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  相似文献   

2.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没有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以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其他四个方面即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赖以实现的物质基础。乡村产业兴旺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南通应立足全省农业大市的实际,切实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科学有效的乡村产业发展之路,为南通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300个农户的入户调研数据分析了现阶段甘肃省农民对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个板块的认知程度,从农民的视角揭示这一战略对甘肃省农民所产生的影响及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影响产业兴旺效应、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从而驱动乡村振兴发展。通过研究数字普惠金融驱动乡村振兴影响机理提出以下对策:优化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环境;因地制宜制定农村发展政策;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健全乡村地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5.
党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中乡风文明是重要保障,其体现着乡村文化发展与兴盛。乡村振兴需要文化作为基础,因此需要加强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实现乡村居民文化素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探索创新了"党建+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以战略、产业、改革、治理"四轮驱动",助推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7.
图话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总要求,绘就了未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图景。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扮靓美丽乡村的前提和基础,是农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适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在当前中国乡村和农户已经高度分化的状况下,对大多数村庄而言,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基本上不太可能实现。相反,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完全可以在村庄治理有效的基础上得以实现。乡村振兴不能千篇一律,不能盲从,应因地制宜,把握好重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在乡村振兴之际,泸西县午街铺镇凤午村作为红河州级示范村,先期进行乡村振兴试点,从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要求入手,以凤午村的实际为例,探讨乡村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10.
以湖北省中部的农业生产基地江汉平原为研究对象,从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农业生产服务业4个方面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方面构建乡村产业和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和障碍度模型对江汉平原乡村振兴与乡村产业发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汉平原乡村振兴和乡村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乡村振兴优化程度不及乡村产业。有效治理与农业生产服务业对乡村振兴与乡村产业起阻碍作用,而产业兴旺和乡村旅游业则起到了较强的促进作用。推动江汉平原乡村振兴与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一要加快乡村治理步伐与完善乡村产业结构,突破发展瓶颈;二要革除乡风陋习,加大种植业规模,补齐发展短板;三要稳步推进产业兴旺与发展乡村旅游,加强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更好地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方向。太和桥街道科学谋划2019年发展思路,推动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总书记作出的七个方面路径指引和"五个振兴"的布局安排。本文就公主岭市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探索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从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出发,梳理农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机制,并基于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农村金融指数和乡村振兴指数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农村金融和乡村振兴持续推进,但整体发展水平低,区域差异显著。面板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计结果显示,农村金融有助于乡村振兴的实现,但农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整体效率不高,分布格局与农村金融扶贫格局一致。基于此,提出农村金融要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做好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发挥主体优势、探索新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想要推进乡村振兴,首当其冲是要解决好"产业兴旺",产业不兴旺,农民不富裕,就很难实现乡村振兴,因此产业兴旺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如何实现产业兴旺,就要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  相似文献   

15.
以湖南省津市市大关山村为例,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维度,筛选出16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构建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乡村生态建设中,产业兴旺是基础、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灵魂、治理有效是途径、生活富裕是目的。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分析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内容,剖析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生态内涵,从中发现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上习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对于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而言,深入研究这一宏伟构想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明确建设目标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和生活富裕,并且强调五个振兴,即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产业振兴是五大振兴的核心,是实现中国乡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通过促进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达到全面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报告中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要求,而在这其中,提升乡风文明水平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乡风文明,作为农村的精神文明,既传承古朴乡间民风,又融于现代文明风尚,它的实质和核心是农民的知识化、文明化、现代化。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谐社会。要实现此目标,林业的发展可利用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契机,通过多途径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