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甘肃省民勤县干旱荒漠地区,对沙枣林进行了样地调查、标准木全株破坏性采样。研究了沙枣个体和群体的生物量密度。结果表明:1)树冠垂直投影面负载的生物量密度BPA、树冠叶面积负载的生物量密度B_(LA)、树冠空间曲面负载的生物量密度BSA,同单株树木总生物量Wt之间紧密相关;2)生物量密度BD随单株树木总生物量Wt的变化规律,都遵循Logistic方程。3)3种生物量密度随单株树木总生物量而变化曲线的饱和值分别为:B_(PA)=8.164 kg/m~2(DW),B_(LA)=2.729 kg/m~2(DW),B_(SA)=2.44 kg/m~2(DW)。4)年龄相近(22~24年)的不同立地条件的林分,其生物量密度变化在3.1~35.8 t/hm~2之间。5)生物量密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同林分胸径(6.8~19.4 cm)、林分郁闭度(0.05~0.55)、林分叶面积指数(0.20~2.09)之间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相对应。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91株黑松立木结构特征因子的实测,基于立木地径、胸径、冠幅、树高等特征因子的关系分析,构建了黑松立木结构特征模型。研究表明:黑松地径(D_0)、距地面10cm直径(D_(0.1))、胸径(D_(1.3))、树高(H)、枝下高(h)、冠幅(CW)等指标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D_(1.3)-D_0、D_(1.3)-D_(0.1)、D_0-D_(0.1)之间的相关模型可分别用线性式、多项式和多项式表示,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50 8、0.939 3和0.969 5。黑松树高胸径(HD_(1.3))之间的关系用指数式拟合优度最佳,决定系数R~2为0.768 9。黑松的胸径D_(1.3)与冠幅CW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其决定系数R~2为0.805 8。  相似文献   

3.
长白落叶松生物量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型分析法研究了长白山地区长白落叶松的地径(D0)、胸径(D)、树高(H)、枝下高(h)、冠幅(cr)等因子与各器官生物量、总生物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各器官及总生物量模型以非线性回归为主,最优模型为:树干生物量Wt=3.05e-005D2H+0.008,树冠生物量Wcr=7.35e-005(D2H)0.805,树枝生物量Wb=-1.3e-010(D02H)2+4.13e-005D02H+0.042,树叶生物量Wl=5.09e-005(D2H)0.679;总生物量Wab=9.23e-005(D02H)0.839。  相似文献   

4.
森林固碳可减缓气候变暖环境恶化,故碳汇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热点。我国人工林已成为林业主体,西北地区将成为未来人工造林的主要区域,但西北碳汇和生物量的研究较少,为探明西北地区人工林碳汇功能,且不破坏原有基础设施,特开展本项研究。以绿洲田渠林路式新疆杨农田防护林带为调查对象,采用空间代时间的方法,按照胸径、树高由小到大,由胸径、树高与相对应的根生物量建立生长模型,以此模拟林带生物量增长过程。对根生物量调查,采取6个步骤和相应计算公式,设计了一种田渠路林式农田防护林带根生物量调查计算方法,最终建立了由胸径、树高与根生物量的增长模型,其中胸径与主根、侧根、根生物量模型分别为W=0.0268D_(1.3)~(2.1717),W=0.0191D_(1.3)~(2.1346),W=0.0465D_(1.3)~(2.1557)。模型经检验,回归关系极显著,与以往模型相比更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5.
经过对 18块杉木样地进行每木实测 ,根据胸径 (D1.3)与树高(H)、胸径 (D1.3)与中央直径 (DH/2 )的函数关系 ,筛选出它们之间的计测模型。用模型计算的H、DH/2 和f,与伐倒木实测值比较 ,其平均误差分别为 :树高 (H) 0 .2 2 %、中央直径(DH/2 ) 1.19%、形数 (F) 0 .2 8%。  相似文献   

6.
冀北山地蒙古栎林次生采伐物是食用菌栽培中的优质原料。采用径阶样木法,测定了冀北山地蒙古栎中幼龄次生林的林木地上生物量,其胸径(D)变化范围5.9~14.8cm,树高(H)变化范围4.8~11.1m,以胸径D(cm)和D~2H(cm~2·m)、单株蓄积量(V)为自变量,林木的生物量鲜质量W湿(kg)和烘干质量W干(kg)为因变量,建立了林木的树干、树枝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的估计模型,自变量和因变量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可为林分抚育、采伐作业时采伐生物产量的估计提供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7.
四、各主要森林类型的生物量利用以上生物量的回归方程,对不同林型组原始森林测得生物量,具体作法是将标准地进行每木检尺,将胸径代入Wi=aD_(1·3_i)~b中,或在不同径阶中取得标准树高,代入Wi=a(D_(1·3~i)~2H)~b之中,将生物量的各部  相似文献   

8.
采用模型分析法研究了雁北地区樟子松的地径(D0)、胸径(D)、树高(H)、枝下高(h)、冠幅(cr)因子与各器官生物量、总生物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樟子松各器官及总生物量最优模型为:总生物量ln Wat=-1.65+0.78 ln(D2H);树干生物量ln Wt=-1.15+0.91ln(D2H);树冠生物量ln Wcr=1.24+0.16D;树枝生物量ln Wb=-1.93+1.83 ln D;树叶生物量ln Wl=-1.36+1.28 ln D.  相似文献   

9.
西南桦人工林单株生物量的回归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林分进行每木调查,以D-H曲线进行平均木选择,分径阶伐倒平均木获得生物量数据。以幂指数模型为基础对西南桦人工林的单株生物量模型进行了模拟,以胸径(D)、树高(H)、1/2树高处直径(D1/2)、胸径平方乘树高(D2H)等作自变量,所选择的树干、树枝、树叶、树根的回归模型分别为:Wt=0.563D2.631、Wb=0.0003D3.6499、Wl=0.0022D2.6063、Wr=1.4×10-7H5.9972。以胸径(D)、树高(H)、1/2树高处直径(D1/2)、胸径平方乘树高(D2H)等作自变量的回归模型均可作为全树生物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0.
桂西南米老排人工林单株生物量回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桂西南大青山林区28a生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人工林林分进行每木检尺和生物量的测定,建立了米老排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树高和胸径平方乘树高(D2 H)的相关关系;分别选用幂函数等5种模型,用回归分析方法对米老排人工林单株生物量模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树叶和树根生物量分别与胸径和树高的相关关系最显著,而树干、树枝、树皮和全株的生物量都与D2 H的相关关系最为显著。胸径、树高和D2 H与各器官生物量拟合的模型中,全株、树干和树皮的拟合效果最好,树叶和树根的拟合效果中等,树枝的拟合效果较差。除树皮外,各器官均以幂指数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