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种子生产者以种子生产种子的行为属于种子生产,种子经营者销售种子供种子使用者生产商品粮(棉)的行为属于种子经营。种子生产和种子经营的主体、内容、客体都不同,界限清楚;但在委托生产实践中,却常发生相互混淆的现象。作者借助一则案例,谈谈种子生产和  相似文献   

2.
<正>种子生产者以种子生产种子的行为属于种子生产,种子经营者销售种子供种子使用者生产商品粮(棉)的行为属于种子经营。种子生产和种子经营的主体、内容、客体都不同,界限清楚;但在委托生产实践中,却常发生相互混淆的现象。作者借助一则案例,谈谈种子生产和  相似文献   

3.
<正>品种权人许可被许可人为商业目的生产或者销售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以下简称种子),或者为商业目的将该授权品种的种子重复使用于生产另一品种的种子,应当符合种子生产、经营的季节性特点。如果品种权实施许可不符合种子生产、经营的季节性特点,极易产生纠纷。作者利用一个实际案例,谈谈品种权实施许可必须符合种子生产、经营的季节性特点;对品种权实施许可不符合种子生产、经  相似文献   

4.
种子一二三     
《北京农业》2008,(9):35-36
<正>83生产经营假劣种子将受到怎样处罚?《种子法》第59条规定,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吊销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以罚款;有  相似文献   

5.
<正>10月19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公布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修订草案。此次修订的变化:一是种子生产、经营注册资本大幅提升,二是强调了转基因种子的生产经营资质,三是对生产经营者的自有品种数量、生产基地规模、种子加工检验设施和场地、技术人员数量有了严格限制。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许可是今年"种子执法年"的重要措施。3月12日,农业部发布新的《育繁推  相似文献   

6.
<正> 第十章法律责任第五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吊销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以罚款;有违  相似文献   

7.
<正> 1 建立健全种子管理队伍,切实履行组织保证 《种子法》明确规定,管理和经营要彻底分开,管理不能参与经营,经营不能搞管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参与从事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种子生产经营机构不得参与和从事种子行政管理工作。我省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经过长期努力工作,种子管理队伍建设基本适应《种子法》的要求,这次通过贯彻落实《种子法》,我省种子管理队伍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执行管理职能与种子生产经营职能的分设得到了完全彻底解决。确保了执法公平、公正执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资》2012,(34):3
<正>本报讯据悉,由农业部审定的中国首批经营规模上亿元的种子企业即将对外公开,预计这些企业将在9月获颁新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本次进入农业部专家组最后审查的亿元种子企业共有48家,主要生产经营的是杂交玉米、杂交水稻品种。据悉,自去年8月农业部推出新版《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后,大幅提高了种子经营门槛,按照新的政策要求,实行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注册  相似文献   

9.
<正>为切实做到依法经营、诚信服务,让广大农民用上放心、优质种子,我们代表种子经营者郑重承诺。1.积极主动配合专项检查活动,共同打造规范有序的种业市场。2.不伪造、不租借、不转让、不盗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依法持证生产经营。3.不经营未审定(审批)品种,不侵权、不套牌、不假冒生产经营主要农作物种子。4.销售种子标志规范清晰,出具销种凭证,不经营散装、白袋包装种子。5.广告宣传内容真实,绝不使用虚假广告误导农民。  相似文献   

10.
<正>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实行分级审批发放制度,具体包括四类: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及其亲本种子、常规种、原种种子经营许可证。由种子经营者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从事种子进出口业务公司的种子经营许可证和实行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注册资本达到1亿元以上的公司,向农业农村部申请种子经营许可证,由种子经营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农业农村部核发;其他农作  相似文献   

11.
<正>农业部维护种业公平的15项措施是:组织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检查;健全种子案件举报制度;妥善处置生产安全事件;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许可;清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严格区试审定标准和程序;加快不宜生产品种的退出;加强品种检测  相似文献   

12.
去年12月开始实行的<种子法>与原<种子管理条例>相比,一是强调"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参与和从事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种子生产经营机构不得参与和从事种子行政管理工作.”二是重新确认了19种涉及种子违法行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处罚.三是对种子生产、经营行为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即不分所有制,不分单位和个人,只要符合<种子法>规定的生产、经营条件,都可以取得种子生产、经营权.还首次规定,农民自繁、自用的常规种子有剩余的,可以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不需要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四是首次明确规定,种子使用者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购买种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种子使用者因种子质量问题遭受损失的,出售种子的经营者应当予以赔偿.  相似文献   

13.
正为更好的整顿治理种子生产经营秩序,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用种,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健全种子管理体系,加强种子市场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辽宁省种子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就如何加强县级种子市场管理提出以下意见:一、种子市场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1.种子经营不规范一是将市场不畅销的品种改成畅销品种;二是种子标签无种子使用说明和法定信息。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2016,(4):52-53
第五章种子生产经营第三十一条从事种子进出口业务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国务院农业、林业主管部门核发。从事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及其亲本种子、林木良种种子的生产经营以及实行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符合国务院农业、林业主管部门规定条件的种子企业的种子生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农业部公布了第43批《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企业名单和第33批《转基因棉花种子生产许可证》企业名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及《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转基因棉花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批准发放山西潞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等41家企业农作物种子经营许  相似文献   

16.
分析当前农作物种子市场出现的不良现象:品种杂而多,生产、经销商中时有生产、经营假种、劣种、哄抬价格等,严重侵害了农民利益。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措施:建立全区性的种子信息查询系统;建立全区统一的种子定价机制;交叉、集中执法管理;加大对违规生产种子、经营的处罚力度;严格执法,公正执法。  相似文献   

17.
<正>1.种子生产经营单位问题1.1部分种子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低由于《种子法》对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和受有经营许可证的大企业委托的分支机构的经营条件,没有明确的规定,致使一些对种子专业知识一无所知的人员也进入了种子经营行业,这就形成了如同让盲人引路的局面,使农业生产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因为种子是一种具有生产力的特殊商品,它的贮藏、加工和推广应用都必须专业技术来指导,保管贮藏不当、加工技术有误都有可能造成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武合讲 《北京农业》2007,(11):19-21
<正>实践中,经常发生种子生产者和种子经营者因生产、经营未经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品种的种子,被法院错误的以生产、经营假种子罪追究刑事责任,并被判决向种子使用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事件。即使像某某省农科院这种高级别的科研、生产机构,也因生产、经营未经审定通过的玉米品种和棉花品种的种子,分别于2001年和2006年被法院错误的以生产、经营假种子罪追究刑事责任,并被判决向种子使用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发生该类事件的原因,是人们包括法官、律师以及种  相似文献   

19.
<正>种子是粮食丰产的主要载体,是一种特殊的农业商品。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的成败。伴随着《种子法》的实施,我国种子经营从传统的专营模式转变为许可经营模式。因此,市场经营主体更加多元化,但也给种子监管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加强种子市场的监管,规范种子市场秩序,是维护广大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实现农业增产增效的重要保障。一、当前种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种子管理现状《种子法》颁布以后,种子市场趋向多元化,种子生产经营企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农业部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9月25日起施行.部长韩长赋二○一一年八月二十二日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规范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申请、审核、核发和监管,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受理、审核、核发和监管工作.第四条负责审核、核发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办理条件、程序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第五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利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升农作物品种选育和生产水平、促进公平竞争的原则,依法发放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