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的弓形虫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弓形虫GRA7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检测引物和TaqMan-MGB探针,建立了弓形虫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特异地检测弓形虫DNA,而对新孢子虫、牛巴贝斯、马驽巴贝斯等虫DNA的检测均为阴性,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经3D数字PCR判定,其最低检测限为4.58拷贝/μL,灵敏度是常规PCR的1 000倍;重复性试验的组内、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对62份疑似弓形虫感染流产的胎牛脑组织DNA进行检测,荧光定量PCR阳性检出率为24.19%(15/62),常规PCR为19.35%(12/62),阳性样品均包含于荧光定量PCR阳性样品中。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用于弓形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日常监测,为监控弓形虫"带虫宿主"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根据驽巴贝斯虫(Babesia caballi)18S rRNA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452 bp核苷酸片段,建立了检测驽巴贝斯虫病的PCR方法。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低能检出0.01 fg/μL驽巴贝斯虫DNA模板。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在被检测的6个巴贝斯虫株中,仅驽巴贝斯虫株能扩增出特异性片段,马泰勒虫、双芽巴贝斯虫、莫氏巴贝斯虫、卵形巴贝斯虫、大巴贝斯虫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对45份马属动物血样进行检测,本研究建立的PCR方法测得驽巴贝斯虫病的阳性率为26.67%(12/45),与显微镜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PCR检测方法可显著提高驽巴贝斯虫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马驽巴贝斯虫是一种寄生于马属动物的血液原虫,给马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旨在建立两种高效、可靠的PCR诊断技术,为进一步提高口岸检疫工作效率奠定基础。根据马驽巴贝斯虫Bc48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探针,建立了PCR和qPCR检测方法,测试了两种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稳定性。结果显示:建立的两种方法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PCR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4.04×102 copies/μL,qPCR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4.04×101 copies/μL;对33份马血样品进行检测,结果qPCR检出的阳性样品数为23份(69.7%),而PCR检出的阳性样品数为9份(27.3%)。表明两种方法均可成功用于马驽巴贝斯虫的检验,但是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灵敏度明显优于PCR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一种快速、敏感检测牛巴贝斯虫的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牛巴贝斯虫rap-1基因保守区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经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牛巴贝斯虫套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特异地检测牛巴贝斯虫,而对双芽巴贝斯虫、牛环形泰勒虫和弓形虫的检测均为阴性;该方法的灵敏度可达1.3×10~1拷贝/μL,是牛巴贝斯虫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的10倍,是常规PCR的1 000倍。对50只扇头蜱和微小牛蜱DNA进行检测,套式PCR、牛巴贝斯虫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和常规PCR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0%、72.0%和0。本实验建立的套式PCR检测方法适用于牛巴贝斯虫病的早期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为蜱传牛巴贝斯虫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马驽巴贝斯虫(Babesia caballi)病是马属动物的一种血液原虫病,被农业农村部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针对马驽巴贝斯虫病的ddPCR检测技术.利用马驽巴贝斯虫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测试了方法的特异性、稳定性及灵敏性,对30份可疑样品进行了初步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最...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建立马驽巴贝斯虫抗体的快速、准确检测方法。以纯化的马驽巴贝斯虫Bc48基因片段的原核表达产物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并利用重组抗原与单克隆抗体建立间接竞争ELISA(CI-ELISA)方法检测马驽巴贝斯虫抗体。