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中国的很多企业都在为打造"百年老店"孜孜不倦的时候,杜邦已经走过了217个年头。纵观杜邦整个企业发展史,以科学为基础、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是这家跨国巨头不断创造辉煌的动力源泉。目前,杜邦在中国已经拥有了39家独资及合资企业,完成投资逾8亿美元。杜邦在中国的扩张历程,不失为一例经典的跨国营销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2.
正跨国种业公司要在中国生存、发展、壮大,必须走"本土化"发展之路,特别是"人才本土化",从企业普通员工到高管人员,从科技专家到政府官员。十年磨一剑,跨国公司在本土化根基稳固之后,大步进入和快速发展就水到渠成了。谁控制了种子,谁就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农业。新世纪10年,跨国种业公司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如杜邦-先锋公司、孟山都公司等。在跨国公  相似文献   

3.
<正>位于北京东部的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发展迅猛,目前已吸引了30余家中外知名种子企业进驻。北京正力图将它打造成中国的"种业硅谷"。国际种业科技园区位于北京市通州区,规划面积3万亩。世界排名第四的种子企业法国利马格兰种业和北京德农种业、垦丰种业等30余家企业,以及中国农业大学通州试验站、中国农科院通州院区等科研单位相继入驻园区。作为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中国的市场规模已经由2000年的25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550亿元左右。孟山都、杜邦、先正达等跨国种业巨头悉数落户中国,它们看重的正是中国种子市  相似文献   

4.
<正>盛夏时节,2015北京世界马铃薯大会在北京延庆召开。会上,围绕马铃薯种植、薯业育种及繁育等内容,一些跨国农化企业纷纷召开新品发布会及技术交流会,围绕如何开展马铃薯高产优质管理方案、马铃薯病害管理方案等话题,相继为马铃薯种植者带来了新产品、新技术。7月27日,一场主题为"成功的新秘密,尽在杜邦?增威赢绿?"的2015杜邦新产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上,200多名种植大户、渠道经销商及合作伙伴共同见证了杜邦又一革命性杀菌剂产品——杜邦?增威赢绿?的问世,共同聆听了杜邦植物保护  相似文献   

5.
随着孟山都、先正达、利马格兰、杜邦先锋等跨国种业巨头在中国种子市场的高速扩张,有学者和媒体担心外资垄断中国种业市场,威胁中国粮食安全。实际上,中国的种业市场并非完全对外资放开,跨国种业巨头在华成立的合资公司必须由中方控股,"威胁论"并不成立。事实证明,外资种业巨头进入中国带来的先进理念和充分的市场竞争反而有利于中国种业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杜邦先锋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种业巨头,其种业国际化发展历程对于中国种子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总结杜邦先锋公司种业国际化进程及其在中国市场拓展经历,全面分析其国际化发展战略、措施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对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启示,并针对中国当前农业企业"走出去"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核心要素,是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种业影响着粮食产量安全,控制了种业,等于控制了农作物的种植和食物的供给。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种子消费国,常年用种量为125亿kg,市值600多亿元,并且持续增长。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孟山都、先正达、杜邦-先锋等跨国种业公司登陆中国市场,凭借完善的管理体制、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丰  相似文献   

8.
正先玉335由全球第二大种业公司杜邦先锋在中国设立的育种企业—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育成。2004年通过黄淮海国家审定(国审玉2004017),杜邦先锋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登海先锋负责运作,创造了中国玉米的单粒播模式,从而彻底改变了中国玉米的种植栽培模式。2006年,该品种通过国家春播区审定(国审玉2006026),由杜邦先锋在中国的另一家合资企业敦煌先锋负责运作,当前已经成为东北区第一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9.
跨国种子企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入中国,他们在2000年之前主要进入中国非粮食种子市场,2000年后开始大举进入玉米等粮食种子市场.跨国种子企业以设立合资公司等多种方式进入中国种业市场,他们牢牢把握育种核心技术,立足中国本土研发、推广农作物种子;跨国种子企业在中国的市场推广深入到田间地头,广泛开展精细化营销.跨国种子企业在中国业务的迅速扩张,已经对中国种业市场和种子企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应对跨国种子企业的大举进入,促进中国种业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引导和扶持国内种子企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0.
WTO与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种子法》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种子公司和育种科研单位都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紧急行动起来,在体制、机制、营销、管理等多方面进行重大的改革和调整,跨国种业公司也努力做好进入中国的准备,都希望在中国种业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一、跨国种业公司努力植根本土化世界最大的几家跨国种业公司,如孟山都、杜邦、先正达、利马格兰、KWS等,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在中国设立办事机构、聘用技术人员、布置品种试验,努力实现植根本土化。从普通员工到高层管理人员,从资源采集到育成品种,从技术转让到研…  相似文献   

