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在英明领袖华主席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油橄榄的生产和科研工作发展很快,形势大好,至今年止,全省已发展到八地三市七十二县,定植达四十五万株,并规划建立了二十三个油橄榄基地县,计划发展六十九万亩。省林科所一九六四年定植的三百一十六株油橄榄,一九七五年三百零八株开花结果,总产鲜果一万二千八百多斤,单株产鲜果最高达一百七十一斤。平均亩产鲜果四百五十斤,实出油七十六十斤。从各品种来看,连续三年(一九七四——一九七六年)平  相似文献   

2.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亲自从国外引进的。经过十多年的引种试验,证明在我国各地可以成功,是一个优质高产的油料树种。目前在南方十几个省、市、自治区中,有的平均每株可产果40市斤,出油10市斤,每亩产油100市斤以上,超过大豆、花生每亩平均产油水平。我省赣州地区林科所,已出现92市斤果的丰产单株,实践证明,油橄榄在我省引种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我所于一九七四年开始引种油橄榄,共三十多个品种(类型),其中米扎、佛奥、卡林、钟山24等十五个品种(类型)已开花结果。一九八○年有269株结果,共产果1103斤,平均单株产量4.1斤。其中“佛奥”单株产量最高达52斤(折油11.5斤)。七年来,通过观察、比较、鉴定,表明“佛奥”为适应我区生长的一个好品种。它具  相似文献   

4.
汉中地区自1962—1978年,成片栽植油橄榄达2万多亩,目前已有1,000余株开花结果,总产量8,000多斤。其中引种最早的汉中县褒河林场和城固县柑桔育苗场,在1977年分别获得亩产(鲜果)842.3斤和1,040斤高产基础上,于1978年又获较大幅度增产,前者总产鲜果,1,210.3斤(平均亩产1,286.5斤),比1977年增长34.5%;后者总产鲜果4,645.2斤(平均亩产1,720.4斤),比1977年增长39.5%。更为可喜的是1973年新栽植起来的油橄榄园(城固县油橄榄场1,100  相似文献   

5.
油橄榄“米扎”是一油用品种,自一九六四年引入我省十三年来的观察试验说明,在各大品种中,“米扎”表现最好,主要是生长快,抗旱、抗寒、及抗病性强,产量和果实含油率高。我所一九六四年定植的三十一株米扎品种,单株最高产鲜果171斤,连续三年(一九七四年至一九七六年)平均单株产鲜果为42.2斤,比弗奥、爱桑、卡林、贝拉分别高1.6倍,2.3倍,1.3倍、2.7倍。一九七五年单株平均产鲜果为89.2斤,折亩产油180斤。一九七六年冬武汉地区出现七十年没有的严寒低温,极端最低气温达-18.1℃,  相似文献   

6.
奉节县新民苗圃的油橄榄是1976年从泸县玉蝉林试站引种的,共保存15个品种192株.现全林植株的平均基径14.22厘米,平均冠幅20.46米~2,其中最大植株基径达25厘米,最大冠幅55.18米~2.定植第3年就有6个品种开始试花.1979年开花植株占总株数的46.9%,结果株数占40.1%,开花结果植株逐年上升,到1982年已全部开花结果,产果5337斤,平均株产27.8斤,最高单株产果121斤,亩产573.9斤.提前3年达到省规定的近期高产稳产指标:“定植10年生以上,每年开花面占全林的70%以上,产果量大小年平均每亩300斤以上”.实现了速生早实.  相似文献   

7.
新疆核桃具有颗粒大、薄壳、早熟等特性。车河地区林科所于1966年开始引种,经过几年来的精心培育,现有180亩新疆核桃,长势良好。6年生树平均高3.34米,平均冠幅2.82米,平均地径9.18厘米。最优株树高4.8米,冠幅4.55米,地径13.3厘米。1969年开始结果,至1972年已有40%的植株开花,有21株结果,总产果269个,单株最高产果95个。1970年培育的子代茁壮成长,1973年已高达1.3米,地径2.4厘米。1972年用枫杨作砧木,新疆核  相似文献   

8.
巴东县三峡林场于1974年春从省市有关单位引种了68株一年生油橄榄苗,定植当年保存60株.1976年即有4株开花,2株座果,1977年有15株开花,6株座果,共收果500余个.今年七月下旬调查其中的50株,有42株开花,32株结果,予计可产果50斤左右,其中有5株株产果量可达4-8斤,单株最多可产果10-15斤(见图1).目前油橄榄树普遍长势旺盛,枝叶繁茂,今年萌发的新稍多,一般长达50-80厘米,最长的有一米多.据观测,叶片  相似文献   

9.
油橄榄原产地中海沿岸,栽培历史悠久。目前栽培地区已扩展到北纬47°、南纬37°。我们于1960年,开始进行油橄榄的引种驯化,最先栽植在成都,1964年移植到泸县玉蟾山地。1969—1970年普遍开花结实,1971年平均单株产果量达13市斤。通过几年来的引种实践,我们对油橄榄在我省泸县山地的生长发育规律,有了一些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0.
我区自1962年引种油橄榄以来,特别在近几年,取得了很大成绩,截止1979年底,全区整片营造油橄榄成活保存面积达3.5万亩(计50多万株),为发展规划面积25万亩的14%。城固县柑桔育苗场1965年栽植的2.7亩油榄橄,年平均亩产最高达1720.4斤,最高株产(贝拉)达233.3斤。亩产、株产均创全国先进水平。垣山林场1973年种植的城固32号油橄榄,1978年株产达68.5斤。地区园林站1976年栽植的自育实生苗,4年即开花结果。实践证明,油橄榄在我区生长好、结实早、产量高、含油率  相似文献   

