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从形态学和分子水平对山羊腔阔盘吸虫(Eurytrema coelomaticum)的种类鉴定提供依据,对采集自广东佛山发病山羊胰脏的阔盘吸虫在形态学观察的基础上,抽提虫体基因组DNA,通过PCR方法对虫体核糖体18SrRNA基因和线粒体cox1基因进行扩增,将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到大肠埃希菌DH5α感受态细胞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获得虫体18SrRNA基因的大小为1 922bp,线粒体cox 1基因大小为444bp。序列分析显示,获得的18SrRNA基因与GenBank收录的腔阔盘吸虫(E.coelomaticum,登录号为DQ401035)同源性高达99%;线粒体cox1基因与GenBank收录的胰阔盘吸虫(E.pancreaticum,登录号为KC535544)的同源性仅为90%。研究结果从分子水平证明采集自广东佛山山羊体的阔盘吸虫为腔阔盘吸虫(E.coelomaticum),对山羊阔盘吸虫病的防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鉴定山羊脑多头蚴,通过对虫体进行形态学观察并采用PCR扩增虫体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cox1)基因,将有效序列进行NCBI-Blast在线比对,利用MEGA6.0构建遗传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山羊脑多头蚴cox1序列长度为446 bp,与多头带绦虫同源性达10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分离株与多头带绦虫位于同一分支。结合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山羊所感染的多头蚴属于多头带绦虫幼虫——脑多头蚴,cox1基因可作为鉴定多头带绦虫的有效分子标记,研究结果为山羊脑多头蚴的分子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阔盘吸虫是牛羊常见寄生虫病,据文献报道及书籍记载,寄生在牛羊胰脏的胰管内。1984年6月20日因作肝片吸虫染色体需要,我们宰杀母山羊一只,在小肠系膜根部收集到枝睾阔盘吸虫和胰阔盘吸虫成虫421条。19(?)5年元月10日又在一只母山羊同样部位收集成虫542条。由于其寄生部位与以  相似文献   

4.
为弄清黄牛感染的片形吸虫种类,首先对来自河南济源市一肉牛屠宰场黄牛肝脏上的片形吸虫进行形态学观察,然后基于核糖体ITS1、ITS2区域和线粒体nad1、cox1基因序列进行分子鉴定。ITS1和ITS2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济源黄牛源片形吸虫分离株JY003和JY004为Fh/Fg杂合型片形吸虫。基于nad1和cox1基因序列,JY003和JY004与大片形吸虫的相似性高于肝片形吸虫,其中nad1序列与大片形吸虫中国云南、日本和韩国分离株的相似性高达100%。在基于nad1和cox1基因的进化树上,分离株均与大片形吸虫参考株处于同一分支。结果表明,首次从河南黄牛体内鉴定出Fh/Fg杂合型片形吸虫,为动物和人的片形吸虫病防控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吉林省内华支幸吸虫自然分离株的种类及基因变异情况,将镜检含有疑似华支睾吸虫囊蚴的麦穗鱼,经胃蛋白酶消化后获得该寄生虫囊蚴,用比重沉降法去除杂质,同时利用形态学和PCR方法进行种类鉴定.镜检结果表明分离株具有典型的华支睾吸虫囊蚴特征,并且经过PcR方法扩增出了华支睾吸虫的种特异性基因片段,碱基序列与GenBank...  相似文献   

6.
山羊枝睾阔盘吸虫病是由歧腔科、阔盘属的枝睾阔盘吸虫寄生于羊的胰脏胰管内而引起的以营养障碍和贫血等为特征的吸虫病,严重时衰竭而死亡,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2009年6月南宁市邕宁区某个体山羊场发生了一起山羊以消瘦、水肿和贫血为特征而致羊死亡的病例,经剖解和实验室的检查确诊为山羊枝睾阔盘吸虫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利用全证据法对采自湖南省长沙生态动物园狐狸体表的2只寄生虱进行准确鉴定。首先通过显微镜观察寄生虱的形态特征,初步鉴定为毛虱。然后分别提取2只寄生虱的DNA样本,再以PCR扩增寄生虱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亚基(cox1)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序列分析,并利用Mega 11程序最大似然法(ML)构建系统发育树,从分子水平进一步对寄生虱进行鉴定。PCR扩增结果显示,两个样本条带大小与预期一致,均约400 bp;序列分析显示两个样本cox1序列与GenBank收录的犬啮毛虱(Trichodectes canis,基因登录号MH001214)相似性均为99.0%;系统发育分析显示,两个样本均与犬啮毛虱位于同一分支。结果表明,采自狐狸体表的寄生虱为犬啮毛虱。本研究为湖南省不同宿主犬啮毛虱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新的分子学证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16,(4):563-566
本研究旨在对采自大熊猫秦岭亚种(ailuropoda melanoleuca qinlingensis)小肠内的槽盘吸虫进行种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虫体样本分别进行染色显微镜观察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Ⅱ(ITS2)部分序列的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经不同染色方法比较后,发现孔雀绿染色法处理后的虫体外部形态以及内部结构清晰,形态上符合印度槽盘吸虫(Ogmocotyle indica)的典型特征;序列及遗传进化分析表明,10个样本ITS2序列完全一致,其系统发生树显示10个样本与O.indica位于同一分枝。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的虫株从形态学和进化分析上均与印度槽盘吸虫具有高度一致性,提示该槽盘吸虫为印度槽盘吸虫。  相似文献   

