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杂种小麦光合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肖凯  张荣铣 《作物学报》1997,23(4):425-431
对化杀型杂种小麦与普通小麦叶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表明,供试杂种小麦上部叶片倒3叶、旗叶一生中比普通小麦对照品种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RuBPcase活性和RuBPoase活性。杂种小麦叶片与对照相比在叶绿素含量缓解(RSP)上优势较小,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PAD)和RuBPcase含量则不具有优势。这表明,杂种小麦上部叶一生中光合速率的提高受到RuBPcase含量的影响较小,而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顶芒山羊草(Aegilopscomosa2n=2x=14,MM)与波斯小麦(Triticumpersicum2n=4x=28,AABB)杂交,人工合成遗传上相对稳定的双二倍体(2n=6x=42,AABBMM),以此为桥梁,与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品种“欧柔”进行正反杂(回)交,借助花药培养过程中能产生非整倍单倍体和非整倍双倍体的特点,在改良C17固体培养基上上接种花药,诱  相似文献   

3.
小麦叶片老化过程中光合功能衰退的可能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肖凯  张荣铣 《作物学报》1998,24(6):805-810
在小麦旗叶自然老化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在叶片全展时达最大值,以后至叶片枯黄不断降低,RuBPcase活性于全展后10天达到最大值,PSⅠ,PSⅡ活性在老化前期保持平稳,以后不断下降。RuBPcase活性与PSⅠ活生,PSⅡ活性比值也均于全展扣10天达最大值,以后呈迅速降低趋势,表明在叶片老化中后期,光合机构的光暗反应出现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4.
转Bt基因棉的抗虫性研究简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转Bt基因棉的抗虫性研究简报PreliminaryStudyonResistanceofTransgenicBtCot-tontoInsectPests培育和利用转Bt基因棉是治理抗性棉铃虫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采用生物技...  相似文献   

5.
小麦白粉病的新抗源普通小麦-簇毛麦易位系小麦白粉病(Eryslphigramintcf.sp.tritici)是世界各产麦区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南北麦区都有发生,并日趋严重。近期我国小麦生产上所用品种的白粉病抗源主要来自黑麦,即小麦-黑麦1B/1R...  相似文献   

6.
用3.3g/m^3的磷化铝测量,塑料薄膜5面密闭缓释熏蒸包装小麦,保持有效杀螨浓度时间长,CT值大,完全消灭小麦中的跗蠊螨B.tarsalis(Berlese),马六甲肉食螨C.malaccensis Oudemans,特氏肉食螨C.trouessarti Oud.,以及人为埋入粮堆供试的热带食酪螨T.tropicus Roberstom,害嗜鳞螨L.destrctor,棉兰皱皮螨S.medane  相似文献   

7.
小麦原生质体的电激介导基因转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小麦品种“Bodalin”胚性悬浮细胞分离出原生质体,通过电激将质粒PBC1DNA(携带β-葡萄糖苷酸酶(GUS)标记基因和潮霉素抗性基因hph)导入原生质体。采用BTX电激系统和ASP电激缓冲液,最佳电激条件为300V(750V/cm)和50ms(约1000μF),转化的原生质体内GUS的活性最高;质粒DNA的有效使用浓度为25μg/ml。电激处理后,原生质体培养2~3天,GUS基因表达最强,宜于检测其瞬时表达;牛胸腺DNA可协助提高GUS基因的导入效果。质粒PBC1DNA处理的原生质体培养于添加潮霉素的KMP培养基。经4个月抗性筛选,选择获得15个潮霉素抗性克隆  相似文献   

8.
通过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绿菜花(Brasicaoleraceavar.italica)再生植株PlantRegenerationfromIsolatedMicrosporeCultureofBrasicaoleraceavar.italica70年代初...  相似文献   

9.
据美国近年来种植Bt棉的观察,转Bt基因棉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棉花对鳞翅目害虫的抗性,减少农药的使用。自转Bt基因棉问世并试种以来,表现出对烟芽夜蛾(Heliothisvirescens)的抗性最好,其次为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  相似文献   

10.
小麦杂种后代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金正勋  赵西华 《作物学报》1996,22(4):490-494
选用6个蛋白质含是高低不同的亲本,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二,对亲本在F1-F3的蛋白质含量配合力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的GCA与SCA方差均极显著,表明在要试验中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起重要作用。但由于三个世代gcaMs/scaMs值均极显著,且随着世代的推进这一比值又逐渐增加,因此蛋白质含量在杂种后代的表现主要还是由基因加性效应决定,随着世代的推进,基因加性效应越显重要,在  相似文献   

