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解答     
问:越冬蜂群要怎样布置蜂巢答:蜂群进入越冬前,要调整蜂巢,越冬蜂巢布置得好坏,是蜂群安全越冬的重要环节。冬季蜜蜂在贮存蜂蜜的巢脾上,随着气温的下降,慢慢结成蜂团,又叫冬团。蜜蜂吃食巢脾上的蜂蜜,依靠群体产生热量维持生命所需的温度,在活动的状态下过冬。因而,在布置蜂巢的时候,要根据蜜蜂冬季生活习性用蜜脾布置蜂巢。具体的方法是:弱小群双群同箱越冬,布置蜂巢时,在  相似文献   

2.
正冬季白天气温不超过10℃时蜜蜂就停止飞翔,箱内的蜜蜂开始结团,强群比弱群结团迟些。只要有较多的适龄越冬蜂,并有充足的饲料,用蜜脾布置好蜂巢,做好蜂群内外的保温包装工作,保持安静,蜂群就能够安全越冬。一、越冬蜂巢的布置越冬蜂巢要求是蜂数适当密集,便于结团,放置的蜜脾要整齐、浅褐色(使用1年以上,哺育过几代幼蜂的巢脾)。1.单王群越冬一般中间放2~3张重量较轻的蜜脾,两侧各放1~2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应尼勒克县蜂业发展办公室邀请,蔡继红、胡彦召、赵志礼3位专家不顾路途遥远赴新疆尼勒克县种蜂场开展养蜂技术培训及蜂群黑化鉴定工作。专家们为该县乌拉斯台乡、种蜂场两地150位基层蜂农进行"蜂群的周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蜜蜂病害与预防、蜜蜂饲料,春季繁蜂的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专题培训。培训现场专家与蜂农进行互动交  相似文献   

4.
《中国蜂业》2014,(11):16-17
<正>高寒地区养蜂最大困难就是蜂群安全越冬。高寒地区蜂群越冬时间长,冬季寒冷,要让蜂群安全渡过严冬,应做到以下几个要点:1.培育大量适龄越冬蜂,越冬蜂群群势达到越冬标准。2.充足的优质越冬饲料,避免混入有害饲料。3.越冬蜂群无螨害和其他病害。适宜高寒地区饲养的蜜蜂品种。4.合理的蜂路和符合越冬标准的巢脾及科学合理越冬蜂巢布置。5.适合和满足蜂群越冬的场所和场地。以上5项是蜂群越冬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因东北地区越冬时间长,气候寒冷,与其他省份蜂群管理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东北地区要使蜂群顺利越冬,合理布置越冬蜂巢是安全越冬的必要保障。那么怎样才叫合理布巢呢?主要根据蜜蜂生物学特点,在越冬期间取食饲料的规律,人为创造便于结团保温取食的便利条件,这就叫做合理布巢。一、布巢基本条件1.根据群势应达到越冬基本蜂数,单王单箱的越冬蜂群应不少于5框足蜂。2.单箱双王群每侧应在3框足蜂。3.优质足量的越冬饲料,保证无甘露蜜饲料,单脾重量应达2~2.5kg以上,蜜脾封盖率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6.
尼勒克种蜂场地处天山脚下,这里冬季气候严寒,对蜂群习惯采用室内越冬。为了帮助承包户寻求弥补室内越冬的不足,我们于1983年11月29日至1984年2月26日用伊犁黑蜂在尼勒克种蜂场进行蜂群室外越冬的试验。试验方法和步骤: 1.在越冬包装前选择1、2、3公斤左右重的黑蜂9群,先称准各群蜂的重量,然后以1公斤蜂留6公斤蜂蜜的比例,按不  相似文献   

7.
正尼勒克县种蜂场是饲养新疆黑蜂的重点地区之一,8月上中旬天气开始逐渐转冷,蜜源减少,有少许零星蜜源,是繁殖适龄越冬蜂的关键时期。秋季繁殖出来的蜜蜂,经过充分飞翔排泄,未参加采集和哺育活动,保持生理上的工作,蜂群越冬安全和来年春季繁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全面检查调整蜂群由于蜜源大量减少,蜂王产卵下降,出现新蜂出房日渐减少,老蜂不断死亡现象。同时,采集蜂和小群之间的子脾有多有少,子脾质量悬殊很大,因而需要对蜂群进行  相似文献   

