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沙门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肠道病原菌,在引起人类食物中毒的微生物中常列榜首。沙门菌的致病性与其Ⅲ型分泌系统(T3SS)密切相关。沙门菌能够利用T3SS选择性分泌效应蛋白至感染细胞的胞质中,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调节宿主细胞的功能,完成细菌的感染和胞内定殖过程,从而逃避机体的清除作用。沙门菌T3SS的作用机制研究对于沙门菌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对沙门菌T3SS的结构、组装及作用机理做一综述,以期为沙门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土拉弗朗西斯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Ft)是一种可引起人畜共患的胞内病原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多形性,无芽孢,无鞭毛,可感染多种类型的细胞。在体内,Ft主要感染巨噬细胞并在其中复制。为了在宿主体内建立有效感染,Ft已进化出多种策略以拮抗宿主的免疫机制,适应宿主巨噬细胞质的环境并延缓细胞凋亡。这些策略主要包括增强机体对菌体的摄取、菌体从吞噬小体中逃逸、拮抗宿主的氧化防御、抑制宿主的炎症反应和维持菌体自身的稳定等。论文主要从这些方面对Ft的致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布鲁菌(Brucella)为革兰氏阴性胞内寄生菌,根据宿主偏爱性分为10个种~[1],除经典的羊种、牛种、猪种、犬种、绵羊附睾种与沙林鼠种外,还包括新发现的从海洋哺乳动物分离到的鳍种和鲸种布鲁菌,以及从红狐狸和土壤中分离到的田鼠型布鲁菌和从乳房移植物中分离到的湖浪布鲁菌~[2]。布鲁菌可以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引起布鲁菌病,对畜牧业生产、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危害严重。在感染细胞或机体内增殖能力和持续生存时间是  相似文献   

4.
布鲁菌病是一种典型的人兽共患细菌病,胞内寄生是其感染宿主、并难以治疗的主要原因。目前有关布鲁菌胞内寄生的机制尚未清晰。在本试验中,通过克隆布鲁菌DnaK基因到表达载体pQE-80L,分离纯化His-DnaK融合蛋白,探讨DnaK蛋白调节宿主细胞凋亡的功能。试验表明,第一,His-DnaK处理的巨噬细胞Caspase3剪切被抑制;第二,His-DnaK处理的巨噬细胞TUNEL染色显著降低;第三,布鲁菌DnaK蛋白能抑制宿主细胞凋亡。这将为进一步阐明布鲁菌胞内寄生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是一种革兰阳性机会致病菌,可引起多种致死性感染[1]。目前耐药性金葡菌的出现及流行迫切需要新的抗感染策略和抗感染药物。与传统抗生素不同,抗毒力策略给予病原菌选择压力较小,并且有利于宿主免疫系统清除病原菌[2]。金葡菌Sortase A是一种参与表面蛋白锚定的转肽酶,对细菌粘附定殖起着决定性作用[3]。已有研究表明,与野生型菌株相比,Sortase A缺失  相似文献   

6.
ExoS是铜绿假单胞菌通过Ⅲ型分泌系统靶向输入真核细胞的毒性蛋白之一,该蛋白有助于细菌进入宿主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并抑制细胞分裂、导致细胞凋亡,在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对近年来有关ExoS蛋白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为难治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自噬是细胞一种保守的维持内环境稳态和自我保护的机制,细胞可以将胞质内大分子物质、受损细胞器进行降解,以循环利用。异体自噬可以协助机体清除病原菌。但是在病原菌和宿主自噬系统的长期互作中,细菌进化出多种策略,表达多种细菌效应蛋白以对抗自噬。结合异体自噬的研究进展,现从异体自噬发生、发展的不同环节综述细菌对抗自噬的策略及其分子机制,以期对病原菌致病机制及防控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肠道中存在大量的细菌,在与动物或人类长期的共同进化过程中,与机体产生了密切的关系[1]。机体为共生菌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共生菌也在机体内起到多种有益作用。如生成单糖和短链脂肪酸为机体提供能量;合成维生素、氨基酸为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调节免疫功能并维持肠道稳态[2]。  相似文献   

