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蜂蜜是健康食品,所以才有那么多的追求者,而生产者怎样才能产出符合消费者要求,使之对其充满信心,而不产生疑心的蜂蜜呢?兹因蜂蜜中抗生素含量超标,欧盟市场禁入中国蜂蜜,并波及到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等国。而这些含抗生素对人体有害的产品,就得困在国内中国人自己吃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百业俱兴,为什么一个养蜂大国的蜂蜜就不能冲进国际市场去呢?全世界的蜜蜂都是优质生产者,为什么中国产的蜂蜜就抗生素残留超标呢?应该归究于我国第一线养蜂员缺乏蜂病防治知识,只知用药防病,认为“用药比不用药好”,却忽略了蜜蜂本身的抗病机能。为此,中国…  相似文献   

2.
熊维红 《蜜蜂杂志》2018,(11):38-38
笔者养蜂时间长了,经常就会有人问:“哪种蜂蜜好些?为什么会结晶?”这些问题正好反映了我们对蜂蜜知识的欠缺。 蜂蜜是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集到的花蜜,经过充分酿造而储存在蜂巢中的甜物质。蜂蜜成分主要是单糖类葡萄糖、果糖,还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蜂蜜的好处在于不需要酶的分解就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  相似文献   

3.
蜜蜂的蜜囊容量为0.03~0.05克,每天可飞出10~20次,平均15次左右,每天最多可采花蜜0.75克。但花蜜水分大,约含水分百分之七十左右,要经过蜜蜂酿造,使之成为含水分不超过百分之二十的蜂蜜。实际每天一只蜜蜂只能采进0.27克花蜜。蜜蜂的寿命为30~40天(指工蜂),而幼蜂阶段又不能出巢采蜜,每只蜜蜂能飞出采蜜的时间只有20天左右,能采蜜5.4克左右,而一只蜜蜂  相似文献   

4.
颜澎 《蜜蜂杂志》2014,(4):22-22
<正>笔者到50岁时,父亲送给我4箱中蜂。父亲是教师,业余时间养蜂已有40多年。记得小时候读书开学,提着两斤蜂蜜到收购站卖了,钱就够交学杂费。由于父亲有工作,蜜蜂只能放在家附近定地饲养。我家周围的蜜源植物有桉树、红花草和零星的枇杷,所以每年采收到的蜂蜜不多,自己吃点给亲戚朋  相似文献   

5.
陈晓东 《蜜蜂杂志》2023,(2):53-54+56
蜜蜂的采集行为,就个体而言具有严格的专一性,每次采集活动只采一种花。就群体而言具有优选性,选择流蜜最涌的花种采集。这是蜜蜂生存进化的客观需要,也是授粉服务和单花种蜂蜜生产的科学依据、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6.
羣众来信     
新疆尼勒克国营种蜂場蜂蜜丰收今年我們飼养的高加索种蜜蜂获得了丰收。在早春出室的733群蜂,共生产蜂蜜200,000斤,平均每一群蜂生产270多斤蜂蜜;造脾8,000多张,产蜡400多斤,分蜂500群。仅出售蜂蜜一項就获得110,000多元的收入。今年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績,主要是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把大寨精神运用到工  相似文献   

7.
<正>类似于外出执行任务的飞机,蜜蜂出巢采集时需要携带一定量的"燃料",以提供飞行所需的能量。蜜蜂的"燃料"来自于储存在蜜囊内的蜂蜜。由于蜜蜂的蜜囊容量有限,如果携带的蜂蜜量过多,那么可以容纳花蜜的空间就相应减少;而且携带的蜂蜜会使蜜蜂体重增加,造成飞行过程中能量的浪费;还可能导致蜜蜂的机动性下降,增加被捕食的风险。相反如果携带的蜂蜜量太少,则不能充分保障蜜蜂采集飞行的能量需  相似文献   