8.
<正>老鼠喜欢啃咬巢脾,偷食蜂蜜,是蜂群的敌害之一。蜂场的蜂箱里经常会钻进老鼠,破坏蜂巢。如果蜂群正值越冬,巢脾被咬毁,蜂群越冬的蜂团会散开,蜜蜂活动多,代谢快,消耗饲料多,过早的把越冬饲料吃完,最终蜜蜂饥饿受冻而死亡,损失惨重。因此,防鼠是蜂场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目前蜂场防鼠措施有很多,比如在朝门口钉几个钉子,挡住老鼠进巢,安装老鼠夹、放置老鼠黏贴等,但  相似文献   

9.
必须做好蜜蜂安全越冬工作。首先,要对越冬蜂群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其中包括蜜蜂的只数、巢脾多少、巢内贮存蜜重量、花粉贮存量、子脾的面积、蜂王的好与坏、有无蜂螨、欧洲幼虫腐臭病和美洲幼虫腐臭病、下痢病等病虫害。其次就是根据自己的检查结果,对症下药。越冬饲料不足的,要加以补充(一般每群蜂补充饲料10斤左右)。第三才是布置好蜂巢位置和调整群势。就湘西山区而言,越冬蜜蜂的群势以六框左右较合适,3~4框要搞双群越冬。蜂巢的位置要视气温情况来定,一般以高寒山区选择向阳、背风、周围环境较安静的地方;如果是就地越冬的蜂群(箱),可放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的是有1000多群蜂的专业养蜂者吉姆·科尔的蜂群室内越冬技术。在內布拉斯加寒冷的冬季,吉姆做到使他的所有蜂群在室内安全越冬。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吉姆还不懂为什么在室外越冬每群蜂要耗27公斤蜂蜜,因而着手做室内越冬的尝试。经过六年试验,他完善了蜂群室内越冬管理技术。在相同的条件下,室內越冬蜂群经4~4.5个月越冬每群仅消耗蜂蜜4公斤(即每月每群耗用0.9公斤)。在大小为10×10×4米的室内,放1000个巢箱群,每群均有底板和大盖。为了安全越冬,每群蜂要有约1.3公斤重的蜜蜂和9公斤左右饲料蜜。  相似文献   

11.
我国温带、寒温带四季分明的地区,冬季蜜蜂在巢内结成越冬蜂团,处于半蛰居状态,以贮备的饲料度过寒冷的冬季。长江以南山区和半山区饲养的中蜂进入越冬期后,在蜂巢内形成越冬蜂团,蜂群内新陈代谢下降到最低限度,蜂群处于冬眠状态,越冬饲料逐渐被蜂群消耗。本试验就中蜂群培育适龄越冬蜂及适时断子与自然状态蜂群作了对比,测量了具体数据,为中蜂科学饲养与季节性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蜂群在寒冷的冬季,在蜂王周围的巢脾上形成一个球体,称为越冬蜂团。在越冬期间,对于蜂群的任何干扰,如振动蜂箱、发生鼠害、室内越冬蜂群受光线刺激等,都会使蜜蜂骚动不安,导致蜂团散开,增加饲料消耗,加速蜜蜂衰老,危及蜂群安全越冬。因此,要根据不同的越冬方式,施以相应的管理。室内越冬有许多优点:一是避免采花后期蜜蜂和幼虫中毒,避免盗蜂损失;二是避免在晴天蜜蜂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蜂群室内越冬,蜂巢微生态环境表现出明显的特性.试验对美意蜜蜂和卡尼鄂拉蜜蜂蜂团中心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以及隔板外侧空间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分别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相同品种不同群势和相同群势不同品种间,蜂团中心温度和隔板外空间温度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二氧化碳浓度在相同群势不同品种间的差别不明显,然而在同一品种、不同群势间表现出差异显著性.  相似文献   

14.
一、越冬蜂巢的布置 1.蜂脾关系:室内越冬的蜂群,要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如4~4.5框蜂放4张脾,切忌蜂脾相差悬殊;室外越冬蜂群也要蜂多于脾,如4.5~5框蜂放4张脾。越冬蜂巢的蜂路为12毫米左右。 2.巢脾的排列:蜂量不足4框蜂的蜂群,最好双群同箱越冬。布置蜂巢时,把半蜜脾放在闸板的两侧,整蜜脾放在半蜜脾的外侧;拥有5~6框蜂的蜂群,可以单群平箱越冬,布置蜂巢时,中间放半蜜脾,两侧放整蜜脾;蜂量在7框蜂以上的蜂群,应加继箱越冬,两个蜂箱各放8~9张巢脾,布置蜂巢时把饲料的80%放在继箱内,同样把整蜜脾放  相似文献   