结果显示:制备出3株能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1H2、7F4、11F4,通过对CI-ELISA条件筛选得出,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0.19μg·mL~(-1),单克隆抗体11F4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3.2×10~5,通过检测30份马驽巴贝斯虫阴性血清及20份阳性血清,确定该检测方法临界值为45%;特异性试验发现,该CI-ELISA方法不与感染马泰勒虫病的阳性血清发生反应,具有特异性;用所建立的CI-ELISA检测临床血清90份,与标准c-ELISA试剂盒总符合率为92.2%、阳性符合率92.1%、阴性符合率94.1%。试验结果表明,该CI-ELISA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基于单克隆抗体(11F4)与重组蛋白(HIS-Bc48)所建立的CI-ELISA特异性、重复性好,可为新疆马驽巴贝斯虫的检测、监控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根据双芽巴贝斯虫(Babesia bigemina)18SrRN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检测双芽巴贝斯虫的实时荧光PCR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最小检出量为1.1×101 copies/μL的标准质粒,比常规PCR灵敏1 000倍;重复性好,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21%1.14%和0.31%1.14%和0.31%1.50%,均小于2%;特异性强,对牛常见的其他两种血液原虫和健康血液无交叉反应。用建立的实时荧光PCR和常规PCR分别对3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实时荧光PCR和常规PCR的检出率分别为30%和16.7%。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荧光TaqMan实时荧光PCR方法可以灵敏、准确、快速检测双芽巴贝斯虫感染,将为蜱传牛梨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制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马梨形虫病双重PCR检测方法,试验根据Gen Bank发表的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18S rRNA保守基因序列分别合成2对特异性引物,以核酸混合物为模板,优化反应条件建立马梨形虫病双重PCR检测方法,并检验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用该双重PCR检测方法对采自昭苏种马场的马疑似病例全血进行检测,并与镜检法和单重PCR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双重PCR检测方法能对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核酸扩增出大小为529 bp和789 bp特异性目的片段,而对双芽巴贝斯虫、环形泰勒虫、羊泰勒虫、牛巴贝斯虫核酸的扩增均为阴性;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阳性DNA被稀释1×108倍时均能检出其相应目的片段;对采集的46份马疑似病例血样进行PCR诊断,其中驽巴贝斯虫感染率为30.4%(14/46),马泰勒虫感染率为41.3%(19/46);双重PCR检测方法与单重PCR方法的符合率为100%。说明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临床感染隐性病例的联合检测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反刍动物埃立克体(E.ruminantium)准确定量的微滴数字PCR方法(ddPCR),本研究以E.ruminantium p CS20基因为靶基因,选取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了E.ruminantium dd PCR方法。利用本研究建立的dd PCR方法检测E.ruminantium、牛巴贝斯虫、牛双芽巴贝斯虫、环形泰勒虫、无形体、犬埃立克体、牛埃立克体、马埃立克体和立氏埃立克体等,结果显示仅E.ruminantium出现特异性扩增,而与其他寄生虫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将p UC57-p CS20重组质粒标准品10倍倍比稀释(1×10-1拷贝/μL~1×105拷贝/μL)后,利用该dd 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检测限为1.8拷贝/μL,比相应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敏感性高10倍,本实验建立的dd PCR方法敏感性高;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变异系数(CV)均小于2%,重复性好。利用建立的dd PCR方法对50只钝眼蜱样品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样品反刍动物埃立克体核酸的最低拷贝数为26拷贝/μL,dd 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的检出率均为1...  相似文献   

10.
根据GenBank中马巴贝斯虫(Babesia equi)ema-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内外2对引物,其中外引物扩增ema-1基因60~627nt间567 bp片段,内引物扩增ema-1基因259~488nt间229bp片段。从实验室感染马巴贝斯虫阳性马匹全血样本中提取DNA,采取2次扩增的方法,扩增到229bp特异性条带,建立了适合马巴贝斯虫快速检测的套式PCR方法。经重复性试验和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马巴贝斯虫阳性样本在229bp均出现条带,而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扩增结果为阴性。采用该方法对已知阴、阳性的16份马匹全血样品进行检测,有8份为阳性,与实际结果的符合率为100%。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特异性,可用于马巴贝斯虫病的临床诊断、病料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1.
