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从农业部召开的全国秸秆循环农业现场会获悉:目前,全国已累计建设秸秆固体成型加工点超过100处,年产成型燃料30万t以上,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150多处,秸秆热解气化站近900处,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40多个、总装机容量约82万kW。据测算,秸秆新型能源化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1秸秆固化成型利用的优势 秸秆固化成型是利用专用设备,将秸秆等压缩变成清洁固体成型燃料或秸秆块。这种燃料无任何添加剂和清洁剂,是新兴的生物质发电和生物质锅炉用燃料,可以代替传统的煤炭,俗称“秸秆煤”。秸秆固化利用有着明显的优势和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我国农业生产主要的种植作物,其在生产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秸秆。玉米秸秆中含有丰富营养以及碳、氮、磷、钾等可利用化学成分,其中碳水化合物占30%以上,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蛋白质和脂肪也占有一定比例,基本组织构成以纤维素、中纤维素和木质素为主。玉米秸秆的这些生物学特性使其具备了作为肥料、饲料、深加工原料和生物质燃料等原料的多种利用价值,是可以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近年来,玉米秸秆被广泛应用于还田、饲料加工、原料深加工(造纸、板材加工、生产可降解制品、栽培食用菌等)、生物质能源利用(直燃发电、固化燃料、气化燃料等)等。  相似文献   

4.
典型生物质能技术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战略性问题,发展环境友好生物质能源及其生物基产品产业技术已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保障生态链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沼气利用、生物质成型固体燃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质发电等多种形式的生物质能源利用模式.文章在比较分析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基础上,提出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源的阶段发展模式和区域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一、黑龙江省秸秆利用现状目前,国内外有五种主要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即肥料化、能源化(含生物质发电、固化燃料、气化)、原料转化(造纸、板材、纤维素乙醇等)、饲料转化和基料。国外经验表明,秸秆利用的主要途径是还田。2007年(2007年以后数据检索不到),秸秆还田在秸秆利用的比重,美国约57%、加拿大约55%、日本约68%、韩国约72%。受区域气候条件及成本制约,2013年黑龙江省秸秆肥料化还田约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成型燃料及其发电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了生物质冷成型、热成型和常成型等成型技术的原理和种类.结合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与生物质发电技术,阐述了生物质成型燃料直燃发电、混烧发电和气化发电等技术特点,指出了生物质成型燃料发电技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展望了生物质成型燃料及其发电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总结了其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带来的效益,旨在为生物质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生物质燃料固化成型设备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物质能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阐述了秸秆固化燃料的优点,详细论述了生物质固化燃料致密成型原理及其工艺流程;在明确秸秆固化工艺前提下,分析了当前秸秆固化成型设备及常见机型,最后针对我国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秸秆打捆直燃技术的内容和原理,以煤和秸秆成型燃料为对比,从热能、锅炉建设、运行成本、环保等方面,分析用秸秆打捆直燃技术干燥粮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加快可再生资源在粮食干燥行业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秸秆固体燃料是指将农作物秸秆如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等生物质粉碎成松散细碎料,在一定条件下,挤压成质地致密、形状规则的成型燃料。按加工工艺,秸秆成型加工技术分热成型、冷成型和炭化成型3种。目前,陕西省凤翔县雍城秸秆合作社秸秆固体燃料成型加工采用的是冷成型技术。将秸秆粉碎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在常温下,通过生物质燃料成型设备压缩,利用物料自身挤压摩擦产生的热量来软化木质素,并把粉碎的生物质材料压缩成棒状,即接近原煤  相似文献   

10.
机械化压块成型拓宽秸秆利用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固化压块是一种环保、清洁、可再生燃料,俗称秸秆煤。利用新技术及专用设备,将秸秆、木屑、锯末、花生壳、玉米芯、稻壳、麦糠、树枝(叶)、干草等压缩碳化成型,变成现代化清洁固体成型燃料,无任何添加剂和清洁剂,可用于新兴的生物质发电用  相似文献   

