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岩市花卉苗木产业精准扶贫方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推进产业精准扶贫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役的关键性举措。通过实施林业苗木花卉产业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对苗木花卉种植有意愿、有条件的贫困户,大力推进"龙头企业+贫困农户""能人大户+贫困农户""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等扶贫模式,辐射带动贫困农户种植苗木花卉,加快龙岩市苗木花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推动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是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襄阳市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时,采取"公司+贫困户""土地股份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基地+养殖户"等运营模式,综合运用"财政+金融+产业+贫困户"的政策手段,对贫困户因病、因残致贫和缺资金、缺技术和缺劳力等不同实际进行有效对接和帮扶,增强扶贫造血功能,实现农户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3.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泾县汀溪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着力增强贫困人口内在发展动力,实施有机水稻、茶叶、特色种植和养殖、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扶贫工程,采取劳动就业帮扶,定向结对帮扶,自主创业帮扶等方式,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企业(合作社)+土地流转+贫困户""能人大户+贫困户"的模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4.
“精准扶贫”视角下湘西州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精准扶贫的视角,对湘西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进行探讨,总结出当前湘西州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主要有特色农产品基地种植模式、"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民俗旅游"观光模式、"飞地经济"精准扶贫模式和山区林下经济综合开发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模式,政府要发挥服务和引导作用,龙头企业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产业扶贫,以及增强农业合作社的组织功能等促进湘西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创新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药材产业在甘肃省精准扶贫工作中的意义,分析总结了政策资金扶持+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产业扶持+扩大贫困户生产托管、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三变"+中药材种植、创新储藏加工+销售联结体、公司+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贫困户、强化科技研发+增强内生动力、品牌创建+提升产品公信力等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来,资兴市围绕精准扶贫,出台产业扶贫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组织3600多户贫困户依托产业发展,增加收入,从根本上"挖"掉"穷根"。全市依托茶叶、水果、蔬菜、粮油、油茶、楠竹、畜禽、水产等八大农业支柱产业,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安排产业扶贫资金859.2万元,组织2009户贫困户加入相关合作社。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种植水稻564.6公顷、玉米115.5公顷、杂交水稻37.1公顷、蔬菜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以来,马关县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通过与云南宏绿辣素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订单种植"宏绿系列"工业辣椒,助推精准扶贫,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该县加大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持力度,在全县选取种植效益较好的宏绿辣椒进行扶持,由马关县椒多辣椒育苗专业合作社与云南宏绿辣素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公司负责对合作社  相似文献   

8.
《安徽农业科学》2020,(5):250-253
经济发展落后的民族地区一直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我国云南省连片特困民族地区,近年来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一村一品""协会+基地+农户""生态旅游""现代化产业园区"等产业扶贫模式,在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制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水平低下、产业主体发展能力弱、贫困户产业扶贫参与度低、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力不强、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产业扶贫收益未能完全流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必须加大产业扶贫支持力度、做好扶贫产业定位、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充分调动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才能切实提升产业扶贫实效,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协和乡红花园村把脱贫攻坚以及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党建引领、紧扣"三变"改革、产业扶贫拔穷根、产业帮扶、乡村治理等多举措促脱贫壮经济。一、党建引领,实行"合作社+支部+贫困户"实现产业带民红花园村创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壮集体经济工作思路,积极拓宽"党建+产业扶贫+集体经济"新途径,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为主线,以强化基层党建为抓手,以激发人才内生动力为支撑,扎实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过"合作社支撑,党支部引领"的发展思路,由支部指导成立合作社、合作社拉动发展、吸纳贫困户加入合作社的模式,把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10.
现代魔芋产业发展研究与实践的“安康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现代魔芋产业建设研究与实践结晶——"安康模式"的形成与发展,阐述了安康魔芋产业在基地建设中研究与应用的魔芋玉米立体种植、魔芋林下高效种植、魔芋"五边"生态种植三大种植模式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基地建设模式;研究与开发的魔芋即食休闲食品、魔芋方便食品、魔芋饮品和魔芋添加剂食品四类新型产品;魔芋市场营销的实体店销售和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两条主线。突出政府引导,园区承载;龙头带动,科技支撑;品牌打造,循环发展。魔芋产业已成为安康市最具区域资源优势的新兴优势特色产业、朝阳支柱创汇产业和精准扶贫重点产业,赢得了"世界魔芋看中国,富硒魔芋数安康"的美誉。  相似文献   

