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取梅花鹿的肾上腺,做常规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肾上腺的组织结构分为被膜、皮质和髓质.被膜由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分布有类似未分化的细胞,并偶见少量平滑肌纤维.皮质最厚,明显分为3个带,即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其中束状带最厚,占皮质的绝大部分.髓质位于肾上腺中央部位,细胞排列成索状或团块状,髓质中央有一大的静脉,称为中央静脉.  相似文献   

3.
2001年4月初至4月中旬,某养殖专业户饲养的中华竹鼠群中发生一种传染病,根据临床症状、解剖病变和病菌分离培养鉴定,此疫情是由大肠杆菌所引起的水肿病,通过药敏试验后,采用较敏感的药物对健鼠进行紧急药物预防和对病鼠治疗,使本病迅速地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中华蟾蜍皮肤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1年1-2月、9月对采于重庆北碚的中华蟾蜍皮肤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体表不同部位皮肤的厚薄不一,但基本结构相同,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比真皮薄,分为角质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和生发层,真皮分为疏松层、筛层和致密层。疏松层内有大量腺体分布,主要是粘液腺和毒腺。粘液腺在表层分布多,并与毒腺相间排列。两种腺体在形态结构和分泌物性质上有差别,其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色素细胞在表皮之下形成色素层,呈不规则分支状或块状。皮下组织发达,有大的淋巴腔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脊椎动物的皮肤表皮角化逐渐加深的进化过程及中华蟾蜍皮肤组织对生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5.
2001年1~2月、9月对采于重庆北碚的中华蟾蜍皮肤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体表不同部位皮肤的厚薄不一,但基本结构相同,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比真皮薄,分为角质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和生发层,真皮分为疏松层、筛层和致密层.疏松层内有大量腺体分布,主要是粘液腺和毒腺.粘液腺在表层分布多,并与毒腺相间排列.两种腺体在形态结构和分泌物性质上有差别,其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色素细胞在表皮之下形成色素层,呈不规则分支状或块状.皮下组织发达,有大的淋巴腔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脊椎动物的皮肤表皮角化逐渐加深的进化过程及中华蟾蜍皮肤组织对生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6.
中华竹鼠(Rhizomys sinensis)隶属于哺乳纲啮齿目竹鼠科竹鼠属(Rhizomys),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湖北、四川等地区,是我国的一种特种经济动物。其全身是宝,兼具皮用、肉用、药用和观赏,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属于国家三类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7.
野生中华竹鼠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驯化与繁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野生中华竹鼠的生活、生长、生殖等生物学特性,分析了中华竹鼠驯化的鼠舍建造、食物选择与过渡、合群饲养优化等策略的应用和人工最优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8.
利用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150只雌性中华竹鼠的体尺、体质量与繁殖性状间关系,以探讨体尺和体质量指标对其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雌性中华竹鼠的体质量、体长和胸围分别为(1.73±0.25) kg、(31.64±1.31) cm和(27.62±1.28) cm,体长和胸围与体质量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在繁殖性状方面,体质量和胸围对公母合群次数影响较大(P<0.05),体长对其无明显影响(P>0.05);体长和体质量对产仔数有影响较大(P<0.05),胸围对其无明显影响(P>0.05)。在体质量相近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选择胸围较小、体长较长的雌性中华竹鼠作为种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牛肾上腺光镜和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0.
对成年的湖南滨湖水牛肾上腺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肾上腺外面被覆一层较厚的被膜,内分皮质部和髓质部.四周为皮质部,呈深黄色,约占肾上腺70%,中央为髓质部,呈灰白色,约占肾上腺30%.H-E染色法将皮质部分为3个小区,即球状区,束状区和网状区.球状区薄,细胞染色较深;束状区厚,胞质呈蜂窝状,细胞染色浅;网状区细胞与髓质交界参差不齐,胞核呈退化变性现象,染色较深.髓质部比皮质部染色浅,常分为外区和内区.外区细胞大,呈高柱状,主要由肾上腺素细胞组成;内区细胞较小,呈立方或多边形,由去甲肾上腺素细胞和肾上腺素细胞组成,去甲肾上腺素细胞分散于肾上腺素细胞之间.髓质部还有少数分散的大型交感神经节细胞,且内区比外区多.  相似文献   

