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旨在观察PDGF-B基因沉默对LPS诱导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分泌IL-6和TNF-α的影响,为揭示乳腺上皮细胞的免疫机制提供参考数据。采用siRNA转染技术对PDGF-B基因进行沉默,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筛选最佳转染条件,并检测沉默后LPS介导其下游信号PI3K mRNA的表达量,用ELISA法检测其下游信号PI3K蛋白含量和LPS介导细胞分泌前炎症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显示,选用PDGF-B-mus-886片段的50nmol/L浓度转染组能极显著抑制PDGF-B的mRNA表达(P0.01);PDGF-B沉默后,LPS刺激下其下游PI3K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呈显著性降低(P0.05);细胞分泌IL-6的量与对照组相比呈显著性降低(P0.05),而分泌TNF-α的量各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果表明,PDGF-B可引起LPS介导乳腺上皮细胞IL-6分泌量的改变,因此,PDGF-B可作为靶基因深入研究乳腺上皮细胞的免疫功能,为乳腺炎症、肿瘤等相关乳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试验数据,为新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Ilk对LPS诱导小鼠乳腺上皮细胞(MECs)分泌炎性因子IL-8、TNF-α的影响,采用siRNA技术筛选最佳转染条件,q PCR法和ELISA法检测siRNA转染后下游蛋白Akt1的表达来评价Ilk沉默,ELISA法检测Ilk沉默后对小鼠MECs分泌炎性因子IL-8、TNF-α的影响。结果显示:选用Ilk-mus-595片段的20 n M转染组可极显著抑制Ilk的mRNA表达(P0.01),转染效率最好,达84.83%;Ilk转染后可显著减少LPS介导的Akt1 mRNA的转录和蛋白表达(P0.05);可显著减少LPS介导的TNF-α分泌(P0.05),但各组IL-8的量无变化(P0.05)。结果提示:利用siRNA成功转染的Ilk可以影响细胞内Akt1的表达,降低细胞分泌的TNF-α含量,Ilk可能与小鼠MECs的抗炎有关,可作为靶基因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期为乳腺炎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金英黄归汤的抗炎活性,采用Bliss法测定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对其进行急性毒性评价,通过体内外试验分析评价其抗炎活性。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炎症模型,测定小鼠耳廓肿胀度;建立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炎症模型,测定毛细血管通透性;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建立家兔试验性乳房炎炎症模型,ELISA方法检测乳腺组织和血清中TNF-α、IL-6的分泌量进行抗炎活性评价;利用LPS诱导小鼠乳腺上皮细胞(MECs)建立炎症模型,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金英黄归汤对MECs细胞活力影响;ELISA方法检测金英黄归汤对LPS诱导MECs的TNF-α、IL-6和IL-1β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英黄归汤灌胃给药对小鼠无明显急性毒性;能显著(P0.05)抑制小鼠耳廓肿胀,抑制率为25.42%,能显著(P0.05)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率为33.10%。金英黄归汤各剂量组均能极显著(P0.01)降低家兔实验性乳房炎乳腺组织和血清中的TNF-α、IL-6的分泌;金英黄归汤低、中、高(40、400、4000μg/m L)能不同程度的抑制LPS诱导MECs的TNF-α、IL-6和IL-1β的分泌。体内外试验结果表明,金英黄归汤能够对小鼠MECs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其抗炎作用与抑制炎性因子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4.
试验预探索脂多糖(LPS)刺激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性因子产生时间、浓度以及其对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用酶消化法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 MEC);CCK-8法筛选LPS最佳刺激浓度(IR≤10%),并用其处理对数期生长的b MEC。ELISA试剂盒检测0~24 h不同处理时间细胞培养液上清中TNF-α和IL-1β表达变化,以确定炎症模型是否建立成功;用Western-Blot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p-p65和p65)及其抑制蛋白(p-IκBα和IκBα)的表达。结果显示,用酶消化法成功培养原代b MEC;CCK-8法筛选LPS的最佳致炎浓度为1μg/m L;LPS处理后3~24 h可极显著增加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TNF-α和IL-1β表达,并在处理后15 min极显著提高b MEC中p-p65和p-IκBα的表达。上述结果说明,LPS能够在3~24 h内有效诱导b MEC炎症模型的建立,并能在15 min时活化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的NF-κB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褪黑素降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PS)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产生炎症反应,采用MTT法确定LPS的最佳致炎剂量,建立体外MAC-T炎症模型;采用ELISA检测褪黑素对LPS诱导MAC-T分泌TNF-α和IL-6、IL-8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褪黑素对LPS诱导MAC-T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关键因子,TLR4、NF-κB p50、NF-κB p65 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5 mg/L LPS是诱导MAC-T炎症模型的最佳剂量,可极显著提高MAC-T培养液上清中TNF-α和IL-6、IL-8的含量(P0.05),而50μmol/L褪黑素可显著下调LPS诱导的MAC-T炎症因子TNF-α和IL-6、IL-8的蛋白表达(P0.05)。同时,TLR4/NF-κB信号通路关键因子NF-κB p50 mRNA的表达量也显著下调。表明褪黑素可能通过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影响LPS诱导的MAC-T炎症损伤反应。  相似文献   

6.
