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蜂群越冬是适应外界环境的一种本能。冬天当外界气温降到12℃时,蜜蜂就停止飞行开始越冬。因此,保持正常温度是蜂群越冬的关键,一般采用室外越冬,其好处是:(1)蜂群不患下痢病 ;(2)不伤热 ;(3)到春季繁殖快。 一、抓好包装安好家 室外越冬的场地要选在防寒向阳、背风、干燥、安静的地方,蜂箱不要放在粗沙土上。室外越冬要抓好包装措施。挖一土槽,深为62厘米,宽125厘米,长则根据蜂群多少而定,一般进入11月中、下旬或12月上旬左右进行包装。先包弱群,后包强群,将强、弱群分开,以便管理。第一次,在蜂箱底部、箱前、箱后都围上20厘米厚的保…  相似文献   

2.
室外越冬蜂群的管理室外越冬严密包装的蜂群,要求保留大巢门(长20厘米、高3厘米),冬季根据外界气温的变化调整巢门,为蜂群保持适宜的越冬温度。初包装以后,要大开巢门,随着外界气温的下降,逐渐缩小巢门以至全部关闭,1月份最冷时节可往巢门口塞些松软的既保温又透气的保温?..  相似文献   

3.
<正>在长白山区,大多数中蜂饲养者采用室外越冬的方式。实践证明,中蜂室外越冬符合中蜂的生物学特性,越冬期间有排泄机会,越冬比较安全,适应外界的温度变化能力较强,蜂群春繁起群较快。近年来,长白山区受异常气候的影响,中蜂的室外越冬效果不尽理想。为确保长白山中蜂室外安全越冬,在抓好繁殖越冬适龄蜂的基础上,应根据冬季天气的变化灵活管理越冬蜂群,为蜂群创造适宜的越冬环境,减少蜂群越冬期出巢排泄次数,并加强越冬蜂群的后期管  相似文献   

4.
室外越冬蜂羣的管理辽宁省西部地区,大多数蜂群都是采用室外包装的方法。根据我多年来室外包装的經驗,只要注意作好蜂群的管理,就能安全的越冬。 1.防光防风。包装好的蜂群,要防止光线直接照射,以免出巢冻死。在春天的时候,要防止风直接吹入巢內,降低溫度。在蜂群进入越冬以后,在巢門前安装一个木制的小板,既  相似文献   

5.
蜂群越冬,分室内越冬和室外越冬,室内越冬需要越冬室和房舍,室外越冬较为简便,可以就地取材,利用锯末子、稻皮、麦余头、树叶、碎草等做包装物,为蜂群生活适应外界气候而增强保温作用,让蜂群生活在自然的温度和湿度当中,再附加以人为管理措施,从而保证蜂群安全越冬。室外越冬的优点是:蜂群越冬安全,节省饲料,蜜蜂体质健壮,早春复壮速度较快,但室外越冬在缺乏成熟经验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6.
蜂群越冬是适应外界环境的一种本能。冬天当外界气温降到9.5℃时,意蜂就停止飞行开始越冬。因此,保持正常温度是蜂群越冬的关键,多采用室外越冬。其好处是:①蜂群不患下痢病;②不伤热;③到春季繁殖快。  相似文献   

7.
<正>室外越冬是一种箱外包装的越冬形式,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利用麦余头、树叶、锯末、稻皮、碎草等做包装物,为蜂群适应外界气候而增强保温作用,让蜂群生活在自然的温度和湿度当中,再附加以人为管理措施,从而保证蜂群安全越冬。室外越冬的优点是蜂群越冬安全,节省饲料,蜜蜂体质健壮,早春复壮速度较快;缺点是容易遭受鼠害干扰,每年需要准备较多的包装材料,不适合弱群越冬。  相似文献   

8.
在室外无包装越冬期间 ,扣王与放王的蜂群进行对比实验 ,在饲料消耗、群势变化、蜂王越冬成败等方面均出现明显的差异。 3年的实验结果表明 :蜂群室外无包装 ,整个越冬期扣王 ,能较好地节约饲料、保持群势。  相似文献   

9.
高连平 《中国蜂业》2003,54(6):14-14
蜂群越冬可分为室内越冬和室外越冬。室内越冬因不受外界恶劣气候直接影响 ,适合寒冷地区采用。室内越冬要求越冬室保温好、通风好、隔音好 ,并保持黑暗和干燥。准备入室的蜂群在纱盖上要盖 2层报纸、1块覆布和 1块草帘。报纸和覆布均要在箱后折起一小角 ,以利通风。当室外气温降到夜间最低为 - 1 5℃、白天最高为 0℃时就可以将蜂群入室。蜂箱下面要铺一层干稻草 ,入室后的管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防止伤热 蜂群伤热多发生于入室初期和后期 ,伤热后的蜂死亡率高 ,易产子和下痢 ,所以刚入室时应做好降温工作 ,要大开巢门、通气窗和通风孔。…  相似文献   

10.
我们黑龙江省宝清县是个平原地区,水位很高,挖一锹深就见水,建筑地下式蜂窖很困难,一般都采用室内越冬。为了取得在寒冷地区蜂群室外越冬的经验,我在1957年用7群蜂做了室外越冬试验。试验目的是研究蜂群在零下30℃—40℃的低温下越冬能不能安全生存下去,并且与室内越冬的蜂群作关于蜜蜂死亡率、食料消耗量、早春产卵等方面的对比。1958年春季解除蜂群包装的时候,室外  相似文献   

