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梅花鹿茸鲜重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地区的梅花鹿为对象,研究分析了梅花鹿鹿茸重量与其年龄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9龄内梅花鹿的鹿茸重量与年龄呈正相关(r=0.767,P<0.05),它们之间线性回归方程为y=0.345x+1.186。梅花鹿3~8锯的鲜茸单产很高,平均水平达3.28kg/锯。公鹿鲜茸重的变异系数在2~6龄之间逐渐减小,7龄之后又有上升的趋势,其中以5~7龄的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16.2%、6.1%、11.7%。相关数据分析表明,梅花鹿公鹿在1~4龄内经济效益较差,从5龄开始获利,年获利逐年增加,这种趋势与梅花鹿的茸产量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光照强度对梅花鹿茸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露天电光源控制光周期的方法,探讨了不同光照强度对圈养梅花鹿鹿茸生长的影响。将165头雄性梅花鹿分组置于4种光照强度(I=150、300、450、600lux)下,每日人工增加光照时数为2.00 ̄6.75h,观测鹿茸生长发育的情形。在I≥300lux时,控光鹿群较对照鹿群平均提前27.1d脱角生茸和20.3d换毛;头茬茸平均增产率为21.47%,再生茸平均增产率为179.18%。故认为,采用  相似文献   

3.
西丰梅花鹿茸重的选择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鹿茸产量与鹿年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鹿茸是医疗保健的珍品,近几年对鹿茸的需要供不应求。为了提高鹿茸产量以满足需要,其关键措施之一是使鹿群结构有最大限度的合理性,尤其是使生茸佳龄公鹿在鹿群周转中保证有适宜比例,为此,首先应搞清公鹿产茸量与年龄的关系,其中,主要是找出生茸的最佳年限和最佳年龄,以及最佳茸鹿种类。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一些报道,但由于有的为40年前的算数平均数水平,有的为鹿种单一、年龄不全,有的数据很少,并且为70年代初以前的简单数据,有的不是我国主要茸鹿种类,所以都满足不了我国目前生产和教学的需要。我们的研究不但包括我国主要的茸鹿种类:东北梅花鹿、东北马鹿,  相似文献   

5.
运用SAS和SPSS11.5软件对127只梅花鹿500个产茸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年龄、鹿茸形态对南方梅花鹿产茸量的影响以及各年龄段产茸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年龄对梅花鹿鹿茸产量的影响很大,在一定范围内,鹿茸产量会随年龄(锯次)的递增而上升,峰值出现在第8锯,以后产量逐渐下降。不同年龄鹿茸产量之间也呈现极显著相关性,特别是第1锯对以后各年龄的产量影响十分显著。此外,三种形态的鹿茸与鹿茸产量间呈现极显著相关,表现为三杈茸二杠茸毛桃。  相似文献   

6.
梅花鹿茸和马鹿茸中牛磺酸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牛磺酸的分子结构特性,设计一个21min短程序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梅花鹿茸、马鹿茸各部位中牛磺酸各部分的含量。在牛磺酸浓度为100nmol/mL时,峰位和峰面积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12%和135%(n=6)。对不同浓度的牛磺酸加标回收实验,回收范围为968%~1016%,表明本法准确可靠、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7.
西丰梅花鹿鹿茸重量性状表型参数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对3~6岁茸形正的兴凯湖梅花鹿(151头)鹿茸鲜重与茸尺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两侧茸性状之阃的相关关系和不同的主成分,建立了左侧茸鲜重估测模型:Y=2.203+0.043X2+0.075X4+0.106X6+0.065X8和右侧茸鲜重估测模型:Y=-3.234+0.026X1+0.040X2+0.041X7+0.097X8+0.052X9,经检验两个模型偏回归系数和复相关系数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
梅花鹿茸角生长规律与体内激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鹿茸是人工饲养梅花鹿所获得的主要产品。鹿茸生长受内分泌激素的调控,特别是雌二醇和睾丸酮两种性激素的作用与鹿茸的生长关系更为密切。研究鹿茸的生长变化与血浆中两种性激素含量变化及二者关系曲线,就会发现二者之间的变化规律。运用这些规律指导梅花鹿养殖业的生产,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1鹿茸简介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等的雄性鹿密生茸毛尚未骨化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鹿茸富含多种营养素,是良好的滋补品。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对梅花鹿茸多种营养成分中梅花鹿茸中氨基酸的总含量及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很高;鹿茸中的蛋白质含量也较高;富含钾、钙、镁、铁、锌,而粗脂肪含量较低,为合理利用鹿茸的入药及食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西丰梅花鹿种公鹿茸重性状表型参数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西丰梅花鹿种公鹿茸重性状表型参数的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生茸佳期为 3~ 8锯 ,生茸最佳年龄为 6锯 ,达 (5 0 2± 1 46)kg ,6锯的产茸量极显著高于 1~ 5锯的产茸量(P <0 0 1 ) ;1~ 6锯的种公鹿鲜茸重与年龄呈强正相关 (r =0 833,P <0 0 1 ) ,其线性回归方程为 y=1 350 +0 679x ;各锯别与产茸量间相关系数统计及显著性检验结果为 :1与 2锯 ,2与 3,4,5,6锯 ,3与 4,5,6锯 ,4与 6,7锯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P <0 0 1 ) ,其余各锯相关不显著(P >0 0 5)。此统计结果为早期选种、制定生产计划和任务、产茸量标准及是否符合种用性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东北梅花鹿产茸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东北梅花鹿产茸性能的分析 ,证明长沙市养鹿试验场东北梅花鹿产茸量基本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 ;产茸量与鹿年龄的大小存在曲线回归关系 ;头杠茸的重量与再生茸的重量不相关 ;体重与茸产量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这些指标可为华南地区发展养鹿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梅花鹿成纤维细胞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FGFR2)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茸重性状的影响。【方法】应用直接测序法对梅花鹿FGFR2基因的全部外显子进行测序分析,通过MassARRAY® SNP分型技术对314头24月龄梅花鹿进行基因分型和单倍型分析,分析FGFR2基因不同基因型和单倍型与茸重的关联性。【结果】在梅花鹿FGFR2基因中共发现12个多态性位点,其中5个位于外显子区域,且突变均未引起氨基酸改变,属于同义突变,其余7个位点均存在于内含子区域。分型结果显示,g.80975864 T>G位点未分型成功,后续对其余11个位点进行了分析,g.80943673 T>C、g.80943683 C>A及g.80938352 C>T 3个位点属于中度多态位点(0.25<P<0.5),其余位点均属于低度多态位点(P<0.25)。χ2检验结果表明,g.80998742 G>A和g.80987708 G>A 2个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其他9个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1个多态性位点各基因型之间的茸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单倍型结果显示,FGFR2基因存在5种单倍型,不同单倍型间梅花鹿茸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FGFR2基因的11个突变位点可能不是影响梅花鹿茸重性状的关键位点。  相似文献   