旨在探究SIGIRR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TLR4信号通路的负调控作用。构建SIGIRR-pEGFP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法转染HEK293T及BMECs,荧光显微镜观察及Western blot验证融合蛋白SIGIRR-pEGFP的表达;LPS刺激转染后BMECs,检测TLR4及其信号通路分子IRAK1、IRAK4和TRAF6的变化,以及下游炎性因子IL-6、IL-8、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SIGIRR-pEGFP真核表达载体,荧光检测重组质粒转染到HEK293T和BMECs中;Western blot鉴定融合蛋白SIGIRR-pEGFP表达正确;重组质粒转染BMECs后,SIGIRR表达量较转染空载质粒组及空白未转染组显著升高(P0.01);炎性因子IL-6、IL-8、IL-1β、TNF-α、TLR4及下游信号分子IRAK1、IRAK4、TRAF6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转染空载质粒组与空白未转染组相比仅IRAK1表达量有差异(P0.05)。结果表明,本试验通过研究牛SIGIRR在BMECs中的作用,证实SIGIRR基因具有炎性负调控LPS-TLR4信号通路的作用,具有潜力成为临床治疗奶牛乳腺炎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苜蓿素对脂多糖诱导下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抗炎和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将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成4组,即基础培养基(对照)和基础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μg·m L-1LPS(L)、1μg·m L-1LPS+10μg·m L-1苜蓿素(L+T)和10μg·m L-1苜蓿素(T)。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L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活性显著下降(P0.05),而T组则显著升高(P0.01)。2)L+T组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L组(P0.01),而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则显著低于L组(P0.01)。3)LPS能够显著升高细胞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oll样受体2(TLR2)、TLR4和髓样分化因子88(My D88)表达水平(P0.01),而添加苜蓿素能够显著降低IL-1β、TNF-α、TLR2和TLR4的表达水平(P0.01)。4)与对照组相比,T组细胞的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5(STAT5)、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和核糖体S6蛋白激酶1(S6K1)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而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1(CAT1)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LPS能够显著降低细胞的CAT1、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LAT1)、STAT5、m TOR和4EBP1表达水平(P0.01或P0.05),而添加苜蓿素能够显著升高STAT5表达水平(P0.01)。结果表明,乳腺细胞在LPS刺激下,导致细胞内炎症因子基因表达升高和抑制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而添加苜蓿素能够抑制乳腺细胞内炎症因子基因表达,但对乳蛋白合成的相关基因表达作用不明显;无LPS刺激下,添加苜蓿素能够提高乳腺细胞活性和促进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糖对脂多糖(LPS)刺激下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基因表达的影响,为了解不同能量水平对乳腺上皮细胞免疫反应能力的影响提供依据。从健康的奶牛乳腺中分离乳腺上皮细胞,经纯化后将细胞分别在0.18、0.50、0.90和4.50 g/L葡萄糖条件下培养24 h,以及在含有上述4个葡萄糖浓度的培养液中同时添加1μg/mL LPS继续培养24 h。培养结束后收集细胞提取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白细胞介素-8(IL-8)、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乳铁蛋白(LF)、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IL-8、iNOS和LF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4种葡萄糖浓度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IL-6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葡萄糖浓度为0.18和0.50 g/L时显著高于葡萄糖浓度为0.90和4.50 g/L时(P<0.05);TGF-β1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葡萄糖浓度为0.18和0.50 g/L时显著高于葡萄糖浓度为4.50 g/L时(P<0.05);T...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炎症模型,旨在研究沙葱总黄酮的抗炎作用。应用CCK-8法筛选沙葱总黄酮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力具有促进作用的浓度,在此基础上设置对照组、LPS组(应激模型,1μg/m L LPS)、沙葱总黄酮低剂量组(25μg/m L沙葱总黄酮+1μg/m L LPS)、沙葱总黄酮中剂量组(50μg/m L沙葱总黄酮+1μg/m L LPS)、沙葱总黄酮高剂量组(100μg/m L沙葱总黄酮+1μg/m L LPS)。