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八仙花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包括外植体的选择、诱导分化、生根培养等方面,并总结了目前八仙花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外源激素等对八仙花组织培养的影响,提出了可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为八仙花的种质资源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3.
八仙花叶片诱导再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八仙花(Hydrangea macrophylla'Adria')红色品种无菌苗为试验材料,使用其叶片为外植体进行再生研究,建立了八仙花叶片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结果显示:适宜的叶片诱导愈伤培养基为MS+6-BA 2.5 mg/L+IAA 0.2 mg/L,出愈率达100%;适宜的芽直接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3 mg/L,分化率可达80%;暗培养15 d是叶片诱导芽再生最适合的时间。最适宜的叶片切割大小是垂直于主脉切两刀,但是不能断开,此时芽诱导率最佳。切取3 cm高的无菌苗接种在生根培养基上,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蛭石和珍珠岩各一半混合,不添加激素,生根率达100%,且根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4.
以文心兰‘红狐狸’与‘百万金币’杂种胚为外植体,采用种胚→原球茎→完整植株→移栽的途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机添加物等因素对文心兰杂种胚萌发、原球茎分化、生根等各阶段的影响,建立文心兰杂种胚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技术。结果表明,适宜萌发的培养基为花宝+6-BA 0.5 mg·L~(-1)+NAA 0.1mg·L~(-1)+CM 150g·L~(-1)+AC 1.0g·L~(-1)+蔗糖20g·L~(-1),培养90~100d后相对萌发率为155.6%,原球茎基本不增殖,利于叶的分化;适宜分化的培养基为花宝+6-BA 0.1mg·L~(-1)+NAA 0.1mg·L~(-1)+马铃薯泥150g·L~(-1)+AC 1.0g·L~(-1)+蔗糖25g·L~(-1),分化率显著最高,为87.8%,添加马铃薯泥能显著提高分化率,促进芽苗的粗壮;将分化的芽苗在花宝+NAA 0.2mg·L~(-1)+马铃薯泥150g·L~(-1)+AC 1.5g·L~(-1)+蔗糖25g·L~(-1)培养基上培养40d后生根率为100%,且根系发达,植株健壮;生根苗炼苗后以水苔作为基质,移栽成活率达91.7%。  相似文献   

5.
以橄榄常见品种惠圆的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橄榄成熟胚培养的方法、培养反应和影响因素。建立了橄榄成熟胚离体无菌培养的有效方法;获得了橄榄无菌胚苗、愈伤组织、气生根和胚状体等4种培养物,为进一步的橄榄离体快速繁殖、细胞悬浮培养、原生质体培养、遗传转化以及离体种质保存等生物技术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早熟杏胚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2个早熟杏品种进行胚培试验。结果表明,剥去种皮与足够时间的低温处理是早熟杏胚培成功的先决条件;MS培养基比改良Tukey培养基更适于吉胚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小麦族属种间杂种幼胚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本培养基N_6附加谷氨酸,酵母浸出液、激动素和水解乳蛋白,以及C_(17)基本培养基附加肌醇、椰乳和水解酪蛋白,对小麦族一些属、种间杂种进行幼胚离体培养,由胚直接发育成苗。成功地获得了Kengyilia Zhoasuensis,Hordeum bulbosum,普通小麦,Aegilops crassa, Ae. biconis, Ae.tauschii, H. vulgare ssp. spontaneum (Isreal)与其同父本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的属间杂种,和鹅观草属(Roegneria)的一些种的种间杂种,以及西藏杂草型普通小麦,四川白麦子(含中国春和成都光头)与Ae. tauschii(中国及中东产)的属间杂种植株,为进一步研究小麦族的系统学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其中多数远缘杂种植株的获得在国内外为首次报道。一个亲本(父本或母本)固定,与另一属、种、亚种乃至变种等分类级别的亲本(母本或父本)杂交,其杂种幼胚诱导成苗频率差异很大,但差异程度与分类级别无关。双亲亲缘关系较远的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的杂种幼胚成苗率显著高于具有相同D染色体组的中国春与Ae. tauschii的杂种幼胚成苗率。同时,不同基因型的杂交组合对上述两种培养基组成的成苗率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9.
牡丹种子胚培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牡丹种子进行不同材料处理后,在不同光照及不同培养基条件下,对牡丹胚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牡丹种子经4℃砂藏后胚培养萌芽快,且萌芽率高达82.5%;在先黑暗后光照的培养条件下,牡丹胚的萌芽率最高;胚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 S 6-BA 0.5m g/L NAA 0.2m g/L;胚苗继代培养最适培养基为M S 6-BA 1.0m g/L NAA 0.1m g/L;胚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培养基为M S 6-BA 0.5m g/L 2,4-D 2.0m g/L;胚诱导苗生根最佳培养基为M S IAA 0.5m g/L。  相似文献   

