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学生中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成为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行为也得到了有效的鼓励。但是,因为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仍然存在着问题,如大学生人数基数大、就业区域过于集中、社会经济环境与就业不相协调、相关政策不健全等。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加强对本地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引导、增加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社会舆论等来增加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热情,提升创业优势,增加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324名农村籍学生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村籍学生返乡创业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家人对返乡创业支持程度、创业活动参与情况、父母及亲友创业经历、创业政策了解情况、性别及家庭月收入等因素是影响高职农村籍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主要因素.结合分析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胡林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175-10176,10193
通过问卷调查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发现农村籍大学生返乡虽具有地利、人和等优势,但目前仍存在学生返乡就业意愿不高等问题,除农村环境等外因外,还受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返乡就业信心等内因影响.进一步利用问卷调查创业教育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影响,发现创业教育对学生就业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说明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创业教育的改革,在转变学生就业观念的同时,增强学生返乡就业的信心,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问卷调查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发现农村籍大学生返乡虽具有地利、人和等优势,但目前仍存在学生返乡就业意愿不高等问题,除农村环境等外因外,还受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返乡就业信心等内因影响。进一步利用问卷调查创业教育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影响,发现创业教育对学生就业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说明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创业教育的改革,在转变学生就业观念的同时,增强学生返乡就业的信心,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农村生源大学生为调研对象开展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学习阶段、家庭支持程度、父母职业、创业培训、创业经历和返乡创业政策了解程度6个因素对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较显著。通过个案访谈与案例分析,提出了营造良好的返乡创业社会环境、完善返乡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创业资金扶持力度3个对策,以期为高职院校推进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连云港市农村人才回流现况及政策为出发点,以吸引人才回流、解决人才外流问题为突破点,采用问卷调查、座谈访问等方法,对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农村籍大学生返乡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愿意返乡就业的农村籍学生只占比23.1%,究其原因除学生不能转变思想观念外,主要是地方政府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扶持不够。对此,要从就业政策的宣传落实、返乡就业平台的搭建、自身吸引力的提高以及健康就业观念的建立等方面破解连云港市农村人才回流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农村籍大学生是我国农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调查了河南省3所高职院校800名农村籍大学生,结果显示他们的学业倦怠总体水平和各维度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有:农村籍高职院校学生生涯意识薄弱,学习内驱力不足;原生家庭对农村籍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的不良影响;高等职业教育无法真正满足农村籍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就业的现实需求等。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降低农村籍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对策。主要有,提升农村籍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动实践性;优化农村籍高职院校大学生成长的社会支持环境;完善农村籍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8.
朱文贞  朱丽芸 《河南农业》2023,(6):33-34+37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全国各地兴起了返乡热潮,很多农村籍大学生毕业之后选择回到家乡创业,返乡创业带给农村籍大学生的不仅有机遇还有挑战。针对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其在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优化路径,从农村籍大学生自身、当地政府、高校三个层面提出促进返乡创新创业的路径,以期为今后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安徽农业科学》2019,(9):275-277
通过对浙江省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引导机制。结果表明:浙江省高职学生家庭对子女创业在精神方面支持度较高,高职学生对政策关注度不够,对政策的感知会明显影响创业意愿;资金、个人经验与能力、家乡的创业项目是影响高职学生创业意愿的主要因素。促进高职学生返乡创业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企业、金融机构等多元协同科学引导。  相似文献   

10.
随着创新创业理念的不断发展,各类高等院校纷纷将创业教育纳入了教育体系中。目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明确,农村蕴含了巨大的消费市场与就业资源,农村高职生返乡创业不仅响应了国家政策,更有着巨大的创业空间和市场机会,对农村及高职生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从实际的发展上看,受高职院校自身的限制,仍有部分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农村高职生返乡创业的意愿,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分析创业教育对农村高职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以浙江省宁波市各高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政策指导、资源整合、资金支持、教师帮扶等方面对近5年的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关键因素,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生态内涵特征及现有实践模式。结果表明,大学生返乡创业存在缺乏创新创业能力、资金储备不足、政策支持率不高、创业环境不够优化等问题。通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是最重要的3种影响因素,建立了大学生返乡创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最后,提出构建涵盖基础设施、创业教育、创业融资、创业服务4个维度的宁波返乡大学生创业支撑体系,推动政府、学校、学生形成合力,营造返乡创业建设良好氛围,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对大关县6个乡镇的调查研究,概述农村劳动力在返乡创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分析大关县返乡创业者在创业能力和社会支持网络方面存在的困难,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和增能理论的指导下,以增强创业者权能、提升创业者社会支持网络为目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介入返乡创业者的创业困境,助推返乡创业者解决创业困境,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技服务》2016,(14):171-173
三农问题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基于2015届毕业生就业数据,结合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努力寻找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突破口并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年龄、职场竞争力、返乡渠道、预期月薪、出台政策、家庭情况对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行为影响显著。并针对其影响因素,提出几点政策建议。为大学生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4):319-320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仍面临许多困境,如创业的经验不足、政策扶持不到位、创业资金缺乏、社会融入困难及家庭观念陈旧等现实困境。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严格监查落实执行效果,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创业水平,引导社会舆论,营造好创业环境,改变家庭认知偏差,实现最大公约数,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从而助推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屈松林 《乡村科技》2019,(11):37-38
新时期,我国大学生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国家层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农村将迎来政策支持,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与就业的环境。构建大学生农村创业与就业能力模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升大学生的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构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分析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再次分析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模型构建,最后尝试探索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背景下引导农村青年返乡就业创业是解决新农村建设主体缺失、促进城乡人才流动的可行途径。通过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1034名农村青年的调查发现,农村地区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就业创业环境制约青年返乡,信息不对称影响青年返乡积极性,农村青年返乡意愿受个人择业观影响较大。利用SWOT分析影响辽宁省农村青年返乡就业创业的因素,给出S-O、W-O、S-T和W-T共4种策略。乡村振兴,既要留住绿水青山,也要留住青年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西部农村青年返乡创业路径,通过对农村青年城乡居迁行为的逻辑思考,采用问卷访谈法分析研究农村青年居迁情况、返乡的优势与阻碍。研究表明,西部部分地区的农村根深蒂固的文化认知和农村青年乡村建设主体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有所缺失是阻碍农村青年返乡创业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政策有效落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农村青年返乡创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就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为了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基于荆州市沙市区岑河镇陈龙村的实地调研数据,建立Logit模型,从个人因素、配偶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影响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配偶工作情况、配偶年收入、家庭与城区距离、老人与未成年人数量和乡镇企业数量对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意愿有显著影响。针对上述情况提出政策建议: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引进乡镇企业,扶持创新创业,发展县域经济;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完善养老托育和子女入托入学服务体系;鼓励与支持多渠道参与就业,灵活就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重心也逐渐向城市转移,而这就引发了一系列的城市就业压力问题,而与城市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人才凋落,缺乏建设性人才,因此如何能够缓解城乡用人矛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就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培育途径做出了相关实践探索,希望能够促使更多的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从而解决我国当下的用人矛盾激化问题。  相似文献   

20.
徐士鸿 《现代农业科技》2013,(9):303-304,306
为促进黑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必须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行政策支持,以转变就业模式,通过创业来创造和带动就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农村的高失业问题;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发展农村实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就黑龙江省如何在在政策方面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行探讨,指出在政策上必须做到转变对农民工创业的传统观念;对创业资金来源进行支持;对农村土地政策进行调整,支持农民工在农村土地上建设厂房;对农民工创业进行财政政策支持;建立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农民工创业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