8.
答读者质疑     
问 :《蜜蜂杂志》 2 0 0 2年第 6期 2 4页《友情为重 ,忍让为先》一文中 ,有这样一段识别盗蜂的叙述 :“其实 ,蜂群并没有起盗 ,那些大肚子蜂是采集蜂 ,就像一些人带着干粮和水去较远的庄稼地里劳动一样”。我是专业定地养蜂者 ,有蜂群 4 0~ 5 0箱 ,每年都订《蜜蜂杂志》 ,还购买了很多养蜂书藉 ,从中我向老前辈和科研工作者及其他蜂友学到了不少先进养蜂经验。关于盗蜂 ,很多文章所介绍的都是大肚子蜂往外飞是盗蜂 ,没有说大肚子蜂往外飞是采集蜂的。采集蜂要带饲料出去采集吗 ?那么采集一次花粉飞多远 ,带多少饲料呢 ?答 :《蜜蜂杂志》 2…  相似文献   

9.
1蜂蜜蜂蜜是蜜蜂从各种蜜源植物的花中采集花蜜酿造而成的,新采收的蜂蜜是带有粘性的透明或半透明液体。在通常情况下,气温15℃以上时是液态,当气温下降到15℃以下时就会形成半结晶或结晶体。蜂蜜的主要成分,成熟蜂蜜水分只占20%以下,葡萄糖含量多,其次是果...  相似文献   

10.
最先接触蜜蜂是很小的时候。那时经常跑到花中捕捉蜜蜂玩,被蜂螫后就有点害怕。上学后课文中出现"勤劳的蜜蜂"这一词,更深的了解不多,印象中只保留着"勤劳"、"甜甜的蜂蜜"等,关于蜜蜂的奥秘就更没有探索。于是,今年的选修课我选择  相似文献   

11.
由于蜂蜜滞销,今年以来,我摇出几百斤40°以上的中蜂蜜,一直在家积压无处销售,曾想将蜂毁掉。正在为难之时,我有机会到桂平县大湾乡介山村,了解到这一带几乎没有养蜂的,但群众有食用蜂蜜的习惯。一些小药店里虽有一些零星的蜂蜜出售,但售价都高达1.80元1市斤。这个地方还盛产花生油。当我摸到这一条信息后设想:“能否将蜂蜜运到这一带走村串巷试销?每斤1元或用花生油兑换,1斤花生油换2斤蜂蜜,花生油在当地的售价是2元1斤。我随即运去130多斤蜂蜜试销。结果不出所料,蜂蜜刚摆出,群众纷  相似文献   

12.
译海拾零     
蜂王比黄金贵国外有人估计,一磅重蜂王(约有1,800只,每只按6美元计算),其价值高达11,000美元。这个款数,使每只蜂王的价值超过其等量体重黄金的3倍。不过,不是人人都需要这样多的蜂王。但从这个价值数字看出,蜂王对养蜂者来说,它的价值又是多么大。蜂酿蜜与空气蜜蜂酿制成一磅成熟蜂蜜,大约需要采集3磅花蜜。3磅花蜜中含有的两磅水分,在蜜蜂酿蜜的过程中蒸发掉。要蒸发掉如此多的水,巢房四周就要有3,000—25,000立方米空气与相应的湿度。据估计,最适宜的空气平均值为20,000立方米。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要酿成作为蜜蜂眼下或来日食用的贮存蜜,每磅成熟蜜是需要这个数量空气的。  相似文献   

13.
梦随蜂飞     
《蜜蜂杂志》2021,41(7)
正2021年3月初的一天,我回家看望父母。妈妈急切地说:"你爸买蜂了。"果然在2楼有6箱蜜蜂,小精灵们嗡嗡地上下翻飞,向我展示着优美的舞姿。3年前爷爷去世后,父亲总在念叨养蜂,但全家人都激烈反对,主要因为他已是七旬的老人,担心他体力不行,累坏身子骨。父亲在20多岁时就和爷爷跟随村上的养蜂场出去放蜂,一去就是20多年。据说去过云南、四川、甘肃等地,但是没有挣到多少钱。我的童年是在无数次的蜂蜇刺痛中度过的,每次被蜇后就可以涂上蜂蜜,这样我也就可以舔到甜甜的蜂蜜了。有时候渴望吃到蜂蜜,却害怕被蜂蜇。  相似文献   

14.
问题征答     
《蜜蜂杂志》2006,26(11):5-5
我业余养有20多群蜂,2006年春繁后获得几百斤蜂蜜的收成。但是由于夏天蜂群遭受到罕见的高温侵袭,蜜蜂死亡很多,现每箱仅剩平均1脾蜂左右,但蜂王基本都还好。现应怎样做才好?希望众蜂友支招。(贵州省习水县酒厂一蜂友)问题征答$贵州省习水县酒厂!一蜂友  相似文献   