10.
将甜荞的成熟胚和未成熟胚在含有不同种类和浓度的MS培养基中进行离体培养。在基本培养基中,胚芽生长发育不明显,胚根形成根系,下胚轴长成细长状。在含有10mg/LIAA和10mg/LBA的培养基中,胚芽、胚根发育不良,下胚轴呈粗短状。当培养基中附加02mg/L2,4-D和40mg/LBA时,胚芽生长发育正常,能长成小植株,但根系愈伤组织化。当培养基中添加10mg/LNAA和40mg/LBA时,胚发育良好,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形成正常小植株,32d时小植株分化出花蕾并能开花和结实。高浓度的BA与NAA共同使用对于甜荞胚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八仙花的茎段、茎尖、叶片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6-苄基腺嘌呤(6-BA)和吲哚丁酸(IBA)进行增殖培养.结果表明:适宜八仙花外植体表面灭菌的方法是利用0.1%氯化汞(HgC l2)灭菌7 m in;不同类型的八仙花外植体在初代培养时的增殖效果不同,茎尖在培养过程中首先伸长生长,然后陆续长出侧芽,表明八仙花的茎尖是比较适合用来进行增殖培养的外植体;继代培养以MS+6-BA 1.0 mg.L-1+IBA0.12 mg.L-1为较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侧芽在1/2 MS+IBA 0.2 mg.L-1培养基中生根率和单苗根数量均较高,说明1/2 MS+IBA 0.2 mg.L-1为较好的不定根诱导培养基.  相似文献   

12.
八仙花茎段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八仙花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其组织培养技术.结果表明:以70%酒精处理30 s 0.1%升汞处理10 min,成活率可达96%;以MS 6-BA0.5 mg/L IBA0.5 mg/L为启动培养基,诱导率可达100%;以MS 6-BA0.5 mg/L IBA0.3 mg/L为增殖培养基,培养25 d,增殖系数可达9.2;以1/2MS IBA0.3 mg/L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率100%,根长势良好且根毛区长达1.1cm;移栽到以珍珠岩:腐殖土=1:2的基质中,覆盖地膜保湿7 d,成活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以八仙花为试验材料,选用5种通用型营养液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液处理对八仙花植株生长发育和开花性状的影响不同,综合考虑各营养液对八仙花生长发育和开花性状各项指标的影响,认为处理Ⅲ(日本园试配方)较适合八仙花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该试验探究了八仙花黄化对光合速率及CO_2响应参数的影响。试验运用光合测定仪,以校内不同黄化程度的八仙花叶片为材料,对其进行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mmol)、CO_2响应曲线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黄化程度的加深,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最大羧化效率、磷酸丙糖利用率均呈现下降趋势,而CO_2补偿点(CCP)呈上升趋势。这一研究为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八仙花叶点霉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PSA培养基对八仙花叶点霉菌 (PhyllostictahydrangeaeEll.etEv .)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培养比较 ,结果表明 ,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 2 0~ 30℃ ,最适为 30℃ ,产孢适宜温度为 30~35℃ ,最适温度为 35℃。不同光照处理 ,室内连续光照下菌落生长量最小 ,1 2h光照 1 2h黑暗下产孢量最大 ,全黑暗下产孢量最小。病菌对碳源的利用 ,以木糖、葡萄糖对菌落发育最好 ,可溶性淀粉最差 ;产孢以葡萄糖最好 ,甘露醇和可溶性淀粉最差。对氮源的利用 ,以硝酸钾为氮源菌落发育最好 ,对磷酸二氢铵的利用能力最差 ;产孢以天门冬酰胺最好 ,氯化铵、蛋白胨和磷酸二氢铵不产孢。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八仙花(Hydrangea macrophylla)有色原生质体游离体系,以八仙花萼片为试验材料,分别对材料的预处理方式、酶液组分、酶解时间、纯化离心力等影响酶解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预处理方式选择分离花萼片上下表皮法,纤维素酶和离析酶水平分别为4%和0.4%(质量体积分数),甘露醇0.6 mol·L-1,酶解液加热冷却后加入 0.1%(质量体积分数)BSA和10 mmol·L-1 CaCl2,酶解2 h,低温离心机4 ℃、1 426 r·min-1离心5 min,为最优的八仙花萼片原生质体游离条件。利用所建的原生质体游离体系对4个不同品种的八仙花萼片进行有色原生质体游离,200× 镜下单视野内可获得13~35个有色的原生质体;对有色原生质体进行液泡的H+流测定,发现蓝色液泡较粉色液泡H+流的外排趋势明显,说明同一八仙花品种蓝色液泡的pH高于粉色液泡。  相似文献   

