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方蜜蜂在社群生活中有不同的分工,随日龄发育完成由巢内任务向巢外任务的转变。因其分工和日龄不同,蜜蜂的学习记忆能力也应有所不同。实验通过正己醛气味配合糖水奖励的联想学习,利用PER方法来比较研究东方蜜蜂内勤蜂、采集蜂以及守卫蜂的工蜂进行学习能力,结束后再用实验气味测试其记忆能力。结果表明随着日龄增长,工蜂学习能力逐渐增强;外出采集的经验会使采集蜂的记忆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2.
通过同时选择试验证实大蜂螨依靠一定龄期蜜蜂的示踪外激素,有可能识别内勤蜂和外勤蜂。分别为一或十个采集蜂的纳沙诺夫腺(Nasonov glands)分泌物,相等于分别为一或十只蜂所含的外激素的主要成分(牛龙)牛儿醇对大蜂螨所起的排拒作用。一百只蜂的(牛龙)牛儿醇相等量,产生最强大的排拒效果。从3—7日龄内勤蜂收集的样品与对照相比。对螨不起任何的排拒作用。结果表明,大蜂螨可能从内勤蜂的气味识别其为理想的寄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观察中华蜜蜂(Apisceranacerana)1~14日龄各龄工蜂进入王台哺育蜂王幼虫的次数和研究3~12日龄工蜂王浆腺的重量着手,对中蜂适龄泌浆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蜂6~8日龄工蜂为适龄泌浆蜂。据此,我们认为:在中蜂生产蜂王浆期间应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培育和维持大量的6~8日龄工蜂,以提高蜂王浆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陈道泽 《蜜蜂杂志》2023,(12):68-69
<正>蜜蜂王国不同日龄的工蜂,其工作内容是不同的。刚羽化出房的幼蜂就成为“内勤蜂”,出房一日后的幼蜂开始担任饲喂工作,用蜂粮喂3日龄以上的大幼虫,出房的前3天的幼蜂为刚羽化过的蜜蜂巢房做清扫,6日龄幼蜂开始用自己分泌的王浆饲喂3日龄以下的小幼虫或者王台里的未来蜂王,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研究了意大利工头部腺体营养腺,上颚腺和头唾腺的形态结构以及随工蜂日蜂日龄改变腺体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工蜂羽化后,在各个日龄段随其职能分工的不同,营养腺的形态结构有相应的变化,要经历发育-饱满发达-萎缩的阶段。营养腺分泌细胞中粗面内质网与日龄改变关系最密切。上鄂腺从工蜂出房时已基本发育完成,大小无明显的改变。头唾腺从工蜂出房后随其日龄增长而不断增大,外勤蜂后腺泡饱满发达。  相似文献   

6.
在相同气候、蜜源条件下,分别组织由内勤蜂、外勤蜂组成的蜂群,同时以正常蜂群作对照,进行产蜜量、泌蜡量的对比试验,通过试验得知:外勤蜂产蜜量比内勤蜂高20.8%,泌蜡量比内勤蜂高13.5%,外勤蜂产蜜量比对照群高10%,泌蜡量比对照群高35%,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1有关分蜂的解释目前有几个不同的假设。这些假设是由Hogg(1997)和Gue(1998)总结的。幼虫食物假说这一假说认为蜂群中幼蜂过剩会产生过剩的幼虫食料 ,因而导致蜂群产生王台。幼虫拥挤假说认为过多的幼虫给蜂王造成可用于产卵的空间太小 ,因此 ,导致蜂群产生王台 ;同时又认为过于拥挤的蜂群造成蜂群通风不良 ,箱内CO2 含量上升。内勤蜂的劳动假说认为蜂群中内勤蜂的数量远远超过外勤蜂的数量。蜂王外激素分布假说这一假说认为 ,随着工蜂数量的迅速增加 ,蜂王物质在箱内的分布呈下降趋势。群内食料过于充分假说当蜜蜂…  相似文献   

8.
作盗的蜜蜂多为身上绒毛脱落,腹部光亮的老蜂。1识别被盗蜂的巢门前比较混乱,工蜂相互厮咬、斗杀,地上有被螫刺而死的工蜂,进巢门的工蜂腹部小,出巢门的工蜂腹部大(蜜囊中吸满蜜),行动慌张,如用手指挤压钻出巢门的盗蜂腹部,蜜即从吻中流出。而作盗蜂群的巢门前外勤蜂像  相似文献   

9.
<正>1蜂毒及中毒症状蜜蜂蜇伤人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往往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和损失。蜜蜂是素食性昆虫,其螫针主要是作防卫御敌之用,有倒钩,刺一次自身就死亡了。初出房的幼蜂只有微量的蜂毒,6日龄的幼蜂有干毒0.10 mg(相当于毒液0.30 mg),干毒,即晒干后的白色毒块。10~16日龄的蜜蜂排毒量最高。20日龄的外勤蜂停止排毒,但毒囊里的毒液保持不变,毒液排出后毒囊里不再补充毒液。蜂花粉是不可缺少的饲料,缺少蜂花粉,蜜蜂排毒就减少或停止。正常的蜜  相似文献   

10.
通过人工添加中华蜜蜂王浆技术来培育江山2号与法国意蜂的杂交蜂王,并测定江山2号、法国意蜂、中华蜜蜂、营养杂交子1代和子4代工蜂的微卫星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经过营养杂交,亲本蜜蜂与营养杂交子代的遗传距离发生明显的变化,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的特有DNA条带发生了转移。说明通过蜂种之间的营养杂交可以改变其微卫星多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