用Griess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1β、IL-10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细胞中TNF-α、IL-6、IL-1β、IL-10、一氧化氮合酶(i NOS)m RNA表达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沙葱总黄酮的添加浓度在25.0~100.0μg/m L时均能显著提高细胞增殖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LPS组能显著提高细胞上清液NO的含量(P0.05);与LPS组相比,不同浓度沙葱总黄酮均能显著抑制NO的产生(P0.05);3)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的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IL-1β、IL-10含量以及细胞中TNF-α、IL-6、IL-1β、IL-10、i NOS m RNA表达量均显著提高(P0.05);与LPS组相比,除了低剂量组IL-1β外,25、50、100μg/m L沙葱总黄酮浓度显著降低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IL-1β含量(P0.05),除了低剂量组IL-10外,显著增加IL-10含量(P0.05);除了低剂量组i NOS外,25、50、100μg/m L沙葱总黄酮浓度显著抑制细胞中TNF-α、IL-6、IL-1β、i NOS m RNA的表达(P0.05),有促进IL-10 m RNA表达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沙葱总黄酮对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素对脂多糖(LPS)刺激下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和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成6组,对照组采用基础培养基,试验组在基础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μg/m L LPS(L组)、1μg/m L LPS和2.5μg/m L苜蓿素(L+2.5组)、1μg/m L LPS和5.0μg/m L苜蓿素(L+5组)、1μg/m L LPS和10.0μg/m L苜蓿素(L+10组)以及1μg/m L LPS和15.0μg/m L苜蓿素(L+15组),培养24 h。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L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相对增殖率极显著降低(P0.01),而L+2.5组和L+10组则极显著升高(P0.01);2)与L组相比,L+10组和L+15组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乳酸脱氢酶活性和一氧化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3)与L组相比,L+5组和L+10组细胞的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Toll样受体2和Toll样受体4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L+5组细胞的髓样分化因子88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在LPS刺激下,添加苜蓿素能够提高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和抗氧化性能,抑制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探讨褪黑素(MT)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炎症反应的缓解作用及潜在机制。利用不同浓度(0.1、0.5、1.0、5.0和10.0μg/mL)的LPS处理BMECs 6和12 h后,通过测定BMECs活性和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确定10μg/mL的LPS诱导12 h用于正式试验。正式试验共设7组,每组设4个重复。对照组BMECs不进行LPS诱导和MT处理,LPS组BMECs进行LPS诱导12 h,LPS+MT组BMECs进行LPS诱导12 h后再经不同浓度(1、5、10、50和100μmol/L)MT处理48 h。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LPS组BMECs中TNF-α含量升高(P 0.05), BMECs中IL-6和IL-1β含量显著升高(P 0.05)。与LPS组相比,10和50μmol/L MT组BMECs中TNF-α含量显著降低(P 0.05),1、5、10和100μmol/L MT组BMECs中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10μmol/L MT组BMECs中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LPS组BMECs中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BMECs中核因子-κB同源蛋白(P65)和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LPS组相比,50和100μmol/L MT组BMECs中TLR4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1、10和50μmol/L MT组BMECs中P65蛋白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1、5、10和50μmol/L