11.
以安徽省、江西省和上海市的典型生物质农作物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油菜秸秆和棉花秸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生物质的化学组成特性,比较分析不同种类秸秆性质的异同,推断不同秸秆适宜的能源化利用途径。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热化学转换时更易转化为CO、CO2,棉花秸秆热化学转换时更易转化为CH4;棉花秸秆不适合热裂解液化生成生物油,其次为玉米秸秆;水稻秸秆更适合生产乙醇;油菜秸秆不适于直燃发电。本研究可以为3个地区不同类型生物质能源利用时的原料选择及热化学转化设备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秸秆固化技术是指利用专用设备,将秸秆等压缩变成清洁固体成型燃料或秸秆块,无任何添加剂和清洁剂,是新兴的生物质发电和生物质锅炉用燃料,可以代替传统的煤炭,俗称"秸秆煤"。该技术应用有着明显的优势和良好的前景,主要有"四大优势":一是秸秆固化成型技术和设备已经基本成熟,经过多年的研发和试验示范,普遍适用于水稻和玉  相似文献   

13.
2010年,泰州市按照建一个年产万吨秸秆块的企业,市区两级财政补贴20万元的政策,大力推广使用秸秆固化成型机械,加快秸秆能源化利用步伐。全市建起30多个秸秆固化企业,推广使用了40多台秸秆固化成型机械,生产了2万t秸秆燃料块,开拓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4.
秸秆固化燃料技术现状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秸秆固化技术现状 国外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相继研究了稻草、甘蔗渣、棉秆等秸秆燃料。从1980年起,联合国粮农组织召开过三次利用农业剩余物秸秆生产人造燃料的会议。近几年,由于异氰酸酯胶粘剂在秸秆燃料生产中的应用,促进了秸秆燃料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耕地不到0.1hm^2,年产各类秸秆50亿余t,去掉农村直接作为燃料使用、饲料使用及秸秆还田使用30亿t,那么还将剩余20亿t秸秆作为废弃物被浪费掉。近几年,国家大力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持续鼓励秸秆成型燃料的转化,2010年秸秆固化成型发展势头迅猛,但由于是新兴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转化为秸秆压块燃料的使用量总体不足200万t,所以说发展生物质燃料产业是一个长远趋势。  相似文献   

16.
基于常压气化炉模型,采用空气作为气化介质,对水分含量分别为10%,20%和30%的秸秆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并计算了气化炉的主要性能指标.以气化效率最高为气化最佳运行工况点,计算了秸秆气化系统热利用率以及秸秆气化与煤混燃发电和秸秆直燃发电的供电成本.结果表明:秸秆水分含量和气化炉运行温度对气化过程及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随着运行温度升高,气化效率有一最大值,此值随秸秆水分含量增加而降低;秸秆气化合成气与煤混燃发电的供电成本低于秸秆直燃发电的供电成本,其差值随秸秆价格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秸秆成型燃料是先进的工业技术与再生资源相结合的产品,是一种新型可再生、清洁、无公害生物能源。秸秆固化成型后,体积缩小了6~15倍,降低了运输费用,提高了容积、热值和燃烧性能,可代替木柴、原煤、燃油、液化气等广泛用于取暖、生活炉灶、热水锅炉、工业锅炉和生物质发电等。国家实施对农机的财政补贴政策,进一步促进了秸秆生物质燃料成型设备及生产企业的发展。秸秆粉碎或切碎长度和含水率是决定成型的关键。目前生产流程是先将秸秆经粉碎机或切碎  相似文献   

18.
节约能源,创造可再生生物资源的技术,利用秸秆原料作为燃料的技术已得到快速发展,通过对秸秆固化成型技术的研究及加以应用,将成型设备性能的改善,提高了成型设备的生产率,促进其产业化发展的进程。该文主要阐述了环平式秸秆固化成型机主要特点,成型技术存在的问题、技术优势、现状、市场需求等。  相似文献   

19.
针对移动式棉秸秆固化成型燃料车各部件输送的特点,提出适合燃料车粉碎、除尘、输送、储存、压型等设备的选型与系统集成。选择功率低、破碎粒度满足要求的秸秆切碎机:研究不同因素对秸秆的效果,确定合理的成型工艺参数;对指标较好的压缩成型设备进行选型,并将切碎及压型等技术装备集成在移动平台上,配备上料输送装置及动力,形成移动式棉秸秆固化成型燃料车,解决固定场地建厂投资大,成本高的问题,具备上门切碎压型,具有按需生产,机动灵活等优点,为新疆的棉秸秆生物质资源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装备支撑。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玉米秸秆的组分成分特点,探讨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取燃料乙醇的机理,以及玉米秸秆预处理、水解、发酵丁艺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各种工艺进行比较,以便为玉米秸秆原料制取燃料乙醇关键技术研究和实现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