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百子莲为材料,研究了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整个过程中茎尖和叶片中的核酸、可溶性蛋白、淀粉、可溶性糖及淀粉酶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各项生理指标均在生理转变期和盛花期有显著的提高。在整个发育过程中,RNA含量和RNA/DNA比值在叶片中呈双峰曲线变化,在茎尖中呈单峰曲线变化;叶片中淀粉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茎尖中的淀粉含量从花芽分化开始一直持续下降到盛花期又显著上升;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从花芽分化期一直保持较低水平,茎尖中可溶性糖含量在花芽分化前显著升高,随后下降,到花芽分化期与发育期又明显升高。叶片中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淀粉酶活性始终低于茎尖。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核酸含量与大葱花芽分化的关系,研究了不同品种大葱花芽分化过程中茎尖生长锥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核酸3种物质含量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在整个花芽分化过程中大葱茎尖生长锥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先后表现为升高→略有下降→升高的趋势,且出现高峰或低谷的时间与不同品种花芽分化完成时间一致。大葱花芽分化过程中核酸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茎尖生长锥DNA、RNA含量在花芽分化之前呈上升趋势,到达小高峰后逐渐下降,花芽分化结束时又有所回升。RNA/DNA比值在花芽分化之前逐渐下降,直至分化时降至低谷,随后有所升高但趋势不显著。说明,较高水平的DNA、RNA有利于大葱的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3.
普通油茶花芽分化过程春梢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油茶为试材,测定其成花转变过程中春梢不同部位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春梢生长到最大长度时间约为40d,顶梢生长最为迅速;普通油茶花芽分化过程中,老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茎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上升,新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相对平稳;老叶中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下降,新梢各部位器官(上叶、下叶和茎)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相对平稳;茎中的蔗糖含量上升幅度明显,叶片中蔗糖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变化趋势,在不同叶片中则变化相反;春梢各器官中果糖含量变化趋势接近,新叶中含量比茎中高,茎中比老叶高;新叶中植物激素含量比老叶和茎中的激素含量高,其中浓度最高的为脱落酸。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新梢发育过程中矿质元素的变化特性,找出新梢发育过程中影响各部位发育的关键营养元素,以文冠果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流动分析仪和原子吸收仪测定了新梢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部位矿质元素(氮、磷、钾、铁、锰、铜、锌、钙、镁、钠)的质量分数,明确各元素在文冠果新梢内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与年动态变化趋势。结果显示:①文冠果新梢发育过程中不同部位氮、磷、钾、铜、铁、锌等质量分数下降,而钙、镁、锰、钠等质量分数则上升。②茎尖矿质元素质量分数接近于幼嫩叶片,并始终高于幼嫩叶片。③除了5月7日外,各时期叶片中的氮、磷、铁、锰等质量分数均高于茎段;各时期内茎尖、茎段、叶片中的钠质量分数差异均不显著。④在新梢生长初期叶片中的镁、锌、铜等质量分数高于茎段,生长后期叶片低于茎段;在新梢生长初期茎段中钾、钙元素质量分数高于叶片,生长后期茎段低于叶片。⑤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磷、氮、钾、铜、铁等质量分数对文冠果新梢的发育有重要影响;其中磷、氮、铜是影响茎尖发育的主要矿质元素,磷、氮、钾是影响茎段发育的主要矿质元素,磷、铜是影响叶片发育的主要矿质元素。⑥相关分析表明:氮、磷、钾、铜、锌这5种矿质营养元素之间的吸收与积累呈显著正相关(P < 0.05),而钙、镁、锰、钠等元素与氮、磷、钾、铜、锌等元素呈显著负相关(P < 0.05)。磷、氮、钾、铜、铁等对文冠果新梢的发育有着重要影响,在施肥时应该注意补充磷、氮、钾、铜、铁等影响较大的矿质元素。同时合理搭配其他必需的矿质元素,注意用量的协调,保证文冠果树体营养均衡、植株健康,使文冠果树施肥达到合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5.