MT组BMECs中IκB-α蛋白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由此可见,MT能够降低LPS诱导的BMECs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调控LPS诱导的BMECs中TLR4、P65和IκB-α蛋白表达量,MT可能通过参与核因子-κB炎症通路缓解LPS诱导的BMECs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探讨miR-142-5p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炎性因子释放以及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采用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系经LPS诱发炎症反应,分别经miR-142-5p模拟物或抑制剂处理,检测细胞TNF-α、IL-1β、IL-6和IL-8的释放水平,AKT/p65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磷酸化水平以及细胞增殖和凋亡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LPS组TNF-α、IL-6、IL-1β、IL-8分泌水平显著上调(P<0.05),p-AKT和p-P6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G0/G1期细胞比率上调,S期细胞比率降低,细胞增殖活力下降,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与LPS组相比,LPS+抑制剂组上述检测数值变化减弱(P<0.05),而LPS+模拟物组上述检测数值变化则进一步增强(P<0.05),LPS+抑制剂阴性对照组和LPS+模拟物阴性对照组上述检测数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miR-142-5p可能通过激活AKT/p65信号通路,促进炎性因子的分泌和释放,并抑制细...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脂多糖(LPS)刺激对仔猪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蛋白(NODs)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及其负调控因子m RNA表达的影响。选取12头杜×长×大断奶仔猪,分成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试验组注射100μg/kg体重的LPS,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LPS或生理盐水4 h后,屠宰仔猪,取空肠、回肠、肝脏、背最长肌和腓肠肌,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NODs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及其负调控因子m RNA表达水平,包括NOD1、NOD2、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RIPK2)、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矢车菊苷β1(ACAP1)和Erbb2相互作用蛋白(ERBB2IP)m 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显著提高了肝脏NOD1、NOD2、RIPK2、NF-κB和TNF-α,背最长肌NOD2、RIPK2和TNF-α,腓肠肌NOD2、RIPK2、NF-κB和TNF-α,空肠RIPK2和TNF-α的m RNA表达量(P0.05),LPS刺激有提高回肠RIPK2和NF-κB m RNA表达量的趋势(P0.10);同时,LPS刺激显著降低了空肠ACAP1和ERBB2IP,回肠和肝脏ACAP1的m RNA的表达量(P0.05)。这表明,LPS激活仔猪肠道、肝脏和肌肉组织中NODs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而抑制其负调控因子ACAP1和ERBB2IP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DNA甲基化是否参与LPS诱导的奶牛乳腺炎,本试验研究了DNA甲基化抑制剂对LPS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首先用浓度为0μg/mL、1μg/mL、10μg/mL和100μg/mL的LPS分别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6 h、12 h、24 h,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白介素-6(IL-6)、牛防御素(BNBD-5)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测TNF-α的浓度,随后用浓度为1.0μmol/L、2.5 umol/L和5.0 umol/L的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Aza-2′-deoxycytidine,5-AZA)分别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24 h、48 h、72 h,qRT-PCR检测TNF-α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LPS处理后,IL-6、BNBD-5、TNF-α的mRNA表达水平和TNF-α的蛋白水平显著上升;5-AZA处理后的TNF-α的表达量相对于LPS处理组显著上升。表明DNA甲基化参与LPS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TNF-α的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BCL2(lncRNA BCL2)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及凋亡中的调控作用。利用RNAhybrid、Targetscan和miRwalk软件分析lncRNA BCL2海绵吸附的miRNAs及其所靶向的mRNAs,并对这些靶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qPCR和lncRNA超表达技术研究了lncRNA BCL2在乳腺组织和乳腺上皮细胞炎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lncRNA BCL2在临床乳腺炎奶牛的乳腺组织和LPS诱导炎症的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在lncRNA BCL2超表达的情况下,乳腺上皮细胞内炎症因子IL-1β与IL-8及炎症信号通路关键基因NF-κB(p65/p50)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细胞凋亡相关的CASP3和CASP9基因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BCL2表达量显著上调(P<0.001),且BCL2与BAX比值大于2。该结果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相符,表明lncRNA BCL2可能通过lncRNA BCL2...  相似文献   

16.
