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业》2011,(11):15-15
我国第一座以枸杞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枸杞馆9月22日在银川市开馆。博物馆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分为杞福馆、文化馆、养生馆及公共服务区,收录了大量有关枸杞的历史文献、文物、图片和雕塑,用现代高科技的声、光、电等表现手法,全面展示宁夏和中国枸杞的历史文化、产业现状、科研成果,传承中华枸杞4000年历史,弘扬传统中医及枸杞养生文化。中国枸杞馆的落成,为宁夏枸杞走向世界搭建了一个全新舞台,对推动宁夏枸杞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固原市原州区枸杞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政府重视、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强化服务职能、加强枸杞病虫害监测及绿色防控以及产品的精深加工、枸杞采摘园旅游业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枸杞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由宁夏林业厅主办、诺贝丰(中国)化学有限公司承办,养分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复合肥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协办的再造宁夏枸杞产业新优势——水肥一体化工作推进会暨高峰论坛在宁夏银川召开。据了解,此次会议以宁夏的名片——枸杞为焦点,汇聚了政、企及种植户等各界人士共计400多人参加。同时,是继北京、陕西渭南、陕西大荔之后的又一站盛会,诺贝丰将  相似文献   

4.
2005年,宁夏南梁农场职工人均收入达到1.2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6%,标志着该场以枸杞产业为重心、以其他农乍物为辅助产业的发展思路取得了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5.
正为增加枸杞产业附加值,支撑引领宁夏枸杞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6月21日,由宁夏科技厅联合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林草局倡导发起,并联合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及宁夏枸杞企业参与共建的国内首家枸杞研究院在宁夏正式挂牌运行。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2月13日,宁夏企业大会暨宁夏枸杞保护协会协同发展高峰会在银川国贸中心假日酒店隆重举行,自治区领导、区内外枸杞专家、协会和商会会员等近300人参加了会议。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所被大会授予"宁夏枸杞品牌科技创新奖",这是对枸杞所多年来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的充分肯定。一直以来,枸杞所十分注重枸杞产品以及新技术的开发、研发与推广,同时加大技改和新产品开发的资金投入力度,每年都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科研开发费用,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证。公司始终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为主体,紧紧围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以来,酒泉市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科技培训、示范带动和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产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枸杞产业。据初步统计,酒泉市枸杞新增种植面积8.2万亩,枸杞累计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成为全市种植面积最大的特色林果产业。与此同时,酒泉市整合林果产业、农田水利、精准扶贫、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向枸杞产业倾斜,有力助推了小红果向大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12月26日,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智项目顺利启动。农科院领导,区人社厅、科技厅、林业厅等部门领导,农科院相关处室负责人,枸杞工程中心全体科技人员以及中心聘请的高级顾问、特聘教授参加了启动会。农科院副院长李生宝代表农科院向各位来宾致欢迎词,院长周东宁向尹伟伦院士及4位特聘教授颁发聘书,枸杞中心主任曹有龙与特聘教授签订了聘用协议。该项工作以推动和促进枸杞学科整体建设和良性发展为宗旨,以中心实施的"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奖励经费"和"自治区枸杞产业人才培训"项目为依托,从中国科学院、中国林业大学、暨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  相似文献   