11.
产业扶贫是稳定乡村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本文以云浮市温氏股份、金津农业和百越农牧等3家公司为样本公司,对其在畜牧产业的精准扶贫实践展开研究,分析了生态鸡养殖精准扶贫的3种模式,温氏精准扶贫新模式、金津的"公司+村集体+贫困户"模式和百越的"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3家公司因地制宜地根据乡村特色优...  相似文献   

12.
农村产业扶贫及其瞄准研究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秋菊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1):2148-2152
对国外有关农村减贫策略的研究概况进行阐述,然后以中国知网CNKI的期刊文献为来源,以"产业扶贫""产业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精准扶贫"分别作为主题、篇名和关键词进行索引,综述文献数量分布、产业扶贫阶段划分和研究主要关注内容,并提出产业扶贫研究有待深化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以来,甘肃省卓尼县把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合作社+贫困户"精准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种养业。截至10月底,全县已注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4.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产业精准扶贫日益成为扶贫工作的主要方式。以凯迪模式——政府组织+企业管控+农民参与的"专业合作社"新型共享经济模式为例,通过个案,分析产业精准扶贫过程中凸显的难题,以及通过分析影响产业精准扶贫的因素来解决产业精准扶贫困境,并且从保障产业精准扶贫有效运行的主体联动机制入手来解决产业精准扶贫问题,为广大地区的产业精准扶贫提供一个可借鉴可利用的扶贫主体与扶贫因素相结合的产业精准扶贫的发展驱动模式,力争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全部摘帽。  相似文献   

15.
正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羊街镇在扶贫中,依托当地有丰富市场经验和过硬技术的种植养殖龙头企业,每户以1.2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绑定龙头企业",探索出"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扶贫模式,确保贫困户在输出劳动力收入的基础上年终保底分红,此举受到立卡贫困户的好评。羊街镇甸心村委会驻村工作队队长张问龙介  相似文献   

16.
<正>双柏以"富民强县"为目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培育发展花椒产业,取得初步成效。一、发展现状近年来,双柏县委、县人民政府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优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着力发展绿色经济,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招商引资,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大力发展花椒种植,全县花椒产业形成了集中连片、规模种植、整体推  相似文献   

17.
陇原传真     
<正>武都:"甜蜜事业"助力精准扶贫近年来,武都区根据裕河镇森林覆盖面广、气候适宜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养蜂产业投资小、见效快、无污染、回报高、适宜强的特点,在裕河镇大力发展中蜂养殖产业,打造"裕河金丝崖蜜"品牌,取得了良好效果。在蜂群管护上,多措并举,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主要采取集中管护和分散养殖的形式,同时积极探索"合作社+贫困户""公司+贫困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全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皋兰丰苗白兰瓜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职能,坚持以"合作社+产业+农户"的精准扶贫模式,依托本地特色西甜瓜品牌优势,在皋兰县什川镇上泥湾村大力发展设施白兰瓜产后的系列服务,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为全县和上泥湾村脱贫致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抢抓政策机遇,实现合作致富目标皋兰县丰苗白兰瓜专业合作社,是由什川镇致富女能手马乐梅联合本村8家农户筹措组建  相似文献   

19.
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通过宁远县农业委员会的引荐,于2016年12月在宁远成立公司。公司以食用菌为主要产业,黑木耳为主要产品的开发,公司经营模式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新型农业模式。本文主要介绍了黑木耳种植流程、效益预测及市场前景分析,以促进产业规模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方法】对广西柳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实地调查,并分析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模式选择与主题。【结果】柳州市原料丰富,气候条件优良,为食用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以"企业+合作社+专业户"的经营模式,形成了柳城、融水、鹿寨等县为主的食用菌常年生产基地。打造了一批野生食用菌和仿野生人工栽培食用菌的生产专业村屯。【结论】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给食用菌产业扶贫带来有利的机遇,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将有效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建议】提高劳动力素质;发展企业、合作社或专业户;建构良好的食用菌生产环境;以造血方式投入扶贫资金;选择生产模式;营造良好的销售渠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