11.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对鹌鹑的胰腺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鹌鹑胰腺表面为一层疏松结缔组织被膜,被膜伸入腺体内形成结缔组织支架,将胰腺分为界限不明显的许多小叶。胰腺上皮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构成。外分泌部占绝大部分,分为腺泡和导管。导管由闰管、小叶内导管、小叶间导管、叶间导管和胰管组成。内分泌部为胰岛,不规则地散布于外分泌部的腺泡之间。以上研究为鹌鹑的饲养管理、生理研究、疾病诊治提供组织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H.E染色,观察鹌鹑免疫器官组织形态学特征。结果表明:1)鹌鹑法氏囊黏膜层有6~10个大小不一的皱襞,每个皱襞由10~12淋巴小结组成;2)胸腺被结缔组织分成许多不完全分开的胸腺小叶,胸腺小叶的髓质连在一起,髓质内含有胸腺小体,还有许多网状细胞团;3)脾脏包括被膜和实质,脾脏的被膜较厚,实质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其中分布有大量已形成和正在形成的血管。该研究揭示了8日龄鹌鹑免疫器官的具体发育状况,为鹌鹑发育生物学提供资料,为其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朱道玉  吴红松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522-10524
[目的]研究中华鳖精巢的形成、分化和发育。[方法]以200枚中华鳖受精鳖卵为试验材料,研究1~4龄鳖的生殖腺指数以及精巢的形成、发育和组织学变化,观察其生精细胞及精子的显微结构。[结果]在(32±0.5)℃条件下孵化鳖卵,胚胎发育至第5天形成生殖嵴;第16天原始生殖细胞开始分化,至第24~26天性腺分化结束形成精巢或卵巢;成熟的精巢由生精小管组成,生精小管一侧为管壁上皮,另一侧为生发区;各个生精小管中生殖细胞发育基本同步,在生精小管内生殖细胞的成熟方式由近基膜处向管腔推进,依次是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最终进入输精小管。[结论]中华鳖精巢的发育可分4个时期,即精原细胞期、精母细胞期、精子细胞期和精子期。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摩杂一代水牛与广西沼泽型水牛生产性能的差异,对其肾上腺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牛两侧肾上腺的形状大小不同,不同个体同侧的形状也不同,其被膜可清晰地分为外环层和内纵层,且广西沼泽型水牛被膜比摩杂一代水牛厚。广西沼泽型水牛比摩杂一代水牛的肾上腺球状带细胞长轴长2.00~4.00μm,网状带细胞长轴长4.00~5.00μm、短轴长2.00~3.00μm。由于广西沼泽型水牛肾上腺的被膜、球状带和束状带均比摩杂一代水牛厚,且网状带细胞显著大于摩杂一代水牛。因此可以推断,广西沼泽型水牛在调节心脏的活动和血管压力、抵御冷应激、对抗药物毒副作用等方面均优于摩杂一代水牛。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麋鹿雌性生殖系统的组织学结构,应用常规石蜡切片和HE染色技术,对麋鹿卵巢、子宫、输卵管的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麋鹿的卵巢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中含有各级卵泡和黄体,髓质中含有大量的血管;子宫壁从内向外可分为内膜、肌层和外膜,内膜层中分布着大量的腺体和血管,肌层由环肌层和纵肌层构成;输卵管中央有明显的褶皱,管壁包括黏膜层、肌层和外膜。麋鹿雌性生殖系统的组织学结构与其他鹿科动物相似,为进一步研究麋鹿的生殖繁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一只意外死亡朱的消化系统各器官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消化管均具有一般的四层结构,但食管粘膜内有密集的泡状腺,分泌物丰富;腺胃和肌胃均未见粘膜肌,但肌层很发达;小肠绒毛较长,未见中央乳糜管构造,固有膜及绒毛内有丰富的平滑肌束;盲肠亦有短的绒毛,且淋巴组织发达,可形成淋巴小结。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少,小叶界线不清。  相似文献   