9.
为了阐明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东方次睾吸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I亚基(cox1)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亚单位I(nad1)的遗传变异及种系发育情况,本研究利用PCR方法扩增黑龙江省3个地区的东方次睾吸虫线粒体cox1和nad1部分基因,对其序列分析并构建种系发生树,探讨其遗传进化关系。结果显示pcox1和pnad1基因片段长度分别为699 bp和492 bp,且基因长度均一致。pcox1基因种内变异率在0~0.7%,种间变异率在12.2%~15.8%;pnad1基因种内变异率在0~0.2%,种间变异率在12.7%~23.3%,种间变异要大于种内变异。分子进化树结果显示,3个地区的东方次睾吸虫聚集在一起,次睾属的另两个成员聚集在同一分支,且系统发生树中的Bootstrap值均较高。本研究表明线粒体cox1基因和nad1基因可以用于东方次睾吸虫的种系发育分析,本研究为东方次睾吸虫进一步的分子流行病学和数量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从形态学和分子水平对牛羽虱(Bovicola bovis,B.bovis)进行鉴定.对采自湖南省长沙市黄牛体表的虱子样品进行初步形态学观察后,通过PCR对虫体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I亚基(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1,cox1)基因进行扩增,应用DNAMAN软件开展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11.
吸虫病(Trematodiasis)如血吸虫病、肝片形吸虫病等是一类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我国和世界各地普遍流行,危害严重。本文将对吸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的研究进展、应用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一综述。目前,已完成包括复殖亚纲10个种和单殖亚纲4个种总计14种吸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吸虫线粒体基因组碱基组成、基因结构与排列、基因变异等分析结果为线粒体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分子分类学研究、物种起源、分子系统发育与进化分析及其疾病诊断等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指导作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有助于解决一些新近发现的种如三平并殖吸虫、中华血吸虫等独立种的分类地位;而怡乐村并殖吸虫和佐渡并殖吸虫是大平并殖吸虫的同物异名吸虫。日本片形吸虫与大片形吸虫的cox1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这些日本片形吸虫应为大片形吸虫;大片形吸虫不同株虽然在cox1基因序列上无差异,但nad1基因却有8.3%变异性,这表明大片形吸虫不同株中可能存在隐蔽种。总之,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可为吸虫虫种与虫株的分类学地位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人们可根据线粒体基因组序列,通过PCR方法有效地对临床上易混淆的吸虫的种、株或群等作出确切的鉴别与诊断,从...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我国东北地区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ITS1基因的变异情况及多态性,本研究以采自宾县、大庆、海伦、双城、泰来、同江和长春7个地区的华支睾吸虫为研究对象,PCR扩增ITS1基因,并与GenBank登录的麝猫后睾吸虫、猫后睾属吸虫、东方次睾吸虫、广西株华支睾吸虫、沈阳株华支睾吸虫和韩国株华支睾吸虫的ITS1基因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华支睾吸虫样品ITS1基因大小均为661bp,同源性在99.4%~100%之间.构建的系统发生树显示,分支情况与地区距离呈正相关,广西株与其它地区华支睾吸虫所属分支相隔较远,韩国株与东北地区各株相隔较近,海伦株与泰来株,大庆株与沈阳株,长春株与同江株,双城株与宾县株分别位于同一分支.结果显示,ITS1片段除了可作为遗传标记用以鉴定华支睾吸虫科内属间遗传关系,还可以区分属下种间的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了鉴定从汉中市牛体表采集到的蜱种类及其携带病原梨形虫(Piroplasma)的种类,在形态学初步观察的基础上,用PCR技术基于线粒体16SrDNA对蜱种类进行了分子鉴定,并基于梨形虫18S rRNA基因分别检测蜱体内携带巴贝斯虫属(Babesia)、泰勒虫属(Theileria)等病原情况.结果显示,所采集到的67只...  相似文献   