对龙眼胚胎发育过程中胚珠内核酸、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每克胚珠鲜重计,核酸含量在花后10-17 d达到最大值,以后逐渐降低,至45 d左右达最低值后又平稳回升;以每胚珠鲜重计,DNA含量随胚珠的发育而逐渐增加.RNA的含量变化总体趋势与DNA相似,但DNA含量的变化先于RNA.以每克胚珠鲜重计,蛋白质含量变化与核酸的变化基本相似;以每胚珠鲜重计,蛋白质的积累基本上与RNA的积累同步进行.胚珠内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与DNA、RNA、蛋白质略有不同.以每克胚珠鲜重计,淀粉含量的变化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以每胚珠鲜重计,则随着胚珠的发育含量不断增加,其中52 d后急剧增加.龙眼胚胎的发育状况与胚珠内核酸、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小麦返白系叶片核酸含量及核酸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小麦返白系和对照矮变 1号的全卷叶、半卷叶和初展叶中核酸含量及核酸酶活性在返白过程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返白过程中返白系各叶龄叶片 DNA和 RNA含量均不程度地降低 ,复绿时又迅速增高 ,其 DNA水解酶 ( DNase)和 RNA水解酶 ( RNase)活性变化趋势与之相反 ,且叶片愈幼嫩变化幅度愈显著 ;分析显示 ,核酸含量的降低与核酸水解酶活性的升高有关 ,也与返白过程叶绿体结构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7.
以杜梨为试材,研究其新梢韧皮部和叶片生长期内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并探讨了韧皮部中酚类物质含量与新梢生长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测定期间杜梨新梢韧皮部中的总酚含量均显著低于叶片;从多酚组成上看,韧皮部以表儿茶素、儿茶素和芦丁等为主,叶片则以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和根皮苷为主;总酚及各种多酚水平在树体生长期间的动态变化不同。相关性分析表明,所测8种多酚物质中,生长期内仅有绿原酸在韧皮部和叶片中的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其余酚类物质无显著相关性;韧皮部中芦丁、槲皮素含量与新梢生长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其余的多酚与新梢生长变化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4因素3水平肥料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施肥技术条件下,红地球葡萄果品性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1)红地球葡萄叶片数、总叶面积、果穗枝干鲜重、新梢数、新梢总茎围、总鲜重农艺性状和葡萄果实维生素C、糖酸比、总糖的变异较大,生产上应加强管理,稳定这些性状,提高果品质量;(2)葡萄果实维生素C含量与叶片数和果穗长、总叶面积间极显著负相关,总酸含量与主枝总茎围、总糖含量与叶苔数间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果穗枝干总重、总鲜重间显著负相关;(3)在果品性状间,红地球葡萄果实总糖与糖酸比间极显著正相关,总酸与蛋白质间显著正相关。说明要提高葡萄果品性状,需合理促进叶片数、果穗长、总叶面积、主枝总茎围、叶苔数、果穗枝干总重、总鲜重等性状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华北紫丁香花芽生长过程中蛋白质和核酸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采用戊糖比色法和Folin -酚法分别测定了丁香花芽中核酸 (DNA、RNA)、蛋白质含量 结果表明 ,在花芽生长旺盛时期 ,代谢旺盛 ,蛋白质、核酸含量增加 ,而在花芽生长初期和末期 ,消耗增多 ,蛋白质、核酸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不同蓝莓品种在温室和大棚中的生长差异,以4个蓝莓品种(‘蓝丰’‘伯克利’‘莱克西’‘布里吉塔’)为试材,分析了植株的生长生理特性。结果显示,在温室中‘伯克利’的新梢最长、茎最粗、单株叶面积最大、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莱克西’新梢最短、茎最细、单株叶面积最小,但叶片最厚。大棚中,‘伯克利’新梢最长、叶片最厚、单株叶面积最大,‘莱克西’新梢最短,‘布里吉塔’叶绿素a和b、类胡萝卜素含量最少。总之,温室和大棚中,均以‘伯克利’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3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0mg/L、100mg/L、200mg/L)分别对ROC22、GT17和ROC10在下种前进行10min浸种处理后进行桶栽砂培试验,并在甘蔗苗期(4 ̄5叶)进行自然土壤干旱胁迫,研究水分胁迫下乙烯利浸种对参试品种叶片蛋白质和核酸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及复水后,乙烯利浸种处理有较高的叶片蛋白质含量和总核酸含量,同时有较低的蛋白酶活性;水分胁迫下乙烯利处理可以显著提高ROC22和GT17叶片RNA/DNA值,复水后,乙烯利处理对各品种叶片的RNA/DNA值都有促进效应。从而增加甘蔗的分蘖。  相似文献   

12.