9.
<正>病原菌在宿主体内定植与感染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多因素作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病原菌需要通过调控各基因的表达来适应环境的变化。目前,随着大量细菌的基因组测序完成,为研究细菌病原、流行病学和防控方法提供了参考。下一步就需要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考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选择性表达情况,特别是病原菌的致病过程以及如何与宿主细胞作用一直是关注的重点。目前已经有多种方法用于研究病原菌定植和感染宿主时的基因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miR16在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构建小鼠miR-16逆转录病毒载体。根据NCBI上小鼠miR16的相关序列,从小鼠基因组中扩增miR-16核心序列并将其连接到p MD18-simple载体,对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回收目的片段。将目的片段与p MXs逆转录病毒载体连接,经过酶切、PCR和测序鉴定,最终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miR16-p MXs;采用脂质体法将miR16-p MXs转染plat-E细胞,以包装逆转录病毒颗粒;用逆转录病毒颗粒侵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在侵染后的第5天,提取被侵染细胞的总RNA,反转录后获得cDNA,并采用q PCR方法检测侵染前后细胞中miR-16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被逆转录病毒侵染后,小鼠成纤维细胞中miR-16的相对表达量比侵染前约提高1 460倍。结论:成功构建具有表达活性的microRNA16逆转录病毒载体,为进一步开展miR-16在细胞重编程中的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多种病原体能够侵害宿主细胞并从宿主的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下得以逃逸。在宿主细胞中,病原体利用一些复杂的方法和途径避免了细胞对入侵者强有力的攻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自噬作用是细胞内宿主细胞杀灭入侵病原微生物的防御结构中最显著的工具之一,有些病原体却可以在分子水平阻滞这种自噬通路而使持续感染成为可能。宿主抗病毒反应中自噬作用与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之间,以及病毒与自噬作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主导了自噬作用和病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细菌Ⅲ型分泌系统的发现是病原菌致病机理的重大发现。病原菌为了生存和进入真核宿主细胞,经过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了入侵宿主细胞的特异性机制,其中最显著的机制是细菌Ⅲ型分泌系统(T3SS)。T3SS可以将病原菌效应蛋白直接注入宿主细胞中。最初T3SS只是在少数的致病菌中发现,后来在人类、动物甚至植物的共生菌或益生菌中都有发现。近几年在T3SS的结构、装配以及致病机理的研究上取得巨大的进展。研究T3SS的装配不仅有助于探索病原菌的致病机制,还对研究细胞器装配和蛋白分泌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MicroRNA(miRNA)是一种非编码蛋白RNA,其长度约为22nt,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在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疾病发生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对miRNA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骨代谢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展开。作为体内唯一一种负责骨吸收的细胞,破骨细胞(OC)在机体骨组织生理及病理性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OC的形成和分化受多种因素调节,研究发现多种miRNA对OC有着调控作用,如miR-21、miR-422a和miR-148a能够促进OC形成,miR-124、miR-155和miR-503则抑制OC形成,除此以外,某些miRNA还能通过OC调控肿瘤骨转移。对这些机制的研究将从另一个层面揭示代谢性骨病的病因,并对临床治疗提供指导。论文对miRNA在OC形成和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细菌非编码小RNA (Small non-coding RNA)是一类长度为40个~500个核苷酸,在基因组中被转录但是不编码蛋白质的一类RNA分子,简称sRNA[1].最新研究表明,sRNA作为新发现的基因调节子,可促进病原菌快速调整自身的基因表达和生理特征,在适当的时候表达毒力基因,并在宿主强加的细胞内环境中生存,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在病原菌的致病性上发挥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2].sRNA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菌包括病原菌的染色体中,有些存在于质粒中.与mRNA、tRNA、rRNA不同,大多数sRNA位于两个编码蛋白基因之间的非编码区(Intergenic region,IGR),即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frame,ORF)之间,根据sRNA的转录方向,可分为顺式编码和反式编码的反义RNA.还有一些sRNA是从mRNA的5′或3′非翻译区域剪切下来的[3].sRNA作为一种有效的调节分子可执行多种调控功能,例如sRNA可直接感应温度、pH值、氧气浓度和营养条件等环境信号,通过位于同一转录单位的编码序列上游的调控区域调节下游编码序列的翻译起始[ 4].多种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氏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中均发现许多与致病调控相关的sRNA[5].根据国内外病原菌sRNA的研究,本文对病原菌sRNA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及其在病原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5.
正沙门氏菌(Salmonella)作为一种性兼性厌氧胞内致病菌,主要通过摄入受污染的食物和水,使人和动物产生伤寒、副伤寒和肠胃炎等疾病,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1]。在宿主细胞囊泡中的生存过程是沙门氏菌的重要步骤,开展对沙门氏菌与宿主细胞囊泡的相互作用研究,有助于了解沙门氏菌的胞内生存机制,对感染沙门氏菌的临床防控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沙门氏菌利用两套Ⅲ型分泌系统  相似文献   