9.
白银市枸杞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白银市枸杞产业的优势和限制因素,提出了强化市场和品牌培育;加快品种更新步伐,增强枸杞产业发展后劲;多管齐下,提高枸杞绿色生产水平;积极探索深加工有效途径,延伸枸杞产业增值链条;加大枸杞采摘机械研发力度,提升枸杞采摘效率等促进白银市枸杞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青海省有机枸杞产业政策、产业发展概况、产业发展优势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有机枸杞规模化、标准化和特色化的"柴杞"品牌为产业发展思路的发展对策,协同加强集约化管理和科技力量支撑,促使青海有机枸杞产业高端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总结出枸杞产业在柴达木盆地开展有机冻干枸杞等关键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成功培育了以枸杞产业为主的特色沙产业,实现了荒漠化治理与枸杞产业发展的高效结合。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对原州区枸杞产业存在六个突出问题进行透彻分析,从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走标准化路子,新品种选育,病虫害绿色防控,科技支撑,产业融合及产品的精深加工、销售等方面提出我区枸杞产业发展新思路。近年来,随着枸杞产业在青海、新疆、内蒙、甘肃等省的迅速发展,宁夏枸杞种植面积和产量呈现下降势头,原州区枸杞面积由过去的2.7万亩减少到目前的1.2万亩,而且有一半以上以散户种植为主,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了缓解枸杞种植中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枸杞产业全面标准化发展,先进的栽培模式与灌溉方式的结合已成为今后枸杞规模化和标准化种植的发展方向。本文以新型节水灌溉方式(地下灌溉技术)与新型枸杞栽培技术(篱壁栽培技术)相融合为视角,阐述了地下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与枸杞产业融合的途径,旨在探索灌溉与农艺融合下枸杞高效标准化种植模式的创新,为实现宁夏枸杞产业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中,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具有药食两用功效的宁夏枸杞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垂青。“九五”以来,在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关心和科技厅、农牧厅、林业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出台了《宁夏枸杞产业发展实施纲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枸杞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可行性政策,同时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自治区林业厅、财政厅联合启动了优质名牌枸杞基地建设、无公害枸杞行动计划等项目,使得宁夏枸杞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精河县枸杞栽培现状、果品质量及枸杞加工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制约精河县枸杞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发展对策,以促进当地枸杞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瓜州县枸杞产业是瓜州脱贫致富的支柱性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都有积极影响。本文是在调查的基础上,以瓜州县枸杞产业为例,思考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瓜州县枸杞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促进瓜州县枸杞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王仁祺  戴铁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85-14089
基于SWOT矩阵客观分析了宁夏枸杞产业面临的外部机遇和威胁、内部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将枸杞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外部机遇、威胁与内部优势、劣势分别进行匹配得SWOT矩阵,重点论述了SO、WO、ST、WT不同组合下对应的产业发展策略,指出SO组合下应大力发展绿色枸杞食品,扩大产业规模,实现生态化发展;把握机遇、做大做强国内外两个市场;WO组合下应规范产业运营过程、把握绿色食品需求潜力巨大的市场机遇;加大人才投入、稳步拓展枸杞市场;ST策略下应规范竞争秩序、以质量赢得市场;提升产业标准档次,拓展国际市场;WT策略下应维护形象,调整运营模式;优化产业资源配置、改进出口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6月28日,第二届宁夏中宁枸杞产业博览会在取得丰硕成果后圆满落下帷幕。3天时间内,促成了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等17家公司与宁夏早康枸杞开发有限公司、玺赞庄园枸杞股份有限公司、宁夏杞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达成合作,签约项目22个,签约枸杞干果及其系列产品订单6000余吨,资金达4.95亿元。达成枸杞干果及其系列产品采购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1月12日上午,自治区副主席屈冬玉轻车简从,来到宁夏农林科学院中宁县枸杞综合试验示范基地,深入枸杞育苗基地、枸杞鲜果反季节种植温室,看望了工作在科研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宁夏农林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周东宁及有关科技人员陪同调研。中宁枸杞综合试验示范基地是宁夏农林科学院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发挥农业科研院所人才技术优  相似文献   

20.
为做好甘肃省靖远县枸杞产业发展工作,在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结合的基础上,从种植户视角,分析了靖远县枸杞产业品种结构、投入产出、销售渠道等情况。研究显示,虽然枸杞产业的经济效益相对其他农业经济作物较高,但由于枸杞种植户的文化程度和种植技术水平较低,枸杞产业的发展面临劳动力短缺、加工水平不高、销售渠道不畅、特色产品品牌不突出等问题,拉低了整体枸杞产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从提高枸杞产业发展技术水平、推进枸杞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及多渠道扩展枸杞销售市场三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