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属浆果类树种,果皮相对较薄,果实易感“日灼”,特别是近几年发展面积较大的“红地球”品种,“日灼”尤为严重。笔者结合近几年对葡萄套袋中发生“日灼”现象,提出几点建议,供套袋用户参考。1正确选择果实袋葡萄套袋,尤其是红地球葡萄套袋是当前栽培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正确选择适合葡萄栽培用户当地生产条件的果实袋是防“日灼”的首要条件。从近几年葡萄套袋发生“日灼”的结果看,多为套用低劣质袋或选择了不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型的果实袋引起的。所以购买葡萄果实袋一是要选择具有研究、开发、生产为一体的正规厂家的果实袋…  相似文献   

2.
红地球葡萄日灼病与反光膜套袋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2年5~7月,用塑料反光膜作外袋、白色葡萄套袋为内袋制成双层反光葡萄套袋,进行红地球葡萄防日灼病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光葡萄套袋内温度低于气温0~2℃,当气温为38℃时,该套袋内红地球幼果均未发现日灼现象,防日灼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不同果袋对大五星枇杷果实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枇杷产量,生产精品枇杷,于2013年4-5月在贵州省余庆县进行了枇杷不同果袋套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枇杷大五星品种果实套袋后果实橙黄色、茸毛多、果锈少,未套袋(CK)的果实橙红色、茸毛少、果锈多,果袋外黄内白、外黄内黑、外黄内黄的平均单果重与未套袋(CK)的平均单果重43.00 g相比,分别增加11.54 g、11.19g、7.22g,耒套袋的日灼率11.50%、鸟食率9.5%、裂果率11.2%、农药残留抑制率1.60%,套袋处理的日灼率0、鸟食率0、裂果率1.9%~2.2%、农药残留抑制率0.枇杷采用套袋技术,可提高果实品质,防止日灼和鸟害,降低裂果率,减少果实农药残留和大气污染.综合各因素分析,建议在贵州省枇杷种植区推广应用外黄内白或外黄内黑的双层果袋套袋.  相似文献   

4.
正气灼病与日灼病是葡萄栽培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生理性病害,露地栽培、避雨栽培、套袋栽培等栽培方式均有不同程度发生。虽然两种病害都属于生理性病害,但在发病部位、危害程度、导致发病因素等方面均有一定差别,果农应注意区分和采取正确方法防治。  相似文献   

5.
在葡萄栽培生产中,对果穗进行套袋、实施物理隔离,可有效地降低农药等有害物质的残留和污染,改善和提高果品的外观品质,这项措施已成为一些主要葡萄品种(如红地球等)必不可少的栽培技术环节.但是葡萄果实套袋,由于起步晚、时间短,其应用过程中表现为"应用在先,研究滞后".因而,在果实袋销售市场中适宜各生产区的系列果袋少,低劣质袋充斥市场、配套技术缺乏,不合理使用套袋给果农带来损失的事件屡屡发生.为此,总结葡萄套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其解决途径,是当前葡萄生产中为贮藏保鲜做前期准备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1.套袋时间不对。相对来说套袋宜早又不能过早,一般在膨大期套。套得晚,有些葡萄已感染上病菌,喷药也难以全部铲除,仍在袋内繁衍。据实验,膨大期套袋,葡萄烂果率仅为2.5%,而晚20天套袋,烂果率为17.8%。2.套袋方法不对。有人称,套袋葡萄要在喷药后6天内套完,其实不然。实践证明,葡萄喷药后,应等药液  相似文献   

7.
红提葡萄套戴不同果袋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夏季高温、干燥、强光等气候影响,红提葡萄常常表现出日灼较重、颜色过深等缺点。葡萄套袋可以创造小环境,改善果实颜色,保持果粉完整,降低农药残留,提高果实商品性。同时,对于日灼这一生理病害也有预防作用。目前,不同材质的果袋类型较多,应用较多的是白色纸袋。其他类型果袋性能如何?为此,我们进行了不同材质果袋套戴红提葡萄的比较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试验地为4年生红提葡萄园,双主蔓龙干修剪,棚架栽培,南北行向,栽植株行距1×4m,树势中庸,质地沙壤土,肥力中等,肥水供应充足。果园管理按照统一技术要求进行。于开花前,选择树…  相似文献   

8.
1.果实套袋的必要性套袋可以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使果面干净整洁;减少尘埃和农药对果面的污染;减少果实病虫害发生和夏季高温日灼为害;减少储藏过程中的软化果和腐败果;提高果实的商品性和经济效益,一般套袋后每千克果实售价可提高0.5~1元。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物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葡萄套袋技术也因此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通过对葡萄套袋前的准备工作、套袋的时间选择和过程、套袋后的管理、解袋时间和方法以及最后的采收和包装进行介绍,提出了葡萄套袋技术的推广措施,以期在大力发展套袋技术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套袋技术。  相似文献   