17.
鸭绿沙塘鳢消化系统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温18.0~21.0℃下,自孵化第5 d至幼鱼阶段,每天取鱼5~8尾,进行连续切片、H E染色,观察了鸭绿沙塘鳢消化道发育的组织学变化。观察发现,鸭绿沙塘鳢的消化道发育过程分为卵膜内和卵膜外2个阶段(A阶段和B阶段)。A-1期消化管呈直管状,消化管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消化管内无褶皱,消化腺分化不明显;A-2期(孵化第6 d)消化管延长,稍弯曲,消化道上皮细胞拉长为柱状上皮,出现微褶皱,细胞多层排列,消化腺分化为肝脏、胆囊,胆管通入消化道中,胰脏不明显;A-3期(孵化第8 d)消化道盘曲,管径增粗,褶皱进一步加深,内纵外环的肌肉更发达,卵黄逐渐向上收入腹部中,鳔出现;A-4期(孵化第9 d)消化道完全盘曲,出现皱壁,卵黄逐渐被吸收,肝脏、胰脏、胆囊基本成型。B-1期(孵化第15 d,破膜)无胃腺,食道起始处的黏膜下出现齿,之后,出现单个圆形的胃腺;B-2期(孵出第2 d)卵黄完全吸收,幼鱼开始摄食水丝蚓等活饵,胃部有一缢痕;B-3期(孵出第3~5 d)消化系统与成鱼相同,行外源营养。  相似文献   

18.
中华鳖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患病中华鳖体内分离得到多株优势细菌,经感染性试验证明对健康中华鳖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症状与自然发病中华鳖的症状相同。取代表菌株JY02、JY05、JY07和JY09进行形态学、溶血性、生理生化特性分析、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分离的代表菌株JY02、JY05、JY07和JY09均为蜡样芽孢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庆大霉素、诺氟沙星、阿米卡星等8种药物敏感,对壮观霉素、万古霉素中度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头孢曲松、氨曲南等6种药物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19.
唐丽  位兰  张勇  彭克美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4):2999-3006
【目的】观察鸵鸟雏鸟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hypothalamic nucleus,PVN)的显微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发育特点,探明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GABA)阳性细胞在PVN内的年龄增长性变化。【方法】以1、45和90 d健康非洲鸵鸟雏鸟为实验动物,利用H.E染色技术、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和免疫组化定位表达(SABC)技术,研究鸵鸟雏鸟下丘脑PVN的发育特点。【结果】①鸵鸟雏鸟下丘脑PVN的组织学结构随日龄的增长而逐渐发育成熟,其中PVN小细胞占细胞总数的比例在45 d时最低,明显高于1和90 d的小细胞核;②鸵鸟雏鸟下丘脑PVN内存在细胞凋亡现象,凋亡呈年龄增长性减少;③鸵鸟雏鸟下丘脑PVN内可检测到GABA阳性产物,表达量呈年龄增长性增加的趋势,其中 PVN大细胞部(mPVN)和小细胞部(pPVN)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均在45 d时最高,显著高于1和90 d的(P<0.01)。【结论】随着日龄的增长,鸵鸟雏鸟下丘脑PVN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完善,其在出生后早期(1—45 d)发育较快。  相似文献   

20.
非洲鸵鸟食管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对非洲鸵鸟食管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并与家禽和哺乳动物的食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非洲鸵鸟食管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但角质化不明显,固有膜内食管腺丰富,由腺细胞围成的管泡状腺直接开口于黏膜上皮,分泌大量黏液.食管肌层非常发达,分为内环肌、中纵肌、外环肌3层,环肌很厚,与纵肌的比例约为3:1、外膜是一层薄的纤维膜,内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组织和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