15.
蜜蜂出巢采集时,需要携带一定量的蜂蜜以提供采集飞行的能量消耗。但是携带的蜂蜜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假设采集距离和蜜源状态是影响采集蜂调节出巢携带蜂蜜量的因素,通过训练采集蜂在不同距离和蜜源状态采集,然后,解剖测量出巢采集蜂蜜囊内蜂蜜量。结果显示,采集距离越远、蜜源不稳定的蜜蜂携带的蜂蜜量要更多一些,说明东方蜜蜂可根据采集距离和蜜源状态来调整需要携带的蜂蜜量。  相似文献   

16.
房柱 《蜜蜂杂志》1991,(3):36-38
利用蜜蜂及其产品供人体医疗保健的方法称蜜蜂疗法(Apitherapy),简称蜂疗。蜜蜂疗法是一种自然疗法(Naturopathy)。中国幅员辽阔,蜜蜂资源丰富,养蜂历史悠久。由古以来,蜂疗在中国传统医学和民间医疗保健中占据重要地位。一、利用蜜蜂采集的蜂产品——蜂蜜、花粉和蜂胶蜜蜂采集植物花内蜜腺或茎叶蜜腺的分泌物经过酿制而贮存于蜂巢内的蜂蜜历来就是人类的珍贵食物。被保存三千多年的中国甲骨文中已有“蜜”字,《礼记·内则》  相似文献   

17.
一杯蜂蜜     
火车头把刚装好的运往南方的蜜蜂车皮拉走了,年青的女货运员杜勤英回到办公室,拿起茶杯刚要倒水,突然楞住了,里面装满了东西。“蜂蜜,蜂蜜!”杜勤英把茶杯捧在眼前仔细看着:“师傅,哪来的蜂蜜?”赵师傅喜滋滋地放声说道:“这是养蜂的乔同志送来给你尝尝味儿的”。“给我?不!我不能收。”杜勤英捧着  相似文献   

18.
问题解答     
问:在蜜源开花季节,蜜蜂从蜂场到蜜源地采集最远的可达几里? (山东林立)答:蜜蜂的有效飞翔半径一般定为距离蜂场五里。在这个范围以内如果蜜源稀少,蜜蜂有时能飞出十里以外去采集。在大流蜜期,蜂群最好是摆放在靠近蜜源的地方。因为这样可以节约蜜蜂往返飞行的时间和减少体力和饲料的消耗,提高采蜜量。问:什么样的地方适合作蜂场?蜂场与蜂  相似文献   

19.
正张大利老师:我有个问题咨询下,我养的是中蜂,都是用木桶饲养。每年到10月末天气稍冷时取蜜,巢内都留些蜂蜜越冬,为了防止蜂群受冻,现每年都在院子里用棉被包裹蜂桶,包装应该没什么问题。有时天气好,就有蜜蜂出巢飞行,蜜蜂也很健康,可一到春季查看时,蜂群所剩无几。这种情况已经连续两年了,特别是秋季较强壮的蜂群死亡率更高。书上介绍强群好越冬,为什么我的强群死亡率反而高呢?有人说是暖冬的原因,请张老师帮忙解答下,我该怎样才能降低蜂群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陈其伟 《蜜蜂杂志》2003,(10):35-35
我是初学养蜂者。我养蜂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我自己拥有百余亩的果园 ,主栽品种是甜油桃 ,需要蜜蜂授粉 ;二是因为蜂产品的保健作用 ,我家兄弟姐妹每年购蜂蜜花费在 1 0 0 0元左右。目前 ,我饲养 1 0群蜜蜂 ,并向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引进了“浙农大一号”浆蜂。我自养蜂以来 ,就订阅了《蜜蜂杂志》 ,购买了相关的书籍 ,因而对蜜蜂、蜂产品、蜜源植物等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在《蜜蜂杂志》上看到了多则关于出售金银花蜜的广告 ,对此我一直持怀疑态度 ,但未认真研究 ,不敢乱下结论。而且我从儿时起就知道金银花有蜜 ,因小时候我时常采来金银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