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非遗文化作为新疆宝贵的文化资源,将其独特魅力与乡村旅游进行融合,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和创新,是推动新疆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当前新疆非遗文化资源的旅游经济价值没有得到深入挖掘,非遗文化资源的选择与乡村旅游特色不协调、不契合,缺乏全局性规划;非遗文化资源市场化程度不高;存在旅游类产品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文化类品牌塑造;缺乏高素质人才、旅游服务质量偏低等问题。鉴于此,将从新疆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互动关系入手,探索构建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多元化融合发展模式,创立"乡村非遗文化旅游+"品牌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以榆林市定边县为例,结合新发展理念,实证研究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表明,非遗保护与传承面临着非遗传承队伍青黄不接、非遗文化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非遗文化普及深度广度不够以及经济效益低的困境。要通过开展理念创新、科技创新激活内生资源,协调运用多方平台助力传播,贴近生活盘活非遗,推进非遗开放共享等措施,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指明了方向。本文以广西钦州灵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茶戏为例,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非遗文化采茶戏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将传统戏曲文化振兴和乡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相结合,提出适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并为其他非物质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良性结合提供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视域下,本文系统分析了乡村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管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从文化价值溢出角度,依据乡村非遗文化的本土化和多元化特征,借鉴解析、提取、整合、衍生等设计手法,深入挖掘乡村非遗文化内涵,按照认知、认同到热爱的消费心理规律,围绕目标与原则、计划与构思、视觉传达方式及其全息管理过程,分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华文明”模式的新时代乡村非遗文创精神产品设计和“非遗文化+思维创新+独家定制”模式的新时代乡村非遗文创物质产品设计管理策略,营造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需要的新时代乡村非遗文创产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广西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承担起文化传承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使得经济与文化软实力并行发展。本文旨在分析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剖析广西乡村旅游现存问题,从多角度探讨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与模式,以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以及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探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渔业特色小镇的创新发展路径,对于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促进乡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杭州市余杭区三白潭村为例,对三白潭村进行SWOT分析,提出了渔业产业发展、渔业文化引领、产业融合发展三阶段渔业特色小镇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党在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各级政府推行一系列政策加快乡村地区的经济建设、不断满足乡村民众的文化需求。安徽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它们的保护、利用和传承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安徽地区古村落非遗文化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安徽古村落非遗文化要从整体性保护、优化商业经济环境、复兴传统民俗文化等方面入手,进而推动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和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传承地区优秀文化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多功能农业理论是国际上涉及农业政策和乡村发展的一项综合理论,可对我国乡村振兴及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研究从多功能农业的理论内涵着手,梳理国内外多功能农业理论的发展与实践经验,指出多功能农业具有经济、生态、文化和社会等多元价值。通过剖析广州现阶段乡村发展诉求,从产业融合、空间规划、文化传承、社会治理四方面探讨新时期广州乡村振兴的发展策略,以期实现乡村的价值回归与繁荣振兴。  相似文献   

9.
在湖湘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中,大力培育湖湘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传承人与创新人才很有必要,湖湘非遗人才的培育不仅能促进湖湘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而且对乡村振兴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民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农村高质量生活的重要体现,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基于产业联系理论和结构功能主义理论,通过案例研究分析重庆市城口县咸宜镇乡村民宿建设及与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产业联动不够、同质化严重、经营层次不高等问题,据此提出了优化乡村产业结构、传承乡村传统文化、提升民宿服务人员服务水平等建议,旨在促进咸宜镇乡村民宿与乡村文旅产业实现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乡村文化作为“看不见的手”,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与动力支撑,也是推动湖北省“三乡工程”政策有效落实的重要动力。当下文化振兴面临着文化振兴理念薄弱、文化创新发展内生动力不足、都市文化对乡村文化冲击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推动“三乡工程”持续发力的滞碍。要充分发挥乡村文化稳固推进“三乡工程”、促进乡村多种功能再开发的重要作用,进一步重视文化振兴理念的宣传引导,坚持在传承中实现文化的创新发展,以文化推动产业发展,充分激活乡村文化主体内生动力,有力推动城乡要素良性互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促进乡村音乐文化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以湖南乡村音乐文化与文旅产业融合为例,分析目前湖南乡村音乐文化的现实问题。分析认为,湖南乡村音乐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能够在乡村振兴战略当中起到更大作用,建议打破湖南乡村音乐仅仅附属于乡村文化的惯性思维,通过发展乡村音乐文化与文旅产业融合来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13.
非遗技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积淀了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是要传承和创新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技艺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而且有利于增强国家软实力.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以陕西省北张村楮皮纸非遗技艺为例,探索非遗技艺赋能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从而找到非遗技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深入挖掘青岛乡村非遗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青岛故事”,为非遗产品打造齐鲁样板。本文从乡村振兴的背景出发,研究了新媒体助推青岛乡村非遗产品创新与推广的可能性,重要性和价值,分析了青岛乡村非遗文创产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具有青岛特色的非遗文化体系,打造具有青岛特色的非遗文创品牌和IP,开发IP周边,以及利用新媒体展开线上线下推广的策略,从而能够实现青岛乡村非遗产品的创新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和非遗开发利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进程中的冲突或博弈问题现实而深刻地凸显出来。本文就非遗文化认同感缺失、非遗传承内生动力不足、坚守传统和文化创新的矛盾等问题做了剖析,从利用非遗资源打造高质量乡村文旅IP、重视新媒体运用、强化高素质非遗人才队伍建设、构建文旅融合长效机制等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使非遗保护性旅游开发成为助推甘肃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与红色旅游主题、乡村绿色经济、乡村文化振兴等三个方面的同步,深度分析了东叶村作为施光南故里的建设现状,同时将职业教育融入东叶村大发展,从产业市场、文化传承、国际视野等三个角度,全面剖析了文旅相关行业人才面临的现实挑战,并提出公共价值创新、产业价值创新、文化价值创新等三个维度的具体可行的乡村文旅人才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从"五位一体"的角度出发,对乡村文化遗产产业化进行价值分析,依托八义窑红绿彩产业化的发展路径,总结出3个发展启示:坚持乡村文化自信,发掘乡村文化资源,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应充分寻求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点,通过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持;结合乡村经济需要、产业发展、社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参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找准乡村文化服务着力点;培育乡村产业,助力夯实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基础,茶叶产业是陕南地区生态农业主导产业之一。本文在分析陕南茶叶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乡村振兴为背景,提出了以下发展对策:一是加强统筹协调,优化茶叶产业生产组织结构;二是延伸茶产业链,促进“茶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三是强化创新驱动,大力引进培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0.
乡村民宿旅游开发能有效促进乡村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运用田野调查法及访谈法,以温州泰顺畲族左溪村和竹里村为例,分析其民宿旅游经营现状及其产业发展难题,结合乡村振兴发展要求,提出"民宿 + "的乡村民宿旅游开发路径:"民宿 + 生态环境"、"民宿 + 文化传承"、"民宿 + 运动休闲"、"民宿 + 健康养老"、"民宿 + 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