14.
梅花鹿鹿茸间充质层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冷冻保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梅花鹿鹿茸间充质层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取梅花鹿鹿茸生长顶端间充质层组织,分离间充质层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及冷冻保存。结果表明:在含10%胎牛血清(FBS)的DMEM培养基中,鹿茸间充质层细胞能进行短期体外培养,培养的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培养7 d可长至汇合。以含5%二甲基亚砜(DMSO)和10%FBS的DMEM为冻存液,经梯度降温后冻存,间充质层细胞复苏后存活率较高。在4℃条件下,间充质层组织在含10%FBS的DMEM中可保存7 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梅花鹿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B3(methionine sulfoxide reductase B3,MSRB3)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茸重性状的关联性。【方法】选取高、低产茸量的梅花鹿各8只,应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基因变异位点。采用MassARRAY~? SNP分型技术对314头24月龄梅花鹿MSRB3基因进行基因分型,并结合梅花鹿茸重性状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和单倍型分析。【结果】在梅花鹿MSRB3基因中共发现6个SNPs位点,其中2个SNPs位点位于外显子区域,且突变均未引起氨基酸改变,属于同义突变,其余4个SNPs位点均存在于内含子区域。分型结果显示4个样本未分型成功,其余310个样本进行后续分析。各位点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基本一致,g.44455582 T>C、g.44455759 C>T、g.44414424 T>C、g.44350306 T>C及g.44340836 G>A等5个位点的杂合度较高,均属于中度多态(0.25C位点杂合度较低,属于低度多态(PIC<0...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东北梅花鹿育种核心群育种资料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东北梅花鹿育种核心群的年龄以公鹿五~七锯(6~8岁)、母鹿二~四产(3~5岁)的组合为最佳的结论,为充分发挥育种核心群的种用价值和育种效益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东北梅花鹿育种核心群种公鹿茸重标准的制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在对大量数据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提供了更适合目前东北梅花鹿育种的种公鹿选择的茸重标准 ,为梅花鹿育种实践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梅花鹿三杈茸、二杠茸、角盘中钙、磷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探讨梅花鹿茸内在指标性成分 ,于 2 0 0 0~ 2 0 0 1年对吉林省 11个国营鹿场人工饲养的梅花鹿三杈茸、二杠茸及其角盘中钙、磷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二杠茸钙、磷含量及钙磷之和均略高于三杈茸 ,分别为 7 32 % (Ca)、6 0 9% (P)及 13 4 1% (Ca +P) ;7 0 6 % (Ca)、5 76 % (P)及 12 82 % (Ca +P) ,二杠茸钙、磷以及钙磷之和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 ,而鹿角盘中的钙、磷及钙磷之和分别为 7 71% (Ca)、7 4 7%(P)及 15 18% ,明显高于二杠茸和三杈茸 (P <0 0 5 )。  相似文献   

19.
先后分3批次,对176头梅花鹿进行了增茸试验。结果,添喂纤维素酶曲组比对照组,鹿茸产量分别提高17.38%、26.78%和31.81%,平均每头增产129g。试验组采食量比对照组低7.48%,饲料消化率随纤维素酶曲添加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消化率在添喂纤维素酶曲70g/头组,分别提高9.48%(P<0.01.)、7.82%(P<0.05)和8.81%(P<0.01).试验组鹿茸氨基酸和无机元素含量都有增加的趋势。血清氨基酸除胱氨酸和组氨酸外,其它氨基酸试验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无机元素含量除锰外,其它元素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