14.
双腔吸虫病为一种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疾病,据报道有3种双腔吸虫可以感染羊。为了解齐齐哈尔地区绵羊感染双腔吸虫的种类,本研究对齐齐哈尔地区绵羊胆管分离的吸虫根据虫体形态学初步鉴定为枝双腔吸虫;PCR扩增吸虫的r DNA ITS序列,测序后经NCBI数据库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分离的吸虫与枝双腔吸虫同源性达到99.8%;基于ITS-2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分离的吸虫与不同宿主来源的枝双腔吸虫聚集在同一个分支,因此鉴定本研究分离的吸虫为枝双腔吸虫。本研究对齐齐哈尔地区绵羊感染双腔吸虫种类有了初步了解,并为双腔吸虫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鉴别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大庆市犬小肠内采集的吸虫进行鉴定,采用苏木素染色法将虫体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构初步鉴定为圆圃棘口吸虫。提取该虫体的DNA,对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ernal spacer region,ITS)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和分析。经BLAST比对,发现与Gen Bank已发表的圆圃棘口吸虫序列的相似性达到99.6%。通过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两种方法证实从犬体内分离出的吸虫为圆圃棘口吸虫。  相似文献   

16.
应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第Ⅱ亚基(cox2)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四川省12个山羊源多头蚴样品的cox2基因部分序列(pcox2)进行PCR扩增,分析其种内变异并重建系统进化树。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所获得的pcox2序列长度为531 bp,共检测到8个变异位点,变异率为0~1.3%。基于pcox2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多头蚴四川分离株与已知多头带绦虫位于同一分支,且脑源和肌间多头蚴聚在一起,均为多头带绦虫。结果表明,多头蚴cox2基因种内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但种内相对保守,与带属其他绦虫种间差异较大,故可作为多头带绦虫种间遗传变异研究的分子标记。这一研究结果也为山羊多头蚴病的分子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四川地区多头带绦虫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用线粒体cox1基因和Cyt b基因全序列分析了20株四川山羊源多头蚴(11株寄生于脑,9株寄生于肌间)的遗传变异,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20株多头蚴cox1和Cyt b基因全序列长度分别为1 623和1 068bp,分别有59个和9个变异位点,其碱基变异率分别为0.1%~2.5%和0.1%~0.7%;分别检测到17个和6个单倍型,总的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968±0.033和0.737±0.068,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005 98±0.001 33和0.003 06±0.000 79,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06和0.003。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均显示来源于脑部和肌间的20株四川山羊源多头蚴与多头带绦虫同在一个支系,均为多头带绦虫,且多头带绦虫四川分离株与伊朗、土耳其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而与中国甘肃、中国广州、意大利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远。研究结果表明线粒体cox1和Cyt b基因均可作为检测多头带绦虫种群遗传多样性的有效分子标记,且Cyt b基因的多样性水平低于cox1基因。  相似文献   

18.
为了鉴定送检池鹭所感染的消化道线虫种属关系,通过对虫体、虫卵形态学观察和虫体cox1基因的序列分析进行虫体鉴定,即采用PCR扩增线粒体DNA中细胞色素I(cox1)基因,获得有效序列进行NCBI-Blast在线比对,并构建遗传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池鹭消化道线虫cox1序列长度为443 bp,与狮弓首蛔虫同源性为99%,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与狮弓首蛔虫位于同一分支。结合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池鹭所感染的线虫属于狮弓首蛔虫,鉴定结果可为池鹭消化道线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兽医学报》2016,(3):475-479
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淡水鱼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吉林省是我国该病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为了解吉林省淡水鱼的感染情况,本试验于2014年9月—2015年6月对吉林省扶余市3个乡镇(长春岭镇、得胜镇、更新乡)的松花江流域及沿江支流的野生淡水鱼感染情况进行了形态学观察与PCR鉴定。进行胃蛋白酶消化法的囊蚴形态学观察;PCR引物的设计及特异性鉴定;华支睾吸虫吉林分离株囊蚴和成虫的PCR鉴定。结果显示,3个乡镇分别获得11种淡水鱼,麦穗鱼、泥鳅、黑鱼、老头鱼、鲫鱼、鲶鱼、嘎牙子、白鲢、虾、白鱼、船钉鱼平均每克囊蚴感染量依次为142.16、0.47、0.05、0.38、0.09、0.14、0.32、0.07、0.42、10.23、39.3个,其中麦穗鱼感染量最高。华支睾吸虫吉林分离株18SRNA的PCR扩增片段与中国广西分离株同源性为98%。  相似文献   

20.
为摸清江津市牛、羊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按寄生虫完全剖检法和粪便检查法进行寄生虫区系调查,共剖检12只水牛、12只黄牛、40只山羊。结果:检出牛感染的寄生虫28种,隶属3门5纲7目16科21属,其中吸虫12种,绦虫2种,线虫9种,蜘蛛昆虫5种;羊感染的寄生虫30种,隶属4门6纲8目17科21属,其中吸虫8种,绦虫3种,线虫8种,蜘蛛昆虫5种,原虫6种。对牛危害严重的寄生虫是肝片形吸虫、菲策吸虫、鹿前盘吸虫、捻转血矛线虫、蛇形毛形线虫、水牛痒螨;羊的优势虫种为肝片形吸虫、枝睾阔盘吸虫、鹿前后盘吸虫、细颈囊尾蚴、捻转血矛线虫、蛇形毛形线虫、阿氏艾美耳球虫、克氏艾美耳球虫、柯雅艾美耳球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