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杨金海 《中国棉花》2008,35(7):30-31
近几年,随着滴灌面积的不断扩大,水肥药有机耦合的施用,棉花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农田生态环境和棉田小环境也逐渐发生了改变.由于种植品种的单一,生态环境变得非常脆弱,自我调控能力差,致使棉田主要害虫的群落组成和发生程度亦发生很大程度的改变,老的害虫依然严重威胁着棉花,新的害虫种类不断地显露.近两年一二五团的双斑萤叶甲的发生期逐年提前,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我团的主要害虫(表1).  相似文献   

2.
1979—1983年作者研究了大豆根蛇潜蝇越冬蛹的有效积温与大豆根蛇潜蝇成虫发生盛期的关系。明确该蛹发育起点温度为9.2±1℃,总有效积温为181±12.6日度;提出有效积温预测式,并结合该地区1979—1983年气象资料,验证田间实际发生情况,结果吻合程度很高。  相似文献   

3.
北疆棉田新害虫双斑萤叶甲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斑萤叶甲又名双斑长附萤叶甲,属昆虫纲、鞘翅目、叶甲科,在内地发现主要为害玉米、高粱、豆类、苜蓿、马铃薯等。以成虫食害植物叶片和花穗,造成作物减产,大发生时甚至绝产。近5年来,北疆奎屯地区发生基数逐年增加,危害加剧,2004年危害棉田面积达6000公顷,成为当地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石河子地区棉田2004年开始点片发生并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棉花盛蕾期虫口基数最高,危害最重。发生范围逐年扩大,危害呈上升趋势。该虫在棉花上的发生危害及防治的研究报道国内目前还没有,现将其在棉花上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危害特点双斑萤叶甲…  相似文献   

4.
2018和2019年7~9月在齐齐哈尔地区通过在玉米田间悬挂黄板(40 cm×25 cm),设距地面1.0 m和玉米雌穗上2种悬挂高度,每7 d更换,调查其对双斑萤叶甲、蚜虫诱杀作用及对主要天敌昆虫的诱集影响.结果表明,黄板对双斑萤叶甲成虫具有显著的诱杀作用,高峰期周平均最多诱杀188头/板.平均单板诱虫量变化反映出双...  相似文献   

5.
李文博  崔娟  徐伟  史树森 《大豆科学》2019,38(4):584-588
为明确东北大豆田同期杂草野黍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探寻防治方法。大田条件下采用添加密度系列试验和拟合方程模型方法,研究同期杂草野黍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及两者间的竞争关系,计算其经济阀值。结果表明:大豆株高、单株荚数和产量随野黍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对数函数模型拟合大豆产量损失率与野黍密度之间关系最好y=22.102Ln(x)-42.592(R2=0.977 2;F=171.338 4;P=0.000 2)。根据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和对数函数模型,野黍人工防除的经济阈值为15.05株·m^-2,95%精异丙甲草胺乳油、24%烯草酮EC、10.8%高效氟吡甲禾灵EC化学防除野黍的经济阈值分别为8.19,7.59和7.67株·m^-2。野黍与大豆争夺田间光照和土壤水肥,导致大豆严重减产,采取化学防除野黍具有明显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6.
大豆田鳢肠发生动态及其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小娟  李俊  董立尧 《大豆科学》2012,31(5):789-792
分别于2010和2011年,采用田间定点观测法和添加试验法,研究了大豆田鳢肠发生动态及其与大豆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鳢肠出草高峰期为大豆播后第12~18天;鳢肠在大豆播后第40天进入株高和鲜重的快速增长期,比大豆推迟20 d。每平方米大豆有效株数、单株有效荚数和大豆产量均随着鳢肠密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大豆理论产量损失率(Y)与鳢肠密度(X)之间符合二次曲线方程:Y=-0.038X2+3.147X+3.746(r2=0.971)。  相似文献   

7.
茶尺蠖成虫消长动态及其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尺蠖(Boarmia obliqua hypulina Wehrli)是茶树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在国内分布较广,尤其在苏、浙、皖等省发生最为普遍,为害严重。该幼虫喜食幼嫩芽叶,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严重,广大茶区对该虫的防治都比较重视。  相似文献   

8.
同期稗草对东北春大豆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稗草是中国北方大豆田的恶性杂草,危害大豆生长发育,降低大豆产量,对大豆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本研究在大田条件下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拟合函数关系模型的方法,研究了稗草与大豆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在稗草的竞争干扰下,大豆单株荚数,产量均随稗草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株高没有显著变化。直线函数能较好地拟合大豆产量与稗草密度之间的关系y=-12.863x+2 720.396(R~2=0.982;F=217.340;P=0.001),直线函数亦能较好的拟合大豆产量损失与稗草密度之间的关系y=0.467x+1.017(R~2=0.982;F=217.352;P=0.000 1)。大豆田稗草人工除草的经济阈值为24.65~27.89株·m~(-2),90%乙草胺乳油、12.5%烯禾啶乳油、5%精喹禾灵乳油化学防除稗草的经济阈值分别为2.79~3.39,3.45~4.12和3.18~3.95株·m~(-2)。  相似文献   