11.
油梨又名鳄梨.系樟科(Lanraceae)鳄梨属(Persea Guerta),常绿乔木、庭园栽培可供观尝,是热带、亚热带一种重要木本油料植物,一般含油量15—29%,最高达37%.现在闽、粤、滇、黔、川、浙等省的部份地区均有种植.我省于1965年在米易县开始引种,1968年开始结果.10年生的植株,一般基径围达60—70厘米,株高8米左右,平均单株产果107斤.最高株产果量200.6斤.  相似文献   

12.
<正> 油榄橄(Olea europaea L)又名齐敦果、阿列布,原产地中海沿岸,性喜光耐旱,冬湿夏燥,是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结果期长的高级食用木本油料树种。1970年以来,我市共引进油橄榄品种26个,定植11302株,其中佛奥占73. 2%。1975年3月定植的油橄榄,77年试花,80年获鲜果2210斤,单株最高产果量为34. 5斤;82年产鲜果1850斤,单株最高产量为53. 2斤。为了摸索油橄榄的早实、丰产的规律,现将儿点技术措施,调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优质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有四千年的种植历史,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现有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栽培。西昌是我国最早引种油橄榄的地区,也是最佳适生区之一,1982年,西昌油橄榄已发展到一万多亩,30多万株,拥有品种近百个,单株年产果量最高130公斤,最高出油率23%。 现在栽种的油橄榄,每亩种40株-50株,种植后4年试花结果,种植10年每株年产鲜果40公斤,亩产鲜果1600公斤,鲜  相似文献   

14.
文冠果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犁农垦科研所于一九七四年由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林业局哈尔墩苗圃,引种三年生文冠果苗木定植,同年从辽宁省引进种子直播育苗,目前已种植面积18.2亩。一九七七年,定植七年生幼树(其中,苗龄为三年),挂果136个,株产种子3.6斤,出种率达59.5%,直播留苗五年生幼树,结实株占总株数的95.5%,平均株产种子0.92斤,亩产种子163.86斤。其中:直播74—002幼树,树高2.95米,地径7.5厘米,结果187个,株产种子4.04斤,千粒重  相似文献   

15.
高产优质的木本油料树种——油橄榄,自1962年秋引入汉中地区以来,在各级党组织的重视和广大林业工作者的辛勤栽培管理下,已从最初的3个引种点的百十株,发展到现在的11个县两百多个栽培种植点。据统计,全区已造油橄榄林2万多亩,今年开花结果的有1000余株。城固县柑桔育苗场1977年亩产油橄榄鲜果超过千斤,平均每株  相似文献   

16.
为了扩大八角栽培范围,广西植物研究所于1957年、临桂县林业局、林科所于1969年,先后进行八角北移试验,通过二十多年的观测,认为能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并能天然下种更新繁殖后代。引种地的八角,14年生平均单株产生果4.7斤;17年平均  相似文献   

17.
<正> 1964年林业部分配给我所从阿尔巴尼亚引进的油橄榄树苗400株,5个品种。定植后第12年株平产果40. 6斤,其中佛奥和米扎两个品种五年平均产鲜果47. 4斤和40. 6斤,达到了地中海地区的高水平,引种是成功的,并从七十年代初期在全省推广栽培。引种栽培措施主要是:园地选设,土壤改良,施肥,防寒,排灌,病虫害防治,品种选择和修剪。现对引种栽培措施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场于一九七四年春从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引进68株一年生油橄榄苗,胜利地经过了成活、生长、开花结实、稳产高产、传种接代等关口,三年就开花结果,四年(1978年)有59株开花,42株结果,收鲜果100.8市斤,得油橄榄油17.1斤,单株最高产量22.1斤.1982年有261株开花,175株结  相似文献   

19.
省农林垦殖厅组织的,由省林科所、有关地区林科所和林业行政、生产单位组成的全省油橄榄引种栽培调查组,经二十余天的分组活动,在全省引种栽植的213万株油橄榄中,调查了宜春、上饶、吉安、赣州地区和九江市、井岗山的16个引种点。参加调查的林业科技人员召开了各种形式的座谈会,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收集了当地的气象资料和土壤样品,实地挖掘造林地土壤剖面,观察了根系的生长分布状  相似文献   

20.
<正> 我省栽培的板栗,自古以来习惯用播种繁殖,但由于板栗是异花授粉植物,不仅其后代单株间产量和品质的差异悬殊,而且种性混杂,良莠不齐。据调查,遵化县沙坡峪大队高产单株可达250斤,而同样的立地条件,大部分低产树只产6—8斤,甚至还有仅结栗蓬不长栗子的“哑子”树和“渣子树”。果实成熟期也不一致,最早的8月下旬成熟,最晚的要到10月下旬成熟。迁西县杨家峪大队20,121株结果树,株产在40斤以上的丰产树仅占2.7%,株产8.6斤的单株占86.1%,株产2.8斤的低产树占11.2%。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从1971年开始,在板栗单株选优的基础上,于1973年在迁西、遵化两县的一些重点大队,对“渣子”和“哑子”等低产劣种树实行多头高接、改换优种的试验,嫁接后,2年始果,3年获一定产量。迁西县杨家峪大队22株40—50年生低产树(株产5斤以下),高接后连续4年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