10.
新疆阿图什的木纳格葡萄自1995年荣获全国第二届博览会金奖以来,倍受消费者的青睐,产品供不应求.近年来,随着木纳格葡萄栽培面积的扩大,病虫害问题日趋严重.药剂防治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果穗上产生了农药残毒和药斑污染,且部分果园日烧病较严重.因此,我们对木纳格葡萄进行了套袋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近2年来的葡萄套袋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优质鲜食葡萄在贵州寡日多湿地区栽培,生产过程中若栽培技术不到位,会导致病害发生非常严重,特总结出"避雨栽培、限产提质、合理修剪、水肥管理、果实套袋、病虫联防"栽培技术24字方针,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连片的葡萄大棚蔚为壮观,葡萄架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果实,村民们在果园里忙着打理枝叶……近日,有"中国南方吐鲁番"之称的广西兴安县15万亩葡萄丰收在望。"再过一个来月,这些葡萄就能上市了。"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溶江镇莲塘村葡萄种植基地的果园里,70岁的庄作人和老伴一边小心翼翼地给葡萄套袋,一边和笔者聊天,"套了袋可以防虫,就不用打农药了,葡萄无‘农残’,果  相似文献   

13.
套袋对山葡萄花色苷及相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权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4):255-258
为了研究套袋对山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还原糖和总花色苷含量的影响,为生产优质山葡萄提供理论指导。以‘双红’山葡萄为试验材料,应用HPLC技术,研究套袋对山葡萄花色苷及相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可使果实的滴定酸含量显著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和含糖量降低,总花色苷含量无显著差异,花青素-3-葡萄糖苷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在采收期提前解袋可使还原糖增加,总花色苷含量无显著差异,花青素-3-葡萄糖苷含量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14.
酿酒葡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玛纳斯地区酿酒葡萄产业链的不断发展,迄今面积已增至近6667hm^2。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病虫害发展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常见的几种酿酒葡萄病虫害有霜霉病、白粉病、毛毡病、叶蝉、黄化病、日灼等。  相似文献   

15.
正陕西省果蔬种植"葡萄状元"、西安市鄠邑区合利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海峰致力于生产出绿色、高品质的果品,并带领合作社社员一起致富奔小康。他种植葡萄有何秘籍呢?地壮树强病害少"高温天气,葡萄园管理好,就能生产出优质的果品。"这是张海峰今年最大的感悟。今年气候反常,葡萄套袋后,出现了霜霉病,果农损失惨重。但在鄠邑区蒋村镇曹村一万多亩的葡萄园里,由于张海峰指导和管理及时,当地葡萄没有出现霜霉病,并且葡萄果个均匀、色泽诱人。  相似文献   

16.
<正>葡萄溃疡病主要发生在葡萄果实转色期至成熟期,为害枝干和果穗,造成枝条溃疡枯死、果实脱落、树势衰弱。发病特点葡萄溃疡病菌是弱寄生性病原菌,在有伤口的情况下,如修枝、日灼、冻害、动物和昆虫危害等容易感病。溃疡病菌经伤口侵入时,其侵染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7.
柑橘果实套袋虽然没有苹果、桃、梨、葡萄等果实套袋普遍(这与果树种类、品种有关,也与套袋后的效果和管理措施有一定关系),但偶有内质增酸降糖的报道,从总的情况看,果实套袋有利于改善柑橘果实外观、提高品质、生产精品果、增加收益。以下从品种选择、园地选择、  相似文献   

18.
套袋技术主要应用于苹果、梨、葡萄等水果的生产,因套袋后的果实病虫害少、果面光洁、质量显著提高,近年来已逐渐应用到茄果类和瓜类蔬菜上(特别是反季节的)。目前采用套袋技术的蔬菜主要有番茄、茄子、苦瓜、丝瓜、黄瓜等。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3月16日,湖南省新邵县陈家坊镇朱家村生态葡萄、草莓园里,观光和采摘的人络绎不绝,县科技局"12396"服务专家正在草莓种植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帮助果农解决相关的技术难题。该基地负责人邓小燕介绍,近几年,她在县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酿酒葡萄面积大幅度增加,我团于1998年开始种植酿酒葡萄.笔者对1998年、1999年定植的葡萄根系分布进行调查,初探土壤盐碱含量对葡萄根系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