研究牛磺胆酸(taurocholic acid,TCA)对NR8383细胞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qPCR)法测定TCA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1/2)抑制剂(PD98059)介导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TNF-αmRNA水平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e-sorbent assay,ELISA)测定TCA对PD98059介导的NR8383细胞分泌的TNF-α蛋白水平相对表达量的影响。TCA可显著降低LPS诱导的TNF-α基因、蛋白水平含量(P0.05),PD98059可显著降低TNF-α的表达量。TCA通过影响ERK1/2通路调节LPS诱导的NR8383细胞TNF-α基因、蛋白水平含量。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戈戈健和本草劲方对猪肠上皮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本实验分别以200μg/m L的戈戈健和500μg/m L的本草劲方溶液处理猪肠上皮细胞,培养后收集细胞,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 DNA,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各种相关细胞因子m 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戈戈健能显著上调IFN-β(P0.05)、IL-6(P0.05)、IL-8(P0.01)、TNF-α(P0.05)和TGF-β(P0.05)m RNA表达水平;本草劲方能显著上调IFN-α(P0.05)、IFN-β(P0.01)和TGF-β(P0.05)m 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IL-6(P0.05)和TNF-α(P0.01)m RNA表达水平。表明这两种中药制剂均能通过诱导I型干扰素产生而发挥抗病毒作用;戈戈健能通过促进抗炎因子IL-6、IL-8和TNF-α分泌来增强细胞免疫,同时上调抑炎因子TGF-β表达来防止过度炎症;本草劲方能抑制促炎因子IL-6和TNF-α的产生并促进抑炎因子TGF-β的分泌,从而增强细胞的抗炎能力。本研究为戈戈健和本草劲方用于预防和治疗猪场病毒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兽医学报》2017,(9):1699-1704
用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0,104,105,106,107和108 CFU/mL)刺激奶牛乳腺成纤维细胞,24h后采用Real time-PCR方法检测TNF-α、IL-1β、IL-6和TGF-β1mRNA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α-SMA、collagen-I及pNF-κB p65蛋白的表达量。使用NF-κB通路抑制剂PDTC预处理细胞,再用105 CFU/mL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细胞,24h后采用Real time-PCR方法检测TNF-α、IL-1β、IL-6和TGF-β1 mRNA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α-SMA、collagen-I及p-NF-κB p65蛋白的表达量,免疫荧光法检测α-SMA及collagen-I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细胞的TGF-β1mRN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其中以105 CFU/mL刺激组的TGF-β1mRNA的表达量最高。随着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的升高,p-NF-κB p65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升高(P<0.01),TNF-α、IL-1β、IL-6mRNA的表达量也逐渐升高(P<0.01)。不同浓度灭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细胞的α-SMA及collagen-I蛋白的表达量均能显著升高(P<0.05),其中以105 CFU/mL刺激组的α-SMA及collagen-I蛋白的表达量最高。抑制剂PDTC能够显著抑制TNF-α、IL-1β、IL-6和TGF-β1 mRNA的表达量(P<0.05),PDTC能够显著抑制α-SMA、collagen-I及p-NF-κB p65蛋白的表达量(P<0.05)。结果提示,NF-κB信号通路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奶牛乳腺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为揭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腺炎发生硬化的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在正常和炎性2种情况下β-防御素(BNBD5)的表达量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通过添加内毒素(LPS)建立了实验性乳房炎的乳腺上皮细胞模型,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乳腺上皮细胞中BNBD5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添加LPS后乳腺上皮细胞中炎性因子IL-6、IL-12和TNF-α的mRNA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1),并且α-酪蛋白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说明添加LPS诱发上皮细胞产生了一定的炎性反应;并且当添加LPS终质量浓度为300μg/L并培养48h之后BNBD5的表达量最高,与空白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推测BNBD5基因可能参与了由LPS诱发的奶牛乳房炎的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20.
旨在通过乳头灌注脂多糖(LPS)体外模拟奶牛急性乳腺炎,研究奶牛乳腺组织及机体免疫活化状态。选用4头泌乳后期的荷斯坦奶牛16个乳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交叉试验设计,每期试验2 d,试验间隔10 d,试验组乳头管乳头灌注LPS 0. 1 mg,对照组乳头管灌注等量生理盐水。结果:试验组灌注LPS后,奶牛体温值和乳汁中体细胞数随时间变化而逐渐升高,而奶牛血液中白细胞数随时间变化而逐渐降低;乳腺组织的腺泡腔内充斥大量炎性细胞,部分腺泡组织萎缩甚至崩塌;试验组灌注LPS 12 h后奶牛血清中的髓过氧化物(MPO)活性极显著下降(P<0. 01),而乳腺组织中的MPO活性则极显著上升(P<0. 01);奶牛血清及乳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蛋白含量明显上升(P<0. 01);乳腺组织中Toll样受体4 (TLR4)、核因子NF-κB (p65)蛋白的表达量相比对照组极显著上升(P<0. 01)。研究表明,LPS能够诱导奶牛发生乳腺炎,使乳腺组织发生损伤,并激活机体的TLR4/NF-κB信号通路进而促进其下游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基因的表达,使机体发生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