群体D-loop区的单倍型数分别为27、30和10,SS和SMK群体共享1个单倍型(Hap4)。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3个群体均属于高单倍型多样性(Hd>0.5),其中,SS和SMK群体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高于YZ群体,表明野生群体多样性略高于养殖群体。遗传分化指数显示,2个小黄鱼野生群体间的分化程度极小,而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间存在中度分化。遗传分化指数和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