文心兰花芽分化的形态解剖特征及营养物质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心兰‘百万金币’Oncidium‘ Milliongolds’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花芽分化过程中的形态学特征,比较了花芽分化过程中叶片可溶性糖、蛋白质和核酸质量分数的变化.研究表明:文心兰花芽的分化进程可以分为未分化期、花蕾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合蕊柱及花粉块分化期6个时期;花芽分化过程中可溶性糖在新芽初生期质量分数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在花芽分化完成时达到另一峰值;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蛋白质在新芽初生期质量分数最高;总核酸质量分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比较5个供体的心叶和幼茎愈伤组织在 MS 和 N_6培养基中诱导分化绿苗过程 RNA,DNA 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在绿苗诱导分化的第6—9 d,核酸总量和 RNA含量均达到最高值,第9 d 后两者逐渐下降.DNA 含量从诱导分化开始即呈下降趋势,第9d 时DNA 含量最少,然后义逐渐增加.蛋白质含量在诱导分化的前3 d 增加显著,第3 d 后呈下降趋势,第9 d 后渐趋减缓.不同的培养基对生物大分子的含量变化有一定影响.本试验揭示了在甘蔗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绿苗过程中,生物大分子变化的不同阶段与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花生根结线虫侵染后,花生植株内源激素、氨基酸、核酸和糖含量的结果表明,线虫侵染可引起花生根和茎叶的生长素含量、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的活性提高,赤霉素的含量降低;病根产生蛋氨酸,及其半胱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和还原糖的含量提高,脯氨酸、苏氨酸、可溶性总糖和非还原糖的含量降低;病式叶没有胰氨酸,其苏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苏氨酸、可溶性总糖和非还原糖的含量降低;病茎叶没有脯氨酸,其苏氨酸、甘氨酸、丙氨  相似文献   

15.
模拟酸雨对6种园林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模拟酸雨对6种园林植物损伤的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处理前后新梢的生长比率。结果表明,不同的pH值的酸雨对6种园林植物新梢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酸雨的酸度越大,对园林植物的伤害越大。随模拟酸雨强度的加强,6种园林植物叶片叶绿素的含量逐渐下降,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pH值等于2.0的模拟酸雨对叶片伤害最为明显,pH值等于4.0时,伤害较为轻微,但不同种类之间对酸雨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它们的抗性强弱顺序为扶桑,海棠花,细叶榕,灰莉,福建茶,九里香。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来研究不同氮肥水平下烯效唑对小麦籽粒中核酸代谢及小麦品质的影响,并探讨了蛋白质含量以及小麦品质与核酸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中较高的DNA与RNA含量有利于蛋白质的积累以及籽粒品质的改善。烯效唑处理能够调节籽粒中的DNA与RNA含量,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含量,改善籽粒品质。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具有不同抗病性的甘薯品种研究了接种疮痂病菌前后甘薯叶片氮代谢生理指标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感染疮痂病菌后,感病品种叶片中的核酸总量及RNA含量降低,核糖核酸酶(RNase)活性增强,游离氨基酸(FAA)总量增加,蛋白酶活性升高,而抗病品种则相反.另外,抗、感病品种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都降低,且感病品种的变化幅度大于抗病品种.上述结果可作为鉴别品种抗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8.
以大兴安岭地区3种立地类型(山地、水湿地、塔头草甸)中的笃斯越桔为试材,通过分析不同年龄笃斯越桔的叶片、枝条有机营养(可溶性总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特性、其与新梢生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下,笃斯越桔基生枝、叶片中有机营养的分布规律;有机营养与笃斯越桔植株衰老、更新、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1)笃斯越桔植株中,除叶片蔗糖质量分数略低于枝条蔗糖质量分数外,其余有机营养质量分数(可溶性总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均在叶片中较高。(2)立地类型对笃斯越桔有机营养质量分数影响显著。除蔗糖质量分数在山地类型中较高外;可溶性总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均在山地类型较低。(3)笃斯越桔叶片和枝条的蔗糖、可溶性总糖、淀粉质量分数均在3年(S2)~5年(S4)生枝时期较高。笃斯越桔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在年龄较大的枝条中较高;枝条的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在年龄较大的枝条中较低。(4)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笃斯越桔新梢生长量与枝条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蔗糖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5)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新梢生长量与枝条年龄、叶片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淀粉质量分数有关,且与枝条年龄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控释肥与水分耦合对红丽海棠品质及树体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丽海棠为试验材料,研究控释肥与水分耦合对其生长指标(新梢长度、叶片面积、干径)、花朵中的花色苷含量、果实品质指标(横径、纵径、果柄长、单果重、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叶片中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膜水肥耦合能够明显促进红丽海棠的生长,增加花朵中的花色苷含量、提高果实品质以及叶片中的氮、磷、钾含量,而包膜控释肥与适量的水分协调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