16.
在适应性免疫过程中,机体主要通过T细胞和B细胞特异性识别入侵的病毒并将其清除.正常情况下,产生的抗体有利于病毒清除,但有些病毒存在抗体依赖增强作用(ADE),亚中和浓度或非中和抗体反而促进病毒感染.自然杀伤(NK)细胞的记忆性和特异性,使其与适应性免疫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病毒为了更好地在宿主细胞中生存,进化出多种可逃逸宿...  相似文献   

17.
细胞的增殖水平是衡量宿主适应性细胞免疫应答的重要指标之一。免疫系统中淋巴细胞增殖是机体对非己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过程,通过淋巴细胞与抗原或丝裂原在体外培养下,其代谢和形态发生变化,来反映机体细胞的免疫状态[1]。检测淋巴细胞反应的方法主要有MTT比色法、3H-TdR掺入法和BrdU标记法等,这些方法在小鼠和灵长类上得到很好的应用[2,3]。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中最常使用的T细胞丝裂原是植物血凝素  相似文献   

18.
布鲁氏菌胞内存活机制与巨噬细胞极化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布鲁氏菌(Brucella)是一种兼性胞内寄生致病菌,虽无典型的毒力因子却有很强的致病力,且常导致慢性持续感染。布鲁氏菌病被列入世界上严重的人兽共患病之一,直接对畜牧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布鲁氏菌感染的靶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其发展了更高的策略逃逸宿主免疫细胞的杀伤,甚至在细胞内大量繁殖,削弱巨噬细胞的功能,使巨噬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抗原递呈功能部分丧失,从而能在宿主细胞内长期持续性感染。文章围绕布鲁氏菌胞内存活机制进行探讨,分析了不同极化类型的巨噬细胞在布鲁氏菌感染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以及相关炎症通路对机体炎症发展的作用;揭示了布鲁氏菌胞内生存不仅可适应持续感染期间不同的免疫微环境,也可适应感染期间靶细胞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差异;证实了在慢性感染的过程中免疫逃避和与宿主细胞代谢的相互作用起关键作用;解释了NF-κB通路是调节M1/M2型巨噬细胞亚型平衡状态的关键因素。布鲁氏菌在宿主细胞中持续感染是国内外学者所面临的巨大难题,其免疫逃逸机制和致病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兽医学报》2015,(12):2068-2074
<正>病原菌在进入宿主机体的过程中,需要调节自身基因的表达以适应宿主多变的内环境并最终定植。筛选病原菌体外培养与感染过程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可以在分子层面解析感染过程。已有的研究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在病原菌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这些基因被广泛用于疫苗的研究~([2])、疾病的诊断~([3-4])等。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各学科的交叉衍生出了多种差异表达基因筛选方法,如基因芯片(DNA microarray)~([5])、实时荧光定量RT-PCR、体内诱导抗原  相似文献   

20.
布鲁氏菌胞内存活机制与巨噬细胞极化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布鲁氏菌(Brucella)是一种兼性胞内寄生致病菌,虽无典型的毒力因子却有很强的致病力,且常导致慢性持续感染。布鲁氏菌病被列入世界上严重的人兽共患病之一,直接对畜牧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布鲁氏菌感染的靶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其发展了更高的策略逃逸宿主免疫细胞的杀伤,甚至在细胞内大量繁殖,削弱巨噬细胞的功能,使巨噬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抗原递呈功能部分丧失,从而能在宿主细胞内长期持续性感染。文章围绕布鲁氏菌胞内存活机制进行探讨,分析了不同极化类型的巨噬细胞在布鲁氏菌感染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以及相关炎症通路对机体炎症发展的作用;揭示了布鲁氏菌胞内生存不仅可适应持续感染期间不同的免疫微环境,也可适应感染期间靶细胞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差异;证实了在慢性感染的过程中免疫逃避和与宿主细胞代谢的相互作用起关键作用;解释了NF-κB通路是调节M1/M2型巨噬细胞亚型平衡状态的关键因素。布鲁氏菌在宿主细胞中持续感染是国内外学者所面临的巨大难题,其免疫逃逸机制和致病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