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发群 《养蜂科技》2003,(3):42-42,24
在不同的蜂群中 ,工蜂开始采蜜的日龄也不同。以往的研究显示工蜂的保幼激素控制采蜜这种行为 ,蜂群的内部情况也影响保幼激素的含量和初次采蜜的日龄 ,这就暗示了蜂群中工蜂日龄结构直接影响蜂群劳动分工。保幼激素影响成年工蜂的行为发展规律 ,并且血液中的保幼激素含量是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加的。不同日龄 ,从事不同劳动的工蜂体内的保幼激素含量都不同。这些表明群体环境的变化作用于内分泌系统而引起蜂群劳动分工的变化。为了说明工蜂是怎样获取群体环境变化信息而相应地改变其行为。黄志勇和Robinson验证了两种假设 :一种是“工蜂—工…  相似文献   

2.
以前的研究表明 :像黄蜂和蜜蜂等原始社会性膜翅目昆虫 ,它的保幼激素能调控卵巢的发育。而在西方蜜蜂这一高社会性蜜蜂属中 ,它的保幼激素在控制分工方面起着明显的作用 ,但在繁殖上没有明显的影响。同样也有证据表明 ,黄蜂的保幼激素对其卵巢发育也起着调节作用 ;同日龄的无王群工蜂要比有王群的工蜂的卵巢发育更快和含有更高的保幼激素分泌率及血液淋巴保幼激素浓度。Bloch等人在1 996年证明了保幼激素分泌率是不同的。但在该领域内保幼激素浓度到目前只用半数伽利略方式测试过 ,所以还不清楚是否是保幼激素合成率的不同而决定了血淋巴…  相似文献   

3.
激素在蜜蜂等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是调控蜜蜂变态发育中十分重要的两种激素。蜕皮激素通过其受体ecr/usp诱导br-c等早期反应基因表达后调节蜜蜂生长发育、变态和生殖等许多方面;保幼激素作为"维持现状"激素和"行为起搏器"在蜜蜂生长发育中也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主要就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在蜜蜂中的具体作用进行讲述。  相似文献   

