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环境条件、地面类型、清粪方式等对舍内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尤其是清粪工艺对舍内NH3,H2S、CO2等有害气体含量高低影响很大。为了解水泡粪工艺猪舍有害气体含量差异的影响因素,本文选取河南、黑龙江二地典型猪场的水泡粪妊娠猪舍开展了有害气体的同期测试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冬季猪舍因通风不足,CO2含量普遍较高,虽然舍内NH3含量均未超过环境卫生学标准,但不同测试猪舍内空气质量存在显著差异。NH3含量与舍内相对湿度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同饲养模式下,温度增加会促进NH3和CO2的释放;在相同饲养密度下,采用群养方式的猪舍,舍内CO2含量较限位饲养方式高1.4倍;全漏缝地板形式猪舍的NH3含量是半漏缝地板舍的2.5倍。  相似文献   

2.
不同机械干清粪频次对生长猪舍内环境和粪污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刮板式机械干清粪系统为对象,研究不同清粪频次对生长猪舍内环境和粪污排放的影响。选取216头90日龄、体重39 kg左右的三元杂交生长猪,随机分配在12个猪栏中,根据猪的排泄特征设置2种清粪频次作为试验处理(2次/d、3次/d),试验期间每个处理重复7次。结果表明:与日清粪3次相比,日清粪2次猪呼吸高度处与人呼吸高度处的舍内氨气(NH_3)浓度都有所降低(P>0.05),猪呼吸高度处的舍内CO_2浓度降低8.78%(P<0.01),均能满足猪舍空气质量要求;单位体重粪便收集量提高32.3%(P<0.05),单位体重污水收集量降低3.39%(P>0.05);与日清粪3次相比,日清粪2次污水中各污染物浓度除TN外均有所降低(P>0.05)。结果表明生长猪舍运用机械干清粪系统清粪时采用2次/d的清粪频次可以满足猪舍空气质量要求和污水处理难度。  相似文献   

3.
不同清粪方式对分娩猪舍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清粪方式对分娩猪舍内空气质量的影响,试验选择两栋建筑结构相同的分娩猪舍,分别采用水冲式(水冲粪组)和人工干清粪方式(干清粪组),测定猪舍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CO_2和NH_3浓度,连续测定5 d。结果表明:干清粪组NH_3浓度极显著高于水冲粪组(P0.01),相对湿度极显著低于水冲粪组(P0.01);水冲粪组与干清粪组的温度、风速、CO_2浓度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水冲式清粪方式能够降低猪舍NH_3浓度、改善空气质量,但同时提高了猪舍的相对湿度,耗水量相对较高,猪场废水处理量相应加大。猪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粪便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正>1自动化猪场生产运行的特点近年来,我国引入国外的养猪模式,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建成了一批自动化猪场。自动化猪场广泛采用现代机械、电子技术建设智能化的猪舍。智能化猪舍中一般集约化程度高,采用水泡粪或机械刮板清粪工艺,舍内安装有智能化母猪群养系统、产房母猪智能饲喂器、自动输料线、自动温控通风系统。智能化猪舍比起传统猪舍在精确饲喂、减少劳动力、增加母猪使用年限、环境控制、节约用水等方面都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选用不同的保育及育肥猪舍,通过分别控制保育及育肥舍日清粪次数、猪只日龄及清粪方式设计了4组试验,分别探究保育舍日清粪次数、猪只日龄及育肥舍日清粪次数、清粪方式对猪舍内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NH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保育舍的日清粪次数对温湿度及有害气体浓度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增加育肥舍的日清粪次数可以显著降低舍内NH3浓度,而清粪次数过于频繁也使得舍内CO2浓度上升;随着猪的日龄增长,舍内的温湿度及有害气体浓度均有所增加;采用不同清粪方式的育肥舍中,水冲粪尿沟的育肥舍内NH3浓度显著低于只冲粪沟的猪舍。因此在猪舍的粪污管理中要注意及时清理粪尿沟,随着猪只日龄增加适当加强舍内通风,维持冬季猪舍良好的生长环境需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北京地区发酵床猪舍夏季热应激严重以及冬季通风不足的问题,试验在发酵床猪舍改造安装湿帘-风机负压通风降温系统,研究其对冬夏季节舍内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在舍外日平均温度33.7℃时,与对照舍相比,妊娠试验舍和育肥试验舍内日平均温度分别低3.0℃和2.8℃(P0.05),有效环境温度(EET)分别低10.0℃和9.8℃(P0.01),猪只处于舒适区域而对照舍猪只处于热应激水平;在高温时刻14:00,妊娠试验舍内发酵床表面温度、母猪的呼吸频率和皮肤温度比妊娠对照舍分别低2.9℃、17.2次/min和1.6℃(P0.05)。冬季在气温较高时段开启小风量风机短时间通风期间,试验舍内温度降低0.4~1.3℃,NH_3和CO_2浓度及细菌总数降低幅度分别为58.1%~71.2%、49.6%~53.5%和21.9%~36.0%;当舍内相对湿度75%时机械通风后舍内PM_(2.5)和PM_(10)降低幅度分别为12.3%~20.0%和11.3%~24.9%,当舍内相对湿度75%时机械通风会增加舍内的粉尘浓度。因此,发酵床猪舍使用湿帘-风机系统既能满足夏季降温通风的需要,还能在冬季潮湿环境中改善空气质量,但冬季在适宜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应控制较小的气流速度。  相似文献   

