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牦牛巴氏杆菌病在班玛县每年发生,对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为控制本病的发生,保障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笔者对发生在班玛县的典型病例的防治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1 典型病例1.1 发病特点 2007年10月,班玛县达卡乡二社一牧户家饲养的牦牛发生一起急性、死亡率高的传染病,两日内先后有8头牦牛发病.据畜主介绍在放牧中由于一头牦牛被狼咬伤,经过简单的伤口处理后,将该牛放回牛群中,3d后该牛突然发病,主要以高热、咳嗽、流泪、流涎、呼吸困难和咽喉前颈部高度肿胀为主要症状,于次日早上突然死亡,其他牛相继出现类似症状,患病牦牛病程短,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海晏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草场,是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较为集中地区,畜牧业收入是本地区牧民的主要收入,为本地区的畜牧业更好的发展,做好牛、羊疾病的防治工作势在必行.2013年6月海晏县甘子河乡送来一头病牛,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的调查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牦牛犊的瞎眼病. 1 病因的诊断 1.1 流行病学调查1月龄的牦牛犊发病,此牛群中去年也有此病的发生,此病呈地方流行性,但无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无传染性.  相似文献   

3.
1 犊牛流感引发的肺炎。该病多发于秋季和冬季,发病迅速,传播极快,在犊牛群中呈流行性发生。  相似文献   

4.
奶牛流行性感冒在南京地区发生过两次,一次在一九五五年七月廿二日至九月廿六日;另一次在一九五八年七月十日至九月底,这些月份,正是暑伏天和立秋前后的季节。五五年和五八年的夏天,雨水多,天气闷热,牛群露天过夜,在后半夜气温骤降的情况下,发病的多。易感染的牛是有胎的青年牛、重胎牛、产后牛(初产犊以后)、过肥牛、有配种任务的种公牛和有心脏病的牛占多数。病势的发展,头几天突然发病一二头,隔四至七天以后,迅速发  相似文献   

5.
<正>某奶牛场2001年4月从外场引进犊牛40头,未经隔离观察,直接混养于该场牛群中。1个月后,犊牛群先后发现几例疥螨病,时隔不久,整个100多头的犊牛群(70kg左右)、青年牛群(150kg左右)迅速感染发病。起初使用双甲脒清洗驱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确定了6户牧民作为项目户,试验牛数500头.试验牛在发情季节待自然发情后用红安格斯肉牛细管冻精进行人工授精,经过两个情期的人工授精后,统计来年的产犊情况、流产情况、难产死亡情况,并计算受胎率.结果分析发现,牦牛采用安格斯肉牛冻精进行人工授精,其受胎率与母牛的营养状况有关,母牦牛膘情好,受胎率就高.因此,从人员、牛群、市场以及政策方面进行改进可有效提高牦(犏)牛人工授精受胎率.  相似文献   

7.
天祝白牦牛生产力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作森 《中国牛业科学》2010,36(5):76-77,80
为查清白牦牛生产力低的原因,对本地自然放牧的10群牦牛跟踪调查了3年,基本弄清了白牦牛牛群结构不合理,产犊率低是最基本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项改进措施:公牛提前到2.5周岁出栏;基础牛群冷季采用放牧+暖棚+补饲的饲养方式;冷季出栏牛采用暖棚育肥待机出栏的方式。这些措施具有可行性并显示出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坏死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当畜禽抵抗力降低的时候很容易感染发病。牛感染后,容易发生腐蹄病和犊白喉,影响牛群的生产机能,增加治疗成本。笔者根据当地的发病情况,对牛坏死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诊断、治疗方法做了详细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流行情况牦牛传染性眼炎,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5—10月最为多见,冬天少有。除牦牛外,犏牛和杂牛也可感染。本病在牛群里只要发现一头病例,就有病例连续出现,特别是在新发病的牛群里,传染更为迅速。本病仅发生不太严重的结膜炎时,常不引人注意。因此,实际发病数字,远较统计的数字为高。据观察,本病与体质和性别的关系不大。然放牧在潮湿不洁,或老草、荆刺丛多的草场上,发病率则显著增高。病牛可自愈。据老牧民和民间兽医的介绍,患眼炎痊愈后的牛,很少再发生类似的眼病。  相似文献   

10.
奶牛的长寿性与牛场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本研究利用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北京及周边地区124个DHI参测牧场牛出生、产犊和离群记录来分析离群胎次、月度、季节以及产犊季节、月度对在群寿命和生产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0年北京及周边地区牧场淘汰奶牛的平均在群寿命为1 699d,平均生产寿命为831.8d,平均利用胎次为2.65胎。2012-2015年统计群体长寿性能基本保持稳定,自2016年发生明显下滑,2017年跌至最低,自2018年又开始逐步恢复,2021年达到近十年历史最高水平。牧场中全年发生的淘汰事件并不均衡,秋冬季节是北京及周边地区牛群的淘汰高发季节;夏季产犊对牛的在群寿命和生产寿命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牦牛犊腹泻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牦牛犊腹泻病因分析吴国学(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科研所,747000)卢淮江(玛曲县畜牧兽医工作站)一、发病情况牦犊腹泻在甘南州发生历史较久,1969年在碌曲县尕海乡,发生以高温和拉稀为主的牛病,并开始流行。1972年在拉仁关乡和1973年在贡...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有牦牛90万头,居全国第四位,牦牛占全省总牛数的1/3,是我省肉、奶、皮张较优势的畜牧资源。但牦牛分布地区牛皮蝇蛆病的感染率很高,严重危害着牦牛业的发展。牛皮蝇成蝇一般在牛只开始抓膘的季节出现,雌蝇追逐牛只产卵,牛惊恐乱奔(跑蜂)造成牛只跌伤和摔死,干扰牛群正常采食,严重影响牛群抓膘。此外,粘附在牛毛  相似文献   