11.
袁春颖 《中国蜂业》2022,(12):34-35
<正>辽宁中蜂以室外越冬为主,越冬方法有土埋法和包装保温物法等。根据目前养蜂生产实际,看似非常成熟的中蜂越冬技术,在实际操作中若处理不当,也会造成严重的损失。近年来,因越冬损失蜂群的蜂友很多,为保证蜂群安全越冬,还应做好以下几点:一、培育适龄越冬蜂1.确保蜂群健康无病若蜂群夏季时感染病害,即使到了秋季,蜂群也无法正常发展,更不可能越过冬季。因此,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应注意中蜂病害的防治,不要轻易转地,  相似文献   

12.
蜂群越冬.分室内越冬和室外越冬。由于东北地区比较寒冷,养蜂者习惯于蜂群室内越冬。室内越冬的优点是:安全,便于管理等。一、蜂群人室1.入室时间:蜂群入室的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情况而定。当外界气温基本稳定,即白天中午最高气温下降到0'℃以下,夜间最低气温下降到-15℃以下时,可将蜂群搬进越冬室具体时间还要根据群势和越冬室的情况灵活掌握。2.蜂箱的搬运和安排:搬运蜂箱要保持箱体平衡,轻搬轻放,力求巢牌在箱内不串动位置,不互相挤碰,蜂团不受震动,保持安静状态。搬入越冬室的蜂群要根据越冬室的规格排列成2行或4…  相似文献   

13.
我自1986年开始将所饲养的蜂群放置在室外越冬以来,博采众家之长,根据蜂群在越冬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对室外越冬群的包装时间与方法加以必要的改进,取得良好的越冬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山西蜂群的越冬期较长,由当年11月至翌年3、4月,约5~6个月。此时,外界气候严寒,蜂群处于半休眠状态,蜂群管理应以帮助蜜蜂克服不良外界条件顺利过冬为目的。蜂群越冬管理应注意以下要点: 一、蜂强群壮越冬前应培养大量适龄越冬蜂。要求越冬包装前每群不论单、双王都应有3框足蜂  相似文献   

15.
蜂群的越冬期 ,一般从“立冬”后开始到来年“雨水”前后。要确定蜂群安全越冬和来年养蜂效率 ,在长达 3个月左右的越冬期内 ,除了必须加强管理外 ,还要做好“三防”和“四救”的工作。三防一防饲料短缺 蜜蜂越冬 ,不断消耗能量 ,必须取食一定量的蜂蜜 ,因此 ,越冬饲料的质量和数量至关重要。如发现饲料不足、品质低劣或结晶发酵等 ,应及时调换优质蜜脾或补喂糖浆。二防温湿度变化 冬季忽冷忽热 ,应随外界气温的变化来调节蜂箱内温湿度。据试验 ,气温在 4℃以上时蜂群不宜加保温物 ,气温下降到 0℃以下或室外静水处结薄冰后需进行包装 ,以…  相似文献   

16.
《中国蜂业》2019,(11):20-21
<正>张老师您好:我从去年开始饲养意蜂,由于缺乏经验,蜂群越冬前工作做的不好,越冬后蜂群死亡严重。我一共饲养21群蜂,损失12群,活着的蜂群也比较弱。今年又要开始越冬了,我准备室外越冬,现在已经治完蜂螨饲喂了越冬饲料,应该如何对蜂群调整和包装?注意哪些问题?请张老师指点。读者:张晓东  相似文献   

17.
当外界温度下降到6~7℃时,蜂群就开始结团越冬。冬季应根据各地条件的不同,釆用不同的越冬包装:方法。一、越冬前的准备 1.培育适龄越冬蜂。越冬蜂的数量是以蜂群能安全过冬为标准,在东北地区要有6足框蜂,在华北地区4足框蜂以上,长江以南2~3框蜂也可越冬,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弱群合并。  相似文献   

18.
北方冬季寒冷,越冬期长,如何取得最佳越冬效果,是北方寒冷地区养蜂所共同追求的目标。下面就根据这一特点谈些体会,供参考。一、抓好灭鼠工作 创造安静的越冬环境鼠害是越冬蜂群的一大隐患,有效地控制鼠害是越冬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蜂群包装前就应对越冬群周边区域内进行...  相似文献   

19.
答读者问     
问:在室外越冬的蜂群,越冬前在包装的时候,要把三箱或更多些靠拢在一起,春暖后又把它散放开,但是移箱(河南省登封县李天甲)  相似文献   

20.
1月:一年当中天气最寒冷月份,平均气温-15.9℃,极端最低气温-36.5℃,降水量2.9毫米,降水日数4.4(以降水量大于或等于0.1毫米为界)。这时蜂群处于越冬中期,对室内越冬蜂群应注意封闭越冬室进出气孔、调解温湿度、听测越冬蜂群、清理室内死蜂;对室外越冬蜂群要加强保温工作,清理巢门积雪,做好新的一年养蜂生产计划。 2月:天气渐暖,月平均气温-12.1℃,极端最低气温-31.5℃,降水量4.5毫米,降水日数4.4。这时蜂群处于越冬后期,越冬不正常蜂群在此期表现比较明显。要注意听测越冬蜂群,抽查越冬蜂群饲料情况,不足要及时补给蜜脾或采取其它补喂措施;室外越冬蜂群在中下旬部分蜂王开始产卵,蜂群开始繁殖,消耗饲料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