7.
试验为了研究发酵床育肥猪舍与实心地面育肥猪舍有害气体的浓度变化,分别检测NH_3、H_2S及CO_2浓度,为育肥猪生态养殖,粪便除臭及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随机选取健康、体重60kg左右、品种一致的育肥猪400头平均分为两组。发酵床猪舍为试验组,实心地面猪舍为对照组,在为期一个月的试验中每天分不同的时间、高度进行NH_3、H_2S及CO_2浓度检测。在相同条件下发酵床组测得的NH_3及H_2S浓度要低于在实心地面组(P0.05);而CO_2浓度是发酵床组高于实心地面组。发酵床猪舍有效降低NH_3及H_2S的浓度,但会使CO_2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8.
<正>传统的养猪方式臭味重、清粪烦、冬天急取暖、夏天忙通风,并且花费很多人力资源。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发酵床养猪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得到了积极的推广应用。1发酵床养猪的优点(1)无排放、无臭气、无污染。发酵床养猪不同于传统养猪,猪粪尿可长期留存于猪舍内,不向外排放,不向周围流淌,靠着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分解、转化。而猪舍独特的自由开闭式天窗设计,通过通风传热,使冷暖空气形成对流,底层热空气流动的同时使圈底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半开放式猪舍内不同饲养阶段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在距离猪舍内地面1.5m处使用颗粒物便携式采样器采集某猪场的半开放式妊娠舍、哺乳舍、保育舍、育肥舍等4栋舍内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每天采样4次,每次2 h,连续采样3 d,计算猪舍内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并探究颗粒物质量浓度与通风、饲喂及季节等因素的关系。发现冬季保育舍内PM2.5、PM10和总悬浮颗粒物(TSP)的含量最高,分别为0.86mg/m~3、0.91 mg/m~3和1.30 mg/m~3,其次为育肥舍,哺乳舍与妊娠舍内的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最低;人工饲喂可导致哺乳舍内总颗粒物和PM10的质量浓度显著升高2倍以上,且PM10的含量增加是TSP升高的主要原因;在夏季使用机械通风能有效降低保育舍内50%左右总颗粒物和PM10的质量浓度;冬季哺乳舍内PM2.5、PM10、TSP的含量比夏季高1.4倍。由此可见,人工饲喂会使畜舍内颗粒物质量浓度增加;与自然通风相比,机械通风有利于降低畜舍内颗粒物质量浓度;冬季舍内的颗粒物质量浓度高于夏季。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制定有效的猪舍空气质量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猪的集约化养殖发展,养殖密度不断增加,当冬季来临时因天气寒冷,许多猪场为了避免通风换气给猪群带来应激,因此造成猪舍内通风不畅,从而造成舍内氨气(NH_3)浓度升高。氨气是一种有毒的刺激性气体,当猪舍内氨气浓度过高后,会对饲养员和猪群造成严重的损害,使生产力下降,而传统  相似文献   

11.
目前,生猪养殖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传统养殖方式臭味重、清粪烦、冬天急取暖、夏天忙通风,并且花费很多人力资源。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生态养殖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推广,特别是发酵床养猪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发酵床养猪的优点1.1无排放、无臭气、无污染发酵床养猪不同于一般的传统养猪,猪粪、尿可长期留存猪舍内,不向外排放,不向周围流淌,依  相似文献   