4.
在蜂群中 ,工蜂依照日龄来分工。成年蜂的开始 1~ 3周 ,工蜂在巢内主要担任护理和清巢的任务 ,而工蜂在生命的最后的 1~ 3周内转为采集和守门工作。蜜蜂也能通过加速 ,推迟甚至改变它们的行为发育来对群体状况的改变而做出反应 ,这是许多社会性昆虫一个群体高度协调的例子。在蜂群中 ,工蜂血淋巴中保幼激素变化规律是 :血淋巴中保幼激素的浓度随年龄显著增加 ;内勤蜂很低 ,从事采集和守门的工蜂更高 ,另外早熟采集蜂JH浓度高 ,超年龄的哺育蜂浓度很低 ,并且从采集蜂转为哺育 ,保幼激素降低。利用保幼激素 ,保幼激素类似物可诱导蜜蜂过早…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中华蜜蜂幼虫发育期体蛋白质和体脂肪含量的变化规律,以中华蜜蜂为试验材料,分别采集3日龄、6日龄、9日龄的蜂王幼虫、工蜂幼虫、雄蜂幼虫,检测其体蛋白质和体脂肪含量。结果表明:相同日龄的工蜂幼虫、雄蜂幼虫、蜂王幼虫体蛋白质和体脂肪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工蜂幼虫和蜂王幼虫的体蛋白质含量随着日龄增长先减少后增加,雄蜂幼虫的体蛋白质含量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增加;工蜂幼虫和蜂王幼虫的体脂肪含量随着日龄增长先增加后减少,雄蜂幼虫的体脂肪含量随着日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蜜蜂是一类社会性昆虫,具有级型分化体系,不同级型蜜蜂在发育时间和寿命上存在明显差异。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是一类蜜蜂体内的重要激素,对蜜蜂的生长发育、级型分化,以及寿命等方面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该文从JH生物合成、JH对蜜蜂生长和行为发育、级型分化和寿命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通过探索环境、激素和蛋白共同调控蜜蜂级型分化和寿命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揭示JH在蜜蜂生长发育中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蜕皮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具有共同调控家蚕丝蛋白合成的作用。将家蚕5龄第3天幼虫的中部和后部丝腺置于含不同浓度20E或JH的培养基中进行离体培养,于培养不同时间通过定量PCR检测丝素蛋白基因及丝胶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蜕皮激素处理对丝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因激素使用剂量和作用时间不同而异;保幼激素处理会抑制丝蛋白基因的表达,尤其对丝素蛋白重链基因Bmfib-H的表达抑制作用更为明显,50 ng/m L JH处理48 h后Bmfib-H的表达水平下调1倍左右;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共同处理比单一激素处理更有助于丝蛋白基因的表达,但用保幼激素先处理丝腺24 h后再用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共同处理,会显著抑制丝素蛋白轻链基因Bmfib-L的表达。试验在排除蚕体内源激素干扰的条件下,从转录水平初步分析了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对家蚕丝蛋白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8.
测定发现,家蚕滞育卵胚胎发育全过程中,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含量的变化辐度较大,保幼激素含量与胚胎发育进程的关系密切,保幼激素含量又与蜕皮激素含量有关。因此认为,虽然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对胚胎滞育性没有决定作用,但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相互拮抗又相互协调,对滞育激素控制的胚胎发育进程起某种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克隆中华蜜蜂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基因,探究中华蜜蜂SOD1基因的表达特性.利用巢式PCR技术扩增、克隆及分析中华蜜蜂SOD1基因,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发育时期(3和6日龄幼虫、l和4日龄蛹以及1和7日龄成蜂)、不同部位(成蜂的头、胸和腹)SOD1基因的表达量,探究中华蜜蜂SOD1基因的表达特性.结果显示:克隆获得中华蜜蜂SOD1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其cDNA全长631bp(GenBank登录号JN700517),编码152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15.65 ku,等电点为6.21,经氨基酸序列比对,与意大利蜜蜂有99%的相似性,与其他典型的昆虫(如果蝇、冈比亚按蚊、斜纹夜蛾,家蚕、熊蜂)也有67% ~85%的相似性;中华蜜蜂SOD1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和部位中均有表达特异性,在6日龄幼虫表达量达到峰值,而在4日龄蛹中最低;头部与腹部表达量显著高于胸部(P<0.05).本研究成功克隆获得中华蜜蜂SOD1基因,其cDNA全长631 bp,编码152个氨基酸.该基因在中华蜜蜂整个发育时期均有表达,而且不同发育时期以及不同部位的表达量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中国蜂业》2017,(12):16-19
通过对5组不同日龄的中华蜜蜂工蜂以及内勤蜂和外勤蜂的唾液腺酶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8日龄以下日龄中华蜜蜂工蜂唾液酶活性明显低于19日龄以后的工蜂,在18日龄以内唾液酶活性随日龄增长而不断增加;另外,外勤蜂唾液酶活性明显高于内勤蜂。  相似文献   

11.
《中国蜂业》2020,(6):22-23
<正>圆桶与标箱,繁蜂谁好谁劣养蜂,我喜欢搞对比试验,同样的两群中蜂,分别放在圆桶土法饲养和意标箱活框饲养,前者繁殖更快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圆桶土法饲养适应了中蜂结团保温和向下造脾发展的习性。一、中蜂结团保温孵化的习性自然界中的中蜂,造脾便于结成圆形球体。《几何学》告诉我们:球状建筑最省材料,且体积最大。但是蜂箱要造成圆形很难,接近圆形的有圆柱体与正方体。上饶地区流行的圆桶(图1)和意标箱(图2)  相似文献   

12.
《蜜蜂分区饲养技术》课题,是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科委下达的科研项目,经过3年推广、应用,认为该项目的主要特点:一是省工、省时、省料,蜂群有计划地发展;二是在取蜜时不要每框都摇蜜,不振动蜂王,不损坏幼虫和子脾,使蜂王能安心产卵;三是不干扰蜜蜂的正常繁殖,不会有失王现象,使蜂王安定,蜂蜜均获高产稳产。1蜜蜂分区饲养的组织和管理在1个标准箱内放1块隔王板,把蜜蜂分为2个区,一区作为繁殖区,另一区作为采蜜区,取蜜时只取一区,另一区不动,使蜜蜂安定;蜜蜂满箱,蜜源到来时,就可以限制蜂王在1~2张脾上产卵,缩小产卵圈,减少哺育工作。2几项高…  相似文献   