11.
高胜国 《小麦研究》1998,19(4):28-31,12
本文对12份小麦白粉病抗源材料的抗病基因数量及遗传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廊83-012,BPm5、法427、法439分别含有一对完全显性抗病基因;4488、4516、4432、T*spelt-Album,4774的抗性分别受控于一对不完全显性抗病基因;C39则含有三对独立遗传完全显性抗病基因。  相似文献   

12.
抗虫棉Bt杀虫晶体蛋白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抗虫棉Bt杀虫晶体蛋白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ofBacilusthurin┐gensisInsectControlProteinasExpressedinTransgenicC...  相似文献   

13.
高胜国 《华北农学报》1997,12(1):130-131
河北省小麦品种抗锈性鉴定及利用IdentificationandApplicationofRustResistanceofWheatVarietiesinHebeiProvince小麦锈病是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有的年份曾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是值得...  相似文献   

14.
桔梗根际线虫种类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安徽省毫州市采集根际土样50份,经分离鉴定,确认植物寄生线虫Neopsilenchus、Basiria(B.kaslmirensis、B.parvamphidia)、Hoplolaimus、Scutell-onema(S.braydsandrassy)、Meloidogyne(M.incognita)、Nethotylenchus(N.antricolus)、Paratylenchus、Aphl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小麦品种抗白粉病鉴定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胜国 《华北农学报》1996,11(3):133-134
河北省小麦品种抗白粉病鉴定和利用IdentificationandApplicationofWheatVarietiesResistancetoPowderyMildewinHebeiProvince八十年代初期小麦白粉病在河北省就有发生,近年来日趋...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大白菜小孢子胚状体获得抗除草剂转基因植株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大白菜小孢子培养获得的子叶期胚状体,经粉碎的玻璃碴摩擦后,与农杆菌共培养,在加筛选剂Basta(和phosphinothricin 5mg/L)的培养基上,再生出数株绿苗。自交留种后,对其后代苗期进行的Basta抗性鉴定显示,有4株抗此除草剂。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抗性植株的基因组中各有一个bar基因插入位点。对转化株的小孢子进行再培养,后代小孢子植株对Basta抗性的分离比显示,此转基因  相似文献   

17.
西藏上麦及半野生小麦异染色质分化的C—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民  任正隆 《作物学报》1996,22(5):525-529,T001
以GiemsaC-带技术研究了西藏小麦、西藏半野生小麦和中国春的异染色质分化。它们之间的带型没有很大的差异,但出现了C-带多生,多生主要表现在A、B组染色体和分布于染色体臂的中部及端部,以中国春C-带为标准的比较表明,半野生小麦的多态性所属染色体主要为A组的2A,6A和7A,B组的2B、3B、4B和7B,西藏小麦为2A、7A5 7B。推测它们同属一个类群,西藏半野生小麦比西藏小麦和中国春原始,并非  相似文献   

18.
陶利珍  凌定厚 《作物学报》1999,25(5):529-535
以水稻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系作为基因枪转化的外植体,把水稻花粉特异性基因PS1启动子与barnase构成的嵌合基因导入籼稻,获得籼稻五个品种Basmati-1,青油占,胜优2号,明恢复63,新山占29的转基因植株。试验以两个质粒PS1-barnase和pILTAB227共转化的方法,以潮霉素B作为筛选因子,选择抗性愈伤及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9.
1993-1994年,自河北省收集了154个小麦白粉菌株,接种在15个已知抗白粉病基因小麦品种及近等基因 。结果V,1,V3a,V3b,V5,V6,V7,V8,V1+2+9毒性基因出现频率最高,均在965以上;V17出现频率次之,为51.9%,V2,V4a,V2+6再次之,出现频率分别是25.3%,26.8%和9.1%;再现频率最低的V4b,仅3.9%.在毒性基因组合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V1+V3  相似文献   

20.
“906”生长调节剂对鸡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906”生长调节剂对鸡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EffectsofGrowthRegulator“906”onFunctionofPeritonealMacrophagesinChicken¥“906”生长调节剂是一种含有油菜素内酯(Brassin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