11.
《北京农业》2011,(32):7-9
<正>1外资种业巨头在中国的高速扩张巨头占据中国种业市场半壁江山杜邦、孟山都、先正达、利马格兰为首的4家大型跨国种业巨头自上世纪80年代陆续在中国设立办事处,随着中国入世和种业市场改革,这4巨头已  相似文献   

12.
《北京农业》2009,(9):15-16
<正>"东北已经‘9.18’了,西北也被欧美‘占领’了。"登海种业董事长李登海不无忧虑地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占世界14%的中国种业市场吸引着跨国种子巨头抢滩登陆,而中国上万家规模较小的种子企业在跨国巨头的挤压下,市场已丢失大半。他认为,"提高行业集中度,整合重组壮大才是惟一出路。"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种业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等跨国种业巨头陆续进入中国种子市场‘跑马圈  相似文献   

14.
<正>【新闻背景】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等跨国种业巨头陆续进驻中国,经历较长时间的"蛰伏期"后,最终凭借其先进的科技、雄厚的资金、丰富的国际市场运作经验大举占领中国种子市场。如今全球前20的种业巨头已全部入驻中国,在蔬菜、花卉等小田作物领域运作成功并控制过半市场后,正积极向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进军,扩张速  相似文献   

15.
《北京农业》2010,(2):34-35
杜邦收购先锋后的调换高管行动,终于在中国完成收官。从杜邦中国获悉,杜邦先锋中国区总裁刘石已经正式离职,对外说法是个人原因。刘石则在其博客中表示,离开工作了八年多的公司,有说不出的遗憾和眷恋。  相似文献   

16.
跨国种子企业进入中国种业市场的方式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华  龙文军 《中国农垦》2011,(12):36-39
跨国种子企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入中国,2000年后开始以设立合资公司等多种方式大举进入国内种业市场,牢牢把握育种核心技术,立足中国本土研发、推广农作物种子;市场推广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开展精细化营销。跨国种子企业在华业务的迅速扩张,已经对我国种业市场和种子企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应对跨国种子企业的大举进入,促进中国种业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引导和扶持国内种子企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7.
<正>"东北已经‘9.18’了,西北也被欧美‘占领’了。"登海种业董事长李登海不无忧虑地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占世界14%的中国种业市场吸引着跨国种子巨头抢滩登陆,而中国上万家规模较小的种子企业在跨国巨头的挤压下,市场已丢失大半。他认为,"提高行业集中度,整合重组壮大才是惟一出路。"  相似文献   

18.
<正>杜邦收购先锋后的调换高管行动,终于在中国完成收官。从杜邦中国获悉,杜邦先锋中国区总裁刘石已经正式离职,对外说法是个人原因。刘石则在其博客中表示,离开工作了八年多的公司,有说不出的遗憾和眷恋。  相似文献   

19.
第五次跨国并购热潮席卷全球。本文论述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现状及障碍,并提出了实现跨国并购的对策建议。虽然中国企业还不是当代跨国并购的主导力量,但是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由之路。然而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应以自身实力为基础,量力而行,逐步推进,走出一条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跨国并购之路。  相似文献   

20.
春天播种,方有秋日收获,种业是农业发展链条上"第一公里"的根基。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触及中国农业发展的命脉产业,目前正遭受着跨国公司的强大压力与步步蚕食。"杜邦先锋"是一家美国公司,大多数农民朋友可能并不熟悉这个名字,但实际上这家公司的产品早在10年前就已经渗透到了中国,被播种到全国各地的田间地头了。1借道而行,圈地中国先锋公司是世界500强杜邦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因而也被称为"杜邦先锋"公司),占据全球种子市场份额的20%与北美市场的40%,被称为"世界玉米杂交种子市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