孙明 《中国动物检疫》2020,37(10):99-103
为建立一种灵敏、特异、快速的牛巴贝斯虫检测方法,针对牛巴贝斯虫Rap-1a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然后构建重组质粒制作标准品,经过优化反应体系、绘制标准曲线,建立了牛巴贝斯虫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并进行灵敏度、特异性及稳定性检测,同时利用该方法对37份田间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牛巴贝斯虫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标准曲线方程式为y=-3.362×Log(X)+43.32,相关系数R2=0.999,扩增效率为98.4%。该方法的灵敏度为1.0×102 copies/μL,是普通PCR(1.0×104 copies/μL)的100倍。该方法对牛双芽巴贝斯虫、大巴贝斯虫、卵形巴贝斯虫等7种常见的牛梨形虫病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组内和组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5%,37份田间样品的阳性检出率为67.5%。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牛巴贝斯虫TaqMan荧光定量PCR灵敏度高,且特异、稳定,适用于牛巴贝斯虫的诊断,从而为其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猪圆环病毒3型(PCV3)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PCV3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经过反应体系和条件优化,建立了特异性检测PCV3的TaqMan-MGB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检测方法在4.78×10~1拷贝/μL~4.78×10~9拷贝/μL质粒标准品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其与多种常见猪病病毒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敏感性是常规PCR方法的100倍,敏感性较高;批内批间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2.3%,重复性良好。对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PCV3的检出率高于常规PCR方法,并且PCV3阳性样品多存在混合感染情况。该方法的建立为PCV3的实验室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为快速、准确地检测反刍动物埃立克体,本研究以反刍动物埃立克体pCS20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TaqMan和Eva 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反应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了分析,并与OIE推荐的套式PCR方法一起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本方法特异性强,与牛巴贝斯虫、牛双芽巴贝斯虫、环形泰勒虫、犬埃立克体、牛埃立克体、马埃立克体和立氏埃立克体无交叉反应;TaqMan和Eva Green荧光定量PCR对pCS20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7.4拷贝·μL-1和1.74拷贝·μL-1,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组内和组间CV均小于1.5%。对420只钝眼蜱样本的检测显示,TaqMan和Eva Green荧光定量PCR的检出率分别为25.48%和29.29%,与套式PCR检测方法相比,敏感性更高。本研究为反刍动物埃立克体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一种敏感、快速的羊泰勒虫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羊泰勒虫18S rRNA保守区设计1对特异引物,经各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羊泰勒虫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特异地检测羊泰勒虫,而对卵形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羊巴贝斯虫和瑟氏泰勒虫检测均为阴性;该方法的灵敏度可达2.08×10~1拷贝/μL,比普通PCR灵敏度高100倍。组内及组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5%。对5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荧光定量PCR和常规PCR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8%和38%。本实验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适用于羊泰勒虫定量分析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新疆部分地区马匹感染马驽巴贝斯虫病的流行情况,通过PCR方法对不同地区所采集的样品进行检测,并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段马驽巴贝斯虫感染情况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所检测的504份马血样中,54份血样为阳性,阳性率为10.71%。其中北疆昭苏种马场、阿勒泰、吐鲁番托克逊马驽巴贝斯虫阳性率分别为20.61%、5.17%、0;巴音布鲁克牧场、和静地区马驽巴贝斯虫阳性率分别为0和8.59%。从阳性样品中都检测到了驽巴贝斯虫BC48基因片段,与已知序列的同源性为99%。X≤3,3X≤6,6X≤9,X9四个年龄段马驽巴贝斯虫感染率分别为9.76%、10.53%、11.21%和11.65%。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昭苏种马场与阿勒泰、巴音布克牧场分别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巴音布鲁克牧场与和静也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昭苏种马场与吐鲁番托克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地方差异不显著。