15.
早春蜂巢出窖后.在较短时间(2~5天)内需要进行整理,使之为蜂群创造适宜生活环境.使蜜蜂随着外界蜜粉源的出现逐渐进入繁殖状态。1.重新布置蜂巢。北方冬季漫长.蜂群越冬期长达120~140天,此间受不良环境影响,第二年出窖时原来的蜂巢已不利于蜂群繁殖。为促进群势增强.应在蜜蜂爽身排泄后.把蜂群内的巢脾全部撤出.按其蜂数换上已消毒灭菌的深褐色蜜粉脾.以保障饲料充足。这样调整后不仅利于蜂王产卵.还利于蜂群防病治螨。早春外界尚无蜜粉源.布置蜂巢时间不宜过长.一旦发现蜂场内蜜蜂飞行较乱.就应立即停止.待蜂群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6.
蜂群越冬巢的一般布置方法,都是中间放半蜜脾,两边放大蜜脾。这种越冬巢的布置方法在越冬中后期往往有两种情况发生:一种是越冬蜂因为追逐饲料而分裂成两个;另一种是蜂团将蜜耗尽后不越过中间的无蜜空脾而发生饥饿。此种现象不论强群或弱群都可能发生(平箱越冬)。那么,怎样布置越冬巢才能既不违反蜜蜂喜欢在巢脾空巢房处结团的习性又能达到安全越冬的目的呢?根据以往失败的教  相似文献   

17.
<正>蜜蜂在越冬期,靠取食蜂蜜及增加运动维持蜂团所需要的温度,其代谢物粪便在大肠中逐渐增加。到了冬末,由于外界气温逐渐上升,蜜蜂腹中粪便负担加重而引起蜂群不安,增加活动量,可能导致蜂团中间的温度上升,蜂王开始产卵。因此,早春蜂王产卵不是从有了蜜源才开始的,而是在越冬后期就开始了少量的产卵。蜂王一经开始产卵,蜜蜂就要将蜂巢中温度提高到34~35℃,从而要多消耗饲料,促使腹中的积粪增多。因  相似文献   

18.
陕北地区蜂群越冬长达 5个月之久。为了使蜂群安全顺利地越冬 ,为下年春繁打好基础 ,应采取如下措施进行管理。一、强群越冬强群越冬是陕北地区蜂群越冬的重要基础。蜂群至少要达到 4框足蜂以上 ,放 5~ 6张脾为宜。有了这样的群势 ,才能安全越冬。二、要有充足的越冬饲料越冬饲料必须充足 ,蜜脾上部封盖 ,下部留少数空房 ,使蜜蜂在巢脾下部结团 ,这样蜂团距巢门近 ,空气流通 ,温湿度较平衡 ,蜂团不易受伤热 ,取食较容易 ,蜂群安静 ,能减少死亡率和饲料消耗。三、抓紧治螨蜂群断子后 ,进入越冬阶段 ,蜂螨全部转移到工蜂的体表 ,必须选择晴天…  相似文献   

19.
龚文广 《中国蜂业》2007,58(2):26-27
在赣南,中蜂蜂种数量逐渐在减少,分布区域在缩小。以致于有危及植物多样性的趋势。究其原因,意蜂盗入中蜂群是中西蜂混养区中蜂饲养最大的问题,西方蜜蜂侵入中蜂巢内后,盗取蜂蜜、蜂王被害、使蜂巢失守、蜂群因缺蜜受冻而死。  相似文献   

20.
<正>中蜂巢中储蜜什么时间采收为好,尤其原生态蜂群。农村不少蜂友认为农历9月9日重阳节为好,只要天气好,温度在15℃以上就可以取,留下越冬的饲料一直到第二年春天繁殖都不用去管它。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首先用刀割蜜时(原生态群),如取蜂蜜过多就会把蜜蜂割死,不少蜂群因越冬饲料不足,而被冻死或饿死,造成巨大损失。我有少量的原生态饲管群,越冬蜂群从没有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