17.
铝胁迫诱导八仙花根系分泌有机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八仙花的耐铝机制,对铝胁迫下根系分泌的有机酸进行研究。以八仙花扦插苗为试材,研究其在铝胁迫条件下根系有机酸分泌种类、耐铝能力以及影响有机酸分泌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铝胁迫下八仙花根系分泌草酸,当以50μmol·L-1Al Cl3处理八仙花时,根尖的铬天青染色明显,根尖伸长生长受阻显著,草酸分泌量也显著增加。铝处理后的最初4 h,草酸分泌量随铝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在4~24 h内草酸分泌量并未增加。在铝溶液中加入阴离子通道抑制剂PG(10μmol·L-1和20μmol·L-1)和蛋白合成抑制剂CHM(25μmol·L-1和50μmol·L-1)后显著抑制根尖分泌草酸。说明八仙花根系分泌草酸是八仙花抵御铝毒的主要机制,而阴离子通道可能介导根系分泌有机酸。  相似文献   

18.
辛雅芬  石玉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204-5206
[目的]研究八仙花对高温的适应能力。[方法]以一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以25℃为对照,在25、30、35和40℃下测定其多个生理指标。[结果]30℃下处理3、6、9 d的叶片含水量为对照的96.51%、94.12%、93.81%;35℃下处理3、6、9 d的叶片含水量为对照的91.80%、89.51%、87.63%;40℃下处理3和6 d的叶片含水量为对照的82.66%和78.49%。30℃下处理3、6、9 d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为对照的104.97%、101.67%、113.48%;35℃下处理3、6、9 d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为对照的79.01%、76.11%、83.15%;40℃下处理3和6 d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为对照的60.77%和53.89%。30和35℃下处理3、6、9 d的叶片丙二醛含量为对照的170.97%、145.65%、161.82%和193.55%、178.27%、178.19%;40℃下处理3和6 d的叶片丙二醛含量为对照的361.29%和297.83%。[结论]应将八仙花种在通风良好的阴凉处。  相似文献   

19.
秋季选用八仙花的嫩枝进行扦插,探讨生根剂种类和浓度对扦插成活率、生根数和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插条用1 000 mg/L的特效生根粉(ABT)溶液浸蘸5 s,扦插成活率可达到76%,平均根长2.0 cm,效果最好;萘乙酸(NAA)处理则能增加插条生根数和缩短生根时间,但当浓度(200 mg/L时,扦插成活率、生根数和根长有下降趋势;蔗糖也有助于八仙花的扦插成活,但效果不及ABT和NA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