各个年龄段马驽巴贝斯虫感染无显著性差异。本试验的研究数据可为研究新疆马驽巴贝斯虫分布特点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寻求一种快速灵敏的环形泰勒虫病PCR检测方法,基于环形泰勒虫裂殖体表面蛋白(Theirelia annulata surface protein,TaSP)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技术扩增出该基因长为393 bp的高免疫原性区片段。用该引物对环形泰勒虫、中华泰勒虫、瑟式泰勒虫、尤氏泰勒虫、吕氏泰勒虫、绵羊泰勒虫、马泰勒虫、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基因组模板进行特异性试验,对环形泰勒虫基因组模板进行梯度稀释后扩增,以确定试验的敏感性,同时用本试验建立的方法与常规显微镜镜检方法对150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在被检测的9个样本中,只有环形泰勒虫基因组模板中扩增出了符合大小的特异核苷酸片段;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PCR对环形泰勒虫的扩增效率可达到10-10;通过对150份血清样品的检测,并与血涂片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等特点,适用于牛环形泰勒虫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新疆南北疆部分疫区马匹携带驽巴贝斯虫(Babesia caballi)抗体情况,运用实验室已构建保存的地方虫株重组Bc48为靶抗原,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Bc48转化至BL21表达系统中,诱导表达出36 KDa的重组蛋白。经KCl法切胶纯化重组蛋白后作为rELISA包被抗原,对阿克苏、伊犁、和硕等7个区域的随机采集样品(n=256)进行马驽巴贝斯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Bc48重组抗原能够精确识别马驽巴贝斯虫标准阳性和阴性血清;所检测的临床样品中,驽巴贝斯虫抗体阳性率为19.5%,其中,南疆2个地区(和硕、阿克苏)马驽巴贝斯虫病阳性率分别为30%、9%;北疆5个地区(昭苏种马场、伊犁卡拉苏、洪纳海乡、阿尕什敖包乡和富蕴县区域)马驽巴贝斯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7%、12.5%、17%、5%和35%。本次调查结果为新疆驽巴贝斯虫防控措施及疫苗和驱虫药的使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一种快速鉴别诊断鸡毒支原体和鸡滑液囊支原体的方法,试验针对鸡毒支原体pvpA基因和鸡滑液囊支原体vlhA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TaqMan-MGB探针;人工合成包含荧光PCR扩增目的基因的序列,并与载体连接后构建重组质粒MG-pvpA和MSvlhA,测序正确后作为标准质粒;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MG和MS的TaqMan-MGB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进行评价并利用该方法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良好,与其他常见鸡病原不发生交叉反应,检测MG-pvpA、MS-vlhA的灵敏度分别达到1.58×101拷贝/μL、1.21×101拷贝/μL,批内与批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从36份临床样品中分别检出MG和MS阳性样品11份、8份,与商品荧光PCR试剂盒符合率达到100%。研究表明建立的TaqMan-MGB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敏感性高,可用于检测临床样品,快速准确地鉴别MG和MS,有利于鸡群中支原体的监测和净化。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犬巴贝斯虫(Babesia cains,B.canis)的方法,试验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巴贝斯虫18S rRNA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对建立的基于SYBR GreenⅠ检测巴贝斯虫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准确检测出10拷贝/μL的样本,灵敏度是常规PCR的1 000倍;该方法可以特异地检测巴贝斯虫,对6个对照组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低于5.00%;对豫西地区收集的21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阳性率为66.7%,普通PCR方法的阳性率为55.1%,血涂片法的阳性率为33.3%。说明该方法可用于临床疑似巴贝斯虫感染犬的早期检测和确诊。  相似文献   

20.
马泰勒虫病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寻求一种快速、有效的马泰勒虫 (Theileria equi,T.equi) PCR检测方法。基于马泰勒虫18S rRNA基因序列,在其V4高变区设计特异性引物Te-18F、Te-18R,通过PCR技术获得了531 bp的核酸片段。用该引物对马泰勒虫、马泰勒虫和驽巴贝斯虫混合样本、驽巴贝斯虫、尤氏泰勒虫、中华泰勒虫、环形泰勒虫、绵羊泰勒虫、吕氏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基因组模板进行特异性试验。同时对马泰勒虫基因组模板进行不同浓度稀释后扩增,以便于确定试验的敏感性。用本试验建立的方法与常规显微镜镜检方法对45份马属动物血样进行检测。特异性试验显示,在被检测的9个样本中,只有马泰勒虫及马泰勒虫和驽巴贝斯虫混合模板中扩增出了符合大小的特异核酸片段。驽巴贝斯虫、尤氏泰勒虫、中华泰勒虫、环形泰勒虫、绵羊泰勒虫、吕氏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PCR对马泰勒虫的扩增效率可达到10-13。对本试验建立的PCR检测马泰勒虫方法评估结果显示,PCR对马泰勒虫的检出率为17.78%(8/45),显微镜镜检结果只有8.89%(4/45)两者的符合率为100%。本试验建立的马泰勒虫PCR检测方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