9.
鞍山地区稻水象甲成虫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11.
稻水象甲是水稻生产上一种重要害虫,是检疫对象。我们鞍山地区自1994年在岫岩县哨子河乡首次发现稻水象甲以来,目前已遍布三县一区,危害比较严重,给水稻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几年来我们在进行封锁防治的同时,还对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总结如下:1稻水象甲成虫的发生规律几年来,我们每年于11月中旬(冬前),4月中旬(冬后),在哨子河、雅河、新甸、大营子等乡镇的水稻本田、田埂、沟渠、山坡、林带等地,用单对角线两点取样法,深度为10cm,取30点的土样在室内用温水漂洗…  相似文献   

12.
蜗牛对大豆危害分析及经济阈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晓武  黄佩璋 《大豆科学》1996,15(3):258-262
在玉米大豆作田中设置重复试验,研究蜗牛对大豆危害及控制的经济阈值,蜗牛危害与大豆生育、产量性状呈y=Ae指数函数关系,与产量致损率呈Y=Ax幂函数关系。据Chiang,HC(1979)恒等变换模式InET=In/EC.Y.Al.p.sc/Bi,设计了大豆各亩产量时防治蜗牛的阈限动态指标,从防治时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双斑长跗萤叶甲已上升为东北春大豆的主要害虫。文章从识别方法、发生规律、防治策略、防治措施方面介绍了大豆双斑长跗萤叶甲研究寄主,并结合大豆生产现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茶丽纹象甲成虫消长动态及其食叶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文明 《中国茶叶》1993,15(1):30-31
茶丽纹象甲(Myllocerinus aurokineatus Voss)又称茶叶象甲,在浙江、安徽、江苏、江西、福建、湖南、云南等省均有发生,近年来在某些茶区为害猖獗,主要为害夏茶,使夏茶损失严重。以往对该虫的生活习性有过一些报道,但与防治至关重要的如成虫消长动态和食叶量等方面还未见详细的研究报告。为了掌握该虫的  相似文献   

15.
茶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 Lefevre)是我国南方部分茶区近年来发生严重成灾的一种茶树害虫。1979年以来,该虫先后在湖南省的安仁、茶陵、临武、郴县等地发生成灾,现已遍及湘南、湘东30多个产茶县,郴州地区70%以上的茶园普遍发生严重,已成为当地最主要的茶树害虫之一。该虫以成虫咬食茶树叶片,幼虫取食茶树根系。为害严重的茶园,在春茶后期直至夏、秋季均无叶可采,严重影响了茶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豆主要病虫害发生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大豆主要病虫害发生及其防治研究进展陈品三(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世界危害大豆病原菌有100多种,能引起不同程度经济损失的35种;已知我国约有大豆病害29种,害虫240余种,常发生危害的70余种,造成较严重损失的40余种,年损失约占总产的7~1...  相似文献   

17.
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治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地介绍了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及病原菌病害综合防治,明确了该病的发生与品种、土壤类型及气象等诸方面的关系,为病害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证明了带菌土壤和种子是该病害主要侵染和传播途径,同时建立了综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8.
1986-1998年调查结果表明,第二代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iibner)是危害大豆最严重的世代,95%左右的卵产在大豆中上部的嫩梢、嫩叶、幼荚、花萼和茎基上,平均每株落卵4.1粒。大豆上的卵量(Y1)和幼虫量(Y2)与第一代蛾量(x)密切相关,其关系式为:Y1=-315.9+1.7783x(n=6,r=0.8562),Y2=31.3 0.134x(n=6,r=0.8652^*)。在第二代棉铃虫产卵初盛期应用B.t菌剂(含孢子100亿个/ml)200倍液喷雾3次,或用1.8%齐螨素乳油675ml/hm^2,兑水810kg喷雾2次,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东北三省重要病害,近年来发病较重。嫩江地区历史上大豆种植面积最多为461万多亩,亩产204斤。现因此病的危害仅种植270多万亩,亩产只100斤左右。特别是本地区南部各县发病较重。为发展大豆生产,扩大种植面积,开展大豆孢囊线虫病防治研究工作,对促进大豆生产有着重要意义。我们经过四年的研究,兹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低温对椰心叶甲成虫体内几种抗寒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昆虫的抗寒性与其体内抗寒物质的含量密切相关.以短时低温处理椰心叶甲成虫,并以正常饲养的为对照,研究低温对虫体自由水、糖类(总糖、海藻糖、糖原)、甘油、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温诱导处理后椰心叶甲成虫自由水含量急剧下降,由67.10%下降到45.11%,总糖含量略微下降,由19.82 μg/mg下降到18.00 μg/mg;而海藻糖、糖原、甘油、脂肪4种物质大量积累,其中,海藻糖由3.22 μg/mg上升到5.88 μg/mg,糖原由1.12 μg/mg上升到4.46μg/mg,甘油由11.45 μg/mg上升到15.10 μg/mg,脂肪由6.43%上升到8.14%.说明椰心叶甲对低温具有一定的应答反应,虫体抗寒物质应答系统为:海藻糖-糖原-甘油-脂肪,虫体有一定的耐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