13.
牦牛巴氏杆菌病的诊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3月~ 4月间我团小山草场 (红山 )有一群 40 9头的牦牛群发生了疫情 ,发病 1 2 7头 ,发病率31 % ;死亡 1 9头 ,死亡率为 1 4.9%。1 流行情况及临床表现 我团牦牛生产常年放牧于高山较寒冷的草场 ,自然条件比较差 ,在 3~ 4月间草少牦牛的膘情也差。向牧民了解疫情 ,得知先是由邻近公社的牛群先发病 ,在放牧中常有混群发生 ,以后才是我团这群牦牛发病 ,发病牛多是瘦弱牛 ,主要是隔年的牛犊及瘦弱的老牛。主要临床表现为 :精神不振 ,食欲不佳 ,反刍停止 ,鼻镜发干 ,体温在36~ 39.5℃之间 ,个别牦牛高达 41 .2℃。拉稀 ,粪便呈灰褐色…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称多县某牦牛养殖户的1~2月龄犊牦牛发生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发病率达到34. 5%。为弄清病因,采集10份犊牦牛腹泻样本,采用PCR方法对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o V)、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VDV)、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沙门氏菌(Salmonella)、安氏隐孢子虫(C. andersoni)等6种常见腹泻病原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10份犊牦牛腹泻样本中,检出7份BRV阳性样本,其他病原均未检出。结合临床症状,可确诊此次犊牦牛腹泻是由BRV感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一、发病和症状1998年,四川省凉山州畜科所供水主管道突然断裂,造成该所奶牛场停水两天,时值西昌气候干燥、多风,犊牛群及后备牛群(共25头)几乎两天未能供水。两天后恢复供水时,牛群因大量饮水,造成瘤胃迅速膨大,约经一小时左右,所有犊牛及部分后备牛均出...  相似文献   

16.
旨在探究宁夏地区荷斯坦泌乳牛健康问题发生的群体规律,分析风险因子对健康性状的影响。本研究收集并整理了宁夏地区13个规模化牧场2015—2021年间产犊的58 549头泌乳牛的产犊和健康记录,采用UpSet程序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揭示了不同健康问题之间的相关,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胎次、产犊季节、产犊难易评分等因素对6类健康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宁夏地区的泌乳牛中,乳房健康和繁殖障碍在泌乳牛健康记录中占比较高,占比分别达29.97%和28.95%;产后前60 d是泌乳牛发生健康问题的关键阶段;随着胎次的增加,乳房健康、消化障碍、代谢障碍的发生率均逐渐升高,而繁殖障碍的发生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胎牛的发生率最低;健康问题之间表型相关性均较弱;风险因子Logistic分析发现,胎次、产犊季节和产犊难易评分对泌乳牛部分健康性状存在显著影响;春、夏季产犊的奶牛,代谢障碍的发生风险较高,秋、冬季产犊的奶牛,乳房健康和繁殖障碍的发生风险较高;难产母牛的代谢障碍和繁殖障碍的发生风险显著高于顺产母牛(1.30~1.82倍)。基于大规模牛群健康记录,本研究发现繁殖障碍和乳...  相似文献   

17.
一、发病情况:1977年4—6月,我场牛二队的初生后7—20日龄牦牛犊发生下痢,发病率80%,死亡率14.8%,到1978年3月份又发生89头,死亡32头,死亡率43.8%。根据症状,病理剖解及细菌学检查,  相似文献   

18.
牛子宫脱出是牛分娩时或分娩后发生的子宫完全外翻或不完全脱出于阴道口的现象.牦牛子宫脱出可分为子宫套叠和完全脱出两种. 1发病原因 1.1 营养不良 发病地区的牦牛多在4~6月产犊,因而牦牛的妊娠期经过了整个寒冷、缺料的冬季.此时的妊娠牦牛营养缺乏,体质变弱,骨盆韧带及会阴部结缔组织弛缓无力.部分牦牛在分娩时,阴道受到强烈刺激,阵缩和努责强烈,随着胎儿脱离子宫,宫内产生负压,造成子宫脱出.此外,瘤胃臌气、瘤胃积食、便秘、腹泻等也能诱发本病.  相似文献   

19.
1流行病学 牛传染性角膜炎主要危害牛,其特征为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的炎症变化,伴有大量流泪,其后发生角膜混浊或呈乳白色。本病主要发生于天气炎热和湿度较高的夏、秋季节,其他季节发病率较低,一旦发病,传播迅速,多呈地方流行性。青年牛群发病率可达60%~90%,刮风、尘土等因素有利于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探索在育肥条件下高寒牧区牦牛犊的生长发育情况,促使牦牛犊商品化,实施牦牛高效饲养技术与适时出栏技术相结合,改变本地区传统饲养模式,促进牦牛业向效益型畜牧业转变,为今后普及牦牛犊舍饲育肥,提供可靠数据和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方法]于2012年12月~2013年5月,在贵南县开展了断乳牦牛犊舍饲育肥及生长发育效果观测试验。[结果]显示育肥牦牛犊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分别达到了86.19cm、94.07cm、113.50cm、12.10cm、91.63k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对断乳牦牛犊进行舍饲育肥是牧区加快牦牛出栏、调整牛群结构、增加牧民收入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