12.
新型多层楼房式猪舍智能化机械清粪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规模养殖业用地越来越紧张,多层楼房式猪舍逐渐被众多业主所接受。与多层楼房养猪相适应的清粪、环控、喂料等配套工艺技术是这一模式成功应用的关键。文章针对四层楼房式猪舍设计了一种楼房式猪舍自动化刮板清粪工艺,在大跨度小单元全进全出式猪舍,舍内一层每单元采用一拖二刮板清粪机将粪便从湿帘端刮入风机端主粪沟;二、三、四层采用刮粪机刮粪、收集粪便通过落粪管落入一层主粪沟;舍外主粪沟采用一拖一刮粪机清粪。整套工艺采用自动化智能化控制,该系统能够大幅度提高清粪效率,减少人工,节约用水,有效改善猪舍内环境,提高舍内猪群的健康水平,从而提高养殖场的总体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利用不同配方比例发酵床对猪生产性能进行实验,确定适合本地区的发酵床配方及比例;并研究发酵床对猪舍温度和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床可明显提高冬季猪舍温度,降低猪舍内NH3、H2S的浓度,提高舍内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4.
高温对养猪生产的影响很大,在夏季养猪生产中,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主要应从猪舍隔热、降温设施、饲养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1通风降温设备的利用为了排除猪舍内的有害气体,降低舍内的温度和局部调节温度,一定要进行通风换气,换气量应根据舍内的CO2或H2O含量来计算。是否采用机械通风,可依据猪场具体情况来确定。对于猪舍面积小,跨度不大,门窗较多的猪场,为节约能源,可利用自然通风。如果猪舍空间大,跨度大,猪的密度高,特别是采用水冲粪或水泡粪的全漏缝或半漏缝地板养  相似文献   

15.
猪舍通风对调控舍内温湿度、改善舍内空气质量及保证猪只健康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猪场大部分处于温带、亚热带气候类型区域,夏季普遍较为炎热,“风机+湿帘”降温的机械负压通风模式在我国规模化猪场得以普遍采用。负压通风的前提条件是猪舍具备相对密闭的空间,负压风机强行将舍内的空气排出,在猪舍内形成负压环境,舍外空气经通风口由舍外自然进入舍内。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发酵床养猪方式冬夏季环境状况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在冬、夏两季选取北京某猪场有窗密闭式和塑料大棚式2种样式、漏缝地板和发酵床2种地面形式的育肥猪舍进行环境监测,综合评价不同季节、不同建筑样式下发酵床在减少猪舍有害气体、调节温湿度等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冬季用简易热风炉供暖的有窗密闭漏缝地板猪舍日平均温度、氨气和硫化氢的浓度与不供暖的有窗密闭发酵床舍无显著差异(P>0.05),但发酵床舍二氧化碳含量较高(P<0.05),夏季时,发酵床能显著降低舍内氨气和硫化氢浓度(P<0.05),但床面日平均温度、猪舍空气日平均温度和日最高温度均极显著地高于有窗密闭漏缝地板舍(P<0.01),猪的增重明显低于漏缝地板舍,大棚式发酵床舍空气日平均温度和日最高温度又显著高于有窗密闭发酵床舍(P<0.05),有窗密闭发酵床舍又显著高于有窗实体地面舍(P<0.05)。因此,做好冬,夏季发酵床的管理以及选择与发酵床相配套的猪舍类型和环境调控措施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7.
3 水冲清粪的技术与设施 水冲清粪方式是目前多数规模化猪场采用的清粪方式,猪舍地面全部或部分采用漏缝地板,借助猪踩踏,使粪便落入地板下的粪沟,然后用水将沟内粪便冲出,流入舍外粪井或粪池。水冲清粪方式根据水冲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2种。  相似文献   

18.
秋季发酵床养猪对猪舍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对秋季条件下,测定简易发酵床猪舍和传统水泥地面猪舍的环境指标,以研究秋季发酵床养猪模式对猪舍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传统水泥地面猪舍相比,简易发酵床猪舍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均差异不显著,但气流速度显著增加,氨气显著降低了51.54%(P<0.05),细菌数减少了23.50%(P>0.05),舍内无臭味,少苍蝇,表明简易发酵床猪舍内的环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正>发酵床养猪技术就是在猪舍内做槽,槽内填充锯末、稻壳等,加入微生物发酵素,经充分发酵后养猪。这种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养猪技术,是养猪业的一次技术革命。它具有减少猪场粪尿排放;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猪场疾病的发生;降低饲养成本;冬季提高猪舍温度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人们对猪的饲养环境越来越重视,猪舍内空气质量是健康养殖不可忽视的因素。通过对发酵床养猪和普通水泥地面养猪两种养殖模式下猪舍内空气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发酵床养猪猪舍内NH3、H2S在冬季和夏季平均浓度均低于普通水泥地面猪舍,但猪舍内PM10浓度在夏冬两季却有增有减。分析认为,发酵床养猪可有效降低猪舍内NH3和H2S气体的浓度,但管理措施不到位,将会增大PM10浓度,影响猪舍内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