13.
为保护中华蜜蜂,国家相继建立了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但在保种、保护的模式上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保种场的保种模式需要保种场和保护区协调建立,并实行多点保种;保护区要分区进行保护,对于保护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要依法进行解决和处理,才能保证中蜂保种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中蜂是我国的优良蜂种,它能利用零星蜜源,省饲料,但中囊病一直威胁着中蜂的生存与发展。在蜂群发病症状表现出的前10~20天,有时会更长,病蜂蜂群就表现出工蜂背板处光泽度开始消失,工蜂数量减少。蜂群开始患病时,如无有效防治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蜂群会出现对蜜源的拒绝现象,进而工蜂衰退加速,最后工蜂光泽度消失,颜色加深,病虫开始出现,有时巢脾会泛白,光泽油润状消失。在非工作期间,工蜂曾出现静止状态,横梁蜂路间,工蜂头朝上结团,病群无光泽油润,排列慌乱,有失王感,有时蜂场会出现没有病虫但见子不见蜂的现象,这是过渡状态,是蜂群患病的…  相似文献   

15.
触角作为蜜蜂重要的感觉器官,在感受外界环境刺激、实现个体间信息交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华蜜蜂是我国本土蜂种,亦是一类经济昆虫。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中华蜜蜂工蜂与雄蜂触角及其表面感受器的形态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蜂触角呈膝状,包括柄节、梗节和鞭节3部分。工蜂柄节比雄蜂的修长,而雄蜂鞭节较工蜂的粗壮,且多一节。工蜂触角上有7种类型的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分布最多,雄蜂触角上有6种感器,其中板形感器分布最多。在雄蜂触角上发现了一类新的感器为栓锥形感器。工蜂和雄蜂触角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形态和触角节数上,其感受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中华蜜蜂在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论述了中华蜜蜂在与被子植物共同进化中,形成中国特有的种类众多,分散,分层阔叶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自20世纪初引进西方蜜蜂种后,由于西方蜜蜂的竞争,导致中华蜜蜂分布区和数量减少75%以上。作者指出:西方蜜蜂和其他传粉昆虫不能代替中蜂的生态作用,并提出建立中蜂保护区、中蜂生产区、选育中蜂优良品系和通过转基因技术将西方蜜蜂高产性能转入中蜂等措施,保护中华蜜蜂。  相似文献   

17.
神农架东方蜜蜂的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研究通过测定神农架6个不同采样点的6群东方蜜蜂,每群15只工蜂,每只蜜蜂样共38个形态特征,并结测定的性状特征数据进行因素分析、集合分析和区辨分析;形态性状与生态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并与周边省份东方蜜蜂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发现,神农架蜜蜂种群内遗传变异丰富,种群中许多形态性状特征表现出较明显的地理变异性;蜜蜂个体增大、体色变深,具体是前翅长、前翅宽、背板3、4宽;后腿长、蜡镜长、蜡镜宽、蜡镜间距、腹片3、6的长和宽逐渐增加;而背板3、4的色素度、小盾片的色素度逐渐加深.神农架东方蜜蜂种群形态性状的多态性、多型性及其生态地理变异式样,均具有生态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中蜂生态养殖的内涵2003年7月24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1号)将生态养殖定义为:“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所谓生态养蜂是指,在无污染、蜜蜂健康繁殖和生长的环境下,采用系统工程方法,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把蜂业、农业、林业等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因地制宜设计、规划、组织、调整和管理蜂业生产,维护蜜蜂健康,保障人类安全,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使养蜂业更好地为社会、生态环境和经济服务的一种生产形式。中蜂生态养殖也应在上述概念的范畴之内,在新的形式下,应尊重蜜蜂应有的基本福利,提高植物传粉效率、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保证养殖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形式。因此,中蜂生态养殖必须考虑到蜜蜂的福利需求。  相似文献   

19.
2000年入春以来 ,由于长期阴雨低温 ,加之部分蜂场忽视加强管理和防治 ,造成中蜂囊状幼虫病暴发。此次暴发是锦屏县继1979年以来发病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一次。在开始感染发病的3月中旬 ,病情蔓延至蜂群飞逃 (死亡 )最严重的4月中旬和越夏开始断子的6月中旬 ,我们3次对42户适度规模的养蜂户进行全面调查。42个蜂场蜂群发病前蜂群总存箱1965箱 ,先后感染发病1126箱 ,发病率为57.30 % ,病后飞逃 (死亡 )689箱 ,占发病数的61.19 % ;春季不能取蜜的蜂场有22个 ,占调查蜂场总数的52.38 % ;20个…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以中华蜜蜂蜂群里不同时间段的卵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时间段卵人工转移后的存活率。结果表明:24~36h卵的存活率最高,其次是12~24h的卵;0~12h卵的存活率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